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孩子犯错后父母越说他越抗拒?聪明的家长 懂得避开“超限效应”

孩子犯错后父母越说他越抗拒?聪明的家长 懂得避开“超限效应”

时间:2024-03-01 19:09:16

相关推荐

孩子犯错后父母越说他越抗拒?聪明的家长 懂得避开“超限效应”

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小时候,我们总是很嫌弃父母的唠叨,有的时候一件小事,他们能絮絮叨叨说上半天。没有耐心的孩子,可能会烦不胜烦。

孩子犯错后父母越说他越抗拒?其实是“超限效应”在作祟

小浩是一个初中生,平时成绩优秀一直排在班级前十名,父母也很骄傲。但上一次考试,小浩发挥失常了,语文只考了80分,导致他直接掉出了前十名。

回到家后,小浩把自己的成绩和父母说了,父母听了以后有点很铁不成钢地说:“你怎么回事,那么简单的题目都做错。”因为考差了,小浩的心情原本就很不好,被父母一说更加郁闷。

本以为事情已经过过去了,结果吃饭的时候,父母在餐桌上又提起这件事情,责备小浩审题不认真,甚至猜测小浩是不是迷上了玩游戏等等。父母在一旁碎碎念,小浩吃饭的心情都没了:“爸妈你们别说了,让我好好吃饭。”

到了晚上,父母还特地来到小浩房间,准备和他好好谈这件事情。小浩一听,直接冲父母喊道:“你们烦不烦,不就是一次没考好,一天到晚说说说,下次我还要考得更差气死你们”。父母也不乐意:“你这孩子,爸爸妈妈说你是为你好”……一场家庭矛盾就这么爆发了。

什么是“超限效应”

先来看一个小故事:马克·吐温听牧师演讲时,他觉得牧师讲得不错,打算捐款;10分钟后,牧师还没讲完,他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决定不捐了。在牧师终于结束演讲开始募捐时,气愤的马克.吐温不仅分文未捐,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卡尔说过:“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处于一定的阈值范围内,适当强度的刺激, 可以有效激发人的内在驱动力,一旦过高、过强或作用时间长,就会引起心理感应上的零效应或负效应。”

而这种由于剌激过多或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逆反心理的现象,就是“超限效应”。

现实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处于超限效应中的父母和孩子,往往容易表现出,焦虑不安,心烦意乱,情绪低落,在心理学上被称为“SAD症状”,对孩子影响很大。

“超限效应”对娃的危害,父母需注意:

①孩子逆反心理增强

超限效应,很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美国的心理学者利昂.费斯廷格进行过一项实验,用“轻微警告”、“严重警告”和“肯定期待”分别让三组孩子整理玩具。实验结果是“肯定期待”组的孩子表现出乐于合作的意愿。而“严重警告”组的孩子则不愿意合作。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看出,当一个孩子经常被否定或者经常被要求时,他们的内心会因此背负上巨大的压力。一旦这个压力超过了孩子的承受阈值,他们的逆反心理就会增强,产生“我偏不听”的想法。

②孩子自我设置障碍,否定自己

“自我设限障碍”是社会心理学家巴格拉斯和琼斯提出来的。指的是“在重要的事情面前,为了有可能出现的失败而事先给自己找好借口的一种心理”。

这也是超限效应带来的一个影响。当孩子被父母一而再再而三地否定和责备时,他们也有可能会产生“自我设限障碍”的心理,否定自己,认为自己就像父母说的一样没用。

而陷入长期自我否定的孩子,会慢慢缺乏自信,往往事情还没开始做,他们就设想好失败的借口,以便和父母“有所交代”。

③影响家庭关系

通常情况下,“超限效应”是很多家庭矛盾爆发的原因。就算是一个成年人,一直被唠叨碎碎念,也会感到不耐烦,更何况是情绪控制能力更差一点的孩子呢?

父母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会让孩子从内疚不安转变成烦躁最后变成抵触,进而反抗父母,然后家庭矛盾自然而然就发生了。一旦有了家庭矛盾,父母又爱翻旧账,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家庭关系势必会受到影响。

聪明的家长,懂得避开“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的情况在父母教育孩子的时候经常发生,就拿上文的例子来讲,孩子考试发挥失常没考好,父母批评一次,让孩子长个记性就好了。不要一直碎碎念,跟孩子絮絮叨叨说个没完。父母该如何避开“超限效应”呢?

①有的放矢

父母想要避开“超限效应”,那么在说教的时候,就要做到有的放矢,一击直接击中问题的要害。比如孩子考砸了,有的父母一开口就说:“你考这点分,我的面子往哪搁,群里的家长、老师会怎么看我?”,这就是无的放矢。

而所谓的有的放矢,就是父母针对孩子考砸的问题,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比如问孩子,是审题不认真,还是题目不会做,抑或是身体不舒服影响了大脑的思考等等。再根据原因,给孩子一个合理的建议,并且跟着孩子一起回顾错题。

②把握时机

孩子考砸了,心情也不好。结果一回家,父母就揪住这件事情责备自己,哪怕只被说了一两次,孩子心里也不舒服。而聪明的父母,都会把握好对孩子说教的时机。

当孩子回到家,说自己考砸了的时候,父母可以说:“考试的事情先放一放”,然后招呼孩子吃饭,以此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等吃完饭以后,孩子郁闷的心情已经有所好转,这个时候,父母再和孩子提起成绩的事情,教育效果会好很多。

③看孩子的想法

最后,父母说教的时候,还需要让孩子意识到父母对他们的尊重。具体来讲就是,父母可以看孩子的想法,如果孩子有内疚,并且想通过一系列方式来弥补自己的错误,那父母何必对孩子喋喋不休地说教呢?

因此,当孩子有补救自己错误的想法时,父母不妨给孩子一个机会,这样孩子才能知耻而后勇。并且,他们也会感受来自父母的尊重,更乐于接受父母的建议和意见。

最后的话

批评孩子不是目的,让孩子乐意接受父母的批评,并产生改正错误的想法,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父母要学会“打一棒子给颗糖”,在批评孩子以后,不仅要点到为止还要适当鼓励,才能让孩子奋发向上。

今日互动话题:你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会揪着孩子同样的错误说个不停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