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乡村蝶变绘新景 甘肃新媒体集团“全媒体行动”走进临潭活动见闻

乡村蝶变绘新景 甘肃新媒体集团“全媒体行动”走进临潭活动见闻

时间:2020-05-22 08:23:34

相关推荐

乡村蝶变绘新景 甘肃新媒体集团“全媒体行动”走进临潭活动见闻

(位于冶力关景区的天池冶海风光旖旎迷人。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徐锦涛摄)

(冶力关大景区内的花海里花团锦簇、游人如织。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徐锦涛摄)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徐锦涛

近日,记者跟随甘肃新媒体集团“全媒体行动”采访组来到甘南州临潭县,在冶力关探访全域旅游无垃圾“环境革命”、美丽乡村建设以及文旅产业发展带来的变化。

漫步在临潭县冶力关,绿水青山与特色村落相映成辉,俨然一幅赏心悦目的水彩画。近年来,甘南州坚持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大力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以冶力关为代表的一批美丽乡村,正在实现着村美、民富、村韵足的华丽蝶变。

村庄美

青砖黛瓦的庭院整洁干净,柴禾堆放整齐,门庭花草锦绣。在冶力关镇池沟村,一个个农家小院整洁而美丽。

(在冶力关镇池沟村,道路干净整洁,特色农家小院恬静雅致。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徐锦涛摄)

“以前我们村子可不是这个样,垃圾随风刮,污水靠蒸发,游客来了根本留不住。”今年64岁的王万寿是池沟村的村民,现在经营着一家农家乐。他告诉记者,自己经营餐饮住宿多年,年均收入从最开始的一两万元,到现在的10多万元,这一改变与州上打造全域旅游无垃圾示范区和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息息相关。“村子里干净了、环境变美了,游客来了也能住得下来。”王万寿说。

王万寿所说的全域旅游无垃圾示范区和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是甘南州近年来创新实施的两大工程。

以来,甘南州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以视线内见不到垃圾为标准,建立倒逼机制,突出城市、乡村、景区三个重点,向各类影响城乡环境的“顽症”和“陋习”宣战,实现了4.5万平方公里青山绿水大草原“全域无垃圾”的目标。与此同时,甘南州启动实施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进行农户住房风貌改造及标准化公厕、巷道硬化及排水、村民文化活动广场建设项目。池沟村的变迁,只是这两大生态工程的缩影。

村民富

“家里的房子入股到了旅游公司,收入了一万元;再加上20亩地里种的柴胡、当归,去年总收入近五万元了。”曾经属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庙花山村村民陈喜祥兴奋地给记者算着“脱贫账”。

(易地搬迁从山上下来的陈喜祥和妻子站在新家门前,向记者介绍如今的好日子,喜笑颜开。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徐锦涛摄)

(陈喜祥的妻子承包了庙花山的一处停车场,实现了家门口上班的梦想。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徐锦涛摄)

陈喜祥告诉记者,以前由于两个孩子上学,自己和妻子为了照顾老人和孩子,无法外出务工,收入十分拮据。从附近的拱背梁上搬下来时,“家里穷的一分钱都没了”。开始,州县两级开始打造冶力关大景区,庙花山村也被规划进了开发范围,包括陈喜祥在内的17户群众将房屋入股旅游公司,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方式,打造起以“花庐”为名的特色乡村旅游度假村,旅游公司年底给群众分红。如今的陈喜祥,除了这部分分红和自己的庄稼地之外,还承包了附近停车场,稳步实现了脱贫目标。

(庙花山“花庐”特色乡村旅游度假村正在接待游客咨询。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徐锦涛摄)

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和旅游资源,环境好了,经济效益来了,群众的精神面貌也得到提升转变。

“冶力关镇刚开始发展旅游产业时,农家乐仅有30多家,而且条件也很差,基本上就是‘平房+土炕’。近年来,随着这里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游客也明显越来越多,我们的农家乐档次也在逐步提升,目前一次最多可接待20名游客,一年纯收入达20万元以上,同时还带动了周边部分农户就业脱贫。”庙沟村凤凰台农家乐老板李玉清告诉记者。

(冶力关镇一家农家乐女老板正在整理自家的院落。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徐锦涛摄)

据介绍,临潭县不断完善冶力关镇旅游基础设施,积极动员群众发展乡村旅游业,挣旅游钱、吃旅游饭。截至目前,旅游收入已成为当地主要的经济来源,仅庙沟村已有农家乐387家。

村韵足

冶海沉静,花团锦簇,一排排江淮风格民居依山而建……“一山一水一境界”,是对冶力关山水神韵的完美诠释。在这里,无论到达哪个村庄,或古朴、或清新,总能让你在流连之间感受浓浓乡情。

(走进冶力关,处处都有让人流连的乡情。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徐锦涛摄)

(冶力关大景区的花海。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徐锦涛摄)

美丽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资源,深入挖掘乡村特色,塑造乡村品牌,是甘南州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

“冶力关是青藏之窗、甘南之眼,是山水之最、田园之秀,更是旅游之港、是乡村旅游的首选。在建设美丽乡村中,要立足长远、突出特色,把街景、水景、山景融为一体,彼此衬托,遥相呼应,让游客能身心愉悦走进乡间阡陌,感受乡土文化,体验农家生活,触摸自然生态,”甘南州相关负责人表示。

去年以来,甘南州启动文化旅游“一十百千万”工程,在重点打造的十五个文化旅游标杆村里,临潭县冶力关庙沟村、池沟村和庙花山村位列其中。在打造目标上,通过“整体环境生态化、村容村貌特色化、家庭院落景观化……一张笑脸相迎、一声问候相近、一条哈达相亲、一杯美酒相敬、一句再见相别,让文明礼仪和微笑服务成为甘南旅游的温馨名片。”

乡村展新颜,美景入画来。记忆中的乡村,乡愁中的田园,正在经过甘南各族群众的巧手,编织成美丽幸福的家园。今日冶力关,美丽乡村建设新曲正酣。

(甘肃新媒体集团“全媒体行动”走进临潭采访组记者们正在采风。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徐锦涛摄)

【记者手记】

“把美丽乡村建设成果转化为新的生产力,真正做到宜居宜游富民!”,这是甘肃新媒体集团“全媒体行动”走进临潭采访组记者们共同的感受。

走进冶力关,感知甘南美。各路记者一路走,一路看,一路记,每到一处都认真观摩、细心询问,一边采访,一边以全媒体、多平台的形式展示冶力关之美和大美甘南生态文明的良好局面。绿水青山,如今不仅仅是甘南的“金名片”,而且成为全州可持续发展的“聚宝盆”。近年来,全州干部群众把生态、绿色作为的可持续发展之本,保护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在实践中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化为生动的现实。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