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中国传统文化 少数民族文化 民族民间音乐

中国传统文化 少数民族文化 民族民间音乐

时间:2022-10-26 12:23:31

相关推荐

中国传统文化 少数民族文化 民族民间音乐

本文乃作者童哥聊文化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小编带大家再谈谈民族民间音乐的种类。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内容非常丰富,1991年民族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少数民族艺术词典》,共收词目9000多条,其中有5000来条是属于音乐类的。声乐歌曲分为民间歌曲(劳动歌曲与山歌小调)、礼俗歌曲、摇篮儿歌、多声部民歌、舞蹈歌曲、叙事歌曲等。

现将声乐、器乐、宗教音乐及乐器分别举例简述于下。声乐:劳动歌。顾名思义,是进行劳动生产时唱的歌。民歌的一种,主要有劳动号子、渔歌、牧歌、猎歌和进行各项农业劳动时唱的歌。已经调查采集到的劳动歌,涉及到20多个少数民族。一般来说,劳动歌节奏明快,气氛热烈。有的则因环境不同(如草原、山林)而节奏自由,曲调悠扬。歌词有传统的,也有即兴创编的。号子与劳动节奏紧密配合,演唱形式多为一人领唱,众人唱和。劳动歌曲的其它形式则常用独唱、齐唱,也有一领众和式。

唱劳动歌

劳动歌按不同的活路分得较细,如羌族就有犁地歌、收割歌、薅草歌、撕玉米歌、打场歌、搂柴歌、打房背歌等,不同工种,歌的曲调也不同山歌。民歌的一种,大多在山野劳动时歌唱,曲调爽朗质朴,节奏自由。内容主要反映劳动、爱情等生活。山歌主要流行于我国南方各民族中,数量种类极多。除以往流传下来的词之外,有许多是即兴编词。除歌者独唱自娱外,多对唱,对唱时又有一领众和的擂台赛式。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52个有山歌。

有人将山歌和小调(小曲)合称,内容比起山歌来就有所扩大。小调产生于民间日常生活和风俗活动,曲调流丽抒情,结构整齐,内容多咏唱传说故事、描绘自然风光、抒发离情别愁。

犁地歌

少数民族山歌中,比较典型的例子退流行于西北少数民族中的“花儿”。主要流行在甘、青、宁的回族及土、撒拉、东乡、保安等族中。“花儿”也称为“少年”,是种口头文学和民歌的形式,甘、青一带的群众(主要是农民)把唱花儿叫做“漫花儿”,充分表现了它的自由不羁的浪漫情调。“花儿”, 本指姑娘,与“少年”(小伙子)相对应,是歌唱情歌的双方,因歌的内容主要是情歌,所以借来直呼这种民歌形式。“花儿”分“整花”和“散花”两类。“整花”可归入叙事歌曲,内容多为历史传说故事,有固定的词。

“散花”多为触景生情的即兴之作,语言简洁,比喻生动,感情真挚,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质朴自然的感染力。除爱情外,也有不少反映劳动人民的苦难及反抗斗争的内容,故深受广大群众喜爱。每年在“花儿”流行的地区都有一些大型的花儿会节日活动,参加者云集于风景秀丽处,数日不散,盛况难表。“花儿”的唱腔豪壮高亢、自由奔放。“花儿”的曲调有上百种,仅宁夏一地就有30多种。“花儿”的演唱形式有独唱、齐唱、对唱等。“花儿”可按流行地区分三大流派:河州花儿(即“河湟花儿”,流行于临夏、固原、青海东部)、洮岷花儿(流行于临夏、甘南、定西、武都的部分县)、山花儿(流行于宁夏南部)。

花儿会节日

礼俗歌曲。是祭祀、丧葬、婚姻、宴席(酒歌)、拜年、建房、尽孝、节日等活动中在特定的场合与礼仪中唱的民歌。事项不同,情绪曲调和内容也随之不同。我国有礼俗歌曲的少数民族有40来个。比较多的是在婚丧大事中各个环节上唱的歌。例如蒙古族的宴歌,多用于喜庆宴会,游戏式的轮番接唱或对唱,常即兴发挥,无伴奏,曲调委婉清丽、热情开朗,内容多为恭贺、祝福,充满真诚,富于情趣。蒙古族的送葬歌曲则旋法进行平稳,音域不过八度,速度缓慢,节奏自由,有浓厚的喇嘛诵经及佛教音乐色彩。又如侗族的酒歌,又称“好事歌”,用于节庆、建房、祝寿、嫁娶等喜事酒席酬唱,按饮酒礼仪又分敬酒歌、劝酒歌、请客歌、留客歌、送行歌、交杯歌等,多衬词,多对唱,一领众和仅黔东南地区就有20多种曲调,羽、商调式较多。节奏自由舒展,气息悠长,旋律婉转抒情。

侗族的酒歌

摇篮儿歌。我国有20多个少数民族有自己的摇篮儿歌。例如,满族摇篮曲“悠车调”,曲调徐缓摇荡,强调角音,内容即兴而作,句式不等,充满温暖亲昵之情,平稳安适,易使婴儿心静入睡。壮族民间摇篮曲总称“哥都燕”,汉语译为“摇篮歌”、“暧暖调”。歌词五言四句为一段,常用叠字。曲调缓慢委婉、亲切甜美,头尾多用衬词,音乐有轻摇慢荡、柔风拂柳之感。

叙事歌曲。民间叙事歌的主要内容是历史传说故事、民族迁徙故事、婚姻家庭故事等,多由民间艺人、原始宗教的宗教职业者、老年人演唱,且有伴奏。我国有民间叙事歌的少数民族有近30个。例如,京族叙事歌,多六八字排句,曲随语言音调行腔,节奏自由,旋法简洁干净,多是一字一音,仅在句末有较长的拖腔,显出波音润腔特色。黎族的叙事歌曲有3种类型:一种是以一种基本曲调为基础,行腔中变化句尾落音,改变节拍和速度,随语言音调即兴发挥,有声乐变奏的音素,结构较自由;一种是以当地山歌调演唱,多为两乐句乐段和四乐句乐段;第三种是说唱结合,有说有唱,说唱相间,生动活泼,有声有色。

摇篮儿歌

多声部民歌。凡结合两行以上的旋律或两个以上的音同时进行的音乐,称多声部音乐。民歌中多见的是二重唱、三重唱和多声部合唱。我国有十来个少数民族有多声部民歌。比较典型的有布依族大歌、侗族大歌、壮族的“欢悦”等。布依族的双声部。民歌又称双歌,因为每曲须两首相依而有,又因其结构较大,故亦名“大歌”。两声部多二度结合和平行二度、句尾常用二度到同度或纯四度(增四度)至二度再到同度的序进,其效果是两线条清晰,相互融洽。双歌的艺术特色是情绪开朗、乐观豪放、严肃庄重。

侗族大歌由民间歌班演唱,属民歌支声性质,主要旋律在低音声部,高音声部由低声旋律分支、加花变化而成。曲式结构比较固定,为分节歌性质的多段联曲,有几段至上百段不等。根据歌词内容和演唱形式的不同,侗族大歌可分6种:鼓楼大歌、声音大歌、叙事大歌、童声大歌、混声大歌、侗戏大歌。壮族有四声部民歌“欢悦”,有二声部民歌“欢冷”“欢嘹”、“欢流”、“欢雅”等,曲调与内容都丰富多样。

布依族大歌

舞蹈歌曲。是与舞蹈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民间歌曲。歌声起,便会舞蹈起;舞起来,自然就会唱起来。我国有30多个少数民族有传统的民间舞蹈歌曲,其中舞蹈歌曲较多的是维吾尔、藏、彝、傣、朝鲜、纳西、景颇、阿昌等族。维吾尔、朝鲜、藏、彝、傣等族,不论男女老少,不论田间场院,只要是群体场合,有人唱就有人和,有人舞就有人跟,马上可形成热烈的气氛。比较着名的有苗、壮、布依等族的“跳月”歌舞,藏、羌、彝等族的“锅庄舞”歌曲,苗、侗等族的跳芦笙歌曲,傣族的“喊海光”民间歌舞曲,土家族的摆手舞曲等。尤其值得专门叙述的是维吾尔族的《木卡姆》,它被誉为“维吾尔音乐之母”。

宗教音乐。我国各民族都有宗教信仰,其中有不少属原始宗教信仰。因为把一些祭祀歌划归了礼俗歌曲,所以有专门宗教音乐的就只有20多个民族了。过去影响较大的有东北内蒙地区的萨满调以及回族、土家族、布依族、壮族、阿昌族等的宗教音乐。

参考资料《中国少数民族文化》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