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福清漈头村:传承红色基因 讲好革命故事

福清漈头村:传承红色基因 讲好革命故事

时间:2019-12-04 19:16:53

相关推荐

福清漈头村:传承红色基因 讲好革命故事

福清市阳下街道红色文化资源,在这片土地上,红色基因、红色符号时代赓续传承。

漈头村位居阳下街道东北部,是福清革命先驱、著名革命英烈陈炳奎的故乡,是福清最早的革命基点村,先后历经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三个时期。其中,1934年1月福清县委在漈头村成立,1941年4月福平沿海抗日游击队第八中队在漈头村组建并驻扎。漈头村村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勇奋战,先后牺牲了10位烈士,被誉为“福清革命的摇篮”。

福清革命的摇篮

漈头村青山环绕,四面环溪。20世纪代末,在上海、苏州、福州读书的福清籍学生共产党员回融开展革命宣传,传播马克思主义。

中共福清县委诞生地和机关驻地旧址

漈头村是福清最早的红土地,20世纪30年代初,中共福清地下党员何文成、陈炳奎等就在漈头村开展革命活动。1930年秋,“福清党团混合支部”成立,谢廷清任书记。1932年秋,成立福清特支,何文成任书记。1934年1月,中共福清县委在漈头村诞生,特支的领导人和部分骨干党员集中在陈氏支祠开会,支祠戏台两侧的墙壁上,刷有醒目遒劲的“勤朴刚毅”四个字,这是当时第一任县委书记何文成为勉励群众艰苦奋斗而题写的。中共福清县委成立后,福清革命重心由城镇转向农村,掀起了农民革命热潮,举行了南西亭暴动,打击了福清的封建势力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嚣张气焰。

福平沿海抗日游击第八中队驻地旧址

抗日战争期间,漈头村许多青年跟随游击队北上加入新四军。1941年4月,按照中共福建省委和闽中特委的部署,福清中心县委把隐蔽在海上伪和平救国军中的干部和武装人员全部撤回,组建了3支抗日游击队,其中第一支是福平(福清、平潭)沿海抗日游击队第八中队在漈头村组建,由中共福建省委委员陈金来领导,队部设在漈阳书院和陈氏祠堂,并以此为据点,四处袭击小股日军。漈头村群众为游击队提供粮食等,解除了革命战士的后顾之忧。还有8名青年自愿加入游击队,漈头村成为当时福清人民武装抗日的重要基地。

抗战胜利后,漈阳书院和陈氏祠堂成为中共地下游击队议事之所,中共闽中地方组织的领导人都曾聚集在此,共商义举,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汗马功劳。如今,这里是福清市基层理论宣讲基地和优秀传统文化研习所。

解放战争期间,漈头村的村民在共产党领导下,积极开展除暴反霸斗争,并且配合人民解放军解放了福州、福清、平潭。

一村出了十烈士

在漫长曲折的历程中,漈头村的村民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留下了不少感人故事。1907年出生于漈头村的陈炳奎,是在家乡播下革命种子的第一人,1929年在福州乌石山师范读书时,先后加入共青团、共产党、反帝大同盟,创办《融声报》,积极宣传革命思想。

1933年福建事变爆发后,陈炳奎在福清县城组织了大规模的群众示威游行。随后,他在北西亭、海口一带创办夜校,宣传抗日救国道理。中共福清县委成立后,他组织并参加了南西亭武装暴动、北西亭暴动。

1937年,因叛徒出卖,陈炳奎等5人在福清南西亭附近的路下村被捕。在狱中,他坚贞不屈、大义凛然,使敌人毫无所得。1937年6月,在福州鸡角弄刑场上,陈炳奎英勇就义。

陈炳奎烈士陵园

“一村出了十烈士,个个丹心照汗青。他们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才有了漈头村的今天。”年逾七旬的陈依伯说,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到抗日战争,再到解放战争时期,漈头村群众始终跟随着共产党干革命,前仆后继,村里先后涌现出10位革命烈士,还有28位离休干部和“五老”人员。

每年逾万人参观革命历史纪念馆

走进位于村中的漈头革命历史纪念馆,一件件革命时期的文物,一幅幅革命烈士的遗像,仿佛在述说着昨日一幕又一幕的激战烽烟。

福清市漈头革命历史纪念馆

为纪录从上世纪代至1949年福清人民的革命斗争史,福清市委、市政府于开始筹建漈头革命历史纪念馆,于5月清明节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

漈头革命历史纪念馆占地面积约210平方米,美观大方,庄严肃穆。馆前的小公园花草绿树丰茂,并有凉亭、小湖和停车场地。纪念馆后山建有陈炳奎烈士陵园。馆内展厅面积约300平方米,展览的内容丰富多彩,陈列物品共213件,其中实物68件、烈士及革命先辈照片49幅、文字图片74幅、书籍及烈士遗墨21件、沙盘1幅。馆内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放映“福清革命史”电视教育片,以沙盘展示福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革命遗址、遗迹的分布场景。

自开馆以来,漈头革命历史纪念馆先后被命名为省级党史教育基地、福州市和福清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福清市党员干部教育基地和福清市委党校干部培训现场教育基地,年接待各级参观团体和群众达近万人次。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踏访这个闻名遐迩的红色小村,宛如置身于一个没有围墙的红色大课堂,一草一木,抑或每个元素每个细节,都浸润着薪火相传的红色基因和历久弥新的红色记忆。

如今,走进漈头村,展现在眼前的是一派和谐美丽的景象:修复维护的陈氏支祠、漈阳书院、陈炳奎故居等革命旧址,掩映在古朴秀美的村庄之中,文化休闲广场、体育健身公园等一应俱全,山冈田野生机勃勃,往来穿梭忙碌的群众和旅游观光的游客相得益彰。

下一步,漈头村将组织实施红色线路三年行动计划,以红色革命精神为美丽乡村建设赋能,深度挖掘红色文化内涵,提升红色旅游的持续魅力,彰显“融和向阳,搏拼天下”的福清城市精神,努力把得天独厚的红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经济优势、发展优势,重点打造‘一轴两核多点,东西双线红绿融合”的特色乡村振兴路线,一针一线织密绣好乡村绿色产业发展振兴蓝图,致力让红色历史“动”起来、“活”起来,让革命文物“说话”“发言”,进一步凝心聚力、释放活力、内生动力,传承”红色基因“,播撒”红色种子“,擦亮”红色底色“,再度续写“红色漈头”新的荣光。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