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用光影记录侗乡非遗之美————“走进湘桂黔边·关注老少山穷”摄影心得

用光影记录侗乡非遗之美————“走进湘桂黔边·关注老少山穷”摄影心得

时间:2021-12-04 20:39:10

相关推荐

用光影记录侗乡非遗之美————“走进湘桂黔边·关注老少山穷”摄影心得

(文/吴昌仲) 对于摄影,我涉猎不深,讲得好听点,顶多算个“初中生”。家乡有句俗语,叫“看牛跟大伴”。三年前,我到文联履新,为了跟上伴,更好地为文艺家们服务,我咬咬牙,用私房钱购得一台富士单反XT1与一大堆摄影书籍。就在这一年,民进湖南省委、民进广西区委、民进贵州省委、湖南省摄影家协会启动了首届“走进湘桂黔边·关注老少山穷”全国摄影展。因初学摄影,毫无自信,便不敢投稿,只零星拍了些素材。,主办方启动第三届全国摄影展,在几位“老照相机”的怂恿和指导下,我才决定试试身手,算是对几年来学习摄影的一个“阶段考试”。

既然参加,就要争取拍好。拍什么、怎么拍,才能打动评委呢?首先要依照征稿主题“找对象”。就像谈恋爱那样,先找准相配、相合且与众不同的恋爱对象,同时还得预留几个“备胎”,以供择优选材。这一届赛展,主办方要求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并与国情调研结合起来,突出异地搬迁、教育扶贫、产业扶贫、兜底保障、民进扶贫、人文生态六个方面的主题。

怎么才能做到既与众不同、又不偏离主题?作为土生土长的通道侗乡人,我当然更愿意拍摄自己的家乡。通道是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县,可拍的地方太多了,万佛山、三省坡、上洞风电场、百里侗文化长廊、红军长征通道转兵纪念地……自然生态、民俗风情、红色文化,可谓绚丽缤纷,光彩夺目。可是这些点、线,已经被摄影爱好者们踩滑了、拍滥了,大片太多,很难再超越和出新彩,得另辟蹊径才行。冥思苦想中,我眼前突然一亮,想到了通道的三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侗锦、侗族芦笙、侗戏。侗锦和芦笙与产业发展关联度较大,侗戏在政策宣传方面有优势,但只在重大节日和活动时才有,我选择了前两项,因为恰好在工作业务范围内,有过接触。同时亦将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钩藤产业等县里相关脱贫攻坚项目作为备选题材。

确定创作方向和选题后,就要开始“谈恋爱”,想方设法把既美好又有内涵的那个“她”追到手。一位年轻帅哥说,真心实意、软磨硬泡、胆大心细是追求女孩子的三大法宝,摄影也是如此。觉得很有道理。我去的第一个点,是中国侗锦传承基地——牙屯堡镇文坡村的枫香侗寨。去之前,我向侗锦织造技艺传承人粟田梅大姐通报来意,得到许可后便驱车前往。她是党的十九大代表、村党总支书记,带领村民大力发展侗锦产业,成立了锦绣文坡有限公司,建起了生产研发和展示中心,多家创意公司入驻,是全县为数不多的村企合一的示范点之一。记得中心大门的两副对联,还是我们帮忙编撰的:“全意全心传承民族工艺,一经一纬编织精彩人生;凤吐银丝叠锦绣,龙盘碧练布奇篇”。基地有侗族“织娘”数十人,农忙闲瑕之余都在这里织侗锦,织娘的月收入可达两千元以上,技艺娴熟者可达六、七千元。原来与我约好的粟书记,因村务、司务繁忙,临时出差去了外地,未能拍到这位“明星主角”。当然,我也知道她有太多的机会面对聚光灯,不在本次镜头里也罢,捕捉普通村民织锦的画面,效果或许更好。

中心一楼是侗锦织造技艺流程展示厅,二楼是织娘工作间,三楼是成品展示中心。我说明来意后直奔二楼,只见数十台织机排列得整整齐齐,织娘们正在专心致志工作。一位年轻漂亮的织娘过来热情地打招呼。她叫龙利菊,是这里负责日常管理的经理。据她介绍,编织侗锦要经过13道复杂工序,每一道工序需要变换不同的操作台。既要完成拍摄,保证效果,又不能影响织娘的正常工作,怎么办?我选择了纺纱、盘纱、排纱、梳纱、挑纱等五道关键工序,予以重点呈现,这样就可以借助窗户外面投射进来的自然光进行拍摄,并视情况从前后、左右、上下适当进行人工补光或遮光。

比如纺纱时,织娘所在位置光线过暗,我就从左前方补光,保证人物面部和纺机轮子转动的协调,体现静态美与动态美的完美结合。这时的光圈调至4,曝光定在1/60,感光设为800,并用脚架稳定相机;排纱在窗户旁进行,明暗度反差极大,就在背光的地方补一些光,突出纱线的长和直。梳纱需要四个织娘配合才能完成,当她们背对门窗用力后仰拉紧线轴时,刚好有一束阳光照在三位织娘的身上,四周顿时明亮起来,红纱线的反光返投到人物面部。我迅速钻到纱线下方,将镜头微微上扬,从纱线中部拔开一线口子,焦点对准中间的织娘按下快门,构图别具一格,人物表情和神态自然。挑纱的织娘叫粟召兰,她坐在机子前,表情平静,动作幅度不大,拍摄时重点突出她挑的动作,并将镜头对焦在铜质挑针和丝线上。因在室内光线较暗,我对她手头挑线位置作了简单补光,目的是把针尖的麦芒和线的细如发丝表现出来。可能是聚焦速度问题,对排纱过程中的指尖挽纱动作抓拍数次才成功,同时拍了不少上机织锦的画面,但美感不足。总的来说,局部细节很重要。

另一个点,在独坡镇的上岩侗寨,地处三省坡下,从县城驱车,约需两个小时。国家级侗族芦笙非遗传承人杨枝光的家,就在寨门五十米开外的路旁。为了拍摄他制作芦笙和教授学生吹奏技巧的镜头,我与几位摄友这次蹲守了整整两天,从跟随他上山砍竹子到芦笙制作、试音完成,全程摄录,直到天色已暗、炊烟袅袅才收工。他的制作工坊,在一楼简陋的杂屋间,国字号的乐器就是从这几平方米的狭窄昏暗的屋子里打造出来的。靠路边外墙的上方,是长方形的、装有铁栏杆的窗,冬日暖阳斜照而入,画面感很强。见有客来,老杨赶紧招呼我们坐下,急忙往火堂里添加柴火,屋子立刻烟雾缭绕,门窗射进来的光线分外迷人,就像侗锦织机上的一排排丝线,经纬分明、透亮。

我们跟着老杨夫妇到附近一个山冲里,先砍一捆小竹子,叫芦笙竹,然后再砍两根大竹子,即楠竹。野外摄影并不复杂,拍到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是两老口幸福默契的一幕。回到工坊,大妈负责烤竹、淬形,老杨负责削篾条、凿音孔、装簧片、调式音质。制作芦笙的工序,也有十几道。进行室内拍摄时,亮的地方太亮,暗的地方太暗,必须从侧面补光。相机光圈值调为4,曝光时间125至250,感光1600至6400,表现屋子的背景暗和面部亮,把他的专注神情拍出来。

比较幸运,老杨那天刚好要培训村小的5名学生,一老五小在工坊里对着墙上的简谱吹奏芦笙。这简谱,是用粉质的石头划的,而且是对应芦笙上音孔的位置划的,学起来得心应手。我试着吹了吹,比较容易掌握,有模有样的,挺像那么回事。由于烟尘太大,老杨将学生带至楼上的走廊里继续教学,冬日余晖从一扇扇玻璃窗投射进来,落在他们的头发、脸庞、芦笙上,煞是好看,笙乐和快门的声音交织着,创作的快感无与伦比。老杨拿出各种荣誉证书,捧着奖杯,站在满墙的锦旗和奖状前,自信和自豪感油然而生,我们一边分享他的荣耀,一边用镜头表达我们的崇敬之情。他那种美,是民间艺术家独有的气质美,霸气而善良。据了解,老杨每年制作芦笙200把左右,培训大小学员1000余人。

关于“备胎”,我准备了三个点:一处是溪口镇的龙塘太阳能发电场,拍了一组工作人员正在维护检修时的场景,并做了全景特写;然后去了万佛山镇的上洞风电场,这里是通道地势最高的地方,最高峰海拔1620米。抵达17号风电机位时,已是上午11点,老天非常眷顾风雨无阻的摄影人,云海流瀑刚好从广西那边翻涌过湖南来,远近高低、错落有致的风车群在若隐若现中呼呼生风,非常震撼和壮美,而风起云涌的这一幕仅仅维持了半个小时。据说很多影友去过多次都没能遇上云海翻腾,确实难得一见。另一个点是安乡村勾藤基地,因天气原因放弃拍摄。在前往牙屯堡和独坡的路上,我还偶遇了“雾锁甲田侗寨”的神秘奇景,只是没能拍出韵味来。

精心创作的摄影作品,就是“爱的结晶”,得给他们取名和分类培养。那组侗锦织造的照片,寄托了侗家阿妹千丝万缕的情感,也许她正在想念心上人吧,可取名“一锦千思”;梳纱的单照,光线刚好穿透一排细密齐整的丝线,地面上疏影婆娑,就叫“梳理时光”吧,侗家人的日子就在这悠然自得的指间流过。芦笙制作的组照,以人物为主体,那就送给主角一个雄棒响亮的名字:“侗族芦笙王”,教学生吹芦笙的单照是在火堂边拍的,体现侗族文化的传承发展, “薪火相传”比较合适。风电场的气势恢宏壮阔,暂定“潮涌东方”或“风起云涌”;太阳能发电与村级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扶贫成效直观、直接,姑且称为“富民之光”吧。

我的参展计划终于可以收尾,但还不能投进邮箱,得给几位前辈和专家再把把关,模拟“面试”一番。毕竟,他们经验丰富、技术老到、后期精良。最终,我选定3件组照、5件单照参评,其中2件组照、1件单照入选。通过这次创作参展,我收获良多。一是要有必胜的信心,学而时习之,只要下功夫,技术总会进步的;二是要有独特的视角,善于发现美、定格美,因为美无处不在;三是要有谦虚的态度,多向前辈和专家请教,多向说明书和网络求教,在实践中练习提高。

当我还沉浸在获奖的喜悦中时,第四届“走进湘桂黔边·关注老少山穷”全国摄影展又启动了。我们将加大宣传力度,动员广大摄影爱好者积极参与,提高创作水平和艺术品质,为三省区的扶贫事业、为“最美侗乡、好运通道”奉献一份文化文艺的力量。

(作者系湖南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文联主席)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