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发改委召集大型电池企业和钢铁企业开会澳洲煤炭放开进口事宜

发改委召集大型电池企业和钢铁企业开会澳洲煤炭放开进口事宜

时间:2023-09-04 11:21:50

相关推荐

发改委召集大型电池企业和钢铁企业开会澳洲煤炭放开进口事宜

新能源投资参考:

本文来源/改编自:煤炭资源网

据相关消息,1月3日下午,发改委召集大型电力企业和钢铁企业开会,讨论澳洲煤炭放开进口事宜。该消息称,大唐、华能、国能和宝武,这4家央企可以点对点进口澳煤,其他公司暂时还不能放开进口。

这是焦煤2305合约价格持续两天大跌的直接原因,因为澳大利亚曾经是我国焦煤进口的主要来源国之一。

以来全球动力煤和炼焦煤价格持续上涨,促使澳煤加快恢复搁置的煤矿生产计划。

动力煤进口量很少 扩产总量有限

动力煤方面,,澳煤出口到中国动力煤仅为3000多万吨,不到全国用量1%,而当下澳洲动力煤价格仍远高于中国港口长协煤价,所以对长协煤为主的电力企业没有任何影响。

目前,澳大利亚规划的煤矿项目大多为动力煤项目,主要利用现存基础设施扩建位于南威尔士地区的煤矿。

9月怀特黑文煤矿和卧龙岗煤矿获批扩建;嘉能可(Glencore)在新南威尔士州的曼古拉动力煤矿获得了延期批准,允许其再生产8年,开采约5200万吨煤炭。

同时,澳大利亚多处煤矿仍有扩建开发可能,以弥补欧洲及其他市场煤炭供应缺口,但扩产总量空间较小。

焦煤市场以蒙古、俄罗斯等为主 中国市场份额恢复难度大

焦煤方面,中国是钢铁大国也是炼焦煤消费大国,澳大利亚作为全球炼焦煤主要出口国之一。

之前,蒙古国是中国炼焦煤最大的进口来源国。之后,受蒙古国内影响,澳大利亚反超蒙古国成为中国炼焦煤第一大供应国。

从国内整体市场来看,中国炼焦煤对外依存度大约在10%-13%之间。

,我国炼焦煤总消费量为5.5亿吨,而澳洲进口煤近几年总量平均为0.27亿吨,进口占比仅为4.5%左右。

总的来看,由于总量占比较小,澳煤很难对国内炼焦煤市场大格局造成根本性影响。这从近两年来澳煤被禁后,中国焦煤市场未见明显变化就能体现出来。

自澳煤限制以来,目前来自蒙古国、俄罗斯、加拿大、美国等国家已抢占了澳煤的市场份额,后续能否重新占领中国市场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即便放开,在印度、欧洲市场的抢夺下,叠加全球煤炭价格暴涨,澳煤产量增加受限,进入中国市场的资源可能也较为有限,难以在短期内恢复之前的市场份额。

而从上述情况来看,澳洲动力煤对中国市场的影响较明显要小于炼焦煤,也就是说在政策端没有明确说可以放开的情况下,即便可以申请,短期内对中国煤炭市场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从现有的市场传闻来看,国家层面可能更多倾向于动力煤的放开。

蒙古焦煤(00975)易大宗(01733)兖煤澳大利亚(03668)

汽车预言家:

电池回收、资本上市、海外扩展、份额提升……动力电池领域的竞争充斥在各个方面,也几乎成为了整车企业、动力电池企业比拼“十八般武艺”的特殊时期。动力电池产业究竟要去向何方?

汽车预言家(ID:qcyyj123)出品

刚刚过去的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一片红火,中国汽车品牌发展不断提升。相比汽车行业的整体稳定向上前行,去年动力电池领域的一系列动作却成为了汽车产业链上的重要看点。

曾经的动力电池领域,在去年几乎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掀起了一场全方位的战火。谁都不会想到,仅在这一年的时间中,动力电池的原材料价格出现猛涨,部分已暴涨逾10倍;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全球抢矿队伍中,以保障稀有金属的储存量;在回收端,无论最终能否落地实施,车企已相继提出该项策略;资本端更是一时一变,动力电池企业市值波动完全无法预估……

当前的动力电池市场,已经不能用单纯的市场扩展来描述,几乎在每一个细分层面上,都充满了企业竞争的硝烟。在新能源汽车渗透力超过30%的大前提下,当前动力电池产业链已经成为了汽车行业中不可忽略的重要一部分。因此,当行业回顾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将进一步客观看待属于动力电池的“战国时代”。

丨动力电池的一场“扩产潮”

在,汽车行业表现出的是企业大肆推出电动汽车,加快电动化转型,而延伸至动力电池领域,大规模的动力电池厂商进行了“扩产潮”。从年初开始,行业中就出现了一波又一波的动力电池项目。

除了已经开建的项目,动力电池领域至少公布了75个投资计划,总投资金额超过万亿元,其中近半项目投资规模在100亿元以上。而在动力电池的生产方面,全年动力电池产量已经达到530GWh左右,比去年增长1.42倍。与此同时,很多电池厂商还在继续扩张规模,加大对动力电池的自主研发能力以及生产线把控。

对此,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专家提出,从新能源汽车的角度来看,该市场增速可能会下降,但动力电池企业的产能进一步释放,在双方面的作用下,动力电池供应可能在或未来几年出现过剩。

丨主战欧洲,布局东南亚

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的数据显示,1~11月,国内动力电池出口量累计已超过127GWh。从开始,中国动力电池出口量增长很快,同时动力电池厂商也在这一年中加快了在海外建厂的步伐。

从整个市场领域看来,宁德时代计划在印度尼西亚、匈牙利投资建厂,且还与福特合作在北美建立电池工厂;远景动力北美第三工厂也将落地,为宝马集团供应圆柱电池;亿纬锂能则计划在匈牙利、马来西亚投资建设电池项目等。通过动力电池的建厂最新布局,可以发现其大多数将欧洲作为主战场,并将东南亚当作新材料的集散中心,找到出海的新方向。

事实上,欧洲是全球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市场之一,整体渗透率在20%左右,且有较大的增长空间。随着奔驰、宝马、大众等欧洲车企向电动化转型,其对于动力电池的需求将快速增长,那时欧洲市场将成为中国动力电池厂商的主战产。此时选择与欧洲企业达成合作并投资建厂,是它们提前布局的最好时机。

除了欧洲市场外,今年动力电池企业还将目标锁定了东南亚区域。而东南亚之所以能成为出海焦点,主要原因在于市场空间和资源丰富两方面。据了解,东南亚的汽车普及率还不足20%,未来新能源汽车有较大增长空间。另外东南亚是全球第一大金属镍生产国,拥有世界接近四分之一的镍储量。随着高镍含量在动力电池中的提升,产业对于镍资源需求也大大提升,此时动力电池、材料企业在东南亚布局,也是在提前一步抢占产能资源。

丨动力电池回收“热闹”非凡

细心的人早已发现,今年特斯拉前高管JB.斯特劳贝尔创立创建的电池回收公司;韩国LG能源公司宣布将在中国成立电池回收公司;吉利也将布局动力电池回收在内的全链路闭环生态;宝马宣布与华友钴业子公司华友循环打造动力电池材料闭环回收与梯次利用的创新合作模式……不论是整车企业还是动力电池供应商,都在加码布局动力电池回收行业。

大家纷纷入场的背后是动力电池回收的可观前景。按照相关预测,中国自开始进入动力电池大规模退役期,有25.6GWh的动力电池退役,2025年动力电池退役将达174.2GWh(约200万吨),为的6.8倍。甚至国际能源署曾预测,未来动力电池回收行业的规模将达到1648亿元。

造车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动力电池原材料供不应求,导致价格持续上涨,也倒逼上市公司加速布局电池回收行业。但与外界看到纷纷入局动力电池回收领域的“热闹”相比,电池回收成果产出给人的感觉低调之极,因为想要真正实现量产化、规模化的回收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丨去“宁德化”,车企开启自研自产电池模式

在动力电池领域中,宁德时代具有国内外最广泛覆盖的优质客户群体,除了中国汽车品牌理想、蔚来、问界和极氪外,特斯拉、宝马、现代、福特、戴姆勒、本田等都是其重要合作伙伴。宁德时代已经覆盖了前十大中国电动车自主品牌中的九家,可以说,汽车企业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已经行车了“宁德化”现象。

近两年,受原材料涨价、疫情等因素影响,动力电池在价格、供应链等方面连续出现波动。为了改善这一局面,越来越多的车企不再完全聚焦宁德时代头部电池企业,开始逐步瞄向动力电池领域,加入到自研自产电池的队伍中。

在电池队伍的生产中,广汽埃安、广汽乘用车等联合投资了因湃电池科技有限公司,开展电池的研发、生产、享受等项目;奇瑞汽车也斥资百亿元建设动力电池工厂;蔚来、小米等先后成立投资了电池企业,开始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生产制造、电池材料研发及相关产品的技术服务等。

相比这些车企在动力电池领域的布局,早在时,长城汽车就成立了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除此之外,奔驰、宝马、特斯拉、现代、大众、吉利、上汽、一汽、东风、本田、福特等国内外汽车企业也通过自研、自建、合建、入股等方式切入动力电池领域。

丨动力电池“新势力”寻求资本推动力

相比往年造车新势力的上市融资热,中创新航、蜂巢能源、瑞浦兰钧等动力电池“新势力”陆续冲刺资本市场。其中中创新航递交港股招股书并于10月正式登陆港交所;11月长城汽车的蜂巢能源提交上交所科创板招股书;12月青山集团控股的动力电池企业瑞浦兰钧递交港股招股说明书。

动力电池“新势力”年内扎堆上市,主要是为了满足下游不断膨胀的动力电池需求。因为对于这些动力电池企业而言,只有通过上市融资才能快速扩充产能,在加强研发投入的基础上保持市场竞争优先地位,提高市场占有率。

这样看来,动力电池企业急于资本化的背后是新能源汽车的持续增长,处于这样的大环境中,近几年动力电池产业也将迎来关键窗口期,企业也将开启产能扩张竞争。

丨造电池的不如挖矿的

今年奇瑞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在一场活动上表示,现在是给宁德时代打工。但现在看来,车企打工的主角并不是宁德时代等动力电池汽车制造上,真正赚钱的是上游矿产商。

其实广汽的现状也是当前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现状,过去一年因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暴涨,上游矿产、原材料等企业大赚一笔。在中,电池级碳酸锂价格持续上涨,3月突破每吨50万元大关,8月再次上涨,11月逼近每吨60万元,目前价格约为每吨57万元。

虽然外界将宁德时代等企业看成是车企利润收割者,但相比于更上游的矿产商,宁德时代远远称不上“赚钱”。据不完全统计显示,每卖一辆纯电动汽车,基本有3成利润被矿商拿到。在这种下游产业链的参与者利润要大于上游产业链的形势刺激下,当前电池供应商乃至整车企业都在进行大力创新,以从中攫取部分利润。

丨韩国动力电池企业份额仅剩23%

前11月份中,LG、SK Innovation和三星SDI三家韩国动力电池制造商的全球市场份额仅剩23.1%,较上年同期下降7.4个百分点。相比之下,宁德时代、比亚迪和中航锂电三家排名靠前的中国企业合计占全球市场份额的54.7%,比上年同期增长11个百分点。

从开始,我国新能源汽车在政策推动和市场的支撑下快速发展,同时也带领动力电池企业的前进。在那时,宁德时代就在销量上超越了部分日韩企业,成为新的全球动力电池的销量冠军。而今,宁德时代作为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供应商,前11个月的装机量达到165.7GWh,同比增长101.8%。

除了新能源汽车的带动外,中国动力电池装机量规模的扩大也离不开在磷酸铁锂技术路线上的坚持。目前凭借磷酸铁锂、三元锂电池,中国电池企业已拿下近2/3的全球动力市场份额,未来这一占比很有可能继续扩大。

万家沪深300增强:

1、特斯拉近期股价波动较大,一方面受四季度产销数据不及预期以及国内上海工厂停产影响,根据特斯拉公告产销数据,Q4销售40.53万辆,低于市场41-42万辆销量预期,上海工厂停产也使得对公司Q1销量预期悲观,另一方面或也与IRA法案车型清单对Model Y车型认定和价格限制有关。

2、根据美国财政部最新IRA法案新能源车税收抵免政策,1月1日后满足要求的车型能获得补贴:1)在北美进行总装;2)售价不超过制造商建议零售价(MSRP),其中轿车不超过55,000美元,货车、运动型多用途车和皮卡车等其他车型售价不超过 80,000 美元。特斯拉、款Model 3、Model Y(5座)被认定为轿车,Model Y(7座)认定为其他车型。考虑到美国Model 3后轮驱动版零售价为4.699万美元,Model Y(7座)长距离版零售价为6.899万美元,均符合北美总装及MSRP要求,能够获得7,500美元补贴;而Model Y(5座)长距离及高性能版零售价分别为6.599、6.999万美元,超出5.5万美元上限,无法获得补贴。因此要略低于此前特斯拉全面恢复税收抵免资格的预期。

3、美国税收抵免政策在1月1日前执行原有方案,由于特斯拉累计销量已经超过20万辆,各车型均无法获得税收补贴;而根据最新IRA法案,1月1日后特斯拉Model 3及Model Y(7座)车型能够获得补贴,因此尽管Model Y(5座)对预期有影响,但特斯拉在美国销量边际上仍是受益于IRA法案的。同时若美区Model Y(5座)无法获得税收抵免,考虑到中国动力电池的性价比优势,未来从中国进口动力电池生产Model Y(5座)也成为特斯拉的可选项,对中国动力电池供应链而言反而边际受益。

#特斯拉股价大跌#特斯拉(TSLA)

MT调研:

更多调研纪要音频等,请关注MT调研

【长江电新】0104-特斯拉股价波动点评

1、特斯拉近期股价波动较大,一方面受四季度产销数据不及预期以及国内上海工厂停产影响,根据特斯拉公告产销数据,Q4销售40.53万辆,低于市场41-42万辆销量预期,上海工厂停产也使得对公司Q1销量预期悲观,另一方面或也与IRA法案车型清单对Model Y车型认定和价格限制有关。

2、根据美国财政部最新IRA法案新能源车税收抵免政策,1月1日后满足要求的车型能获得补贴:1)在北美进行总装;2)售价不超过制造商建议零售价(MSRP),其中轿车不超过55,000美元,货车、运动型多用途车和皮卡车等其他车型售价不超过 80,000 美元。特斯拉、款Model 3、Model Y(5座)被认定为轿车,Model Y(7座)认定为其他车型。考虑到美国Model 3后轮驱动版零售价为4.699万美元,Model Y(7座)长距离版零售价为6.899万美元,均符合北美总装及MSRP要求,能够获得7,500美元补贴;而Model Y(5座)长距离及高性能版零售价分别为6.599、6.999万美元,超出5.5万美元上限,无法获得补贴。因此要略低于此前特斯拉全面恢复税收抵免资格的预期。

3、美国税收抵免政策在1月1日前执行原有方案,由于特斯拉累计销量已经超过20万辆,各车型均无法获得税收补贴;而根据最新IRA法案,1月1日后特斯拉Model 3及Model Y(7座)车型能够获得补贴,因此尽管Model Y(5座)对预期有影响,但特斯拉在美国销量边际上仍是受益于IRA法案的。同时若美区Model Y(5座)无法获得税收抵免,考虑到中国动力电池的性价比优势,未来从中国进口动力电池生产Model Y(5座)也成为特斯拉的可选项,对中国动力电池供应链而言反而边际受益。

种子一号:

根据韩国电池市场研究机构SNE Research于1月4日披露的数据显示,由于中国动力电池企业的强势增长,1-11月,LG、SK Innovation和三星SDI三家韩国动力电池制造商的全球市场份额仅剩23.1%,较上年同期下降7.4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宁德时代、比亚迪和中航锂电三家排名靠前的中国企业合计占全球市场份额的54.7%,比上年同期增长11个百分点。而在排名前十的动力电池企业中,中国企业占据多达6席,合计市场份额达到64.5%。

1、中国11月产63.4GW,销56.86GW。其中国内装机量是34.3GW, 出口量是22.56GW。

2、产销是平衡的,产大于销主要原因是有一部分储能没有计算在内,还有产销有个时间差,一般有一个月的安全周转期。

3、制约电池产量的是锂盐,每月60GW的电池用锂是4万吨,还有其他用锂1.5万吨,中国每月的锂盐供给量就是5-6万吨。锂盐每月都用完了。动力电池:9月出口6.8GWh,10月出口14.7GWh,11月出口22.6GWh(国内34.2GWh),

比亚迪(SZ002594)宁德时代(SZ300750)九安医疗(SZ002432)

动力电池联盟发布了11月装机量数据:

一、产量方面:

11月,我国动力电池产量共计63.4GWh,同比增长124.6%,环比增长0.9%。其中,磷酸铁锂电池产量39.1GWh,占总产量61.7%,同比增长119.7%,环比增长1.4%;三元电池产量24.2GWh,占总产量38.2%,同比增长133.0%,环比下降0.2%。

1-11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产量489.2GWh,累计同比增长160.1%。其中,磷酸铁锂电池累计产量298.5GWh,占总产量61.0%,累计同比增长183.4%;三元电池累计产量190.0GWh,占总产量38.8%,累计同比增长130.6%。

二、装车量方面:

11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34.3GWh,同比增长64.5%,环比增长12.2%。其中,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23.1GWh,占总装车量67.4%,同比增长99.5%,环比增长17.4%;三元电池装车量11.0GWh,占总装车量32.2%,同比增长19.5%,环比增长2.0%。

1-11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258.5GWh,累计同比增长101.5%。其中,磷酸铁锂电池累计装车量159.1GWh,占总装车量61.5%,累计同比增长145.5%;三元电池累计装车量99.0GWh,占总装车量38.3%,累计同比增长56.5%。

3、出口方面:

11月,我国动力电池出口量共计22.6GWh。其中,磷酸铁锂电池出口量16.8GWh;三元电池出口量5.7GWh。

4、主要企业:

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共计42家动力电池企业实现装车配套,较去年同期减少1家。排名前3家依旧是宁德时代、比亚迪和中创新航,他们的装机量为28.3GWh,占总装车量的82.5%;前5家、前10家动力电池企业动力电池装车量分别为30.4GWh和32.9GWh,占总装车量比分别为88.7%和96.0%。

1-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共计56家动力电池企业实现装车配套,较去年同期增长1家,排名前3家是宁德时代、比亚迪和中创新航他们的装机量为201.3GWh,占总装车量的77.9%;前5家、前10家动力电池企业动力电池装车量分别为219.6GWh和244.7GWh,占总装车量比分别为85.0%和94.7%

江瀚视野:

中创新航(03931)时间进入,但是新能源市场的红火却始终未能消散,在这年终岁末的日子,中创新航再度登上了市场的热搜而且还是一次弄了两个,这就是中创新航一边上市,一边和宁德时代打官司,很多人都在问中创新航这么做到底做什么?

一、边打官司边上市的中创新航

据界面的报道,港交所上市未满三个月,中创新航计划A股二次上市。

12月29日晚间,中创新航公告称,公司已就中国境内首次公开发售,提交上市前辅导的备案登记,目前尚未制定发售方案。

中创新航10月6日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成为港股首家动力电池企业。公司此次赴港上市共募资98.6亿港元(约合89.3亿元人民币),为当年港股第三大IPO募资项目,仅次于此前在港二次上市的中国中免和天齐锂业。

截至12月30日下午3点25分,中创新航股价为18.28港元,下跌2%,已较发行价下跌50%以上。同期,宁德时代股价微跌1%。

中创新航目前市盈率为187,宁德时代的市盈率则为40。此项财务指标,是指股票价格除以每股收益的比例,用于评判上市公司的估值。

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统计,1-11月,中创新航在国内动力电池市场的占有率为6.73%,装车量达到17.39 GWh,排名国内第三。仅次于宁德时代和比亚迪。

而据南方都市报的报道,12月29日,有消息称,中创新航已正式向法院提起诉讼,起诉宁德时代滥用专利权恶意维权和肆意诋毁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南都记者向中创新航方面求证此事,中创新航相关人士表示,上述消息属实,详情暂不便透露。 截至发稿前,宁德时代方面未就此事回应南都记者。

中创新航与宁德时代的专利纠纷已持续一年多。据南都此前报道,7月及9月,宁德时代曾先后向福州中院提出诉讼,起诉中创新航5件专利侵权,涉及正极极片电池、防爆装置、集流构件和电池、锂电池,动力电池顶盖结构及动力电池。

在工信部12月14日公布的最新一批新车公告里,中创新航的产品匹配了长安深蓝SL03、蔚来全新ES8等多家车厂的车型。而在过去,蔚来一直是宁德时代的主要客户之一。

相比底的市场份额,宁德时代从52.1%降至了48.02%,比亚迪则从16.2%上升至了23.11%。而其他排在TOP10的电池厂商市场份额则经历了激烈的洗牌,既有欣旺达的异军突起,亿纬锂能、中创新航的稳步前进,也有国轩高科市场份额的下降。

据华尔街见闻的报道,至2025年,第三势力们合计规划产能已经超过了宁德时代、比亚迪两大巨头。高达1798GWh,其中,蜂巢能源、中创新航的产能目标最高,分别为600GWh、500GWh。

二、中创新航到底想要做什么?

说实在看到当前中创新航的一系列玩法,让人最大的感觉就是有些不解,如此大规模地主动出击,中创新航到底葫芦里卖了什么药?我们该怎么看中创新航当前的市场布局呢?

首先,动力电池产业其实已经进入了生死竞速。对于当前的整个动力电池产业来说,市场已经全面进入了大规模竞争白热化的时期,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中创新航这样的公司来说,其实就是一个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过程,由于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中创新航的压力其实也在日趋增长。

据华尔街见闻的报道,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才首次突破百GWh的门槛,达到106GWh,而到了前11个月,这一数据已来到436GWh。而按照高工产业研究院及其他机构的预测,2025年突破1000GWh已是一个必然。在这样的情况下,谁能抢占到最先的市场先发位置就有可能在市场上更进一步,所以抢夺市场优势地位的争夺战其实从来没有停止过。

对于当前的中创新航来说,他非常像当年三国争霸时候的蜀国,只有不断四面出击才能够在市场上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正所谓进攻是最好的防守,看到中创新航不断出击,其实目的就是不断在市场上构建自己的优势,从而能够在一众第二梯队的动力电池企业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甚至于力求脱颖而出可以向第一梯队的两大巨头掰掰手腕,这就是中创新航最想做的事情。

其次,无论是上市还是诉讼目的都是为了自己保驾护航。在动力电池市场上,中创新航与宁德时代的恩怨几乎已经是人尽皆知,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创新航的每一步发展都会或多或少被这个恩怨情仇所牵扯,虽然目前来说,中创新航的港股上市并没有受到与宁德时代恩怨的影响,但是从中创新航的股价来说,大规模的资本市场的下跌,或多或少也是当前市场对中创新航发展预期不确定的一种体现,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有多种手段多管齐下,才有可能在A股市场上更有可能。

对于当前的中创新航来说,A股上市是寻找更多机会的必然,动力电池产业需要更多的投入更多的资源在新型技术和发展上进一步开拓,那么仅仅是港股上市是难以满足中创新航需要的,特别是港股的整体表现又明显不及预期,自然而然对于当前的中创新航来说,能够在A股市场上进一步获得更多的资金与资源就成为了必须。

同时,为了避免知识产权的纠纷给自己资本市场带来不确定性,特别是影响投资人的投资决策,主动出击进行一定程度的反击就成为了中创新航当前最有效的选择,这也是一种以进为退的手法,这其实就是当前中创新航主动出击一边上市,一边打官司的原因所在。

无论官司的结果如何,通过这种官司来拖住对手让其无力在上市之上给自己制造不必要的麻烦,这种操作手法也算是一种相当不错的选择,这就是中创新航最大的逻辑。

第三,中创新航的未来到底该怎么看呢?从目前来说,中创新航其实已经坐稳了整个中国动力电池产业老三的位置,在当前各大汽车巨头都在不断寻找新的供应来源,进行多条腿走路的布局之中,中创新航借助自己的价格优势牢牢锁定了广汽、小鹏汽车等知名的车企,让自己可以在市场上取得不错的市场地位。

在产业竞争力的角度来说,虽然中创新航比起宁德时代、比亚迪这两大产业巨头还有差距,但是在第二梯队之中已经占据了优势头部地位,也算是在市场上有一号的公司了,也正是如此中创新航才敢于提出不断挑战巨头的目标。据媒体报道,中创新航计划2025年,动力电池产能目标为500GWh,2030年时产能目标翻倍,达到1000GWh。

对于当前的中创新航来说,不断拓展市场份额已经成为了其最重要的事情,不过即使优势不少,玩法也算非常得当,但对于当前的中创新航来说,最需要可能还是进一步推动自身业务的长期可持续的发展,特别是收入利润水平的提升,如何能够把自身较低的毛利率提升到和头部企业接近的水平,这可能才是中创新航长期发展最核心的关键了。

因此,中创新航上市不难,难的是如何真正借助上市的力量实现长期可持续的发展,这才是中创新航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今日话题@雪球达人秀@投资炼金季

7X24快讯:

【前11个月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同比增长超74%】 记者从汽车市场研究机构SNE Research公布的去年前11个月动力电池出货量数据获悉,1-11月全球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装车量为446GWh(吉瓦时),同比增长74.7%。在前11月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前10名中,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占据6个席位。(新京报)

勇哥投基不投机:

投资有多难?

纳斯达克大跌33.10%,沪深300跌了21.63%,MSCI全球市场跌了17.14%。

全球主流的投资品种几乎都以大跌收场

,做投资的人,应该没有几个是赚钱的。

具体到个股,更加惨烈。

全球电动车龙头特斯拉暴跌65.03%,美国互联网龙头脸书暴跌64.22%,全球手机龙头苹果大跌26.40%;

中国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大跌32.99%,中国互联网龙头腾讯大跌24.31%,白酒龙头贵州茅台跌了13.76%。

炒股的人,运气不好的话,资金腰斩也不是稀奇的事

本金应该是亏完了

前段时间,雪球大V“省心省力”发帖清仓,听他的意思,。这个例子,是众多投资者的缩影。

今年股市环境大概率比好很多

展望,,但风险也不可小觑。

如何布局,才能赚大钱,而不是重蹈的覆辙?

我们钱耳朵团队深入研究了一个月,查阅了大量资料,并对部分行业进行实地调研,最终形成了一份“年度策略报告”。

这篇报告本是为“VIP用户”准备的,但大家都不容易,所以思虑再三,决定部分开放;春节快到了,就当作新春礼物吧。

1、开局之年,如何布局?

有2个大特点:

全球流动性拐点到了

一是;

中国经济弱复苏

二是。

看3个例子。

1)12月美联储只加息了50个基点;各大投行预测,2月美联储只加息25个基点的概率大于70%。美联储加息的拐点到了。

居民银行存款增加了13万亿,非金融企业的存款增加了近6万亿

2)截止到三季度,。

居民和企业将钱存在银行,银行要付利息的;存款增加这么多,银行的付息压力很大。

降存款利息

银行的压力大,怎么办?只有唯一的应对方式,。

例如,12月27日,乌鲁木齐银行就率先下调了存款利率,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从3.5%下调到3.35%;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从3.85%下调到3.70%。

银行存款利率下调,将倒逼居民和企业将存款“挪”到别的地方,例如股市,届时股市的春天就到了

权益类基金规模增长了3600亿

并且,这种概率不小。中基协的数据显示,截止到11月底,。A股熊成这样,还有资金“忍不住”流入股市;。

3)元旦期间消费、旅游超预期复苏。

陕西省商务厅的数据显示,元旦期间,陕西省536家监测样本企业销售额5.68亿,同比增长23.9%。

同程旅游大数据显示,元旦假期,酒店订单量较疫情发生前的同期上涨32%,酒店均价也从229元上涨至244元。

消费、旅游复苏势头强劲,将是“口罩”后中国经济复苏的元年。

这些表明,

虽然,四川省文旅厅也发布了数据,称今年元旦期间接待的游客数量、门票收入分别只恢复到的48.93%、62.48%。

经济的复苏只是“弱复苏”

这意味着,。但只要复苏的势头在,经济恢复并超过,只是时间的问题。

流动性拐点+经济复苏,股市必然存在机会

。但是,怎么投资呢?

经济弱复苏,股市大概率呈现的是“结构性机会”

,即有些板块将会表现较好,有些板块将表现较差。买对了是天堂,买错了是地狱。

发展主题

,我们团队主要看好2个方向:和。

就这2个主题,今天分别介绍1个投资机会。这2个投资机会,也是我们“年度策略”中推荐的机会。

(1)发展主题——医疗新基建

1)政策面

经过“口罩”这么一闹,对医疗新基建的速度必将加快。例如,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提出了,要快推进ICU病房、缓冲病房、可转换ICU床位建设。

资金支持也到位

不仅有政策要求,。

预计带来超2000 亿资金进入医疗设备市场

10月,卫健委发布《国家卫健委开展财政贴息贷款更新改造医疗设备的通知》,这次贴息贷款覆盖范围广,涵盖了包括公立和私立在内所有医疗机构,。

2)估值面

中证医疗低估,全指医疗估值合理。

中证医疗的成分股只有50个,全指医疗的成分股有118个。相比于中证医疗,全指医疗含有较多的中小盘股。

医疗板块有些分化,未被炒作的医疗股低估;被炒的医疗股高估

近段时间,因为“抢药”,有些中小盘股被炒高了,所以。

3)基本面

中证医疗(399989)的ROE不错,几乎常年都在10%以上。A股少有板块能与之匹敌。

并且,近3年因为“口罩”,中证医疗的ROE更是飙升至20%以上。

展望未来,随着医疗新基建的推进,ROE应当也会保持较高的水平。

(2)安全主题——国防军工

1)政策面

看看未来几年各国的军费预算。

美国的军费预算是8759亿美元,较增长13,93%,占到美国GDP的3.43%。

日本的军费预算是6.8万亿日元,较增长25.93%。

德国的军费预算是501亿欧元,不算突出;但德国设立了一个1000亿的特别军费,若动用,军费开支增速将超过100%。

中国的军费预算不清楚,我们的预算是1.45万亿,增长了7.1%。

在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中国的军费预计不会低;最终,军费的开支将会转化为军工企业的业绩

但。

2)估值

估值不高

从PE看,中证军工的PE是52.27倍,位于近5年14.12%的百分位,。

是“触底反弹”的迹象

从技术面看,目前军工在小幅上涨,。

3)波动率

军工不缺“交易性机会”

中证军工近5年的年化波动率是31.14%,这在各大指数中算是波动较大的,意味着。

,中证军工下跌了25.74%,反转可期。

最后,注意事项。

不意味着我们打算现在买

今年看好,。我们会动态地观察市场,进行择时,会尽可能地买在低位。

每一个行业的研报加起来有十几万到数十万字

我们的研究结论,是在分析了大量的资料、数据,并对某些行业进行了实地调研后,才得出来的。并且,我们翻阅了券商所有的相关研报,。

如果你也对相关行业的研究感兴趣,而不是想单纯地做一个“求答案者”,欢迎添加助手(文末有二维码),我们会将这2个行业的“精选研报”送给你。

2、热点

(1)河南出台90条提振市场信心促进经济稳定向好政策措施,其中,尤其提到了房地产,“取消妨碍消费需求释放的限制性政策,优化二套房认定标准、降低二手房交易环节税费成本”。

点评

:是经济复苏的关键之年,。房地产是支柱产业,稳经济首要是稳房地产,预计房地产还会不断传出“利好”,但这种“机会”不建议参与,风险过高。

(2)国铁集团披露工作目标:完成旅客发送量26.9亿人次,同比增长67.6%;完成运输总收入8175亿元,同比增长17.9%,总体恢复到水平。

点评

:人和货流动起来,钱才能流动起来。,能回到三年前的水平太好了。

(3)韩国市场研究机构SNE Research最新数据显示,韩国三大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LG新能源、SK On和三星SDI,1月至11月共占据全球市场23.1%的份额,比上年同期下降7.4%;中国厂商宁德时代、比亚迪和中创新航共占全球市场份额的54.7%,高于一年前的43.7%。

点评

:马斯克曾说,“似乎很少有人意识到,。”新能源是中国的优势产业,从长期看,投资价值确实比较高。

今日大盘估值

绿色:代表低估;黄色:代表估值合理;红色:代表高估。

第二条

更多行业/主题指数估值,请移步今日文章查询。

今日股债利差

从近看,FED溢价为3.06%。该指标过去十年均值为2.429%,股票性价比较高,适合增配权益类资产。

如果需要专业的团队实时辅导,帮助你少走弯路;或者需要“研报资料”,可以添加助手。

未来智库:

(报告出品方/作者:华鑫证券,尹斌、黎江涛、潘子扬)

1、 年板块震荡下行

截止 年 12 月 30 日收盘, 年申万电力设备下跌 25.2%,在全市场 31 个申万行 业中处于第 26 位,跑输沪深 300 指数-21.6%的表现。

年板块表现较弱。截止 年 12 月 30 日,储能指数、充电桩指数、燃料电池指 数分别下跌 10%、17%、21%,跑赢沪深 300 指数。而新能源汽车指数、锂电池指数分别下 跌 23%、29%,下跌幅度明显,跑输沪深 300 指数的-22%跌幅。整体来看,板块内部分化 较大,储能等细分领域表现相对强劲。

中游动力锂电池具有显著的超额收益。以 年为起始点,新能源汽车步入快速发展 通道,国内产业链持续加大资本开支,实现了“质”的飞跃,造就了一批各细分领域的全球 巨头。在二级市场中,锂电池与储能指数涨幅显著高于其他指数,具有明显的超额收益, 其原因是锂电池产业链的创新驱动及资源优势持续贯穿于新能源汽车发展过程带来的估值溢价,储能指数早期受益于与锂电池重合度较高, 年由于储能行业超强β属性,走出 独立行情。我们认为,未来新能源汽车投资β属性将趋于弱化,内部分化将进一步加剧, 需优选具核心竞争力个股;储能行业仍处发展早期,空间巨大,将续接新能源汽车,成为 新的超级风口,凸显中长期投资价值。

- 年度,各新能源汽车指数跑输沪深 300,其主要原因是:1)资本开支加大导 致阶段性产能供过于求,产品(锂、钴、电解液、正极等)价格下行,企业营收、盈利受 限,戴维斯双杀;2)政策波动较大,导致需求端的较大波动。 - 年新能源汽车指数大幅跑赢沪深 300 指数,其主要原因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经 过疫情导致需求下滑、补贴断崖式下跌、产品价格持续下行等多重负面影响,于 Q1 迎 来了需求中长期向上的反转拐点。 年,受制于碳酸锂涨价、疫情影响、高渗透率担忧等多重因素,震荡中下行。展 望未来,新能源车产业化或分化加剧,产业链多环节产能释放,材料价格或趋于下行,需 优选盈利稳定细分环节,把握α机会。此外,应重视新技术 0→1 带来的全新β投资机会。

电动车增速趋缓,储能开启高增通道,带动锂电池行业维持中长期较高速增长。从产 业周期及投资属性分析,展望未来我们判断,复合铜箔、钠电池等新兴行业将会表现较强 的β投资机会,随着政策推进与产业链不断完善,其 α 属性也将逐步增强。而基于锂电池 为核心部件的电动车与储能产业链有望长期保持较高速增长,因而具备非常强劲的中长期 α投资机会,仍需重点关注。

2、 行业高景气:创新驱动,乘势而上

新能源汽车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汽车行业将承担大规模消纳新能源以替 代石油消费的主力军作用。大规模“以电代油”,将降低石油消费比重,减少环境污染及 碳排放,新能源汽车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发挥着重要“调节器”“稳定器”作用。 发电端及交通领域是全球碳排放的核心来源,占据约 70%碳排放。因此,长期而言,构建以 光伏、风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辅以储能强化能源结构的稳定性,打造以新能源车 为代表的清洁能源应用场景是迈向碳中和的必经之路。目前全球新能源车渗透率仅 13.5%, 仍有较大空间。

2.1、 供给端:创新驱动需求,爆款频出

全球车企加码电动化布局,爆款频出,创新驱动需求。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海外车企不 断创新,在智能化、商业模式上不断优化;国内新势力亦创新加码,蔚小理产品矩阵不断 完善,激光雷达正式装车,智能化进程持续推进;华为联手赛力斯推出问界品牌,联手宁 德时代、长安打造 CNH 平台,为国内自主品牌赋能;此外,极氪、零跑、埃安等品牌快速 崛起,国内车型百花齐放。 动力电池技术亦持续迭代,加速电动车创新进程。过去全球领先动力电池企业,在结 构创新上成效显著,例如比亚迪刀片电池、宁德时代麒麟电池、亿纬锂能π型电池、蜂巢 能源龙鳞甲电池、孚能科技 SPS 电池等,使得电池成组效率、安全性能、快充性能等大幅 提升,助力电动车技术进步。此外,在材料创新方面,复合集流体、中镍高电压、锰铁锂 等亦在持续推进,技术迭代持续加码,满足各大应用场景,有望进一步加速全球电动化。

2.1.1、全球电动化进程持续推进,自主品牌百花齐放

电动化大势所趋,海外主流车企持续加码电动化。全球主流车企持续加码电动化,主 要车型将在 2025 年前密集上市。举例来讲,梅赛德斯宣布 2025 年起所有推出新车型均为 全电动;大众规划 2030 年欧洲电动化率超 70%,中、美超 50%,2040 年全球电动化率达 100%;福特规划 2026 年销售额的 1/3 为纯电动汽车,2030 年达 100%;Stellantis 规划在 2030 年实现欧洲 100%销售额、美国 50%销售额来自纯电动汽车;沃尔沃宣布到 2030 年成为 全电动汽车公司;宝马规划在 2030 年之前,50%新车销售为纯电动汽车。

车型不断丰富,主流车企加码投放。从全球主流车企在售车型及开发阶段车型数量来 看,在售车型数量达 122 款, 年新上市车型超 25 款, 年新上市车型预计达 24 款。整体来看,德系车型丰富,日系+韩系+美系不断发力,提供优质车型,抢占市占率。

激光雷达装车,智能化提速。新势力在技术、车型方面异彩纷呈。车型方面,蔚来 ET7、 ET5 正式上市,叠加新车型 ES7、EC7 等,产品矩阵不断完善;理想则继续瞄准中大型 SUV 市场,先后推出 L9-L8-L7,解决消费者不同痛点,提供丰富选择;小鹏于 年 9 月开启 交付中大型 SUV G9,延续其低端向高端车型渗透战略,已形成 10-50 万级别车型全覆盖。 技术方面,“蔚小理”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具体体现在算力、智能硬件搭载数量大幅提 升等多方面,小鹏 P5、蔚来 ET7 及 ET5、理想 L9 首次搭载激光雷达,车规级激光雷达大批 量商业化应用提上日程。整体来看,技术创新持续推动产业,需求积极响应,造就电动智 能大浪潮。

国内自主品牌向高端化发起全面进攻,爆款频出,百花齐放。以比亚迪为首的国内自 主品牌于 年迎来爆发,比亚迪 年推出多款新车型,现已形成 Dmi 及 E3.0 两大平 台,以及王朝、海洋、腾势为代表的三大核心系列产品,随着仰望品牌的推出,未来有望 实现十万-百万级别车型全面覆盖,在国内、海外市场持续稳固行业领先地位;吉利则采取 多品牌战略,现有极氪、几何、睿蓝等品牌同时销售,其中极氪 001 11 月销量突破 1.1 万 台,已成爆款;赛力斯与华为共同打造问界品牌,先后推出 M7、M5 两款车型,凭借其出色 的车机性能等,一经推出均成爆款;零跑于 年 4 月发布新车型 C01,并将 CTC 电池用 于量产车型,新车于 9 月底开始交付,有望为公司带来高增量;威马与哪吒作为国内首批 造车新势力,已在行业沉淀多年,深刻把握消费者痛点,均已推出多款车型,丰富各自产 品矩阵。 整体而言,中国拥有极强的制造能力,伴随系列优质产品持续推出,消费者对自主品 牌产品认知度在大幅提升,自主品牌崛起势在必得。

整体来看,全球主机厂对电动智能浪潮已经形成共识,加速推动电动车发展,持续丰 富供给端,全球将迎来最佳的发展时机,推动全球电动车渗透率超 10%,逐步实现 20%→30% →50%的提升。国内自主品牌加速进军高端品牌,以理想 L9 为代表的车型预售即爆款,市 场反馈佳,以比亚迪“汉”、“海豹”为代表的优质产品深受市场青睐,华为入局为车企 智能化赋能,加速技术迭代,自主崛起势在必得。

2.1.2、电池技术持续创新,方兴未艾

动力电池占据电动车主要成本,是未来降本的主攻方向,尽管 年至今电池成本受 到原材料上涨压力,未来成本下降趋势明确。回顾过去,动力电池技术得到了快速提升, 例如能量密度大幅提升、循环寿命显著延长、成本大幅下降,为电动车高速增长提供了有 利条件。 年至今,以 CTP、刀片等为代表的技术商业化应用,使得电池性能得到进一 步优化,成组效率进一步提升,电车性能进一步满足市场需求。我们认为,伴随以宁德时代为代表的 CTP 3.0 落地,以特斯拉为代表的 4680 持续产业化,将进一步优化电池性能, 提升续航,改善充电速度,解决当前约束电动车的核心痛点。

展望未来,电池技术发展将分为高能量和性价比两条路径,化学体系迭代是动力电池 发展的核心,从各大材料来看,三元正极围绕高镍、高电压等升级,而铁锂向锰铁锂升级, 改善铁锂低温性能,提升能量密度;负极材料方面,当前石墨材料主导,未来将向硅基材 料等升级;电解液方面,开发高电压、适配快充体系等电解液是未来方向,最终或将向固 态电解质迈进。在封装形式上,方形、圆柱、软包技术路线并行,结构创新上不断精简, 降本并提升能量密度,增加安全性。

结构创新百花齐放,带动动力电池持续迭代。比亚迪刀片电池、特斯拉 4680 电池、宁 德时代麒麟电池为行业树立标杆,带动电池结构创新浪潮。 年 9 月,特斯拉发布 4680 大圆柱电池,在快充、成本、能量密度均具优势。 年 9 月,孚能科技发布 SPS 大软包 电池,可实现 5C 快充,体积利用率达 75%,助软包电池实现多维度突破。圆柱、软包电池 代表企业打破自身桎梏,突破瓶颈,有望替代部分方形电池份额。预计 4680 电池将于 年迎来产业化应用元年,带动产业链各环节高速增长。 年 6 月,宁德时代发布麒麟电池,系统能量密度达 255wh/kg,续航可超 1000km,以麒麟之名,重新定义电池结构设计,首创大面水冷技术,快充、低温、安全、寿命全面 提升;此外,亿纬锂能于 年底发布π型电池,搭配 46 系列大圆柱产品,可实现 9 分 钟超快充、260Wh/kg 高比能、全生命周期 NTP 高安全;蜂巢能源发布龙鳞甲电池,通过第 二代短刀电芯、热电分离等 5 大创新设计,实现极致安全、极致续航、极致性能、极致成 本、极致兼容。麒麟电池、π型电池、龙鳞甲电池均有望于 年形成批量装车。

当前全球动力电池技术创新百花齐放,化学创新如钠电、锰铁锂等,从成本、能量密 度、低温性能、循环寿命等方面进行平衡或优化,结构创新如 CTP、CTC 等,不断提升体积 利用率,优化整车性能。多家整车厂商布局大功率快充,目前乘用车快充功率约 50-150Kw, 下一步快充功率将提升至 350Kw,充电 10 分钟可行驶 400Km,宁德时代麒麟电池推出 4C 充 电方案。我们认为,全球技术创新方兴未艾,将进一步提升产品性能,推动全球电动化浪 潮加速前进。

2.2、 需求端:全球渗透率仍处低位,长期空间大

回顾 年,由于碳酸锂价格大涨,电池成本大幅上扬,终端车企不断涨价,但市场 仍保持旺盛需求,国内销量持续超预期。展望 年,随产业链各环节产能释放,降本在 即,叠加供给端持续创新,智能化提升电动车竞争力,在全球新能源车渗透率仅 13.5%的背 景下,销量有望维持较高增速。

2.2.1、回顾:渗透率持续提升,中国引领

渗透率持续攀升,中国引领。 年 1-11 月中国电动车累计销量达 606.7 万辆,渗透 率提升至 25%,美国销量为 89.6 万辆,渗透率提升至约 7%,欧洲销量为 212.1 万辆,渗透 率为 17%,其他地区销量约 40 万辆,渗透率为 2%。整体而言,全球 年 1-11 月电动车 累计销量达 948.3 万辆,全球渗透率突破 10%的关口,提升至 13.5%。

比亚迪销量超越特斯拉,引领全球。 年前三季度,比亚迪全球新能源车销量达 118 万辆,特斯拉则为 91 万辆,比亚迪超越特斯拉,成为全球新能源车销量冠军。4 季度 以来,比亚迪维持热销,10、11 月分别销售 21.8、23 万辆,月度销量持续创造历史新高。

新势力销量分化,合众、埃安表现抢眼,问界、极氪强势崛起。 年 1-11 月蔚来累 计销量为 10.7 万辆/yoy+32%,理想销量为 11.2 万辆/yoy+47%,小鹏销量为 10.9 万辆 /yoy+33%,增速较 21 年有所放缓,蔚来、理想 11 月单月销量分别突破 1.4、1.5 万辆,均 创单月交付记录,环比趋势向好;合众、埃安表现抢眼,1-11 月分别销售 14.43、24.11 万 辆,分别同比增长 142%、132%;问界、极氪强势崛起,二者分别于 年 11 月、12 月开 启交付,上市后快速成为爆款,均已实现万辆以上单月销量, 年 1-11 月分别销售 6.8、 6.1 万辆。

电动车需求旺盛,拉动动力电池及材料需求高增。根据动力电池联盟数据, 年 1- 11 月中国动力电池装机量为 259GWh/yoy+102%,其中三元累计装机量 99GWh/yoy+57%,占比 38%,铁锂累计装机 159GWh/yoy+146%,占比 62%。整体来看,由于电动车需求旺盛,拉动 动力电池及相关材料需求高速增长,呈现产销两旺格局。

2.2.2、展望:优质供给创造需求,高景气持续

渗透率持续提升,有望长期处于高增。政策对行业的影响是绕不开的重要因素,但其 影响力逐渐弱化,逐步回归市场化阶段。美国政策支持力度较大,中国即将步入后补贴时 代,回归到自发需求,将形成国内与海外共振良好局面。从全球及各地区、国家的渗透率 来判断,目前行业整体处于成长初中期阶段,仍存在较大的成长空间。 电动乘用车销量预测及假设前提:销量是对行业发展进行预判最重要指标之一,我们 对全球电动车销量及相应动力电池与四大关键的需求进行预测,并在预测中包含以下几点 假设:1)电动车方面:预测主要考虑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作为依据;2)动力锂电池层面: 考虑电池降本曲线带来的单车带电量的提升;3)锂电池总需求:考虑 3C、储能与动力电池 总和需求;4)材料方面:针对不同的细分领域,我们综合考虑技术提升以及降本需求,逐 年减少其应用比例。 预计 2025 年全球新能源车渗透率达 29%。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是行业研究与追踪的重点, 在车型不断丰富背景下,销量高速增长。预计 年全球电动车销量突破 1000 万辆 /yoy+62%,我们预判 2025 年中美欧的销量分别为 1463、390 与 457 万辆,2025 年全球销量 合计 2443 万辆,对应渗透率达 29%,-2025 年 CAGR 达 39%。

预计全球锂电池 2025 年需求达 2052GWh。锂电池在新能源汽车、储能以及消费等几大 领域,我们预计对应在 2025 年的需求量分别为 1396、532、124GWh。即在 2025 年全球锂电 池的总需求高达 2052GWh,体现出强劲的高速增长,其主要增量来自于新能源汽车与储能领 域。我们预计全球储能锂电池至 2025 年需求量超 500GWh,将会是接力动力电池投资盛宴的 超级风口。

锂电池关键材料需求高速增长。锂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最核心的关键部件,体现 出持续高速增长的需求,顺延对应的上游关键原材料具有重要投资机会。基于以上对锂电 池预测,同口径下预计其中 1)正极材料:至 2025 年需求量高达 311 万吨,-2025 年 CAGR 为 40%;2)负极材料:至 2025 年需求量高达 196 万吨,-2025 年 CAGR 为 41%;3) 电解液:至 2025 年需求量高达 218 万吨,-2025 年 CAGR 为 41%;对应六氟磷酸锂为 4 万吨,-2025 年 CAGR 为 38%;4)隔膜:至 2025 年需求量高达 327 亿平米,-2025 年 CAGR 为 41%。

从特斯拉引领全球掀起电动化浪潮,到国内比亚迪以及理蔚鹏等领跑国内电动化,再 到传统车企巨头宝马、戴姆勒、大众等布局各大新能源汽车平台,目前海外尤其是美国渗 透率仍低,经济实力强,未来 3~5 年国内与海外共振形成中长期向上的高速稳定增长。同 时,其他非中美欧地区未来增长潜力巨大,当前渗透率仅 2%,伴随全球电动化持续推进, 未来有望贡献可观增量。此外,随着动力锂电池的日趋成熟,储能作为新的增长极,锂电 池及其产业链仍将是未来 5~10 年高能见度的最重要的投资风口。

3、 产业链分化:首选电池,精选材料

年因供需两旺,新能源汽车中上游各细分领域呈现量价齐升。 年,锂电池产 业链盈利迎来分化,电解液产能密集释放,竞争加剧,盈利进入下行周期;负极材料石墨 化价格维持高位,自供比例高的企业展现出较强盈利韧性;正极材料得益于碳酸锂价格上 行,库存收益显著,单吨盈利高企;隔膜材料壁垒高,格局佳,盈利稳定;锂电池成本传 导顺畅,一季度盈利触底后,多数企业迎来反转。

产业链利润分配现状:动力电池利润占比迎来拐点

由于锂、钴等原材料价格高企, 年以来,上游资源始终处于利润分配高位, Q3 利润占比超 40%;动力电池企业得益于价格传导顺畅,利润分配自一季度触底以来, 迎来反转,三季度利润占比达 33%;电解液价格进入下行周期,利润分配占比从一季度开始 逐季下降;三季度正、负极材料利润占比分别为 9%、6%,隔膜利润占比为 4%,保持相对稳 定。 从产业链主要企业毛利率情况判断各细分环节所处盈利周期,以天齐锂业为代表的锂 资源处于历史高位,六氟/电解液处于下行通道,恩捷股份为代表的隔膜保持稳定,宁德时 代为代表的动力电池迎来利润拐点。

随着电解液(六氟)、前驱体(镍、钴)等价格高位回落,三元动力电池及铁锂电池 四大材料含税成本高位回落,截止 12 月 30 日,三元、铁锂电池四大材料含税成本较 4 月 初回落约 16%、12%。

资本开支角度而言,各材料环节从 年底、 年初开始明显提速,未来将陆续进 入产能释放期,价格有望持续回落,动力电池成本将逐步优化,盈利有望稳步提升。展望 年,我们预计电解液、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铜箔等环节单位盈利将回落,隔膜盈利 或将维持稳定,三元前驱体受益于一体化布局,盈利有望提升。

3.1、 动力电池:受益成本下行及一体化布局

年起,动力电池产业链原材料价格飙升,电池厂商盈利能力严重受损。 一季 度,由于碳酸锂价格大幅上行,宁德时代业绩大幅不及预期,电池板块整体表现承压。 年年初开始,宁德时代为代表的电池企业与下游签订价格联动机制,各企业涨价陆续 落地,二季度开始在报表端有所体现,动力电池企业盈利触底回升。展望 年,随着各 大主材产能逐步落地,碳酸锂价格边际回落,动力电池有望受益于成本下行,盈利能力进 一步优化。中长期来看,动力电池企业积极布局碳酸锂及核心主材,产业链盈利分配有望 持续向动力电池环节转移。 竞争格局而言,电池厂商差距或将逐步拉开,在碳酸锂等原材料方面布局领先的二线 企业,碳酸锂自供提升&核心主材投产均将贡献有效盈利弹性,成本优势进一步凸显,二线 格局有望优化。

龙头凸显竞争优势,强者恒强。从竞争格局来看,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在全球竞争优势 明显。国内方面,宁德时代、比亚迪强者恒强,全球市占率分别由 年的 24%、7%提升 至 年前 10 月的 35%、13%。此外,中创新航等新势力迅速崛起, 年前 10 月全球 装机量进入前十。海外方面,仅韩国 SK、SDI 保持较高速增长, 年前 10 月装机量同比 增速分别为 83%、69%。整体来看,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增速明显高于海外企业。

电池龙头加大资本开支,强化竞争力。国内电池龙头不断加大资本开支,将有效提升 产业链配套、人工、制造等成本优势。凭借中国占据全球 30%以上汽车消费市场的优势,成 本竞争力不断强化,龙头企业不断出口海外,优质动力电池企业的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整体来看,动力电池龙头企业的资本开支与现金流匹配度良好,形成正向循环,提升自我 造血能力,不断强化核心竞争力。长期来看,相较海外企业,中国企业在一体化布局领先, 未来成本优势有望进一步凸显,全球市占率有望持续提升。

3.2、 正极材料:新技术或将带来估值溢价

伴随原材料价格企稳回落,正极材料价格有所回落。 年行业需求旺盛,产能释放 节奏慢,供需紧张,尤其是以锂为代表的原材料价格暴涨,推动主要正极材料价格上行明 显。 年碳酸锂价格维持高位,12 月以来回落,磷酸铁锂、三元正极受锂价影响,年内 价格处于高位,但迎边际下行。镍、钴价格从四月份开始逐步降低,带动三元前驱体价格 明显下行。

主要正极企业单吨盈利边际回落。回顾 年,受益于原材料价格上行,库存受益显 著,主要正极企业一/二季度迎来单位盈利历史高点,后随原材料价格企稳,库存受益影响 趋弱,正极企业单位盈利边际下行。

一体化布局提速,前驱体单吨盈利进入上行通道。三元前驱体企业加码镍资源布局, 包括华友、中伟等主流企业,伴随镍资源不断投产,一体化逻辑理顺,单吨盈利有望提升。 高镍、高电压大势所趋,锰铁锂渐迎产业化。对于正极材料企业而言,重视产品结构 边际变化与技术迭代,伴随产品结构优化,技术升级,单吨盈利有望维系合理水平。

3.3、 隔膜材料:格局佳,盈利稳定

隔膜盈利相对稳定。湿法隔膜受制于设备瓶颈,叠加行业竞争格局佳,整体供需偏紧, 年价格稳中有升。干法隔膜由于进入壁垒相对较低,设备可国产化,价格有所松动。 从主流隔膜企业盈利情况来看,整体表现稳定。

资本开支提速,有望持续提升海外占比。从主流头部企业单平盈利来看,表现相对稳 定。从企业实际资本开支来看,隔膜企业资本开支整体表现稳健。我们认为,中国隔膜企 业成本优势显著,资本开支较海外企业明显积极,有望持续抢占海外市场份额。

3.4、 负极材料:一体化趋势已成

石墨化价格高位回落。 年开始,由于石墨化耗电强度大,受能耗双控影响,下游 需求旺盛,石墨化加工费持续飙升,价格一度上涨至 2.6-3 万元/吨。 年 9 月起,石墨 化价格开始回落,现高端石墨化产品价格仅 1.6 万元/吨,较高点回落 47%,负极企业成本 压力显著降低。

资本开支加码,一体化布局增强核心竞争力。石墨化价格虽明显回落,但高电耗仍为 核心问题,我国正处于能源转型关键时期,中短期来看,夏季用电高峰期缺电问题仍存, 多省市连续两年在夏季限制工业用电以保障居民用电,因此,石墨化价格难以在低位稳定。 此外,企业端而言,单独建设石墨化产能极难通过环评,一体化布局为负极企业中长期发 展趋势。从主流企业资本开支来看,资本开支在 Q1 明显提速,伴随产能投放,一体化 企业将强化成本竞争力。

3.5、 电解液:关注龙头自身阿尔法

六氟及电解液价格下行明显。由于产能释放叠加疫情扰动需求,六氟价格由最高约 60 万元/吨下跌至当前约 25 万元/吨,下跌幅度达 58%。伴随六氟价格下行,电解液价格下跌 幅度明显,由 11 万元/吨下跌至 7 万元/吨以下,下跌幅度明显。

电解液盈利能力边际回落。从主要上市公司毛利率走势来看,天赐材料 Q1 毛利率 达 44%,环比增加约 15pct,多氟多为 43%,环比增加约 2pct,电解液及六氟企业整体毛利 率处于历史高位。二季度开始,随六氟、电解液价格下行,产业链主要企业毛利率边际回 落。资本开支而言,主要电解液/六氟企业逆势加大资本开支,有望巩固龙头地位。

4、 新技术 0→1 发展,凸显β机会

当下电动车主产业链已经进入成长期,伴随资本开支加速转换为产能,供需再平衡过 程中,未来产业链分化将加剧,更多为α投资机会。创新不止,电动化趋势不可逆,将衍 生众多新技术,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需重视新技术带来的新一轮 0→1 过程中的β投资机 会,同时把握企业量、利释放节奏,把握个股α。 年,复合铜箔、钠电池将迎来量产 元年;钒电池有望随长时储能需求释放而逐步迎来早期应用;燃料电池城市示范群已落地, 年或将成为基础设施落地、技术突破关键年份;固态电池为动力电池长期迭代方向, 半固态现已迎来小批量装车应用,全固态或将于 2025 年及之后商业化落地。

4.1、 复合铜箔:高速推进,引领新材料

复合集流体以 PET、PP 或 PI 作为基材,两边各镀一层金属层,形成复合材料。相较 于传统铜箔,复合铜箔具备极高的安全性能,复合铜箔由于金属层较薄,短路时外面金属 层容易断裂,中间的有机绝缘层,当发生热失控时可为电路系统提供无穷大电阻,温度升 高幅度小,有利于阻止电池燃烧。此外,由于采用塑料作为基材,塑料质量、成本相较铜 均具优势,因此复合铜箔能量密度、成本均高于传统铜箔。综合而言,复合铜箔在安全性、 理论成本、提升电池能量密度方面均有显著的优势。

需求旺盛,前景广阔。预计 2025 年全球电动车销量达 2443 万辆,假设单车带电量为 57KWh,对应动力电池需求为 1396GWh;由于储能产业发展迅速,我们预计 2025 年全球 储能电池需求为 532GWh;消费电池需求相对稳定,我们预计 2025 年全球消费电池需求为 124GWh。按此测算我们预计 2025 年锂电池合计需求为 2052GWh,全球锂电池需求景气, 空间巨大。 PET 铜箔 2025 年空间或超 200 亿元。在以上基础上,我们假设 2025 年全球 PET 铜箔 为负极集流体的电池渗透率为 20%,假设单 GWh 需要 PET 铜箔为 1050 万平方米,单价为 5 元/平方米,按此计算 2025 年对应 PET 铜箔市场空间为 215 亿元。

设备先行,PET 铜箔设备 2025 年或达 150 亿元。参考东威科技公告,预计 1GWh 需 2 台真空镀膜设备和 3 台水平镀膜设备,价值量约 6000 万元。在 2025 年 PET 铜箔 20%渗透 率假设条件下,我们预计 2025 年磁控溅射镀膜设备在单价 1400 万元/台条件下空间为 73 亿 元,水平镀膜设备在单价 1000 万元/台条件下市场空间为 78 亿元,两大核心设备 2025 年合 计市场空间为 150 亿元。

4.2、 钠电池:量产在即,发展东风已至

钠电池优势突出,产业资本积极介入,迎发展良机。相较锂电池,钠电池成本低、资 源丰富、倍率性能及低温性能好、安全性好;相较铅酸电池,钠电池能量密度高、低温性 能好、循环次数高、无环境污染。基于钠电池的相对优势,其在电动两轮车、低速电动车 及储能领域具良好应用前景,叠加碳酸锂价格维系高位,钠电发展内外因共振,迎发展良 机,而产业资本亦积极介入,推动钠电产业化进程。 钠电池具有高安全性、低温性能及倍率性能好、成本低、资源丰富等优点。安全性方 面,锂元素化学活性高于钠,导致锂电池易燃易爆,钠电池无此忧虑,安全性能优;钠电 池低温性能好,根据宁德时代第一代钠电池发布会,其钠电池在-20℃可实现 90%以上放电 保持率,相较磷酸铁锂电池 70%放电保持率的表现,低温性能优势突出;倍率性能方面,宁 德时代一代钠电池产品常温充电 15 分钟,电量即可达到 80%以上;成本方面,钠电池电解 液中以钠盐替代锂盐,以钠正极材料替代锂正极材料,负极集流体以铝箔替代铜箔,均可实现材料端的降本,因此钠电池产业化后,材料端 BOM 成本将显著低于锂电池。 相较铅酸电池,钠电池能量密度更高,循环寿命更长。综合性能来看,钠电池介于锂 电池、铅酸电池之间,将同步具有向上替代锂电、向下替代铅酸电池的市场空间。

钠电两轮车先行,低速电动车、储能逐步渗透。 目前,中国电动两轮车以铅酸电池为主,但由于铅酸电池能量密度低、循环寿命短、 污染严重,部分高端两轮车型呈现锂电替代趋势。然而,由于两轮车整体造价较低,电池 成本占整车比重较高, 年碳酸锂价格飙升背景下,锂电两轮车市场受阻,根据 GGII 预 测, 年中国锂电两轮车需求为 8.2GWh/yoy-22%。在此背景下,能量密度及循环寿命均 适中,价格低于锂电池,且安全性能、低温性能更好的钠电池迎来应用良机。由于两轮车 电池设计相对简单,因此,钠电或将在电动两轮车率先迎来应用。 低速电动车与两轮车类似,整车造价较低,对电池价格敏感,钠电池亦可解决其核心 痛点。但由于低速电动车单车带电量高于两轮车,电池系统设计更为复杂,在钠电产业化 初期,验证周期将更久,应用或略滞后于两轮车。

储能为钠电池另一核心应用场景,且或将成为最大规模应用场景。对于储能系统而言, 由于多于新能源电站配合使用,安装于空旷场地,因此对能量密度要求相对较低。其核心 痛点在于安全性、倍率性能、循环寿命及成本:安全性方面,储能系统需要大量电池串并 联,单体电池热失控或将导致储能电站连锁事故,对电池单体提出更高安全要求;倍率性 能方面,储能多应用于需要频繁充放电的调频场景,需要更好的倍率性能用于调频;循环 寿命方面,储能电站全生命周期度电成本与循环性能紧密相连,对循环寿命敏感性高;成 本方面,储能电站投资方需满足自身经济性需求,方会参与储能投资,低储能成本将带来 更多储能项目。综合来看,钠电池在安全性、倍率性能、成本方面均优于锂电池,循环寿 命目前与锂电池尚存差距,这主要由于钠电研发尚不成熟,而非材料本身所致。因此,我 们认为,钠电在储能领域的应用将会滞后于两轮车及低速锂电,但随着钠电产业链成熟, 其在储能领域将有广阔应用前景。

锂价攀升为钠电池提供发展良机。由于全球新能源车高速发展,带动锂电池需求,而 锂矿资源有限、扩产周期长,锂资源供需失衡,全球锂价持续攀升,截至 12 月 2 日,碳酸 锂、氢氧化锂分别报价 51.65、53.95 万元/吨,较 年低点价格分别上涨 13 倍、10 倍。 根据德勤分析预测,全球锂资源将在 -2026 年维持紧平衡状态,2026 年后供需缺口或 将持续拉大。 具体到中国,中国锂资源储量全球占比仅 7%,且品味普遍较低,开采难度大,作为全 球锂电池主要生产国,锂资源严重依赖进口,在地缘政治紧张格局下,未来或受到资源掣 肘。因此,寻找锂资源替代品,成为全球各国——尤其是中国的重要议题。钠资源地壳储 量丰富,且化学性质与锂相近,成为重要替代方案。因此,在全球锂价高企的背景下,叠 加钠电池独有内部优势,钠电发展内外因共振,迎来绝佳发展机遇。

预计 2025 年全球钠电需求或超 80GWh。我们将储能市场、两轮车市场、A00 级车市场 三大钠电需求场景分别进行测算,预计 2025 年钠电池在三者渗透率分别为 15%、25%、15%, 叠加我们对三大场景电池需求量判断,预计 2025 年钠电在三大市场需求将分别为 52、18、 13GWh,合计达 82GWh,将带动钠电正极需求 20 万吨、负极需求 11 万吨、电解液需求 13 万 吨、铝箔需求 7 万吨。

4.3、 钒电池:长时储能重要选择

全钒液流电池正、负极电解液储能活性物质均为钒离子,利用正、负极电解液中钒离 子嘉泰变化实现电能储存与释放。全钒液流电池虽能量密度较低,但安全性高、储能规模大、循环寿命长、电解液可循环利用、环境友好,因此适用于长时储能,近年来得到广泛 重视。

1)安全性高、环境友好:全钒液流电池的电解液为钒离子的稀硫酸水溶液,本征安全, 不存在着火爆炸风险。钒电池电堆与系统主要由碳材料、塑料和金属材料组装而成,系统 废弃时,金属材料可以循环使用,碳材料、塑料可以作为燃料利用,因此,钒电池具环境 友好特性; 2)启动速度快:钒电池通过钒离子价态变化实现电能存储与释放,没有相变化,所以 充放电状态切换响应迅速,以大连融科兆瓦级储能系统为例,由 80%充电状态转换至 80%放 电状态所需时间小于 100ms。因此,钒电池亦适用于调频等需要快速响应场景; 3)过载能力、深度放电能力强:钒电池运行时,电解液通过循环泵在电堆内循环,电 解质溶液活性物质扩散的影响较小,且电极反应活性高,活化极化较小。因此,钒电池具 有很好的过载能力,充放电没有记忆效应,具有很好的深放电能力; 4)输出功率与储能容量相互独立,设计灵活:钒电池输出功率由电堆大小及数量决定, 容量则由电解液体积决定。因此,增大容量仅需增加电解液体积,无需改变电堆数量,在 既定功率下,增加容量边际成本低。

4.4、 燃料电池:政策积极推动,时机渐趋成熟

全球能源结构调整势在必行,氢能将成为重要终端能源之一。现阶段,环保压力以及 化石能源危机已成为全球各国重要议题,将驱动全球能源结构调整。氢能源具有重量轻、 可储存、能量密集等优点,将成为碳中和背景下重要终端能源。根据 BNEF 预计,2050 年, 氢能占终端能源比重将达到 22%,成为仅次于电力的第二大终端能源。

燃料电池汽车将在长距重载车辆及长时储能领域形成对锂电池车的重要补充。相对于 锂离子动力电池,燃料电池质量能量密度大、体积能量密度小,因此更适用于长距离的重 载和商用车领域,锂离子动力电池则更适用于乘用车。另外,因燃料电池车无续航里程焦 虑、性能不受低温影响、充电速度快,其在乘用车领域具备独特竞争优势,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元化的选择。 储能方面,氢储能在燃料电池达到所需功率后,只需增加储氢瓶容量即可增大存储电 量。锂电池则不同,在相同功率下,需要增加更多相同规格电池以提高最大存储电量。因 此,氢储能随存储电量提高的边际成本远低于锂电池储能,在长时储能中较锂电储能具有 显著成本优势。

中国道路交通污染气体排放主要来自商用车,燃料电池在商用车领域的大规模应用迫 在眉睫。中国商用车保有量占全部汽车比重仅 12%,但排放 NOX、PM、CO、HC 比重分别达到 96%、98%、34%和 29%,可见中国道路交通领域减排主要着力点应在于商用车领域。电动化 可有效降低碳排放和其他污染物排放,燃料电池则是商用车电动化的主要方向,因此,燃 料电池在商用车领域的需求极为迫切。

“3+2”城市示范群落地,我国燃料电池中期发展得到充分保障。 年 8 月至 年 3 月,我国第一、二批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陆续落地,分别由北京市、上海市、广 东省佛山市、河南省郑州市、河北省张家口市牵头。根据规划,到 2025 年各城市群内合计 燃料电池推广辆将超过 10 万辆。

年或为基础设施建设、原材料突破关键年份。现阶段,制约我国燃料电池汽车发 展核心因素在于加氢站数量较少、燃料电池成本较高、用氢成本较高等。国家成立五个城 市示范群,对加氢站建设提出具体指标,对燃料电池零部件进行补贴。用氢成本方面,亦 需通过运氢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降低储氢瓶等材料成本等方面着手。国家着手解决国内 燃料电池本质问题, 年有望迎来突破,为燃料电池发展打牢地基。

4.5、 固态电池:长期潜在技术方向,前瞻布局寻觅良 机

技术门槛高,长期前景好。固态电池采用固态电解质替代液态电解质,可大幅提升锂 电池能量密度、安全性,是现有电池体系长期潜在技术方向。固态电池技术难度大,目前 主流厂商以半固态、准固态形式介入固态电池领域,提升电池能量密度,同时对固态电池 进行技术储备。全固态电池或将于 2025 年及以后,方能迎来商业化应用。

固态电池在快充性能、能量密度、材料回收性、成本等方面均优于液态电池,根据辉 能,其固态电池仅需 12 分钟便可实现 0-80%充电,续航里程超 1000km,材料循环性能大幅 优于液态电池,且成本仅为液态电池 84%。基于固态电池优异性能,我们长期看好其发展前 景。

处产业化初期,国内技术与海外尚存差距。从全球来看,目前固态电池仍处于产业化 初期阶段,攻克现有的技术痛点仍需较长时间。目前国内研发进展整体落后于国外,QS、 Solid Power 等企业或将于 2024-2025 年实现三代固态电池装车验证,国内赣锋锂电进展较 快,已完成三代电池开发,但循环寿命较海外龙头尚存差距。 国内除赣锋锂电,卫蓝、清陶等初创公司进展较快,例如,卫蓝正着手建设 2GWh 固态 电池产线,预计 年初量产,并与蔚来合作,将其半固态电池产品应用于 ET7 车型,单体能量密度达 360Wh/kg;清陶投资 50 亿元,建设 10GWh 固态电池产能,并与当升科技进行 固态电池正极材料合作。目前,卫蓝、清陶所建产能均为半固态电池,全固态仍处实验室 研发阶段。

5、 储能:续接动力电池,成新超级风口

随着全球碳中和进程深入,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已成为全球共识。在 新型电力系统中,从供给侧看,新能源逐渐成为装机和电量主体;从需求侧看,终端能源 消费高度电气化、电力“产消者”大量涌现。从系统整体来看,电力系统运行机理将发生 深刻变化:由于新能源发电具有波动性和随机性,无法通过调节自身出力适应用户侧需求 变化,传统的“源随荷动”模式将不再适用于新型电力系统,必须通过储能等措施,依靠 源网荷储协调互动,实现电力供需动态平衡。

全球储能高速增长,已成超级风口。根据 CNESA, 年全球新型储能装机量达 10.3GW/yoy+84%,维持高增态势,截至 年底,全球新型储能累计装机量已达 25.4GW。 分地区来看,美国、中国、欧洲为全球储能主要市场。为尽快完成新型电力系统转型, 达成碳中和目标,各地区均推出一系列储能相关政策,促进储能发展。细分每个市场来看, 储能发展在中、美、欧各具特色,未来有望继续齐头并进,共促储能发展。

美国:电力系统成熟+新能源发电占比高,储能盈利模式完善,形成自发性需求

美国为全球最大储能市场, 年前三季度实现储能装机 3.4GW/10.2GWh,功率口径 同比增长 92%。表前市场为美国储能最大应用场景, 年表前储能占比达 88%,远高于工 商业及户用储能。

美国储能领先全球,主要得益于其成熟的电力系统及高新能源发电占比,在此背景下, 美国储能盈利模式完善,已形成自发性储能需求。以加州市场为例,加州日内电价走势与 电力系统净负荷(除去风光发电的负荷)高度相关。根据 CAISO, 年,加州非水可再 生能源发电占比达 31%,因此净负荷在午间到达谷值,在下午八点左右达到峰值,电价走势 则与其类似。 对于光伏运营商,因光伏夜间出力为 0,其无法通过夜间发电享受高电价,若要参与高 电价市场,则需配备储能系统。 年起,加州储能开始广泛通过能量时移参与夜间市场, 进行价差套利。

欧洲:高电价+补贴促户储需求

欧洲针对户用储能给予高额补贴,叠加欧洲居民电价较高,因此,欧洲是全球最大户 用储能市场。根据 SolarPower Europe, 年欧洲户用储能装机量达 2.3GWh/yoy+114%。 受俄乌战争影响,欧洲天然气供给受限,价格在 8 月份达到顶峰,带动欧洲电价上涨, 德国、法国等国家电价一度触及 600 欧元/MWh,在此背景下,安装家用光储一体机成为居 民重要用电替代方式。9 月份开始,欧洲采取工业限电等方式减少天然气消费,欧洲天然气 价格一路回落,至今已回到俄乌战争前水平,此外,欧盟设置天然气发电价格上限,欧洲 电价亦得到控制。尽管如此,在补贴驱动下,欧洲户储仍具良好经济性,未来或将保持较 高速增长。

中国:政策趋于完善,新能源发电占比提升,储能经济性趋势向好

中国储能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以山东为代表的部分省份通过共享储能方式,同时获 得容量租赁收入、峰谷价差套利/辅助服务收入、容量补偿,已可实现经济性。长期来看, 风光发电量占比将持续提升,储能参与市场模式日趋完善,储能经济性边际向好,在灵活 资源重要性愈发突出的背景下,我们看好国内储能长期发展前景。

总体来看,目前硅料价格已进入下行通道,电站运营商对储能成本敏感性边际降低, 叠加碳酸锂价格松动,储能成本亦趋于下行,全球储能需求有望持续超预期。我们预计 2025 年全球储能需求将达 532GWh,-2025 年 CAGR 达 75%。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详见报告原文。

心心相印o:

美利云(SZ000815)奥联电子(SZ300585)众业达(SZ002441)

1 光伏:降价周期开启,需求放量可期

1.1 国内需求:集中式项目持续推进,分布式装机迎来加速

“十四五”规划发布,推动光伏投资需求增长。《“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 划》已正式发布,文件一方面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目标,同时进一步明确风光 发展规划,文件提出到 2025 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 3.3 万亿度( 年约 为 2.1 万亿度),“十四五”期间,风光发电量实现翻倍( 年约为 0.7 万亿度), 经过测算,对应风光装机需求,风电约为 60-70GW/年、光伏约为 90-100GW/年。 地方层面:积极响应政策目标,制定新能源发展规划。 年以来,已有 23 个省级政府发布“十四五”能源规划,另有新疆、云南在内等 8 省份在相关政策文 件中明确“十四五”装机目标,对应总装机规划在 870GW,平均拆解下来光伏、 风电分别约为 560GW、310GW,对应“十四五”年均装机量在 112GW、62GW。若考 虑到 21 年光伏、风电新增装机 53GW 、47GW,22 年预期为 85GW、45GW,则对应 23-25 年风光年均装机需求为 141GW、73GW,装机将迎来加速。

光伏装机持续高景气,前 11 月接近翻倍增长。 年 1-11 月,国内新增 光伏装机 65.71GW(+89%),其中 11 月新增光伏装机 7.47GW(+35%)。考虑到产 业链供给端持续释放,以及年底前电站业主的抢装压力,预期 12 月国内装机将 迎来明显加速,全年国内光伏装机规模有望达到约 85GW。

分布式占比快速提升,贡献主要装机增量。 年以来,受益政策端和经济 性端的共同刺激,光伏分布式装机需求迎来高增,并贡献光伏装机的主要增量。 年前三季度,国内新增光伏装机 58.24GW,其中分布式 35.33GW,占比达到 67%,单三季度来看,分布式、集中式分别新增装机 15.68GW、6.05GW,分布式占 比进一步提升至 72%,成为最主要的增长来源。

工商业增长超预期,户用保持高景气。 年前三季度,分布式装机内部结 构出现明显分化,其中新增工商业装机 18.74GW(+278%),新增户用装机 16.59GW (+45%),其中存在部分项目因分类原因由户用转移至工商业,但整体来看,工 商业装机在经济性驱动下实现超预期增长,当前国家已逐步推动工商业电力用户 全部进入电力市场,预期未来用电成本中枢将有所上移,叠加分布式光伏度电成 本下降,预期工商业装机将迎来大发展。

1.2 海外需求:能源转型进程加深,装机需求持续增长

海外需求持续旺盛,国内组件出口同比 80%增长。22 年以来,受益印度抢装 及欧洲能源危机等带来的需求释放,国内组件出口规模同比实现近翻倍增长。根 据 PVInfoLink 统计数据, 年前 11 月,国内组件出口量达到 144GW(+80%), 其中 11 月出口 10.7GW(+44%),主要原因在于上半年出口强劲,渠道端已积累一 定库存,下半年订货需求有所减弱。

欧洲:能源价格高位,预期光伏装机持续增长

22 年前 11 月,国内向欧洲出口组件 80.7GW,同比增长 115%,占出口总量的 56%,是最重要的组件出口地区,其中 11 月单月出口 6.1GW,同比增长 127%。欧洲需求的高增主要源于地域冲突带来的能源紧张,进而推动天然气以及电力价格 大幅提升,当前欧洲能源价格仍然处于高位,且安装工人等劳动力较为紧缺,预 期年底欧洲传统淡季结束后,需求仍有所支撑。

“REPowerEU”计划推动欧洲光伏组件市场需求高增。欧盟于 22 年 5 月 18 日正式通过“REPowerEU”方案,欧盟根据“减碳 55%”一揽子计划,将 2030 年 可再生能源占比目标从 年计划的 40%提升至 45%,同时在 2025 年前实现超 过 320GW 光伏并网目标,并到 2030 年进一步扩大到 600 GW,对应 2026-2030 年 每年平均装机 56GW。根据 SolarPower Europe 预测, 年欧洲新增光伏装机 在 41.4GW,同比增长 47%,、2026 年乐观装机预期分别为 67.8、118.9GW。

美国:反规避+UFLPA 存在边际好转,美国市场放量可期

IRA 法案: 22 年 8 月,美国正式通过 IRA 法案,将补贴退坡期延期至 2033 年,该税收 抵免范围包括户用光伏项目、户用储能(3kwh 以上)、商业光伏项目、商业储能 项目(5kwh 以上),ITC 政策的延期有望进一步提升美国光伏(及储能)装机的 经济性。

东南亚反规避法案: 自 22 年 2 月 Auxin 正式实名递交请愿书以来,东南亚反规避调查就成为限 制东南亚电池、组件基地向美出口的主要障碍之一,该调查涉及在柬埔寨、马来 西亚、泰国、越南四国向美出口的全部光伏电池、组件厂商,调查初步结果原定 于 8 月 29 日公布,但两次延期至 11 月 28 日以及 12 月 1 日。12 月 1 日正式公 布初裁结果,八家厂商中有四家被认定反规避事实成立包括隆基(越南光伏)、 天合、阿特斯以及比亚迪,将分别征收 254%、254%、16%、27%关税税率, 年 5 月 1 日将公布终审结果。

短期影响:在反规避调查初期, 年 6 月 6 日,美国白宫已声明针对反 规避关税有两年征收豁免期,即 2024 年 6 月 6 日前输美光伏产品无论反规避调查结果如何都不需追溯缴纳关税,该项规则也于 年 9 月 16 日正式披露,因 此未来 1 年半时间内,东南亚基地向美出口无需担忧关税问题。

长期影响:初裁结果明确晶科、韩华、博威、新东方太阳能等并无规避行为, 同时满足反规避事项的标准也最终明晰: 1、使用非中国生产的海外硅片,电池、组件均不受反规避关税影响; 因此对于组件厂商来讲,最直接的解决方式就是在海外建立从硅片到组件的 一体化产能,可最大程度避免相关贸易摩擦,当前头部组件厂商已加快推动东南 亚一体化产能建设,预期在关税豁免期结束前均可实现海外产硅片供应要求; 2、针对出口电池:使用中国产硅片,在东南亚四国制作电池片出口美国,会 被判定有反规避行为,将征收关税;针对出口组件:使用中国产硅片,在东南亚 制作成电池片,且使用 3 种及以上中国产辅材:银浆/铝框/玻璃/背板/胶膜/接 线盒,会被判定有反规避行为,将征收关税; 对于组件厂商来说,如果未能采用海外生产硅片,则必须使用四种及以上海 外产辅材,当前除接线盒与铝框外,海外辅材供应具有一定体量,可满足 15-20GW 输美组件需求;

UFLPA 法案: 除反规避调查外,当前对于输美组件限制最大的要素为 年 6 月 21 日开 始执行的 UFLPA 法案(前身为 WRO),核心要求光伏企业证明:其产品在生产中并 未使用来自新疆的原材料(包括工业硅等最上游材料),同时与实体清单上的企 业无关。其难点在于原材料溯源证据链的完整性,以及通关审核流程的规范性, 22 年底美国海关逐步放行前期扣押组件,主要是晶科使用瓦克硅料生产的组件, 这为产业链带来积极信号,UFLPA 影响预期边际减弱,但后续仍需观察其他组件 厂商的通关情况。 展望 年,美国市场仍然具有较大不确定性,一方面 UFLPA 审核问题还 没有完全解决,部分厂商通关仍然受阻,另一方面,针对关税豁免期总统也有权力随时终止,悲观状态下,美国光伏产品实际供应量维持 20-25GW 水平,乐观状 态下,需求可迅速修复至 40GW+。

美洲(除美国):巴西装机经济性仍然突出,装机需求有支撑

22 年前 11 月,国内向美洲(不含美国)地区累计出口 23.2GW(+63%),其 中 11 月出口 1.7GW(-23%)。巴西是美洲市场(不含美国)最主要的需求国,进 口占比超过七成,前 11 月累计进口 16.8GW。

针对巴西市场,根据第 14.300/ 号法律: 1、小型光伏项目享受净计量电价优惠:要求 2045 年之前,5MW 以下小型光 伏项目都可以获得净计量电价政策,此举将大幅提升光伏系统的度电收益,大幅 提升经济性; 2、 年开始征收“电网通道费”:要求自 年 1 月 7 日起,接入电网 的分布式光伏电站,需要支付配电系统使用费,该部分费用由配电特许经营公司 自主决定,各州标准不近相同;同时根据巴西电监会规定,该笔费用支付逐年递 增, 年仅征收总费用的 15%,往后逐年提高 15%,直到 2029 年全额征收。 考虑到“电网通道费”于 年开始正式征收, 年将迎来小规模集中 抢装,且未来两年由于征收比例仍然相对较低,对经济性影响有限,而净计量电 价政策将在长时间内提升巴西分布式光伏开发经济性,预计仍将推动巴西光伏市 场快速发展。

亚太:印度装机目标远大,成为需求最大变量

22 年前 11 月,国内向亚太地区累计出口 26.7GW(+32%),其中 11 俄语出口 1.9GW(-5%)。印度为亚太最主要市场,BCD 关税法案于 年 4 月生效,因而 22Q1 印度进口需求高增,进入 4 月后由于 BCD 带来的高额关税(电池 25%、组件 40%),国内向印度电池组件出口骤减,出口同比数据较为低迷,除印度外,其余 亚太国家仍然保持需求增长势头。

印度:装机目标明确,长期增长可期。从政策目标角度看,22 年 9 月发布的 新 NEP22 草案中,明确 2027、2032 年光伏装机分别达到 186GW、333GW 目标,整 体对于光伏发展十分重视。根据 JMK Research 统计, 年 1-10 月,印度新增 光伏装机 12.78GW。PVInfoLink 预期,受到政策对于供给端的影响,预计明年印 度需求将下滑至 10-15GW,2024-2026 年平均需求将提升至 16-20GW 区间,仍为 光伏重要目标市场。

其他地区: 22 年前 11 月,国内累计向中东出口 10.3GW 组件,同比增长 75%,其中 11 月出口 0.8GW 组件,同比增长 92%,中东市场主要受大型光伏项目的推动,未来 成长空间较大;国内累计向非洲出口 2.8GW 组件,同比增长 20%,其中 11 月出口 0.29GW,同比增长 58%。

1.3 业绩回顾:硅料供应由紧到松,产业链利润迎重分配

产业链整体回顾: 年以来,受光伏产业链供需不平衡影响,硅料始终处于紧平衡状态,导 致价格和盈利持续放大,成为产业链供给的最大瓶颈,22 年年中开始,硅料新建 产线迎来密集投产,考虑到 2-4 个月的爬坡时间,9 月开始,硅料产量迅速增长, 根据 SMM 统计,11 月国内硅料产量约 9.3 万吨,环比增长 10%,预计 12 月产量 10.4 万吨,继续环比增长 10%。从季度供应量来看,Q1-Q4 分别为 16、18、20、 28 万吨,Q4 盈利显著放量,环比增加在 40%,供需格局发生逆转。

全年维度来看,硅料供应紧张带动产业链价格抬升仍然是最重要的主题: 阶段一:1-2 月,BCD 等政策影响下海外提前备货需求增加,淡季不淡,硅 片报价率先抬升,实现盈利修复,从 21 年底盈利低点逐步回升至常规水平,硅 料价格温和上涨; 阶段二:3-4 月,欧洲能源危机爆发,刺激需求持续提升,硅料供应紧张, 供应量限制行业产出,硅料价格持续提升,硅片跟随硅料调整价格,电池片供应 格局优化,盈利持续恢复; 阶段三:5-6 月,硅料、硅片新增产能释放,硅料持续紧张,硅片阶段性向 下调整价格,电池片受益上游产业链供给放量+下游需求持续提升,开工率及盈 利均修复至高位; 阶段四:7-8 月,受限电、事故等问题影响,硅料供应收紧,产业链价格迎 来全年最快涨幅区间,行业逐步意识到大尺寸电池片将成为行业最紧缺环节; 阶段五:9-10 月,硅料、硅片价格维持高位稳定,电池片紧缺加剧,价格持 续提升,超额利润不断累积。 阶段六:11-12 月,硅料供需格局松动,产业链价格预期进入下行通道,11 月中旬开始,硅片率先调降价格,倒逼硅料降价,硅片、电池片相继降至年初价 格以下,第三方统计硅料均价与年初持平在 230-240 元/kg,但最低价格已下探 至 185 元/kg,接近 年 5 月价格水平,对应当时组件价格在 1.7 元/w。

产业链公司业绩回顾: 硅料:1-11 月硅料价格持续抬升,单位盈利不断扩大,同时伴随硅料新建产 线如期爬坡,今年以来季度营收与业绩持续同环比大幅提升,22Q3 单硅料环节净 利率接近 70%,达到历史高点。伴随下半年以来硅料新增产能逐步投放,硅料供 需格局在 22 年底迎来松动,价格如预期迎来快速下行。

硅片:在经历 21 年底去库存、大幅降价的盈利低点后,盈利水平在 22Q1 快 速修复, 22 年 11 月中旬开始,硅片环节重新迎来新一轮去库存周期,价格博弈过程与 21 年底相似,组件排产回落,硅片库存积累同时担忧硅料价格下行带来 的减值风险,率先大幅降价,倒逼硅料价格下跌,预期伴随明年年初下游需求启 动,制造端+海外渠道补库诉求较强,硅片有望调升报价实现盈利修复。

电池片:受盈利承压(21 年多数时间亏损)+新技术选型未定(topcon、hjt、 BC)等影响,电池片 22 年新增有效供给有限,下游需求持续提升背景下,电池 片供应紧张逐步加深,盈利逐季度修复,预期四季度盈利水平将创下近年来新高。

一体化组件:由于涵盖硅片、电池片、组件等多个环节,一体化组件厂商盈 利保持相对稳定,根据盈利测算模型,一体化产线的单位毛利维持在 0.3 元/w 左 右,同时伴随各家厂商募资扩产后,产线成新率与一体化率均得到显著提升,超 额收益有所收窄,盈利逐步趋同,后续竞争看点在于渠道布局与产品差异化。

胶膜:格局相对稳定,出货主要受组件排产及备库节奏影响,胶膜环节定价 一般锚定粒子价格。粒子紧缺,价格上涨阶段,一方面原料紧张导致胶膜产出受 限、供应紧张,向下游议价能力增强,即便锚定原有毛利率水平,也将带来单位 盈利的提升;另一方面,胶膜企业一般备有月度级别的粒子库存,粒子及胶膜现 价提升后,胶膜企业有望通过低价库存获得超额收益。22Q2 盈利改善即受到粒子 涨价周期影响,Q3 盈利下行也受到粒子降价过程影响。

玻璃:盈利相对平稳,受原材料涨价影响,单位盈利略有下滑。从扩产角度 看,20 年底开始布局的扩产项目预计将在 22-23H1 陆续点火投产,叠加当前光 伏玻璃听证会审核趋严,预期后续行业龙头凭借资金优势及技术优势,有望实现 市占率的进一步提升。

户储逆变器:受益欧洲能源危机带来的能源价格加速上行,户储渗透率实现 快速提升,出货规模包括盈利水平都持续创下历史新高,实现逐季度盈利快速扩 张。

1.4 投资方向:利润重分配+材料瓶颈+新技术替代

利润重分配后,预期组件环节迎来修复

22 年 11 月以来,受益上游环节价格回落,电池+组件环节盈利得到明显修 复,过往两年来看,组件环节受产业链价格上涨影响较大,处于盈亏平衡线以下, 硅料降价后预期组件环节盈利将迎来明显修复;此外,组件期货定价属性突出, 在产业链价格上行初期,组件企业成本抬升受损明显,在产业链价格下降周期,成本端快速回落,价格调整滞后,有望因此受益,此前受损严重的组件环节将迎 来修复。

材料供应瓶颈环节一:石英砂+坩埚、POE 粒子+胶膜

展望 年,预期石英砂紧缺程度最高,根据国内厂商现有扩产计划,预 期 年释放有效产出约为 7 万吨,其中石英股份占到约 80%,海外两家大厂 (尤尼明+TQC)预期供应量在 2.5 万吨左右,总体供应量在 9.5 万吨,预期可满 足约 340GW 装机需求(对应硅片产出约 480GW),若部分厂商在 N 型硅片生产中 拉晶小时数明显下降,实际可支撑产出将低于上述测算结果。22 年全年维度看, 石英砂(海外+国内)价格持续提升,且因供应紧缺已改为月度议价模式,预期 到 23 年石英砂紧缺程度将进一步提升。

材料供应瓶颈环节二:POE 粒子+胶膜

年为 N 型组件放量大年,其中 TOPCon 组件出货量将达到百 GW 级别, 由于 N 型组件对于胶膜水汽阻隔率、抗 PID 性能要求更高,因而将主要采用性能 更好的 POE 类胶膜进行封装,目前以纯 POE 胶膜为主,后续将逐步导入 EPE、EP 等封装胶膜降低 POE 粒子需求;此外,组件价格回落,地面电站装机需求将修复, 带来双面组件需求放量,进一步提升对于 POE 类胶膜的需求。 根据 PVInfoLink 测算, 年全球 POE 粒子供给能力约为 47.5 万吨,在 中性条件下,对于 POE 粒子需求约为 42 万吨(情形 3,由于 topcon 扩产超预期, 实际 POE 粒子需求有望更高),预期对应 23 年 POE 粒子产能利用率保持在 90%以 上,整体供应将处于紧平衡状态。

新技术方向一:异质结加速降本

加速推动降本,异质结量产节奏加快。当前异质结降本路径明确,主要通过 微晶提效、降低银浆耗量、银浆国产化降本、规模化生产等手段,推动非硅成本 下降,其中金属化环节降本将起到决定性作用,根据华晟新能源的数据,截止 年 5 月,单片银耗已经从 年底的 180mg/片降至 120mg/片,预计 年底 实现 100mg/片,到 年,伴随银包铜等技术的引入,银耗将进一步降至 70mg/ 片。在非硅 BOM 成本方面,银耗降低+国产化导入,实现浆料成本的大幅下降, 预期到 年底,异质结电池片非硅 BOM 降至 0.15 元/w 以下,实现量产经济 性。

新技术方向二:电镀铜:异质结远期解决方案

电镀铜工艺主要包括种子层制备、图形化、电镀(金属化)、后处理四个环 节,其中种子层制备一般使用 PVD 溅射金属方式实现,从而提高镀铜的附着力并 与硅基片进行隔绝;图形化环节目前主要以光刻路线为主,分涂布与光刻两大细 分环节,光刻又包括掩膜光刻与直写光刻两类路径,分别使用掩膜曝光机和直写 光刻机实现图形化过程;电镀环节主要在电解池中还原铜离子实现铜栅线制备, 主要有垂直电镀与水平电镀两个方向;最后是后处理环节,主要清洗感光材料, 刻蚀掉多余种子层,并镀锡防止铜氧化。 BC 类电池因无需降低栅线遮光面积(即栅线宽度)同时又要求栅线具有更优 的导电性能(栅线更宽,金属耗量更大),因此更需要使用贱金属来替代银等贵 金属体系,同时由于对栅线制备精度要求较低且只需单面金属化,均可以在充分 发挥电镀铜成本优势的同时,降低镀铜工艺推向量产的难度,预期 BC 类电池超 预期的进展(爱旭 ABC、隆基 HPBC)将加速电镀铜工艺的成熟。

新技术方向三:激光转印:降低银浆耗量从而降本

激光转印通过高功率激光束高速图形化扫描,将浆料从柔性透光材料上转移 至电池表面,形成栅线。分为填充和转移两个步骤:1)浆料填充:金属刮刀将 浆料填充至柔性透光材料构成的基板的凹槽中。2)浆料转移:倒置透明基板, 应用激光照射透明基板,热能使贴合在基板上的浆料率先气化形成高压蒸汽,使 浆料在压力下脱落至硅片表面,形成栅线。

激光转印相比丝网印刷能够降本增效。激光转印改善细栅印刷工艺,能够在 电池片硅片上印刷出更大高宽比的超细栅线,轻松实现 25um 以下的线宽,而且 更加均匀,在显著降低栅线遮光面积并提高光电转换效率的同时,减少银浆消耗 量。在 HJT 工艺上,根据电池片厂商反馈效率提升 0.3%,浆料节约 30-40%,而 且由于非接触印刷,可以节省烘干炉工艺。

2 风电:加速降本增效,海陆预期高增

2.1 国内需求:陆风迎来修复,海风高增可期

风光大基地启动陆续启动,实现风光规模化发展。当前国内陆续推进新能源 大基地建设模式,一方面依托现有资源禀赋,在全国范围内打造 9 个清洁能源基 地,实现风光的集中开发与多能互补的能源基地建设;另一方面以沙漠、戈壁、 荒漠地区为重点,目前已规划建设两批大基地项目(第一批约 97GW,第二批约 455GW),相关项目均有序启动,配合外送通道的建设,有望打造一批大规模电源 基地。

风电下乡正式启动,十四五装机量将达 50GW。 年 10 月 17 日,风电伙 伴行动·零碳城市-富美乡村正式启动,方案明确,“十四五”期间,在全国 100 个 县,优选 5000 个村,安装 1 万台风机,总装机规模达到 5000 万千瓦。风电下乡 有望为风电装机带来明显增量,风电成长确定性逐步增强。

陆上风电:短期进度延后,需求释放带来装机修复

疫情延缓风电装机节奏,全年装机不及预期。 年 1-11 月,国内新增风 电装机 22.52GW(-9%),其中 11 月受疫情影响,新增风电装机仅为 1.38GW(- 75%),预期全年新增装机规模约为 45GW,从产业链端反馈来看,下半年各环节排 产均实现明显修复,项目延缓但装机需求仍有支撑,叠加近期国内明确可分批并 网,预期部分装机需求将延期至明年一季度。

招标规模屡创新高,保障未来两年装机高增长。招标与中标为风电装机的前 置数据,从结果来看,招投标已连续两年创下历史新高: 招标: 年国内公开招标市场新增招标量 54.15GW(+74%),其中陆上新 增 51.37GW,海上新增 2.79GW; 年预期全年新增招标规模在近 100GW,创下 历史新高;

中标:根据风芒能源统计, 年国内公开招标市场新增中标量 42.27GW; 年截止 11 月底,根据中国风电新闻网统计,全年新增中标规模约为 90GW(包含国电投 10.5GW 框架招标),预期全年中标规模也将超过 100GW,即使不考 虑 10.5GW 框架性招标,中标规模仍然相较 年实现翻倍以上增长,考虑到 -22 两年风电尤其是陆风装机不及预期, 年陆风装机将迎来显著修复。 从公开中标数据来看,总体行业集中度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前 10 家主机企 业仍然具备较强拿单能力,几乎覆盖行业 97%以上的需求,当前阶段行业出清难 度较大,头部企业中,CR3CR5 等集中度指标维持稳定,分别由 年的 53%/76% 降至 年前 11 月的 52%/72%。

海上风电:项目加速推进,成长空间可期

“十四五”期间,各省海上风电规划总容量近 60GW,产业链有望迎来高速发 展。我国沿海各省已陆续发布“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及相关政策,重点推 进海上风电建设,山东、江苏、广东进一步提出要打造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 其中,广东省规划“十四五”时期新增海上风电装机 17GW,山东、江苏规划新增装 机在 8、9.27GW,总体规模在 58GW。

全球海上风电大会公布的《 全球海上风电大会倡议》,提出国内到 2025、2030、2050 年末,海风装机容量分别达到 100、200、1000GW,按此目标 计算,对应 23-25 年年均新增装机需达到近 23GW,大幅超过当前行业预期以及 各省政府规划,从中长期来看,海风资源靠近负荷中心,且出力持续性更强,有 望成为能源结构转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补相继落地,有望支撑装机需求: 广东: 年 6 月 11 日,广东省印发《促进海上风电有序开发和相关产业 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自 年起,广东省财政对 年底前已完成 核准、在 年至 2024 年全容量并网的省管海域风电项目实施投资补贴,项目 并网价格执行当地燃煤发电基准价(平价),推动项目开发由补贴向平价平稳过 渡。 山东: 年 4 月 1 日,在《山东省 年“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政策清 单(第二批)》解读会上,山东政府正式推出海上风电补贴政策,对 -2024 年 建成并网的海上风电项目,省财政分别按照 800 元/kw、500 元/kw、300 元/kw 的 标准给予补贴,补贴规模分别不超过 2GW、3.4GW、1.6GW。此外,针对 年底前建成并网的海上风电项目,免于配建或租赁储能设施;允许发电企业投资建设 配套送出工程,由电网企业依法依规回购,推动项目早建成、早投产。

浙江: 年 7 月 4 日,舟山市政府发布《关于 年风电、光伏项目开 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文中明确浙江省海风地补政策,- 年分别补贴 0.6GW、1.5GW 海风项目,主要形式为度电补贴(补贴十年、按年利用 2600h 计 算),标准为 3 分/度、1.5 分/度,不考虑补贴的折现,对应补贴总额为 780 元 /kw,补贴总额与山东相似(800 元/kw),低于广东的 1500 元/kw。 上海: 年 11 月 24 日,上海市发改委发布《上海市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 发展专项资金扶持办法》,针对深远海海上风电及中心离岸距离大于等于 50 公里 近海海上风电项目,奖励 500 元/kw,分 5 年拨付,每年拨付 20%,适用于 - 2026 年投产的新能源项目。

海风项目加速推进,预期 23 年实现 10GW 装机规模。目前已有超过 16GW 平 价海风项目完成(预)中标,其中广东共有 16 个项目,位居榜首,总计规模 7.4GW, 山东 12 个项目共计 4.9GW,位居次席,广东、山东也是 22-23 年国内海上风电发 电的核心区域,占到总规模的近 75%,余下主要省份包括浙江 2GW、江苏 1GW、海 南 0.6GW 等。

海风主机集中度高,龙头优势明显。从已公开项目的主机中标情况来看,明 阳稳固龙头地位,总中标量为 6.8GW,占比 42%,除在广东地区表现优异外,在 山东也拿到约 1.5GW 订单,在广东、山东两大主要海风装机区域均实现领先;电 气风电以 3.1GW 排名第二,占比 19%,订单分布在广东、山东、浙江、海南等地, 仍然维持海风主机领先地位;远景能源、中国海装、金风科技分列 3-5 位,订单 规模在 1.5-2GW,占比 9-12%,竞争相对较为激烈,与头部两名已有身位差距。

2.2 海外需求:加速能源转型,海风装机预期迎来高增

GWEC 发布《GWEC-Global-Offshore-Wind-Report-》,预计 2026 年新增 装机将超 28GW。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发布《GWEC-Global-Offshore-WindReport-》, 年在国内抢装的助推下,海风装机超过 20GW,在高基数影 响下, 年新增装机有所下滑,预计到 2026 年装机需求提升至 28.6GW。

拜登政府将扩建海上风电,2030 年有望实现装机 30GW,带来明显增量。根 据国际能源网新闻, 年 10 月 13 日,美国内政部长德布哈兰德宣布,拜登政 府计划大规模扩建美国沿海地区风电厂,目标到 2030 年实现海上风电装机 30GW。 根据全球风能委员会 GWEC的统计,美国新增海上风电吊装规模仅有 12MW, 此次政策目标的提出有望打开美国海上风电装机空间,加速全球海上风电发展。

欧盟四国设定海风装机容量目标,新增海风装机需求或迎翻倍。德国、比利 时、丹麦与荷兰领导人在“北海海上风电峰会”上签署联合声明文件,承诺到 2030 年海风装机达到 65GW,2050 年装机达到 150GW。上述欧盟四国为欧洲境内除英 国外,海风装机规模最大的四个国家,截止 年底,德国、比利时、丹麦与 荷兰海风装机分别为 7.7GW、2.3GW、2.3GW、3GW,四国累计装机约 15.3GW,占 欧洲海风装机比重为 54%。按照四国承诺的装机目标,-2030 年四国年均新 增装机量需达到 5.5GW,而 、 年四国新增装机量分别为 2.4GW、1GW, 新增装机规模在未来几年或将迎来翻倍,带动海风装机需求快速增长。

2.3 业绩回顾:装机节奏延后,产业链经营承压

主机:受疫情影响,行业装机不及预期,全年以功率衡量的装机规模有所下 滑,考虑到风机大型化的影响,出货台数同比下降明显,同时由于海风占比下降 以及主机交付价格回落(跟随中标价格走势),导致主机均价下降明显,行业规 模迎来收缩。从盈利角度看,随着低价订单的陆续交付,以及海风占比的下降, 导致盈利能力相对承压。

塔筒:陆风方面,疫情影响装机不及预期,同时大型化后带来单 GW 塔筒用 量下降,导致塔筒出货下滑明显;海风方面,由于装机规模收缩明显,导致海风 桩基产品出货大幅下降;全年来看,塔筒企业经营压力相对较大,营收、盈利均 受损。

铸锻件:受装机需求不及预期影响,铸锻件在收入端压力较大,同时受到原 材料价格处于高位影响,近两年来,盈利处于下行周期,伴随 22 年 4 月底以来 生铁、废钢等原材料价格触顶回落,22Q3 开始铸锻件盈利迎来明显修复。

2.4 投资方向:海风放量+国产替代+新技术替代

主机大型化驱动新一轮海风降本,刺激需求启动

海风即将进入新一轮大型化降本过程。当前陆上风电在平价推动下,已快速 实现大型化变革,由原有的 2-3MW 机型,提升至当前 6-7MW 的主力机型,单机容 量翻倍以上增长,带动风电场投资成本下降明显;针对海上风电,22 年开启的平 价时代,仍然对于海风降本有强烈诉求,统计当前已公开的项目投资成本,广东阳江地区成本最高(离岸距离远,水深深)达到 14 元/w,浙江、福建地区为 11- 12 元/w,江苏、山东大部分地区在 10 元/w,即使考虑到地补,当前造价水平也 只能基本满足业主回报要求,海风发展亟待新一轮降本推动。

大型化仍为海风降本重要路径之一,15-20MW 机型有望加速部署。基于陆风 经验,机组大型化对于系统成本的摊薄具有决定性作用,海风平价初期,风机大 型化将是提升海风经济性的最重要路径。 年 12 月 1 日,全球商用最大单机 容量 11MW 海上风机在揭阳神泉二海上风电项目并网发电,海风装机机型正式突 破 10MW 大关。21 年以来,国内主要海风主机厂商均加速开发大 MW 容量机型(单 机功率达到 15-20MW), 年 12 月 3 日,中国海装成功下线 19MW 半直驱海风 机型,也刷新了全球最大单机容量的新纪录,有望加速实现海风大型化进程。

国产替代方向:重点关注轴承及上游滚子环节

当前国内风机产业链配套较为完善,主要零部件基本实现国产化,而占风机 成本约 10-15%的轴承环节国产化率相对较低,其中偏航、变桨轴承国产化推进较 快,基本实现进口替代,而海风主轴轴承、齿轮箱轴承、发电机轴承等环节依然 由外资企业主导,国产化率提升空间较大。

新技术方向:重点关注滑动轴承

滑动轴承的应用是在风机大型化过程中实现降本的重要技术之一,目前主要 应用在齿轮箱轴承的替代中,其紧凑的径向尺寸可进一步优化大 MW 机型传动链 的设计,降低齿轮箱的尺寸和风机载重,从而实现整机设计的优化节约成本,目 前齿轮箱滑动轴承试验进度较快,长盛已完成 6MW 半直驱机型主齿轮箱滑动轴承 测试台试验,后面将进行挂机测试,同时开展更大 MW 机型的测试台测试。而其 余的主轴轴承、偏航变桨轴承等也相继进入开发验证环节。

3 新能源车:于分歧中觅契机,于共识处掘真金

3.1 国内需求:增速虽放缓,成长仍可期

国内新能源车行业正处于 S 型曲线拐点,在 - 年间销量翻倍增长、 渗透率超 20%。 年 1-10 月,国内新能源车销量 527 万辆,同比增长 109%; 渗透率 24.3%,相比 年的 13%增加 11pcts。从单月情况来看,10 月单月销 量 71.4 万辆,渗透率 32%。预计 年全年销量 680 万辆左右,同比接近翻倍。

政策端:补贴 年底退坡,购置税免征延长一年至 年底,两者对购 车成本的影响基本可对冲。我国新能源车补贴起源于 年,经过十年的发展, 新能源车行业已进入成熟的市场化发展阶段。 年纯电动乘用车的国家补贴 上限为:400 公里以上续航车型补贴 1.26 万元/辆,300-400 公里续航车型补贴 0.91 万元/辆,该补贴将在 年底结束。 购置税方面,9 月 26 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延 续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的公告》,对购置日期在 年 1 月 1 日至 年 12 月 31 日期间内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这是我们国家对免 征新能源车购置税的第三次延期。从金额来看,购置税率为 10%,计算公式为 10%*[发票价/(1+13%增值税)],如果以大部分消费者的购车价位区间 15-25 万 元/辆的车价测算,购置税在 1.3-2.2 万元/辆。

国家补贴退坡,导致购车需要多支出 1 万元左右;购置税免征延续,导致购 车可继续享受 1-2 万元的税收优惠。综合来看,二者对消费者的购车成本影响可 对冲,且购置税的优惠大于补贴退坡额。

优质新车不断上市,供给端迭代效应明显。 年下半年,主流新能源车企 合计推出 20 余款新车,从供给端持续提供新活力。 年还有 20 余款新车车 型待上市,新能源车市场产品矩阵不断丰富。

3.2 海外需求:欧洲复苏拐点显现,美国市场大有可为

欧洲地区受能源危机等因素影响, 全年销量环比基本持平,9 月开始销 售拐点显现,期待后续向好复苏。 年 1-10 月,欧洲新能源车销量达 191 万 辆,同比增长 8%;渗透率 20.8%,相比 年的 19.4%提升了 1.4pcts。10 月销 量 21 万辆,同比增长 14%,渗透率 23%。受地缘冲突、能源危机、整车和零部件 供应等因素影响,欧洲 年欧洲新能源车从 3 月开始单月销量增速放缓,甚 至在 4 月增速为负,4-8 月份都处于较为低迷态势。从 9 月起,欧洲销量拐点显 现,我们预计 年全年销量在 240 万辆左右,同比持平略增。

欧洲部分国家 年对于新能源车的补贴有所退坡:

(1)德国:插混车不再享受补贴、纯电车退坡 1500-2000 欧并取消额外补 贴

德国是欧洲新能源车销量第一大国,约占欧洲新能源销量的 30%,22 年销量 预计在 70-80 万辆,渗透率约 30%。从补贴情况来看,德国也是欧洲各国中补贴 力度靠前的国家。 年,纯电车最高单车补贴上限 6000 欧,另有 3000 欧的额 外补贴。从 年开始,额外补贴取消,插混车也不再享受补贴,纯电车补贴 退坡 1500-2000 欧不等。

(2)法国:补贴退坡 1000 欧,对于低收入家庭不降反升 1000 欧

法国是欧洲新能源车销量第三大国,约占欧洲新能源车销量的 15%,22 年销 量预计在 30-35 万辆,渗透率在 20%-25%。法国的个人购车补贴上限将从 年 的 6000 欧退坡至 年的 5000 欧。但是对于低收入家庭购车而言 年补贴 不降反升,将提升至 7000 欧元。

(3)荷兰:补贴退坡 400 欧,全年可补贴的车总数增加 1500 余辆

荷兰约占欧洲新能源车销量的 5%,在欧洲销量排名中大约在第八名左右。22 年销量预计在 10 万辆左右,渗透率超 30%。荷兰的单车补贴将从 年的 3350 欧退坡至 年的 2950 欧,减少 400 欧。同时,荷兰也存在补贴金额的每年总 预算限制, 年为 7100 万欧元, 年为 6700 万欧元,减少 400 万欧元。 用总预算除以单车补贴额来计算的话, 年可补贴新能源车总数 2.12 万辆, 年可补贴 2.27 万辆。 年虽然单车补贴额略有下降,但是覆盖面更广, 增加了 1500 余辆车。 补贴平稳退坡,供给端增量释放驱动向前。整体来看,上述三国新能源车渗 透率均已超过 20%,行业发展已然进入较为成熟的阶段, 年补贴平稳退坡, 预计对新能源车销量的影响有限。而且考虑到特斯拉德国工厂落成、欧洲多车企 品牌加速电动化转型,供给端持续贡献增量,欧洲市场仍将是全球新能源车的一 大重点市场。

美国市场茁壮发展空间广阔,到 2030 年年复合增长率有望超 30%以上。 年 1-10 月,美国新能源车销量达 72 万辆,同比增长 43%;渗透率 6.3%,相比 年的 4.2%提升了 1.9pcts。10 月销量 8.6 万辆,同比增长 27%,渗透率 7.2%。 美国新能源车市场整体仍处于早期起步阶段,拜登设定 2030 年美国 50%渗透率 的新能源车发展目标,按照美国年均汽车销量 1500 万辆,50%渗透率对应 700 万 辆以上,年复合增长率近 30%。

美国 IRA 法案存在变数,或后延三年至 2026 年生效,对国内供应链厂商中 短期影响可控。《削减通胀法案》(简称 IRA 法案),是拜登于 年 8 月签署的 法案,其中关于新能源车的主要内容包括:美国新能源车单车补贴上限 7500 美 元,并取消汽车制造商 20 万辆销售额的限制。IRA 法案进一步加大了美国购车 的补贴力度,因为按照之前的补贴政策,单一车企销量累计达到 20 万辆将不再 享受补贴,比如消费者购买特斯拉、福特等品牌已无法享受最多 7500 美元的单 车补贴。IRA 法案进一步放开约束限制,将增加补贴的覆盖面,对于消费端是个 利好刺激。 但是 7500 美元的单车补贴上限有两个前提条件,每满足一个条件获得 3750 美金:

(1)电池的关键原材料的来源追溯

主要指锂、镍、钴等金属原料,需要在北美或者和美国有自由贸易协定的国 家取得或加工,-2027 年分别设置了 40%-80%的来源比例要求,年递增 10%。

(2)电池的组装所在地来源追溯

需要在北美或者和美国有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生产或组装, 年起占比 不低于 50%,2024-2025 不低于 60%,此后每年递增 10%,至 2029 年达 100%。 但如果 2024 年起金属原材料、2025 年起电池组装是来自敏感外国实体(包 括中国),将无法获得购车补贴抵免。 IRA 法案于 年 8 月中旬颁布,原本预计 年末生效开始实行。

12 月 19 日美国财政部宣布 IRA 法案实施时间表: ① 22 年底前,财政部将发布有关关键矿物和电池组件要求的预期方向的信 息,帮助制造商做好准备,以便在新要求生效时能够识别符合税收抵免 条件的车辆。 ② 23 年 3 月财政部将发布关于关键矿物和电池组件要求的建议指南。根据 法案,关键矿物和电池组件要求仅在财政部发布规则提案后生效。 此前市场担心美国 IRA 法案生效对国产锂电产业链的影响。我们认为美国市 场政策的落地和贯彻执行都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美国目前本土产业链成熟度低, 目前深度依靠中日韩厂商,若重新导入新供应商、或者在北美重新建厂的话周期 长。近期,日韩企业和官员也有针对 IRA 法案发声,要求美国放宽 IRA 中电动汽 车购车补贴标准,在激励措施上更加灵活,因此 IRA 法案的真正执行可能还存在 一定的修改可能性。

预计 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超 1300 万辆,同比增速约 30%。展望 年,我们预计国内新能源车销量超 870 万辆,同比增速超 30%;欧洲销量超 280 万辆,同比增速超 20%;美国销量 126 万辆,同比增速 40%;全球销量超 1300 万 辆,同比增速超 30%。

国内电池装机总量占全球 60%,预计 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超 680Gwh。 年 1-10 月,国内动力电池装机 224Gwh,同比增 109%,单月装机超 30Gwh;全球动力电池装机 387Gwh,同比增 80%,单月装机超 50Gwh;中国电池装机总量 占全球市场近 60%。我们预计 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有望超 680Gwh,同比增 34%。 格局有所洗牌,国内市场二线电池厂蓄力而发,全球市场中国电池厂份额继 续提升。从竞争格局来看, (1)全球市场:随着中国新能源车市场增速持续领跑以及国内电池厂的加 速扩产,中国动力电池厂商在全球市场的份额持续快速提升。 年,全球动力 电池装机排名中前十家有 5 家海外厂商,市场份额 44%; 年,前十名中仅有 4 名海外厂商,市场份额下滑至 33%,且比亚迪一举超越松下成为全球装机第三。 宁德时代继续蝉联全球装机第一,市占率也有所上升,从 年的 32.6%提升 至 年的 35.3%。 (2)国内市场:车型百花齐放,带来二供三供导入放量机会,二线电池厂份 额呈上升趋势。宁德的份额在国内略有下滑 4pcts,与之相对的欣旺达、中航锂 电、国轩高科、亿纬锂能等二线厂商份额略有提升。比亚迪凭借优秀的销量表现 带动电池装机份额快速提升,从 16%提升至 23%,提升近 6pcts。

3.3 新技术: 产业元年,技术革新带来投资新机遇

3.3.1 钠离子电池元年将至,产业新格局开启

相对于锂离子电池而言,钠离子电池优势在于: (1)钠资源储量丰富:钠金属在地球丰度 2.3%,锂的丰度仅有 0.0017%; (2)钠资源分布更为均匀:钠离子广泛存在于海洋和陆地,而 70%以上的锂 资源集中在美洲和澳洲,导致国内对外锂资源依赖度较高; (3)成本更低:新能源汽车的热销以及大规模储能电站建设带来供需错配 问题使得锂价持续上涨,22 年下半年一度高达 60 万元/吨,22 年累计涨幅已超 过 90%,锂价的持续上涨导致电池和车企成本压力激增。而钠离子电池无论是在 正极原材料还是在集流体方面都将根据性价比优势,据中科海钠数据,钠离子电 池相比锂离子电池可以降低 30-40%的材料成本,规模化量产后成本优势明显。

钠电池将在二轮车、A00 车等场景率先落地,市场空间百亿级。我们预计钠 离子电池推广期的产品主要投向低速二轮车、A00 级及 A0 级乘用车等领域。2025 年国内钠电池需求有望达 70Gwh,市场空间有望超 400 亿元。

新老玩家加速布局,抢占产业元年先机,产业链突围蕴藏新机遇。钠离子产 业链加速布局,其中既包括传统锂电池产业链公司,也包括不少的新进入者。作为一种新技术赛道,无论是材料端还是电池端,都蕴含着新的格局洗牌或者破局 机会。动力领域,预计还是以传统锂电厂商主导,从头部电池厂宁德的进度来看, 有望在 年用于 500 公里以内的续航车型;新的钠电玩家有望从二轮车、储 能等领域率先切入。材料体系端,正极目前来看层状氧化物进度最快,负极硬碳 先行,在材料性能和生产成本优化的进程中不排除有新企业突围的可能性。

3.3.2 复合铜膜崭露头角,替代传统铜箔空间广阔

传统锂电铜箔减薄为趋势,但生产工艺、成本、性能难兼顾,复合铜膜新技 术应运而生。在锂电池中,铜箔是负极的集流体,在锂电池的质量和成本占比在 10%左右。铜箔极薄化是目前的发展趋势,在电池空间一定的情况下,铜箔的质 量体积越小,意味着有更多的空间可以容纳正负极这些活性材料,从而提升电池 的能量密度。根据厚度不同,锂电铜箔可分为薄铜箔(12~18 微米)、超薄铜箔 (6~12 微米)和极薄铜箔(6 微米及以下),但传统铜箔减薄存在理论上限,越 薄生产难度也越大,成本和性能难以兼顾。

复合铜膜采用“三明治”结构,兼具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低成本等多种 优势。复合铜膜是以 PET/PP 等高分子材料为基膜、上下两面电镀沉积铜膜,所 形成的具有三明治结构的铜箔材料。目前主流产品为 6-6.5μm 的复合铜膜以代替 6-9μm 的传统铜箔。铝箔也有类似的复合铝膜,但考虑到铜箔的质量和成本占比 更高,铜箔极薄化的诉求比铝箔更为迫切,因此复合铜膜的需求呼声也更为强烈。

复合铜膜的工艺大致可分为两步:1.通过磁控溅射或者真空蒸镀形成具备特 殊性能的铜金属薄膜(单面 20-40nm); 2.通过化学水电镀加厚金属膜层(加厚 至单面 1μm 左右)。

工艺优化技术升级,把握复合铜膜 0-1 突破机会。复合铜膜技术趋于成熟, 现阶段的重点在于工艺的优化、良率的提升、生产速率的进度,从而进一步实现 性能端和成本端的提高。从产业链标的来看,在各厂商布局的早期阶段,设备厂 有望优先受益(东威科技、骄成超声、三孚新科);其次是布局镀铜膜的相关厂 商,部分标的已在送样的后期认证阶段(如宝明科技)、部分正在送样过程中(如 元琛科技、胜利精密、万顺新材等)。复合铜膜有望成为 年实现产业化突破 的重点新技术之一,建议持续关注各标的送样量产进度。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gaogzcn:

有人说美国股市能长期震荡向上,我觉得对。还有人说美股好是因为美国的企业持续创新能力强,我觉得也对。还有人说美国名校和企业吸引了全世界最有创新能力的人所以造就了美国竞争力的护城河,我觉得也有道理。那么,中国的经济几十年来是如何突破各种条件限制不断发展至今、成为世界第二的呢?我为什么说从长期看中国经济不悲观?底层密码就在下面这篇文章里有所体现。中国人身上的勤俭精神跟美利坚哈佛大学的创新精神都是本民族发展的护城河,水平之高在整个蓝星上数得着的。转发这篇文章,写的有理有据。充分说明了中国经济具有极强的增长韧性。

几天前的下午,我去拜访一个在宁波的美国朋友Jacob,离开的时候,不巧遇上了电梯保养。于是我们就从楼梯走下来,一共走了11层,一路上我大开眼界。

切入正题之前,先介绍一下背景资料:

疫情期间,Jacob是极少数留在宁波的美国人之一。他在宁波住了很多年,如今,生活和事业都在宁波,他的中文水平和我的英文差不多,基本沟通没问题。

Jacob是典型的「知华派」,他的想法和美国本土的精英相似,但也有区别。

相似在于,他们都从美国利益出发,决定自己的立场。他们都认为未来十年,是美国遏制中国的最后机会,再不动手,就晚了。

区别在于,美国大部分本土精英,既不会讲中文,也没有来过中国,他们对中国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傲慢,看起来很凶,其实不一定可怕。而Jacob,他不仅了解美国,也了解中国,深知彼此的优点和缺点。他关心的并不是什么空洞的价值观,而是具体的现实问题。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多交流,总能擦出意想不到的火花。从他的角度看问题,我经常能看到一些被我们忽略的现象。

Jacob住的这个小区,在宁波属于中等偏上水平。套型比较大,平均每套房的价格大约从400万到600万不等。根据Jacob介绍,这里的业主以中青年为多,中年人主要是事业有成之后的改善型需求,而年轻人基本上是在父母帮助下购买的婚房。平均每户拥有汽车大约1.5辆。又根据我在地下车库的观察,这个小区的汽车档次,在宁波也属于中等偏上,ABB等一线豪华车占据了大约50%,整体的平均车价超过30万。

根据美国保险公司The Zebra统计,美国的平均房价为 34.8 万美元,相当于240万人民币。除了几个一线大城市,35万美元能在美国大多数地区买一个相当不错的小别墅了,自带小院和两个车库。

至于汽车消费,美国的特点是,排量大,但价格不高,德国的特点是,排量不大价格也不高,日本的特点是排量低,价格也低。如果你去过这三个国家,就会知道,中国一二线城市的汽车档次,已经超过他们。

总之,以Jacob小区的房价和车价,就算在任何一个发达国家,这里的业主都算是中产以上的水平。但就在这么一个相当殷实的小区,我却在楼道看到了让我意外的一幕。

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家庭,会把废纸箱留起来,存放在楼道内。这不仅有碍观瞻,还会阻塞消防通道。起初,Jacob也很疑惑,为什么邻居们要这么做?后来问了物业才知道,废纸箱积累到十公斤,就可以打电话,叫人上门回收卖钱。

同样的场景,我们观察的角度完全不同。

在我看来,私人物品占用公共空间,不道德。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花心思,不划算。以这里业主的收入水平,时间和精力都非常宝贵,这种行为完全是「捡了芝麻丢西瓜」。废纸最多也就2块钱一公斤,卖一次还不够买半包烟。换个角度说,如果真是为了环保,节约资源,你只要把纸箱放在垃圾桶附近,清洁工一定会收起来,对他们来说,也是额外的收入。总而言之,我觉得,楼道存废纸箱,是一种小农社会的残留,小时候被贫穷毒打过,长大了就本能地抠抠搜搜。

但在Jacob看来,这种行为背后的观念更令人深思。中高收入人群,积攒废纸箱,绝对不是理性思考的结果,而纯粹是一种出于本能的「勤俭」,这是一种深入骨髓的DNA,令西方人非常敬畏。他认为,在同一个技术层次竞争,拼的就是勤俭,而在这方面,地球上的任何国家都不是中国人的对手。

我和Jacob都算是行走世界的人,我非常同意他的说法,去的国家多了,你就会发现越来越多的参照系,对比之下,你才能理解,中国人的「勤俭」有多么「与众不同」,之所以用「与众不同」这个中性的词来形容,是因为,我觉得中国人的「勤俭」正逐渐异化为群体的「内卷」,也不见得完全都是好事。

--- 俭 ---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全世界的平均储蓄率为24%,无论贫富,大部分国家的储蓄率一般都在20%左右。而中国的储蓄率高达46%。很多人分析中国的储蓄率,说得头头是道,基本离不开以下几点:

穷怕了,不停存钱,才能获得安全感。

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有后顾之忧,不敢花钱。

缺乏投资渠道,普通人有钱只能存银行。

个人信贷不健全,只能先存钱,后消费。

其实,这些问题,很多国家都有,但并不是所有这些国家都像中国人那么爱存钱。爱存钱的国家,普遍是有钱国家,比如卡塔尔、挪威、新加坡,全世界储蓄率排名前五的国家里面,中国是人均GDP最低的。

另外,平均储蓄率在20%左右的国家最多,这些国家千姿百态,有保障体系很好的发达国家法兰西,有最贫穷的非洲国家马里,也有普通的发展中国家厄瓜多尔,还有中东产油富国沙特。

由此可见,一个国家的人民,爱不爱存钱,其实也总结不出共同的原因。唯一能100%确定的就是,中国人爱存钱!这是一种顽强的社会DNA。

我在这里并不是鼓励储蓄,过度的储蓄会抑制消费。不过,相比寅吃卯粮的月光族,当然是有储蓄更好。如果说,过度储蓄是一种皇帝的烦恼,那么寅吃卯粮就是乞丐的忧愁。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阿根廷虽然足球踢得好,但最近30年经济一塌糊涂,阿根廷在1998年的时候,人均GDP就有8300美元,那时候,还是妥妥的发达国家。当时,中国的人均GDP只有828美元,对!你没看错,甚至连阿根廷的十分之一都不到。但在后的,阿根廷人均GDP依然只有8500美元,已经落后于中国。如扣除通货膨胀,阿根廷这30年,完全是在退步。

阿根廷的经济如此不堪,当然有很多原因,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爱储蓄,阿根廷的储蓄率只有16%,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不到中国的三分之一。个体的阿根廷人不爱储蓄,结果就是国家的外汇储备也很低。截至一季度,阿根廷外债总额为2744亿美元,但其外汇储备仅428亿美元,完全处于资不抵债的状况。

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国家可以理直气壮不储蓄,那就是美国,因为他们有美元霸权,只要没钱花了,就薅全世界的羊毛,自己欠的钱,让其它国家来还债。一旦美联储调整利率,美元就会剧烈波动,然后像阿根廷这样的脆弱国家,就会成为美国收割的第一批韭菜。

国家和人一样,想要翻身,必须要具备两个条件:勤奋和节约。作为个人,必须先存钱,然后才能买房买车,结婚生子。作为国家,也必须有一定的储蓄率,才能修路、建厂、盖电站,逐渐发展经济。

不过,一个国家想翻身,「检」只是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要想翻身,你还必须「勤」!

--- 勤 ---

银行

韩国人是公认的勤劳和内卷的民族,但和中国人比起来,依然小巫见大巫。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韩国的银行周末几乎不上班。在韩国,普通上班族为了去银行办业务,甚至要在工作日请假。

而中国的银行,周末几乎都营业,这一点让初来中国的韩国人,欣喜若狂,他们认为,银行周末营业是非常人性化的措施!但换一个角度看,对银行的柜台职员来说,就没那么人性化了,他们失去了周末娱乐的时间。

美国是我去过的欧美国家中,最勤奋的一个,欧洲到了周末,商店几乎都关闭,但美国还有很多营业。即便如此,美国的银行,只有少数网点,周六上午营业半天,而周日基本不营业。

对中国银行来说,既然有顾客平时要上班,周末才有时间办理业务,那么,银行周末当然要开门了。但千万别以为这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这只是中国人独有的行为方式。

学生

三十年前,我读书的时候,中国的经济条件还很差。很多人努力读书,目的就是为了改善生活,出人头地。

而现在,的宁波,经济发展已经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举一个我经常说的例子,,宁波市北仑区,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8.3万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4.4万美元)。说出来很多人可能不信,北仑的人均GDP已经超过日本、法国、韩国、意大利。

虽然经济发达了,但基础教育却没有向发达国家靠拢,反而更加内卷了。我儿子今年读初中,基本上每天作业要做到9点,周末还要学习,连一家人出去郊游的机会都很少。

这种状态,基本上就是我当年高三冲刺的强度,而如今的初中生就开始冲刺。想想也是挺可怜的。中国足球发展不起来,也情有可原,学生都在写作业呢,哪里有功夫去踢球?

西方的快乐教育,我们的内卷式苦读,其实就是教育的两个极端。如果只能两者选其一,我也只能无奈地选择中国式教育。至少,我们还能学点东西,西方的快乐教育,其实就是对底层的抛弃。快乐教育的终点,就是阶层分离的起点。美国基础教育完成后,少数精英脱颖而出,大部分学生,可能连加减乘除都不会,除了去麦当劳端盘子,还能干嘛呢?

网约车司机

我最近打车,特意和司机们聊天,了解他们的情况。我发现,宁波的司机平均每天的工作时间在10~14小时之间,休息最多的也就每周一休,很多人一个月才休息2天,甚至还有人几乎不休息。这就是目前宁波网约车司机的工作常态。

快递小哥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我经常在晚上7点之后,还能收到包裹,后来快递员告诉我,他们经常加班到晚上8点。

其它例子,我就不举了,总而言之,中国人的勤奋,不分贫富,也不分行业,是一种全民内卷式的勤奋,在世界范围内是独一无二的。当勤奋异化为内卷,别说西方人,其实连我们自己也害怕。

现在让我们回头看Jacob所说的「在同一个技术水平上拼勤奋,没有人是中国人的对手」,只要从传统产业到新兴产业,举几个例子,大家就可以理解。

钢铁行业

众所周知,钢铁是一切工业的原料。很多人都喜欢用「钢铁洪流」来形容前苏联,其实苏联USSR的钢铁产量并不高,高峰期也就和日本的规模差不多,远不如欧洲。但如今的中国不一样,我们一国的钢铁产量,就占了全世界的54%以上,如果保持这种趋势,若干年之内,中国生产的钢铁总量,就相当于人类历史总产能的一半。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数字。

建筑承包业

根据美国《工程新闻纪录ENR》“全球最大250家国际承包商”的榜单。共有8家中国企业进入前10强,中国企业包揽榜单前6,分别是, 中国建筑、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交建、中国电建、中冶科工,上海建工排名第8位,绿地大基建集团排名第9位。

如果你去过拉美和非洲,就可以切实体会到中国的存在感,几乎所有基础设施的背后,都有中国施工队的影子。

巴厘岛G20大会期间,欧美领导人,为一项6000亿美元的全球基建与投资伙伴计划(PGII)卖力捧场。你一定也听说过,美国之前如何把“重建美好的世界”(Build Back Better World)的口号包装成一项基建计划。欧洲一直在朝它提出的“全球门户倡议”(Global Gateway Initiative)努力。

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基建帮助,西方国家的口号已经喊了好几年了,动不动画一个几千亿、几万亿的大饼,但大家是否看到一个具体的项目落成呢?没有!为啥没有,原因很简单,西方缺乏施工队!不能落实的计划都是打嘴炮,嘴炮打多了,就是透支信用。

动力电池

电动车是近几年比较热门的新兴行业,动力电池几乎占据了整车成本的50%。在早期,日韩的电池是最强的,LG、松下,曾是特斯拉的御用电池厂,这两大巨头长期占据全球前二名。而随着中国厂商们的崛起,动力电池的市场不断变化,到时,可以说是彻底洗牌了。

近日,外媒Clean Technica统计了全球动力电池领域的主要玩家,以及市场排名情况,中国厂商宁德时代,已经拿下了34%的份额,成为了第一名。而LG排名第二名,份额只有14%。然后是比亚迪,排名第三,为12%。在全球的产能分布中,中国厂商占56%以上,让美国人担心的是,美国的公司为零。

其次,在动力电池的关键原料上,特别是电池的关键矿物生产上,中国具有巨大的优势,这也助推了中国动力电池的崛起。如图所示,电池关键矿物生产情况,中国在许多项目关键物料上,都是占到了70%+的份额,像石墨上更是占到100%的份额。

所以,最近拜登心急火燎地推出了《通胀削减法案》,准备斥资3690亿美元,补贴美国的电动车产业。这不就是美国自由主义最排斥的「国家介入产业发展」么?美国活着活着,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另外,这个法案的吃相太难看,引发了欧洲的强烈抱怨,给跨大西洋关系带来新的裂痕。

全球海上风电新增装机21.1GW,前三为中国、英国、越南,中国装机占比达80.02%。

作为全球最大的光伏组件生产国,全球光伏产能中,中国占比69.2%,东南亚占比13.8%,明白人都清楚,东南亚无非就是换了一条马甲的中国,他们的源头配件都来自中国。也就是说,中国对太阳能发电产业是绝对垄断的。

二战之后,美国的对手,无非就是苏联、日本、中国,苏联只是一个头重脚轻的军事怪兽,从未在什么行业对美国构成威胁。而日本,也只是在局部挑战了美国,结果被美国轻松做掉。只有中国,几乎在所有行业对美国构成挑战。

写在最后

在极端勤俭的中国人面前,美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贸易战不起作用,就只剩下技术封锁了。这就像两个人跑步,如果跑不赢,就想方设法扯后腿。芯片可能是美国领先中国的少数几个领域之一,也是最重要的领域,从这个角度看,就可以理解,为什么美国如此丧心病狂地在芯片上对我们穷追猛打了。因为,实在没有其它牌了。

Jacob说「如果在同一个技术水平上竞争,美国不是中国的对手」,这句话换个角度,也可以理解为,如果美国不再具备技术优势,那么只能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抛弃过去的「优雅」,和中国人一样开始内卷。但人性是相通的,由奢入俭难,由俭入奢易,过惯了优雅生活的傻白甜,让他们回去当小镇做题家,谈何容易呢?招商银行(SH600036)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IXIC) 创业板指(SZ399006)

用户2595082817:

易大宗(01733)澳煤出口到中国动力煤仅为3000多万吨,不到全国用量1%,而当下澳洲动力煤价格仍远高于中国港口长协煤价,所以对长协煤为主的电力企业没有任何影响。

萝卜投研:

#05 影响煤炭业的行业数据

数据来自:

数据来自:

数据来自:

数据来自:

数据来自:

数据来自:

#06 煤炭业相关标的:

#01 动力煤

动力煤指用于作为动力原料的煤炭。一般狭义上就是指用于火力发电的煤。从广义上来讲,凡是以发电、机车推进、锅炉燃烧等为目的,产生动力而使用的煤炭都属于动力用煤,简称动力煤。

由于中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燃煤发电成本低于清洁能源,煤炭的主体能源地位不变。综合来看,预计中国动力煤需求保持增长,但增速放缓。

我国动力煤主要集中在内蒙古、陕西、山西,电力、建材耗煤占比87%。我国动力煤以不粘煤、长焰煤为主,主要集中在内蒙古、山西、陕西地区。

从需求来看,由于天然资源禀赋、发电成本低,煤炭的长期主体能源地位不变。从火电来看,第三产业占比提升+可再生能源挤压,火电需求增速放缓。从建材来看,房地产投资趋冷+基建投资维持高位,预计建材耗煤趋稳。

从供给来看,过剩落后产能有望加速淘汰,产能置换促先进优质产能逐步释放。

#02 焦煤

焦煤也称冶金煤,又名主焦煤。是中等及低挥发分的中等粘结性及强粘结性的一种烟煤,焦煤在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中,是对煤化度较高,结焦性好的烟煤的称谓。

焦煤主要用于高炉炼铁和用于铜、铅、锌、钛、锑、汞等有色金属的鼓风炉冶炼,起还原剂、发热剂和料柱骨架作用。

焦煤价格与钢价走势基本一致,近两年受供给侧改革影响煤、钢供给端对价格的弹性在加大。

从历史上看,焦煤价格与钢材价格存在较明显的正相关性,而与粗钢产量相关性不明显,焦煤价格在钢铁行业限产政策实施后,价格出现上涨或跌幅收窄,主要源于供给收缩使得钢材价格维持高位,钢焦产业链高盈利支撑焦煤采购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支持焦煤价格。因此,我们认为,钢铁行业限产对焦煤价格或有积极正面作用。

#03 焦炭

焦炭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生产1吨焦炭大约消耗1.3~1.4吨炼焦配煤,其主要成分是固定碳,呈银灰色,具有金属光泽,质硬而多孔。焦炭主要用于钢铁领域,焦炭副产品主要包括煤焦油、粗苯、甲醇等。

产能过剩行业,产业链中定价能力弱。由于前期大量社会资本的涌入,导致壁垒较低的焦化行业出现严重产能过剩,我国焦炭产能为6.5亿,产量4.3亿吨,产能利用率约66%。焦炭行业的产能集中度过低,CR10占11%,直接导致其在煤-焦-钢产业链中的议价能力低,在双面承压的处境下,焦化行业近年来始终难以掌握主动。

焦化生产污染严重,环保改造成本较高,"蓝天保卫战"与"秋冬季环保限产"下,环保限产的空间和时间都进一步强化,有超过一半比例的焦炉产能会被淘汰,中期来看行业产能周期拐点大概率确立,这将有效提升行业产能利用率,重构其在产业链中的地位。

钢铁行业的焦炭消费量占焦炭行业表观消费量比重高达85%左右,因此钢铁行业的需求对焦炭消费总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04 煤化工

煤化工是以煤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固体燃料及化学品,生产出各种化工产品的工业。传统煤化工包括煤焦化、煤电石、煤合成氨(化肥)等领域。新型煤化工包括煤制甲醇、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褐煤提质、煤制乙二醇和煤制油等。

预计到,我国煤化工投资有望超过5000亿元。煤化工投资中设备约占一半,未来设备投资额将近3000亿元,有望率先受益。

按生产经济性从高到低分别是煤制乙二醇>煤制烯烃>煤制油>煤制气。有报道称,当前煤炭价格下,粗略估算,煤制乙二醇项目在油价40美元/桶时即可实现盈亏平衡,煤制烯烃盈亏平衡点在50美元/桶,煤制油项目在油价为60美元/桶。

#07 相关个股

【中国神华-利好事件】

公司主营:中国神华是煤炭开采行业龙头,营收与净利润规模行业领先。公司财务状况优秀,近三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稳步增长,三季度净利润保持良好势头。此外,公司盈利能力较强,财务费用控制力高。

【陕西煤业-利好事件】

公司主营:陕西煤业是煤炭开采行业龙头,净利润规模行业领先。公司财务状况优秀,近三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高速增长,三季度净利润保持良好势头。此外,公司盈利能力较强,财务费用控制力高。

【晋控煤业-利好事件】

公司主营:晋控煤业属于煤炭开采行业。公司财务状况优秀,近三年营业收入稳步增长,净利润经历了爆发式增长。此外,公司盈利能力优秀,位于同行领先水平。

以上内容由萝卜投研app整理发布,专业研报尽在萝卜投研

金水7777:

,澳煤出口到中国动力煤仅为3000多万吨,不到全国用量1%,而当下澳洲动力煤价格仍远高于中国港口长协煤价,所以对长协煤为主的电力企业没有任何影响。即便澳洲动力煤出口价格低于秦皇岛港口市场煤价,但再加上运费、税费等因素,电厂进口的积极性预计不高;对热值要求较高的水泥厂等可能会进口一部分,但这就意味着要从日韩进口量中抢夺货源,会促使澳洲动力煤价格上涨,反而会抑制非电企业对澳洲动力煤的采购意愿。陕西煤业(SH601225) 兖矿能源(01171)

萝卜投研:

#05 影响煤炭业的行业数据

数据来自:

数据来自:

数据来自:

数据来自:

数据来自:

数据来自:

#06 煤炭业相关标的:

#00 我国煤炭业发展概况

#01 动力煤

动力煤指用于作为动力原料的煤炭。一般狭义上就是指用于火力发电的煤。从广义上来讲,凡是以发电、机车推进、锅炉燃烧等为目的,产生动力而使用的煤炭都属于动力用煤,简称动力煤。

由于中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燃煤发电成本低于清洁能源,煤炭的主体能源地位不变。综合来看,预计中国动力煤需求保持增长,但增速放缓。

我国动力煤主要集中在内蒙古、陕西、山西,电力、建材耗煤占比87%。我国动力煤以不粘煤、长焰煤为主,主要集中在内蒙古、山西、陕西地区。

从需求来看,由于天然资源禀赋、发电成本低,煤炭的长期主体能源地位不变。从火电来看,第三产业占比提升+可再生能源挤压,火电需求增速放缓。从建材来看,房地产投资趋冷+基建投资维持高位,预计建材耗煤趋稳。

从供给来看,过剩落后产能有望加速淘汰,产能置换促先进优质产能逐步释放。

#02 焦煤

焦煤也称冶金煤,又名主焦煤。是中等及低挥发分的中等粘结性及强粘结性的一种烟煤,焦煤在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中,是对煤化度较高,结焦性好的烟煤的称谓。

焦煤主要用于高炉炼铁和用于铜、铅、锌、钛、锑、汞等有色金属的鼓风炉冶炼,起还原剂、发热剂和料柱骨架作用。

焦煤价格与钢价走势基本一致,近两年受供给侧改革影响煤、钢供给端对价格的弹性在加大。

从历史上看,焦煤价格与钢材价格存在较明显的正相关性,而与粗钢产量相关性不明显,焦煤价格在钢铁行业限产政策实施后,价格出现上涨或跌幅收窄,主要源于供给收缩使得钢材价格维持高位,钢焦产业链高盈利支撑焦煤采购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支持焦煤价格。因此,我们认为,钢铁行业限产对焦煤价格或有积极正面作用。

#03 焦炭

焦炭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生产1吨焦炭大约消耗1.3~1.4吨炼焦配煤,其主要成分是固定碳,呈银灰色,具有金属光泽,质硬而多孔。焦炭主要用于钢铁领域,焦炭副产品主要包括煤焦油、粗苯、甲醇等。

产能过剩行业,产业链中定价能力弱。由于前期大量社会资本的涌入,导致壁垒较低的焦化行业出现严重产能过剩,我国焦炭产能为6.5亿,产量4.3亿吨,产能利用率约66%。焦炭行业的产能集中度过低,CR10占11%,直接导致其在煤-焦-钢产业链中的议价能力低,在双面承压的处境下,焦化行业近年来始终难以掌握主动。

焦化生产污染严重,环保改造成本较高,"蓝天保卫战"与"秋冬季环保限产"下,环保限产的空间和时间都进一步强化,有超过一半比例的焦炉产能会被淘汰,中期来看行业产能周期拐点大概率确立,这将有效提升行业产能利用率,重构其在产业链中的地位。

钢铁行业的焦炭消费量占焦炭行业表观消费量比重高达85%左右,因此钢铁行业的需求对焦炭消费总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04 煤化工

煤化工是以煤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固体燃料及化学品,生产出各种化工产品的工业。传统煤化工包括煤焦化、煤电石、煤合成氨(化肥)等领域。新型煤化工包括煤制甲醇、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褐煤提质、煤制乙二醇和煤制油等。

预计到,我国煤化工投资有望超过5000亿元。煤化工投资中设备约占一半,未来设备投资额将近3000亿元,有望率先受益。

按生产经济性从高到低分别是煤制乙二醇>煤制烯烃>煤制油>煤制气。有报道称,当前煤炭价格下,粗略估算,煤制乙二醇项目在油价40美元/桶时即可实现盈亏平衡,煤制烯烃盈亏平衡点在50美元/桶,煤制油项目在油价为60美元/桶。

#07 相关个股

【中国神华-利好事件】

公司主营:中国神华是煤炭开采行业龙头,营收与净利润规模行业领先。公司财务状况优秀,近三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稳步提升,三季度净利润保持良好势头。此外,公司盈利能力较强,财务费用控制力高。

【陕西煤业-利好事件】

公司主营:陕西煤业是煤炭开采行业龙头,净利润规模行业领先。公司财务状况优秀,近三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高速上升,三季度净利润保持良好势头。此外,公司盈利能力较强,财务费用控制力高。

【晋控煤业-利好事件】

公司主营:晋控煤业属于煤炭开采行业。公司财务状况优秀,近三年营业收入稳步增长,净利润爆发式上涨。此外,公司盈利能力优秀,位于同行领先水平。

以上内容由萝卜投研app整理发布,专业研报尽在萝卜投研

火星商业:

1.【多家中小银行调整存款利率!业内人士:存款降息是大势所趋】 日前,乌鲁木齐银行将对个人人民币活期存款利率由0.3%调整为0.25%;定期整存整取二年、三年、五年利率由2.73%、3.5%、3.85%调整为2.7%、3.35%、3.7% ,新疆银行等也对部分利率进行了下调。 业内人士认为,商业银行净息差压力仍存,降低高成本负债将成为重点工作,建议居民加大对其他金融产品的配置力度。(中证报)

2.【价格从300涨到2000,免疫球蛋白遭疯抢价格暴涨】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主任王贵强表示,丙种球蛋白适用于重症感染,多用于ICU病房,普通人不要抱着囤药的心 理去抢购。(山西晚报)

(来源:华安证券早期研报)

3. 【“砍单”传言砍到“果链一哥”!立讯精密放量跌停,公司回应】 有报道称,苹果以需求减弱为由,通知中国大陆供应商本季减产AirPods、AppleWatch和MacBook元 器件。 立讯精密 表示,目前没有可透露的消息,公司不对具体客户、具体产品发表评论。 东山精密 则回应称,目前公司生产经营一切正常,核心客户订单稳 定。 (证券时报)

4.【据外媒最新消息,苹果将与立讯精密达成在中国生产iPhone的协议】 此前业界有消息称,立讯精密将首度拿下iPhone新机组装单,订单规模将逐年放大,可望在超车和硕,成为iPhone第二大组装厂。(财联社)

5.【段永平:已把伯克希尔和腾讯换成苹果股票】 段永平称,换了一些伯克希尔B股到苹果,已经将手上美股腾讯换成苹果,但港股的还没动。他 表示,希望苹果现在的股价或以下可以持续一年以上,这样苹果的回购就会更有效率。最重要的是认为苹果能持续赚钱,只要这点是确认的,价格越低越好。(澎湃)

6. 【蚂蚁消金 注册资本由80亿元增加至185亿元 获批】 股东增至12家,蚂蚁科技集团仍是大股东,持股50%;杭金数科成为第二大股东,持股10%。舜宇光学、传化智联投资入股。(一财)

7.【 浪莎股份宣布与郎朗、吉娜取消合作,前一日才披露签约信息 】 公司公告称因合同相关条款发生变更,公司所属浙江浪莎内衣公司取消与浙江亿燊文化传媒及艺人郎朗先生、吉娜女士签订的《广告演出及肖像使用合同》。而1月3日晚间,浪莎股份才发布的公告,称近日与该方签订了合同,自3月1日起,到2025年2月28日止,形象代言费用共计为含税275万元(人民币)。(红星新闻)

8. 【天府可乐否认“破产”:两家独立公司,在持续投入生产将推新品】 (红星新闻)

9.【我国多地将暖到破纪录】 近期最高气温的累计升幅会达到6~10℃,部分地区升幅将超10℃。(新华网)

10. 【广东三甲医院已全部开设互联网医院,相当于新增设6家大中型医院】 (央广网)

11. 【春秋航空1月起陆续恢复多条国际及地区航线】 (中证网)

1.【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 标普500指数涨0.75%,纳指涨0.69%,道指涨0.4%。微软收跌4.34%,创10月26日以来最大单日跌幅,FTC方面称并未就微软收购动视暴雪案继续讨论可能的和解方案。热门中概股普涨,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8.57%。京东涨超14%,小鹏汽车、阿里巴巴涨超13%,百度、蔚来涨超10%,理想汽车涨超9%。

美联储发布会议纪要显示,与会者继 续预计,持续提高联邦基金利率将是适当的。

(来源:Investing)

2.【隔夜全球市场】 美元指数跌0.39%,至104.26。离岸人民币升232个基点,至6.9009。

WTI原油期货跌4.85%,至73.2美元每桶。

伦敦金继续上涨,收涨0.82%至1854.1美元每盎司;伦敦银跌1%,至23.74美元每盎司。伦铜跌0.85%,伦铝跌1.9%,伦 镍跌6.16%。

国内期货市场夜盘,焦煤跌0.31%,焦炭跌0.02%; 铁矿石跌1.47%,热卷跌0.88%; 甲醇跌1.06%,玻璃涨0.36%,橡胶跌1.11%,纸浆跌0.45%,纯碱涨0.29%。

3.【亚马逊将裁员逾17000人】 (财联社)

1. 【银保监会:增加人民群众多样化养老服务供给,不断推进保险业高质量发展】 (财联社)

2.【医保谈判1月5日开启】 本次医保谈判将有多款肿瘤高值新药、罕见病新药等首次“开谈”。本次“灵魂砍价”将涉及343个品种。其中首款国产双抗、治疗年费上百万的国产CAR-T、罕见病Castleman病“救命药”等多款重磅新药首次“开谈”。(人民日报)

3. 【国家统计局:12月下旬生猪价格环比降7.7%】 (界面)

4.【工业和信息化部与菲律宾信息和通讯技术部签署数字和信息通信技术合作备忘录】 促进中菲数字经济领域交流合作。(工信部)

1.【《上海市开展对部分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试点的暂行 办法》需继续实施,延长有效期 】 (每经)

2. 【融创160亿元境内债达成整体展期,加权平均展期期限3.51年】 (财联社)

3.【放开限购首周,东莞新房周成交量环增950%!】 (每经)

4.【万 科A:12月实现合同销售面积286.9万平方米,合同销售金额397.6亿元】 1月至12月份累计实现合同销售金额4169.7亿元,而合同销售额是6277.8亿元。 去年12月份,万科新增加开发项目4个。(澎湃 )

1.【优酷回应账号登录问题:优酷VIP协议规定,用户账号最多可同时登录3台设备】 (新京报)

2. 【聚焦云业务,京东科技官宣架构调整:成立京东云事业部和四大中心】 (澎湃)

3.【京东方或拿下iPhone 15大部分屏幕订单,明年将冲击“一供”】 著名苹果产业链分析师郭明錤4日表示,最新调查显示,京东方已击败三星,取得2H23新款iPhone15与15Plus大部分显示屏订单,供应比重或约70%(三星比重约30%)。他预计,京东方将在2024年大量出货高阶iPhone用的LTPO显示屏。(财联社)

4. 【苹果3月1日起将提高保外电池更换价格,iPhone 14前机型服务费用将增加169元】 (每经)

5. 【 总收入超276亿!《原神》国服玩家贡献最多 】 米哈游开放世界游戏《原神》在全球范围内的总收益已超过40亿 美元(约合人民币276亿元)。 其中,国内市场最大,收入大约为14亿美元,占总收益的34.6%,其次是日本、美国、韩国。此前游戏在今年5月份营收已经达到了30亿美元。也就是说《原神》在大约8个月内产生10亿美元左右的收入。(环球网科技)

6.【首个独立元宇宙解决方案将问世:40天可打造独立元宇宙】 百度副总裁马杰透露,百度即将在10日的Create开发者大会上,发布全球首个独立元宇宙解决方案——希壤元宇宙底座MetaStack。(证券时报)

7.【一加11发布,售价3999元起】 搭载骁龙8 Gen2芯片,三星6.7英寸2K分辨率120Hz刷新率的2.75D柔性屏。(科创板日报)

8.【微软必应被曝将纳入ChatGPT,第一季度推出】 此举重在吸引竞争对手谷歌的用户,目前必应的市场份额远小于谷歌。(澎湃)

9. 【字节裁员不发年终奖,导致员工与HR互殴?回应:信息不实】 字节跳动相关人士称 ,今年的年终奖评定工作还没有启动,一般在每年4月发放。(界面 )

10. 【哪吒汽车旗下车型价格调整,涨幅3000元-6000元不等】 (e公司)

1.【周三,沪指涨0.22%,至3123.52;创业板指跌0.9%,至2335.12】 两市成交额7837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51亿。房地产等 板 块涨幅居前,银行类指数大涨1.84%。 (证券时报)

中金公司4日研报,料内房行业需求端和其他宏观政策将进一步发力,带动销售修复。

中国平安H股收涨5.39%,股价创去年4月以来新高,市值重回万亿港元上方。

2.【北向资金】 周三净买入18.44亿元。宁德时代、中国平安、招商银行分别获净买入12.26亿元、4.85亿元、4.24亿元。立讯精密净卖出额居首,金额为2.75亿元。(证券时报)

3. 【A股IPO融资额创新高 ;全球IPO融资额大幅减少65% 】 A股融资额约5870亿元人民币,信息技术是融资金额和上市企业数最多的行业,工业行业行业融资额排在第二。 美国的IPO融资额同比减少95%,降至80亿美元。 (澎湃&财联社)

4. 【国内锂资源价格】 周三,国内电池级碳酸锂现货价格每吨跌4500元,至50.5万元每吨;氢氧化锂现货价格每吨跌6000元,至52.4万元每吨。

1. 【特斯拉将无奈接受更高锂价?锂供应商修改协议采用浮动定价】 澳大利亚锂矿商PLL宣布,和特斯拉已同意修改之前的承购协议,PLL同意从下半年至2025年底向特斯拉交付约12.5万吨锂辉石精矿。不过,新协议定价将依赖于基于市场价格的浮动机制,即由每次发货时的市场价格决定。(财联社)

2. 【去年前11月全球动力电池装车宁德时代第一、比亚迪跃居第二】 二者的市占率加总为50.7%。宁德时代全球市占率为37.1%,是第二名比亚迪市占率13.6%的约3倍,在全球动力电池市场中保持了绝对 优势。中国动力电池企业 中创新航、国轩高科、欣旺达和亿纬锂能继续高速增长,位列7-10名。 (澎湃)

3. 【硅业分会:本周国内多晶硅价格延跌势,单晶致密料价格降至17.62万元/吨】 (界面)

4. 【乘联会:初步统计12月乘用车市场零售242.5万辆,同比去年增长15%】 乘用车市场零售2070万辆,相较的万辆增长1.8%。(21财经)

1. 【麦趣尔被强制执行9554万,累计被执行超7亿】 另外,昌吉州国投以大宗交易累计减持1.98%的股份。(中新网)

2. 【长城汽 车下调业绩目标:销量从280万辆降至160万辆】 净利润从不低于115亿元更新为不低于60亿元。(每经)

3.【君实生物:获绿地金融及其一致行动人举牌,持股达5.23%】 (每经)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