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扶不起的“阿斗”——刘禅 历史上他真的是一位庸主吗?

扶不起的“阿斗”——刘禅 历史上他真的是一位庸主吗?

时间:2024-06-13 01:40:58

相关推荐

扶不起的“阿斗”——刘禅 历史上他真的是一位庸主吗?

长期以来,不少史籍论及刘禅,多以“庸主”称之,认为刘禅是一位才智平庸、无所作为的皇帝。千百年来,“扶不起的“阿斗”的形象深植于人们心中。历史上刘禅真的是一位庸主吗?

《三国演义》中,刘禅被罗贯中刻画成“庸主”。小说第一百十九回写道:次日,后主亲诣司马昭府下拜谢。昭设宴款待,先以魏乐舞戏于前,蜀官感伤,独后主有喜色。昭令蜀人扮蜀乐于前,蜀官尽皆泪,后主笑自若。酒至半甜,昭谓贾充日:“人之无情,乃至于此!虽使诸葛孔明在,亦不能辅之久全,何況姜维乎?”乃间后主日:“颇思蜀否?”后主日:“此间乐,不思蜀也。”

须史,后主起身更衣,部正跟至厢下日:“陛下如何答应不思蜀也?彼再间,可泣而答曰:先人坟墓,远在蜀地,乃心西悲,无日不思。晋公必放座下归蜀矣。”后主牢记入席。酒将微醉,昭又问目:“思蜀否?”后主如部正之言以对,欲哭无泪,遂闭其目。昭日:“何乃似正语耶?”后主开目惊视日:“诚如算命。”昭及左右皆笑之。昭因此深喜后主诚实,并不疑虑。后人有诗又曰:“追欢作乐笑颜开,不念危亡半点哀。快乐异乡忘故国,方知后主是庸才。”

习凿齿《汉晋春秋》也记载有此事。刘禅昏庸到被众人笑的程度。陈寿《三国志》这样评价刘禅:“惑阉竖则为昏合之后”。史学家胡三省也评说:“观孔明两不宜’,则后主之为君可知矣。”特别是刘禅执政后期,不仅宠信宦官黄皓,还压制大将军姜维,“亲小人,远贤臣”的行为更为不少史学家所贬斥。

刘禅真是扶不起的“庸主”吗?有人认为此评论并不正确。刘禅并非府才,相反运是有一定智慧之人。一、刘禅确有过人之处。刘禅是甘夫人所生,身份不比其两个兄弟刘永和刘理高贵,因甘夫人只是刘备的一个妾,而刘禅能在三子中被刘备立为太子,“庶长子”并不是关键因素,实则是他在某些方面赢得了刘备的肯定。

二、刘禅是有大智之人。《晋书李密传》载李密认为:刘禅之为君也,“可次齐恒,…齐恒得管仲而霸,……(刘禅)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也。”将刘禅与春秋首菊齐恒公相比,评价实在很高。《诸葛亮集》载,建兴二年(224),诸葛亮任刘璋旧吏杜微为主簿,杜固辞不受。诸葛亮在《与杜微书》中曾这样评价刘禅:“朝廷(指刘禅)今年始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天下之人思慕汉室,欲与君应天顺民,辅此明主,以隆季兴之功,著勋于竹帛也。”这里不排除诸葛亮有些言过其实,但相信诸葛亮决不会以溢美之词来赞美一个真正的府主。

三、刘禅会用人。诸葛亮病死于五丈原军中,刘禅按诸葛亮对他说过的:“蒋公琬托志忠雅,当与我共赞王业者也。”“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他封蒋琬为大司马,代亮执政。蒋琬为人豁达大度、宽容平和,为官清正廉明,处事敏捷准确,政简刑清。

另外,诸葛亮祖孙三代、降将姜维等都忠于刘汉,誓死方休,如果他真的昏庸无道,这些人又怎么会死忠于他?当邓艾偷渡阴平、成都投降的消息传到剑阁之时,哭喊之声不绝,人心思汉,可见军心也向着刘汉。而同一时期的魏吴两国呢?权臣奸臣不断,曹爽、司马懿三父子、钟会、请葛格、孙峻、孙琳,无一不是食君之禄而反谋其君。这些都说明刘禅并不是一个不识良才的庸主。

四、刘禅以蜀国百姓为重。东晋王隐《蜀记》这样评论刘禅自缚双手不战而降的行为:刘禅之所以宁背骂名而不作辩解,乃“全国为上之策”。当时蜀国是三国中最弱方,诸葛亮死后,黄皓弄权,姜维又去屯田避祸。在当时早已危机四伏的状态下,即使决心与魏军抗争到底,蜀国的灭亡也是必然的,还会死更多人,人民受更多苦难,刘禅不想为保自己的皇位而让百姓饱受战争之苦。从这个角度看,刘禅也称得上是仁德。

五、使用“瞒天过海”之术。作为亡国之君,不仅自己性命,更有蜀地百姓的生存都掌握在別人手里,刘禅的言行直接影响晋国对蜀地百姓的政策,所以他必须装憨卖傻,处处隐藏自己的情感,才能瞒天过海,养晦自保。毕竟生存为本,刘禅表面的麻木和愚儒的背后,实则潜藏着过人的机智。周寿昌的《三国志集解》评价刘禅说:“恐传闻失实不则养晦以自全耳。”所以说,后主刘禅不失为一位“通明智达”的君主。

智者有其进取之策,斯府人有其生存之道。刘禅到底是智者还是庸者,到今天还是一个谜。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