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诺奖得主屠呦呦再次刷屏 这背后有你不知道的深情故事

诺奖得主屠呦呦再次刷屏 这背后有你不知道的深情故事

时间:2021-11-28 21:56:42

相关推荐

诺奖得主屠呦呦再次刷屏 这背后有你不知道的深情故事

作者:瓢九 编辑:路宽

来源:婚姻与家庭杂志(ID:hunyinyujiating99)

你有梦想,我陪你一起实现,这大概就是婚姻最美的模样。

——小婚家

6月17日,屠呦呦研究团队公布了他们重大的新发现:

青蒿素抗药性研究获得新突破,还发现:青蒿素对治疗部分红斑狼疮,效果独特!

屠呦呦,真的是中国的骄傲。

她所提取的青蒿素,拯救了世界数百万疟疾患者,更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而新的对红斑狼疮治疗手段的发现,更是在解决这个号称“不死癌症”的疾病上,推进全世界向前迈了一大步!

初,88岁的屠呦呦通过新华网许下了自己的三个新年愿望:

1.发现青蒿素更多“秘密”,把论文变成药。2.建立中医药国家实验室广纳海内外人才;3.用现代科技研发中医药创新传承发展途径。

如果试验顺利,新双氢青蒿素片剂或将最快于2026年前后获批上市,屠呦呦的梦想很快就会实现。

屠呦呦从年轻时便将青蒿素视为梦想,而在她努力实现梦想的道路上,有个人,一直陪伴她,陪伴她为这个梦想,一起追逐了将近一生。

01

陪你一生逐梦

疟疾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致死病因之一,这种疾病传染性极强,如果没有青蒿素,每年最少有几百万人死亡。

疟疾的罪魁祸首是疟原虫,但许多疟原虫已经产生了耐药基因,因此许多抗疟药物也就失效了。

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是目前对付疟原虫最有效的疗法。

在贫穷的非洲地区,疟疾发病率奇高,青蒿素价格低廉,每个疗程仅需几美元,青蒿素给了他们生的希望,如果这种低廉药物的失效,按照屠呦呦的说法:“疟疾将无药可医”。

所以,可以说,青蒿素提炼的成功以及其深入研究使用,给更多人带去生的希望。这是屠呦呦的梦,也是世界的梦。

屠呦呦团队的这次突破,提出了新的方案,让青蒿素能继续发挥抗疟疾的作用:

一是延长了治疗周期,从原来的3天,延长到7-10天,让疟原虫躲不掉。二是更换了和青蒿素联合使用的其他抗疟疾药物,改善了药效。

青蒿素从发现到应用,这期间,可谓历尽了千难万险。

上世纪60年代,39岁的屠呦呦受国家领导人的任命,开始寻找治疗疟疾药方的研发。

屠呦呦和团队筛选了2000余个中草药方,整理出了640种抗疟药方,经过200多种中药的380多种提取物的筛选,才锁定了青蒿素。

1971年,屠呦呦课题组在第191次低沸点实验中发现了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

1972年,研究人员从提取物中提炼出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

1992年,发明出双氢青蒿素,这种成本低、易根治的 “升级版青蒿素”。

10月5日,屠呦呦成为中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科学家。

在诺贝尔奖的颁奖仪式上,屠呦呦一身紫色衣裳,和丈夫李廷钊携手来到现场,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挺直了腰板,一同分享着此刻的荣耀与骄傲。

为了这一刻,她和他,几乎付出了一生。

02

你负责实现梦想,我负责解决其他

屠呦呦和李廷钊是中学同学。李廷钊读书时暗恋屠呦呦,不过他当时并没有表白。

后来他们在北京重逢,在李廷钊姐姐的牵桥搭线下,李廷钊才大胆表白,赢得美人归,还孕育了两个女儿。

因为两个人一个的专业是草药,一个人的专业是钢铁,有朋友戏称,李廷钊与屠呦呦的结合,是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全家福)

事实上,除了“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他们更是细心和粗心的融合。

屠呦呦在专业能力上水平过硬,但在生活上却是一个十分粗心的人。

她不太会照顾自己,一心只扑在工作上。

有一回,她的身份证找不到了,让同事帮忙找找,结果一打开她的箱子,乱七八糟的,让大家忍不住戏称:“能收拾得那么不妥当,完全不像女生。”

还有一次,她单独坐火车回京,在火车停靠途中站点时,屠呦呦想下车走走。结果,火车开走了,她竟然被落下了。

屠呦呦自己也说,要让身边的生活琐事变得井井有条,“我依然不灵光,成家后,买菜、买东西之类的事情,基本上都由我家老李做。”

李廷钊没有因此而责备屠呦呦,他从不认为她没能像其他女人一样把家照顾好有什么不对的,反而为了能让她全心做好研究,不受琐事的牵绊,他承担起了一切家务。

家中的柴米油盐、锅碗瓢盆从没让屠呦呦操过心。

这个女科学家背后的男人,他用实际行动告诉屠呦呦,他就是她梦想路上最可靠的支持。

在诺贝尔奖后,屠呦呦一举成名,平静的生活瞬间被打破,他们整天被记者和各种声音包围。

李廷钊又主动包揽了一切,继厨师、保姆之后,又成为了屠呦呦的秘书,应付各种各样的采访和应酬。

在梦想面前,李廷钊将来自生活的琐碎,全部阻挡开来,只为屠呦呦能安心前进。

03

你的梦想,也是我的梦想

实验过程中,由于条件艰苦,在做临床实验的时候,屠呦呦决定亲自试用药物,然后再给病人服用。

每天回家的她,一身的酒精味,甚至后来还患了中毒性肝炎。

屠呦呦的付出和辛苦,李廷钊全看在眼里。他虽然很心痛,但是也知道,屠呦呦是不可能放弃对青蒿素这个梦想的追求的。

既然无法阻止她追寻梦想的脚步,那就全力支持她成功,不留遗憾。

为了减轻实验对屠呦呦身体的伤害,李廷钊毅然提出用自己的身体来做临床实验,自己来替她承受身体上的苦痛!

有一则采访里曾这样描写了李廷钊看到屠呦呦获奖时的反应:

“时针指向七点整,一直在房间里忙活的李廷钊终于坐了下来,调大了电视音量。新闻联播第二条就是屠呦呦获奖的消息,满头白发的李廷钊重复着播音员的话:“‘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全面提升’,听到没有,全面提升。”画面上出现读着获奖感言的自己时,屠呦呦从沙发上站起来,看都没看一眼电视,去里屋找了两本关于青蒿素研究的书。“我给你找书,你先看这个!”老伴急了。“书在哪?”屠呦呦在里屋问,“你先看嘛!我给你找!”老伴喊着离开电视,踢踢踏踏小跑着去找书。

李廷钊自身也是个十分优秀的人,他是教授级高工,在国家冶金工业部和钢铁研究总院工作。

不过,他自己事业的成功与辉煌,远比不上屠呦呦梦想的实现给他带来的兴奋感!

实现梦想的一刻,他甚至比屠呦呦本人更为兴奋和激动!

屠呦呦得奖后,家里时常有许多客人,前来祝贺的人群络绎不绝,李廷钊总是耐心而热情地接待着客人们,仿佛是自己得了奖一般的开心。

而在记者采访李廷钊时,关于他自己,他却只说了几个字:“她获奖跟我没有关系的。”

04

成就了梦想,也成就了爱情

李廷钊在媒体记者眼里早就成了宠妻狂魔。

有时候采访的问题太多,应付太麻烦,李廷钊就想各种办法推脱过去。

屠呦呦也曾经面对过许多质疑,李廷钊会十分心疼地说:“老太太太累了。”

名利过后,是他们平淡而安详的生活。

如今的屠呦呦比恋爱中的少女更幸福。

她不用担心繁琐的事情,有充足的时间,投身于自己热爱的研究,不断地靠近自己的梦想。而疲惫时,身边永远有她的忠实粉丝——李廷钊的理解和鼓励。

邻居们常说屠呦呦像李廷钊的“跟屁虫”。

小区保安经常会见到老两口出来散步。

一次,别人问李廷钊要去哪里,他乐呼呼地回答:“带老伴去旅游”,那人又问:“去哪旅游啊?”,李廷钊一本正经地说出他们小区的名字,一旁的屠呦呦早已笑得合不拢嘴……

“就是互相照顾嘛!”谈到与屠呦呦的相处体会,李廷钊的描述却如此简单。

多年的坚持与探索,两个人携手攻克漫长的探索之路。而李廷钊的全力支持和理解,让屠呦呦可以毫无顾虑地投入到追梦的路程。

而又是他们对梦想的坚定和付出,才让青蒿素成为现实,拯救着更多的人的生命。

这也许就是最好的婚姻模样:你的梦想,我帮你一起实现。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