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庄子》里有一个故事 看似在说猴子 其实把所有人都骂了

《庄子》里有一个故事 看似在说猴子 其实把所有人都骂了

时间:2018-08-16 03:18:17

相关推荐

《庄子》里有一个故事 看似在说猴子 其实把所有人都骂了

《庄子·齐物论》里有一个故事:

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是因也。

狙公(养猴子的人)给猴子们分橡子:以后就这样,早晨三颗,晚上四颗,咋样?

猴子们听完后大怒:非常不咋样,为啥要早晨三颗,晚上四颗?不同意,坚决不同意。

狙公:那好吧,那听你们的,早晨四颗,晚上三颗,可以不?

猴子们很高兴:嗯,这还差不多,就这么办吧。

庄子说,你看哈,无论是朝三暮四,还是朝四暮三,猴子们得到的橡子数其实是没有变化的,但顺序不同,却让它们喜怒不同,这样看来,真是好笑啊。

大家读完这个故事,往往会哈哈一笑,略带几分嘲讽的表示:猴子到底是猴子。

可是,猴子是猴子,自认为高等的人就一定是人吗?

庄子非常善用寓言来讲故事,但就像佛家所说的“指月”——

你问月亮是什么样子,我指给你看。你看月亮啊,老盯着我指月亮的手指干啥呢?

佛陀在讲法中也屡次提到这样的比喻——

“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金刚经》)

“法”是不可说的,佛陀所谓的“说法”,就像在汪洋中给你一叶竹筏,竹筏的作用是帮你度过汪洋,一旦渡过了,这竹筏就应该舍弃。

庄子讲的故事也是这样,寓言故事只是为了说明道理,不要执着于这个寓言而忘记了后面的道理。

为了“早晨三颗晚上四颗”或是“早晨四颗晚上三颗”而生气愤怒或者欢喜的猴子真的很可笑吗?

庄子在后面说:“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也,谓之朝三”。

意思就是说:耗费心思方才能认识到事物浑然为一,而不知事物本身就具有同一的性状和特点,这就叫“朝三”。

如此读来,不禁冷汗涔涔。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其实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种自己认可的价值判断里,就像我们认定就应该是“晚上四颗早晨三颗”,这时候有人告诉我们“早晨三颗晚上四颗”——总数是没有变化的,但我们还是会生气。

为什么呢?

春节家人聚餐,小侄子拿着杯子跑到桌前,对着哥哥说:爸爸我要喝可乐。

哥哥同意了,但嫂子在旁边加了一句:喝可乐之前必须先吃饭。

小侄子突然愤怒了,他扔下杯子:我不吃了,不喝了,我要饿死自己……

那一刻我突然想起了庄子说的那群猴子。

小侄子为什么会生气呢?

先喝可乐与先吃一口饭,其实就是前后几秒钟的差别,最终的效果都是可乐与饭吃到肚子里,那小侄子为什么生气呢?

因为他在心里已经有了一个预先的假定:自己要喝一大口可乐,虽然还没有喝到,但他心里已经认定了先喝可乐后吃饭的顺序。

这时候他妈妈说:要先吃一口饭。

这像不像那群猴子认定了应该是“朝四暮三”,但别人告诉它要“朝三暮四”?

我们总是习惯性对自己马上要经历的状态产生一种预先体验,这种体验会让我们感到愉快,但同时也会形成一种障碍——

如果别人给出的条件与我们内心的预先体验不同,哪怕只是顺序上的不同,我们也会被那种愤怒的情绪绑架。

反过来,如果别人给出的条件符合我们内心的设定,那就会出现一种欢喜,但这种欢喜,何尝又不会被利用?

我们所有情绪的起伏,都是因为自己内心的想法与外界的相互摩擦与碰撞。

如果内外相同,我们就会很高兴,但若是不同,哪怕只是顺序不同,我们也会很生气。

这样的人生,是不是充满苦恼?

很多时候,当你要生气的时候,不妨停下来想一想,是因为什么呢?是不是只是因为别人说要“朝三暮四”而你认为应该是“朝四暮三”?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