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穷老爸带儿子吃豪餐 吃完偷车被儿子目睹 来看豆瓣9分影史经典

穷老爸带儿子吃豪餐 吃完偷车被儿子目睹 来看豆瓣9分影史经典

时间:2021-07-16 18:57:28

相关推荐

穷老爸带儿子吃豪餐 吃完偷车被儿子目睹 来看豆瓣9分影史经典

上映于1948年的意大利电影《偷自行车的人》,讲述了一个很平凡的故事。

一个父亲找到了贴海报的工作,但需要有辆自行车,妻子卖了当嫁妆的床单终于买了一辆,却在工作第一天就被偷走。父亲带着儿子四处寻车无果,决定自己偷一辆却被抓。

也许你会说,这么“白开水”的故事,也值得被拍出来吗?不就丢辆自行车吗?可能写成社会新闻都占不了多大版面。

但这部电影却在豆瓣有着9.0的高分,在1952年英国电影杂志《视与听》,第一次发起的全球电影人和影评家投票中,本片还被选为“历年来最伟大的电影”!

一部走过70多年还能被各代观众喜爱和认可的电影,一定有属于他的魅力,那究竟是什么呢?

1、一个电影新时代的兴起

从演员选择、场景调度到叙事效率,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到来

一个现象的诞生,还是要放到一段具体的历史长河里去评判,才能相对客观。这部电影所处的时间段就很有意思,那正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兴起时。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是指20世纪40年代,从意大利开始的现实主义电影运动。

顾名思义,这电影很“现实”啊,有多“现实”呢?从演员选择、场景调度,到电影所关注和聚焦的社会群体、社会议题,都全部采用了基于现实、表达现实的手法。

(1)演员选择

和现在的影视剧讲究大牌演员、流量明星坐镇,动辄爆出“撕番”新闻的现状全然不同的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还偏就不爱大牌明星。

本片导演维托里奥·德西卡,搁现在估计会被定义为可爱的“耿直boy”,作为一个穷剧组的导演,他却拒绝了可以带资进组的大牌演员,反而找了失业工人和路人来当主角!你说耿直不耿直!

据德·西卡介绍,电影筹拍时,有一位美国制片商,以让加里·格兰特出演男主角为条件,愿意给予数百万美元的资金赞助。

加里·格兰特是谁?那可是好莱坞当时大红大紫的演员!主演过《美人计》、《深闺疑云》等多部希区柯克的影片,从影期间11次当选好莱坞十大卖座明星!

美国电影学会的AFI百年百大明星排名里,他是男影星里的第2名;在“史上最伟大的50位电影明星”中排第1;被誉为“好莱坞大众情人”。

但是,这么优厚的资金、这么大牌的明星,都没让德·西卡动摇拍一部充分贯彻“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精神电影的决心。

当时,意大利经历经济大萧条,社会失业问题严重,机动交通工具很少也很贵,换一辆可以谋生的自行车,就会“让一个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所以在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风潮下,尽管剧组都穷得捉襟见肘、资金不足,摄影棚都租不起,但有骨气的电影人还是希望在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时期,透过全新的电影形式为社会发声,所以导演根本就没想启用任何职业演员。

基于这样一个特殊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现状,再去看“丢自行车”这件事,就不止是一桩平平无奇的倒霉事而已了,这折射了一个时代、一个国度的民生缩影。

当然,德·西卡也相信,每个人都能演好一个角色,那就是他自己。所以,《偷自行车的人》找了真正的“路人”来出演其中的重要角色。

男主角由一位失业工人来扮演,是导演在罗马的就业市场里找到的;扮演男主角儿子的小演员,只是一个在街上看热闹的小男孩;男主角的妻子,则是由一位新闻记者来扮演。

还别说,这三位非职业演员都演得很不错。毕竟,这个“简单”的故事,诉说的就是他们艰难维系、辛苦度过的日常生活。扮演别人不容易,但表达自己,就相对容易了一些。

所以这样的选角方式,并不是怀疑加里·格兰特扮演此类人物的能力,而是电影风格决定男主角的人选,必须是真实且地道的待业工人,他能和角色完全融合,这也标志着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决定性迈进。

(2)场景调度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现实”,还在于对场景选择的严谨与严格,这么多镜头,没有一个是在摄影棚里拍摄完成,而是全部采用了街头跟拍、家中实拍等方式。

本片剧本最早是由意大利首席编剧——切萨雷·扎瓦蒂尼(Cesare Zavattini)创作的,在他的日记里,写下了他和德西卡导演一起实地选景的往事。

影片中出现的妓院、占卜师的房间、救济穷人的教堂……都成为了电影中实地拍摄的场景。也正是这些真实呈现、未经雕琢的场景,通过电影还原了战后经济大萧条时期的艰难生活。

其实这部电影从来没有就这一时代背景说教过什么,而是始终围绕着这对父子展开一个关于自行车的故事,但正是“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坚持,让我们透过故事看到了那个时代。

一个个连贯跟拍的长镜头,让我们跟随父子俩寻找自行车的身影,走进了一个个街巷,看到城市的破败、看到底层的贫穷、看到生活的艰难。

在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场景调度中,非职业演员把自身对现实生活的所见所感,悄无痕迹地带入了故事,让观众感受到了生动、真实、沉浸的现场感与生活感。

主人公贴海报的街道上,流浪的乞儿

(3)叙事效率

影视剧是否好看、是否擅长吊足观众胃口,叙事效率下的“节奏感”很重要。一般来说,戏剧冲突、情节张力到位,才能实现高潮迭起、欲罢不能的观看感受。

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却想让事情发生得自然而然。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事情的发展,都会叠加许多偶发的不确定因素。

在本片中,我们看到了儿子突然想尿尿、大雨倾盆父子俩停下来躲雨等场景。

删掉这些场景,丝毫不影响我们对整个剧情的理解,但导演却保留了这样一些看似“可有可无”的片段。

因为正是这些场景,让影片拥有了更站得住脚的真实感和具体感,一点点悄无痕迹地让观众感受到,这是一个在现实生活中完全有可能发生的故事,从而感同身受于主人公在那个时代的遭遇与命运。

2、景别变化下的宿命昭示

从近景、中近景、小全景到大全景的层层渐进,呈现主人公在大环境中的无力

除了场景调度,电影也通过摄影机机位的结构性改变,通过从近景、中近景、小全景到大全景的变化,用层层渐进的方式,把主人公无法把握自身命运的无力感,呈现了出来。

(1)近景

这部影片中,“儿子”这一角色的存在颇有深意,这让一个原本会淹没于时代大环境中的悲剧,显现出个人层面的鲜活感与存在感。

影片中有两处令人感动的近景,呈现了这对父子的关系变化。

一处是父亲从打了儿子一巴掌,两人闹情绪,到误以为儿子落水的惊吓后,决定豁出去带儿子去吃顿好的,他说:“我干嘛要把自己急死呢,反正人总有一死;痛痛快快地吃吧,除了要死人,总会有办法。”

他们走进了一家超出平时消费水准的高档餐厅,隔壁桌衣着光鲜的富家少年面前,堆着满桌美食。父亲豪爽地为儿子点了一个隔壁少年吃的同款拉丝面包,儿子自豪地拉长面包里的芝士,向隔壁桌的少年“显摆”。

镜头对打切换的近景,生动呈现了父子俩因为这次难得的“奢侈消费”而享有的欢乐与亲密。那时,父亲对儿子来说仍然是心中的仰望者。

一处是结尾,父亲偷车被抓后,车主感叹这个时代大家都是麻烦缠身,所以没有计较,放走了他们。父子俩置身人流中,车子经过撞到父亲的肩膀,他却没有注意,仍然茫然地向前走着。

想到家里的清贫,想到唯一谋生的工具再也要不回来,想到自己的遭遇和肩上的重担,父亲越想越难过,终于开始流泪……一旁总在仰望和跟随父亲的儿子,见状赶紧抓住了父亲的手。

对准父子俩这双手的近景,完成了儿子的成长。他没有像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一样,以父亲的错误为羞耻而闹脾气,也没有像一开始那样只会仰望和跟随,而是在父亲失去尊严、防线崩溃时,以伸出援手的方式,进行无声但及时的慰藉与支持。

握住手的那一刻,他已经成长为对人间疾苦有了更深认识的小男子汉。家里还有一个襁褓中的婴儿,没有上学、一直在打工的他,今后也要和父母一起,挑起更沉重的谋生重担。

(2)中近景

故事一开始,中近景镜头以近身跟拍方式,对准了这对父子。父亲和工会的朋友一起,来到自行车旧车集市,当时父亲对找回自行车还抱着希望。

中近景继续跟随父亲和儿子,他们追着和偷车贼交易的老人,走进接济穷人的教堂,他觉得只要从老人嘴里问出偷车贼的住址,就可以要回自行车。

(3)小全景

当他们意外撞见了偷车贼追去,却被偷车贼家附近一群“帮亲不帮理”的恶邻居围攻时,小全景呈现了主人公深陷人与人包围和压抑下的小环境时,第一次感受到的无力。

随后,父子俩也看到小偷家过着更贫穷和艰难的生活,那辆车显然也早被转手卖掉,父亲知道,他已经没办法从这群人手中讨回公道了。

(4)大全景

这时,父子俩走出围观的吃瓜群众,父亲颓然无力地走进街巷、走进城市,大全景呈现出父子俩置身其中的渺小。的确,在整个经济大萧条的大环境中,一个家庭的悲剧,激不起一点波澜。

所以这部影片,从近景、中近景、小全景到大全景,层层渐进、缓缓讲述,呈现了主人公试图抓住命运,却仍然在大环境和时代洪流下,倍感无力的无奈;也透过对父子的跟拍与观察,呈现了群体命运下,鲜活个体的处境变迁、生命挣扎与被迫成长。

3、意象选择下的现实寓示

真正的现实是,命运给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未必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1)窗户

影片中有3处由“窗”这一意象折射出的现实。第1处,是早晨父子俩出门工作前,儿子看了看床上的婴儿,细心地为自己的弟弟或妹妹关上了窗。

这显现了大时代下每个小家庭的“抱团取暖”,也记录了艰辛岁月下,更早懂事、承担责任的童年。

第2处,是丈夫有了自行车后,带着妻子去报到。他开心又骄傲地抱起妻子,想让她透过窗户看看自己工作的地方,但窗户很快就被关上了。

这无疑寓意着无数个像男主角一样的人们,总在面临失去工作、命运向他们关上窗户的现实境遇。

第3处,是父子俩带着警察,来小偷家搜寻被偷的自行车,走到窗边时,对面的邻家女人看了看他们,迅速关上了自家窗户。

这是群体命运下,部分个体体现出来的防范与冷漠。她就像镜头中数次扫过的那些市民一样,艰难经营着自己的人生,对别人的遭遇并不关心,也无力关心。

(2)海报

男主人公在工作的第一天,在电影院的广告栏里张贴的那张海报上的女演员,正是在美国被称为“爱之女神”的丽塔·海华丝。

这位女神,也曾出现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

而在本片中,在这张海报的两端,一边是好莱坞星光璀璨的鲜亮世界,一边是“必须活着同时忍受痛苦”的灰暗日常。

这张亲手粘贴的海报,是主人公仿佛触手可得、其实遥不可及的美好未来。他曾经对找到工作后的生活充满信心,每笔钱的用途都早做打算,但这一切却瞬间被一次意外打碎了希望。

结语

回到本文开头,《偷自行车的人》之所以走过70多年,还能被各代观众喜爱和认可,或许正在于这一在特定历史时刻与社会背景下诞生的电影,通过演员选择、场景调度、景别变化、意象寓示等维度,让我们看到了意大利经济大萧条时期,真实的民生百态;看到了群体命运下,个体生活中的艰难与不乏温馨与快乐的美好片刻;也因此看到了电影之于人生、之于时代的意义,看到了一代电影人近乎执拗的坚持。

你觉得这部电影怎么样?我是戈多,持续性剧评影评,间歇性八卦上新,欢迎关注我的@人类戏多电影,期待分享更多美好给你。(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究)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