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直击:濒临二次封城 英国何至于此?

直击:濒临二次封城 英国何至于此?

时间:2024-01-19 17:50:09

相关推荐

直击:濒临二次封城 英国何至于此?

作者/赵璧

当地时间23日,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的124名学生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而实际感染的人数可能会更高。就在前一天,当地时间9月22日晚8点,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发表电视讲话,要求民众严格遵守政府最新颁布的一系列“限制令”,以控制新冠传染率的进一步上升。他表示,这些限制令是全国性封锁的第一步,预计将持续至少6个月,并威胁称如果民众不予配合,则政府将采取更严厉的封锁措施,必要时甚至会调用军队支援警察执法。

来源:新华社记者 韩岩 摄

(图片说明:这是9月22日在英国伦敦拍摄的一部手机正在播放英国首相约翰逊发表全国电视讲话。英国首相约翰逊22日宣布,为防止新冠疫情进一步反弹,英国将采取多项更严格的防控措施,减少病毒传播。)

自7月全国解禁以来,不过短短3个多月时间,英国又走到了“濒临二次封城”的紧要关头。事实上,在9月上旬,约翰逊还很乐观地表示,希望英国公众今年能过一个“正常的圣诞节”。不过一两周时间,英国抗疫形势就急转直下。究竟是哪些因素最终把英国推到了现今的危险局面呢?

首先,是检测-追踪(Test and Trace)系统的不完善。在4月30日终于艰难地把每日检测量提高到10万次之后,英国并没有充分利用此后的四个月时间大幅提升NHS的新冠检测能力,9月21日的检测量只有18.8万次,相比4月底只提高了不到一倍。而9月随着全国中小学复课,“停职休假”计划(furlough scheme)也即将结束,复工复课人群的检测需求集中爆发,17岁以下人群的检测请求翻倍,再叠加国际出入境的检测要求,使得英国的检测系统接近瘫痪,检测试剂供不应求,甚至不得不求助法国的帮助。而检测需求集中的地区往往“一测难求”,有的申请者甚至会被分配到几百公里以外的检测点去接受检测。同时,NHS目前的官方口径还是“正常情况下72小时内出检测报告”,远未能达到英国政府所提出的“24小时内公布检测结果”的目标,这导致受试者往往在检测后的两到三天内依然在照常活动,而这正是传染性最强的时期。另外,英国的追踪系统所发挥的作用也极为有限,投入巨额资金研发的APP至今未能上线,而根据8月份的数据,每个检测阳性的患者平均只追踪到3个密切接触者,其中更是只有70%能够被英国的追踪系统联系上。英国国内有专家认为,不完善的检测-追踪系统是导致英国疫情大幅反弹的最关键原因。

其次,是英国抗疫政策的多变和执行不力。仅以“口罩令”为例,英国政府一直以“缺乏充分医学证据”为由,在长达数月的时间内一直否认普通民众佩戴口罩的必要性,直到7月份才终于规定民众在室内公共场所必须遮盖面部。这一政策上的“突变”让相当比例的英国人对其必要性产生了质疑。同时,在颁布“口罩令”之后,7月15日上午,卫生部长汉考克宣布取外卖食品时也需要佩戴口罩,但当天下午唐宁街10号却声明“口罩令”不适用于外卖食品点。政府内部自相矛盾的政策解读也使相关措施的可信度大大下降。另外,英格兰地区早在6月15日就要求民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必须戴口罩。但有报道称,虽然有1.8万人因未遵守规定而受到警告,但实际上只有8人被罚款。事实上,笔者亲耳听见伦敦的地铁内虽然反复播放着提醒乘客遮盖口鼻的广播,但广播最后还加了这么一句:有的乘客可能是因为某种不可见的疾病而不适合佩戴口罩。这等于是告诫工作人员和乘客们:即使看到有人没戴口罩,也不要出言干涉,这使得“口罩令”完全成为了个人选择,而非强制措施,其实施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来源:新华社记者 韩岩 摄

(图片说明:9月21日,人们在英国伦敦市中心的考文特花园行走。过去数周,英国每日新增确诊病例数激增。)

第三则是源于英国部分民众长期以来形成的“不信任政府”的态度。自7月以来,英国各地多次爆发反对戴口罩、拒绝检测、不接种疫苗的抗议游行。抗议者中既有一些低收入低学历的人群,他们往往笃信“阴谋论”,认为追踪系统和疫苗都是政府控制迫害他们的手段。还有一部分则是坚定的“自由论”者,认为政府应该给民众选择的权利,如果有人认为“若为自由故,生命也可抛”,政府就不该强制他们佩戴口罩,也不能限制他们的出行。这部分追求“言论、选择和思想自由”的人群中甚至不乏企业家、运动员、艺术家等知名社会人士。但归根结底,这些反对者都是一贯不信任政府的决策动机和正义性,从根本上认为政府缺乏领导人民成功抗疫的能力,因而对政府的所有举措几乎都持否定态度。比如今年早些时候,英国企业家西蒙多兰就对英国政府颁布的“封锁令”发起法律挑战,还获得了近20万英镑的公众捐款资助。这些人的强烈反对在一定程度上也阻挠了英国政府抗疫举措的顺利实施。

最后一个重要原因则是英国年轻人对疫情的重视不足。9月初英国中小学刚一复课,就爆发了多地感染。笔者所在的大曼城地区甚至有一所小学,全校只剩2名老师不需隔离,所以不得不关闭整所学校。由于年轻人感染新冠以后症状都比较轻,甚至有相当比例是无症状感染者,所以即使疫情迅速蔓延,年轻人多数依然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尤其进入9月中旬以后,英国高校相继开学,虽然学校制定了保持社交距离的规定,但大学生们无视政府禁令,聚众集会的案例比比皆是。仅以笔者所在的曼彻斯特为例,上周曼彻斯特城市大学刚开学,周一和周二晚上就发生了长达数小时的百人以上聚会,附近居民报警,但电话被转接至学校的法律部门以后就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的状态。而到了周五就已经出现了确诊病例,并有两栋宿舍公寓楼的所有学生被隔离。而离曼彻斯特不远的利物浦大学,开学不到一周就已经有87名学生和教职工确诊。

在22日晚上的电视讲话中,愈发憔悴的首相约翰逊仍然寄希望于民众能够发挥“常识(common sense)”协同抗疫,并称之为英国对抗第二波疫情的最有利武器,他要求民众“拿出纪律和决心”,严格遵守防疫制度。然而,英国国内的分裂意见愈演愈烈。一方面,有包括英国政府科学顾问团SAGE成员在内的多名卫生专家指出,目前出台的限制令过于温和,10点以后酒吧不能营业等宵禁令并不能有效阻止传染R值的上升,现有警力也难以保证对违反6人以上聚会禁令的人进行监督和处罚。而另一方面,也有32名科学家和医生联名给首相约翰逊写信,呼吁不要让英国陷入二次封城的局面,认为严格的社交隔离和新冠死亡人数之间还没有确定的关联模式,贸然再次封城将会对英国经济和社会都造成难以挽回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约翰逊政府的决断力、魄力和执行力再次受到极大的挑战。

从首相约翰逊的讲话及其公布的六大封锁新规来看,约翰逊政府总体上并没能摆脱今年以来一直“优柔寡断”的抗疫“摇摆”路线,依然沉浸在“保孩子”和“套狼”能够兼顾的幻想中。单纯寄希望于让爱好自由的英国民众能够一夜之间加强自我约束、积极抗疫并不现实,目前只有大力提升检测能力、完善追踪系统,这恐怕才是英国能够挺过秋冬第二波疫情反扑的唯一出路。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