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唤醒老建筑 赋能新济南

唤醒老建筑 赋能新济南

时间:2020-01-20 11:36:49

相关推荐

唤醒老建筑 赋能新济南

“建筑是无字的音乐,是静止的时光,更是无字的史书,每座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老建筑,每处历史建筑也都隐藏着这座城市的美好记忆…”

近日,济南市政协“唤醒老建筑,赋能新济南”专题“商量”调研聚焦济南老建筑的保护、活化、传承,寻访老建筑,开展多次现场商量,就如何做好济南老建筑的科学保护、活化利用、文化传承谈感受、提建议、寄希望、话愿景,为文化济南建设凝聚共识,建言献策。

“‘济南楼观甲天下’金元时期一代文宗元好问在游览济南的园林和建筑后曾发出这样的赞叹。”

“老建筑和泉水一样,都是古城济南的灵魂所在。”

“作为历史悠远的重镇名城,除了与泉水文化景观相关的遗产,济南还有很多其他应该予以保护的遗产,他们见证了泉城适应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与变迁情况,保护老建筑,要留住岁月真实的痕迹,它是一座城市文化底蕴与独特品格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委员专家们一段段论述,展现了对传承和保护好济南老建筑的迫切愿望和急切行动。

摸清家底,科学保护

“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无论是起源汉代,现存最早的济南孝堂山郭氏石祠,还是以泺源堂、历山堂等为地标的古代园林城市演进成型,亦或是清末自开商埠、中西合璧的历史建筑遗迹,还有老舍、鞠思敏、路大荒等近现代名人故居,都是这座城市珍贵的遗产和永恒的记忆。

据济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名楼保护规划处娄淑娟介绍,目前泉城济南的老建筑体量较大,登记的建筑类不可移动文物650余处,挂牌的历史建筑和普查历史建筑有370余处,然而对这些建筑的修缮保护却显得有些捉襟见肘、差强人意。

“在棋盘街白衣庵门楼有个300年历史的无梁殿至今还没有挂牌保护。”市政协委员、山东省工业展览馆艺术总监马子恺直言道,加强老建筑保护,摸清家底是前提和基础。

现场调研中,多处破败坍塌的鞠思敏故居与重新修缮后“修旧如旧”的老舍故居形成了鲜明对比,让在场委员专家们深感痛心,文物建筑公私产权兼有情况下、公共财政难以介入,而私人维护又难以做到“修旧如旧”,“济南市老建筑产权较为分散,建议政府相关部门能牵头做好这些老建筑的产权整合、征收、认领等工作,将所有的历史建筑都分级分类纳入保护体制。”济南老建筑文化旅游促进会会长,小广寒电影博物馆馆长李建军建议。

让老建筑活起来用起来

让委员们欣喜的是,曲水亭街的不少老院落,在老建筑的活化利用上做了不少的探索,如请一些专家和志愿者来填充文化要素,请原住居民口述历史,增强泉水人家的历史记忆;德华银行作为老济南商埠区标志性的德式建筑,自去年已完成了全面修缮,即将揭开神秘面纱,向社会公众开放。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初步考虑会将山东钱币博物馆迁建于此。”

山东建筑大学齐鲁建筑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姜波肯定道:“让老建筑活起来、用起来,才是对老建筑最好、最长远的保护方式。”

“科学利用才是最好的保护,政府也应出台相应政策,鼓励和支持老建筑向公众开放,形成展览资源。”市政协委员、济南市考古研究所所长李铭进一步建议。

“结合现代的实用功能为老建筑赋能,还要找到保护优先与活化收益的平衡点,将公益和商业相结合,依托老建筑开展一系列文化旅游公益活动和交流论坛,丰富老建筑的功能,也让更多的人走进老建筑、了解老建筑。”赋能老建筑,李建军既是倡导者,也是实践者,他主导的“小广寒”修缮改造,将始建于1904年的济南老影院从一个濒危的历史建筑演变为“小广寒”电影博物馆,开拓了老电影主题餐厅,店内收藏了百年来流行的各式电影放映机,不仅使它成为名副其实的国保单位,更是济南市新晋的网红打卡地,成为老建筑得以活化利用的典型案例。

以老建筑为载体促文化传承

济南人民素爱曲艺,也盛产曲艺名家,曲山艺海正是对济南曲艺历史的生动诠释,在曲山艺海博物馆里,琴瑟和鸣,唱曲铿锵,游客络绎不绝…

“在不改变历史建筑的核心价值要素和传统风貌特征的前提下,鼓励更多社会资本参与进来,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灵活多样的形式赋予老建筑更多的时代内涵,在社会上进一步形成对保护和利用老建筑的意识和共识,从而形成文化共识,才是唤醒老建筑,赋能新济南的核心要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程学锋点中主题。

活化利用不能纯粹走市场化,更要注重文化的传承,甚至需要在市场化和文化传承之间有所取舍:如胶济铁路博物馆和蔡公时纪念馆分别打造成了展示山东铁路发展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济南市邮政局主办的华夏书信博物馆,展陈大量的家书家信,从中感受“家书抵万金”的厚重和浓浓的家国情怀。

“利用已有建筑开辟专题展馆,同时利用好互联网、数字化等全景技术,展示出老建筑的历史风貌和全景细节,让百姓看得到、看得懂,还能切身感受到老建筑里蕴含的深厚文化。”李铭肯定道。

“在老建筑里看济南,也能大大提升济南市民们的文化自信,是唤醒老建筑,赋能新济南的有效途径。”市政协委员海默进一步回应。

“老建筑也不能缺少年轻人的参与,不少年轻人参与,把老建筑、老宅子改造成民宿、茶馆、咖啡吧等,也为青年开辟出更多的文创空间。”姜波接着建议。

老建筑对所有人来说,是浓浓的人情味,是岁月掩盖不了的温润情怀。委员专家一致表示:建设文化济南,老建筑是重要的载体,要深入研究老建筑的文化内涵,讲好老建筑的故事。同时利用老建筑的名气,来增强文化济南的底气,再通过产业助力,利用老建筑的历史文化优势,进一步做大做强做精济南的文旅产业,这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不懈努力。

(记者 陈文)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