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瓶装水测出致癌物 业绩疲弱……无印良品“神话”不再?

瓶装水测出致癌物 业绩疲弱……无印良品“神话”不再?

时间:2019-08-09 17:11:44

相关推荐

瓶装水测出致癌物 业绩疲弱……无印良品“神话”不再?

继1月份爆出饼干验出致癌物之后,无印良品再次在“致癌物”上失足。

近日,无印良品因瓶装饮用水“天然水”被检测出了疑似致癌物溴酸,日本日用品百货店“无印良品”的运营公司良品计画22日宣布,将召回包括“碳酸水”在内的近59万瓶瓶装饮用水。

据悉,本次召回的对象是500毫升装(保质期到1月25日)和330毫升装(保质期到2月7日)的天然水以及430毫升装(保质期到7月26日)的碳酸水,共计3种商品。

此外,这3种商品除在日本全国约400家无印良品门店和网络销售之外,还出口到了中国的台湾和香港地区。需要注意的是,本次召回的范围除日本国内之外,也在海外进行。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两次被检测出产品疑有致癌物,这对无印良品来说,无疑是一个

沉重的打击。它打击的不仅仅消费者对它的信任,还有其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无印神话”的声誉。

而这一沉重打击,也让它在中国市场走得愈发艰辛。

无印良品非“良品”?

谈起无印良品,相信大家对此并不陌生。

无印良品是一家日本杂货品牌,旗下产品注重纯朴、简洁、环保、以人为本等理念。它在包装与产品设计上皆无商标,算得上身体力行地贯彻自身品牌的含义——没有商标但品质优良的商品。

然后,通过屡屡被爆出检测出致癌物的事件来看,无印良品贯彻至终“没有商标但品质优良”的品牌含义就已让人汗颜。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被检测出致癌物之外,无印良品的产品质量也屡陷争议。

3月,央视3·15晚会曝光,在无印良品超市,一些日本食品的外包装上都被贴上了产地为日本的中文标签,但是当揭开中文标签后,露出了这些产品的真实产地为东京都,名列禁止进口名单。随后无印良品发声明称是误会。同年的8月,台湾“食药署”公布21款查验不合格产品,其中,台湾无印良品股份有限公司的两款黑豆茶的茶包,被检验出残留农药“扑灭宁”,该成分因具有干扰荷尔蒙、致癌效果,美国环保署已将扑灭宁列为B2级致癌物。

3月,有数位消费者向新京报反映,无印良品门店购买的杯子、化妆盒等物品没有标签、看不出产地、材质和用法,更有家中孩童咬碎了杯子被划伤。另外,有数款无印良品在售电子产品,在中国市场是没有开展维修服务,不少消费者都对此售后不足表态失望。同年的9月,北京市工商局海淀分局商品科对无印良品(巴沟华联店)开展商品抽检工作,因未获得无印良品工作人员的积极配合,引发社会舆论不满...

如今,再加上今年发生的两则致癌物事件,无印良品一时之间可谓很难担的上消费者心中“良品”的美誉。

而这一点,近期不断下滑业绩数据和多次降价的行为似乎可为佐证。

无印良品的困局:业绩疲弱,降价无效

1月9日,无印良品母公司良品计画公布财报显示,在前三财季(3月至11月),无印良品在中国市场销售额为536.35亿日元,比上年同期下降9%。

值得一提的是,在8-11月份的三季度,无印良品中国市场可比销售录得4.1%的跌幅,较二季度2.2%的跌幅接近翻倍恶化,亦基本符合三季度以来中国零售市场整体表现。在净增17间门店至246间的基础上,三季度品牌中国收入增长10.8%,与二季度基本相若。

事实上,若从业绩增长速度上来看,自其在中国市场就已经出现增长式微的情况:Q2至Q2,它在中国市场的季度增速分别为22.6%、21.2%、18.3%、14.8%和10.4%。

对此,在二季度业绩公布时,日本多家投行已经对无印良品的中国前景看淡,认为该品牌在中国市场面临诸多挑战。MorganStanleyMUFGSecurities分析师MakiShinozaki认为:

“无印良品中国市场很难实现同店销售增长。”

而实际上,为了挽回业绩颓势,无印良品也做了不少措施,包括5年10次的降价策略。

10月,无印良品推出“新定价”策略,降价频率基本达到每年两次,且在今年2月初,无印良品实施了第10次降价,降价幅度在10%到25%范围内,涉及双侧纱织睡衣、男女内衣系列以及部分收纳生活类产品。其中,无印良品的明星产品超声波香薰机也在其中,降价幅度近30%。

但值得注意的是,屡次降价后,无印良品依然没有能阻止消费者离开的步伐。根据前文提到的第三季度财报来看,无印良品前三财季(3月至11月)在中国市场销售额比上年同期下降9%。

此外,不断降价的举动与它“中产阶级消费品”的定位显然有所背离。

业内人士认为,如今无印良品在塑造了代表品质的中高端形象后,屡次降价的市场策略难免让人感觉有“消费降级”的嫌疑,因此其核心受众——中产群体可能不再为色彩单调、没有标识的无印良品产品买单。

换句话说,这意味着如今无言良品的降价也难以挽回失去的人心了。

竞争激烈,优势不再?

在业绩疲弱的背后,无印良品还深受“竞争激烈”的困扰。

公开资料显示,无印良品的经营范围主要是服饰杂货、生活用皮和食品这三个领域。在2000年前后,三个部门都因为各个领域的竞争对手的强大攻势而大受影响。

其中受打击最大的便是服饰杂货部,此时优衣库刮起的旋风对无印良品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此时,优衣库的卫衣连续三个季度畅销,夸张一点说,简直是把所有同行业的企业推进了水深火热之中。

除了优衣库大举吞食无印良品的市场份额,在国内一大批模仿日本品牌的中国品牌及科网巨头推出的P2C业务的也与其展开激烈的竞争。

在线下,就拿中国的土创品牌名创优品来说,其利用日本化的设计,但却远低于无印良品的价格在市场上广受好评,一度快速发展,虽然品质一般,但是由于价格低廉,品种众多,所以发展迅速。

在线上,无印良品的市场环境也极为艰辛。

阿里巴巴和网易分别推出淘宝心选和网易严选两个互联网产品,其厂家滞销的模式,号称采用无印良品等品牌的中国供应商,以更低的价格直接出售给消费者,“没有中间商赚差价”。此外,在科技领域,小米也开始行动,线下的“小米有品”开业,类似于无印良品的简约风格,却亲民的多的价格,也让无印良品可以说几乎没有还手之力。

目前,这些线上起步的品牌,已经逐渐开展线下落地,将直接与无印良品竞争。

值得一提的是,业内人士也纷纷认为无印良品其在中国扩张的路不太好走了。

优意国际品牌管理公司CEO杨大筠认为:

无印良品非常重视中国市场,从降价到开店都可以看出该公司想要努力扩张中国市场的企图。但随着网易、小米等中国企业学习无印良品的性价比和产品品质后,对本土市场的成本和价格反而更具话语权,并在互联网渠道比无印良品扩张更激进,对无印良品的冲击很大。

小结

2001年,无印良品出现了品牌自创立以来最大的危机:亏损高达38亿元,股价从2000年的17350日元暴跌到2750日元。

彼时的无印良品不惧危机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其临危授命担任社长松井忠三总结出其当时的痛症:企业内部弥漫着骄傲自大情绪;高速发展导致的大企业病;急功近利导致的短期决策;品牌效应的弱化,战略失误;优衣库和大创等竞争对手的崛起。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无印良品一年后就能扭亏为盈,三年后盈利156亿日元,成为了日本零售业的神话。

而如今来看,虽然那时无印良品的处境与如今的中国处境亦有相同之出,可结果却大为不同。

比如,在中国市场陷入挣扎后,无印良品开始拓展其他生活方式品牌,包括餐馆、书店和咖啡馆,今年初更是在北京和深圳开设两间酒店。有意思的是,虽然凭借响亮的名声,其酒店却有大量的差评,差评的原因竟与品牌的中间价定位如出一辙。

这也意味着,“换汤不换药”的改革,无印良品尚未意识到问题所在——产品才是在当今消费市场上胜出的关键。

如若长此以往下去,当初的那个“神话”显然很难复制到如今的无印良品身上。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