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贵州省黔西南州晴隆县:一双女鞋“闯”欧美 走出脱贫致富路

贵州省黔西南州晴隆县:一双女鞋“闯”欧美 走出脱贫致富路

时间:2024-03-05 02:55:55

相关推荐

贵州省黔西南州晴隆县:一双女鞋“闯”欧美 走出脱贫致富路

贵阳网讯 9月15日,在贵州省黔西南州晴隆县阿妹戚托小镇的扶贫车间内,一批大码女鞋装车,两天后到达深圳,经船运至香港出口。3个多月后,在欧美市场上,这一批质量上乘,价格适中的大码鞋将受到顾客的青睐。

彼时的欧美,已进入冬季。一些身高较高,体重偏重的女性顾客没想到的是,她们脚上的鞋竟然来自遥远的中国小镇,出自两百多位淳朴工人之手。鞋厂工人也暗自骄傲,不仅在家门口就业,连生产的女鞋也“闯”荡欧美,走出一条脱贫致富路。

20万双,约1100万元人民币,这是今年以来鞋厂扶贫车间女鞋的出口额,有马丁靴、单鞋、凉鞋等,主要销往美国、加拿大、德国等欧美国家。原本在沿海城市的鞋厂,为何会落户在晴隆这个深度贫困县?给当地群众带来哪些变化?

A、沿海鞋厂落户晴隆

褐墙灰瓦,花窗雕栏,一栋栋古色古香、富有民俗风情的建筑依山而建,周围绿树掩映……9月17日10时许,从晴隆县城驱车约3公里,记者来到阿妹戚托特色小镇,一个集搬迁安置和景区为一体的易地扶贫安置示范点。

在小镇内的产业园区,目前有9家企业入驻。贵州山水鞋业有限公司也是其中之一,主要从事外贸鞋类加工,已解决208人就业,其中易地扶贫搬迁45人,贫困户48人,厂区被大家称为“扶贫车间”。

厂区总占地面积2050平方米,分为面部车间和成型车间。面部车间内,除开几十台针车踏板翻飞、轮轴转动,大部分工人做的是手工活,如画线、合缝、刷胶、贴鞋头布等鞋面工作,一片忙碌的景象。

“隔家近,不会被日晒雨淋,工资也过得去。”车间内的工人刘大祥说,他是从三宝乡易地搬迁来的村民,今年38岁。由于离异,独自带着两个儿子,和60多岁的母亲一起生活,在家门口上班,挣钱照顾家人“两不误”。

“不是搬迁到镇上,我可能还没有脱贫。以前上学要走几个小时,现在学校就在家附近。”为说明搬迁带来的好处,刘大祥算了一笔账。以前到县城有30公里,来回30元车费,现在离县城不到3公里,坐公交车一元到达。

同样,以前在家种玉米和稻谷,一年只能卖四千多元。除开人工、肥料也赚不了几个钱。而今,在厂内上班,每个月工资2500至3000元准时发,不用担心天气好坏。一个月的工资,相当于种半年玉米。

“贵公司在晴隆落户的原因是什么?”“这里劳动力充足,政府支持力度大,民风淳朴,我们集团在贵州习水、望谟、罗甸等县都有厂。”山水鞋业有限公司生产经理许尔武说,制鞋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贵州办厂不用担心用工荒。沿海工人每月工资4000至8000元,在贵州每个月3000至5000元,用工成本减少。加上近几年贵州交通有很大改善,运输方便。

今年以来,3至5月受疫情影响,6月开始正式投产,在晴隆的公司已出口20万双女鞋,折合人民币1100余万元。

B、一双“女鞋”闯欧美

一双女鞋,从亚洲大陆东部的小县城出发,从陆运到海运,3个月后到北美洲南部的美国,最后到达欧美的商场内。一路走来,承载着扶贫车间内工人的辛苦与汗水,希望与梦想。

“一双鞋从美国下单,在中国采购材料、加工、成型、出口,到美国经过批发、零售,最后穿到顾客脚上,一般要半年以上。欧美的客户,对鞋的品质要求非常高。”许尔武说,根据欧美的季节不同,公司冬季加工凉鞋,夏季加工马丁靴,春秋季加工单鞋。

一般而言,鞋的材质分为真皮、PU皮、布等,公司加工的女鞋有三类,马丁靴、单鞋、凉鞋。材质不同,鞋型不同,加工的工序和价格也有差别。

其中,最难做的是马丁靴和凉鞋,凉鞋的配饰较多,多数手工缝制。马丁靴也有各种配饰,有的工序一人能完成,有的工序需要两三人配合才能完成。

从价格上来看,PU皮和布类材质的女鞋价格相差无几,折合人民币300至400元,在欧美市场比较受欢迎。但是,一双真皮女鞋,由于工艺繁琐,在国外能卖到1000元左右。

“我们的鞋都是出口的,外国人穿的鞋比我们的长点,每一道工序都很重要,价格比国内贵。”正在给鞋面画线的王元艳骄傲地说,她虽然不了解鞋的所有加工流程,但从进厂起,就深刻地知道细节的重要性。只见她用一块模板,盖在内里布上,用一只铅笔认真对着每个孔画线。

这样的工作,在车间内随处可见,工人们认真盯紧手上的活儿,生怕错过一针一线,误差控制在毫米范围内。车间内,不时有组长、监理来回走动,把好质量关。

经过采购、加工、裁断、面部、成型、包装等工序,一双成品鞋才完成,最后统一出口到美国,再销往欧美各国。“一双鞋的利润在30%左右,现在加工的主要是MK、CK、HM、TORRID等国际知名品牌。”

C、特殊的大码订单

在厂房内的一个柜子里,陈列着10余只样品鞋,有凉鞋、单鞋、长靴、短靴,以黑色为主。有一双鞋子最显眼,是中筒马丁靴,长约30厘米,鞋面比较高,也比较宽。这一批鞋是今年8月的一个特殊订单,客户专门订购的大码女靴。

女靴共有6个款式,以黑色为主,共计11000双。在一双鞋的样板上,对鞋的零部件、材料等特别要求;每一双鞋还有工艺指导书,对所有配件的宽度、厚度、牢固度等细节均严格说明。

许尔武提到,与外国人做生意,最讲究的是品质,胶水黏度必须达到国际标准,还必须环保。就消费者而言,一定要耐穿、保暖、不能开胶,有舒适感,不能有破损。

“这个鞋像船一样,穿的人怕是有两米哦。”“穿上这个长靴,裤子都不用穿了,还节约钱。”对于一些没有出过省的工人来说,平时加工的鞋码比较大,已经算开了眼界。但是,这次加工的女鞋,比平常的还大。如美国的12码,相当于中国的46.5码,车间里身高一米八的人也穿不了。工作之余,大家会闲聊,想象自己加工的鞋是什么肤色的人所穿、有多高、有多胖、穿着舒不舒服。

马丁靴的加工流程,光是鞋面就有100多道工序,成型有70多道工序,加起来接近200道工序。经过工人们近一个月的努力,终于在9月15日顺利完成订单。鞋盒上的标签显示,该女鞋在加拿大的售价是82.5美元,在美国售价65.5美元。

D、家门口就业

阿妹戚托小镇,是全国唯一一个易地扶贫整乡搬迁的特色小镇。

搬迁后,晴隆县政府通过招商引资的形式,坚持以岗定搬、以产定搬,在阿妹戚托小镇旁配套产业园区,引进一批劳动密集型企业,推动劳动力家门口就业。

“小时候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初中以前没有买过几件衣服”鞋厂的行政人员王阳花回忆道,家里有五兄妹,她是老大,父母文化不高,只能通过苦力赚钱。记忆中没有买过像样的衣服,家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饿肚子是常事。由于地少人多,每年种的玉米和水稻,连吃都不够,更别说卖了换钱。

为了摆脱贫困现状,几兄妹都努力读书考大学,现在家里最小的妹妹还在读高中。王阳花毕业后,曾在贵阳的一家午托班上班,每个月工资只有2800元。8月,听说厂里在招人,王阳花回到镇上,一个月工资3400元,再也不用每天挤公交车,为交房租、生活发愁。“打算一边工作,一边备考,现在生活变好,对未来有信心。”

“说老实话,在这里上班,我觉得很好,我一个月的工资有2300元至2500元。”提到在家门口上班的好处时,今年46岁的余国醒打开了话匣子,原因是自己年龄偏大,在外不好找工作。“厂里包吃住,没有什么考虑的嘛!家里有事,一个电话我就回去了。”

厂内的员工,有在外打拼多年返乡就业的人员、有带小孩的父母、有因疫情影响不能外出的年轻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希望订单越来越多,工资越来越高。

“我们的订单比较稳定,现在订单已经排到年底。”许尔武说,从8月投产以来,公司产量一直在增加,平均每天加工成品鞋1500双,预计今年经济产值1亿元。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成虹飞)

编辑:徐冰娅

统筹:汪东伟

编审:干江沄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