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贵阳日报传媒集团蹲点调研行之罗甸:10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的背后(上)

贵阳日报传媒集团蹲点调研行之罗甸:10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的背后(上)

时间:2019-05-18 11:12:38

相关推荐

贵阳日报传媒集团蹲点调研行之罗甸:10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的背后(上)

红水河畔,麻山腹地。

地处黔桂两省区结合部的罗甸县,是贵州南下的通道要塞,受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信息闭塞等诸多因素影响,一度被列为新阶段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及贵州省 "14+2" 深度贫困县。截至 年,罗甸的贫困村有 100 个,贫困人口超 10 万人。

在向贫困斗争的征程中,一代又一代的罗甸人苦干实干、接续奋斗,用最原始的工具,在石头上造出了千余亩 " 保灌良田 "、在山腹中啃通 " 麻怀隧道 " 等一个个人间奇迹,先后涌现出了 " 大关精神 " 和 " 麻怀干劲 "。

正是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6 年来,罗甸县的减贫工作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6 年的攻坚克难,罗甸县的基础设施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千百年来困扰深山石山区的交通之痛,得到了彻底破解,困扰山区群众的饮水难题,得到彻底解决;6 年的攻坚克难,一批批深度贫困村的村民从大山中搬出,逐渐融入城镇生活,走上脱贫致富奔小康之路;6 年的攻坚克难,罗甸县的干群关系实现迭代性升级,老百姓的 " 鱼水之情 " 越来越深 ……

年,通过精准识别,罗甸县 35.31 万人中有建档立卡贫困对象 12.3577 万人。

年 3 月 3 日,省人民政府公告罗甸县退出贫困序列。历时 6 载,全县累积减贫 27870 户 118514 人,贫困人口存量和发生率分别降至 1776 户 5063 人和 1.59%,100 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全县贫困面貌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老百姓的 " 小康梦想 " 越来越近。

在 " 两个一百年 " 的历史交汇点上,罗甸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终于要在这一代人手中得到彻底解决,绝对贫困标签,要在这一代彻底撕掉。新起点、新希望、新征程,今日罗甸,正朝着梦想出发。

7 月 5 日至 9 日,贵阳日报传媒集团 " 脱贫攻坚走基层 · 蹲点调研行 " 第三站走进罗甸,在 5 天 6 地、1000 余公里的行程中,于村寨之间,寻访一个个脱贫攻坚的故事,见证罗甸奇迹;在历史的回响中,看到不怨天、不认命,苦干实干拔 " 穷根 " 的 " 罗甸精神 "。

在学府家园的 " 扶贫车间 ",一位年轻女性通过抖音直播卖布依族服饰

一条路:联通村寨未来

凿通一条出村路,罗甸县麻怀村的村民,用了整整 15 年的时间。

麻怀村地处麻山腹地,海拔 960 米,距离罗甸县城有 36 公里,全村有 150 多户 600 多人,散居在 5 个村寨。

10 年前,居住在如 " 水桶 " 般的山窝里的麻怀人,去到山外,要走 2 个小时、翻越几座大山,才能走到董架乡场;小孩长到八九岁,走得动山路了,才能步行到董架乡中小学校上学;老人生病,孕妇难产,要抬到大路边候车 ……

大山,不仅困住了麻怀人的出行,也阻断了麻怀村的所有 " 出路 "。

从 1999 年冬天起,麻怀村一人集资 15 元,在当地女党员邓迎香的带领下,钻进山崖下漆黑的山洞里,点起蜡烛和煤油灯,用钢钎、大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大山中凿出路。

后来,周边村寨的村民也纷纷加入进来,一起向山要路。人数最多时,一天有上百人在凿洞。

2 年后,村民凿通了够一个人爬行的小山洞,透过山洞的微光,麻怀人看到了希望; 年,麻怀村终于打通了出村路,开启发展的新篇章; 年," 麻怀隧道 " 正式建成通车 ……

出山路连通山外,麻怀人创业热情高涨。村里成立了合作社,养起了生猪,也种上了中药材和食用菌,还从贵阳引进辣椒企业,带动乡亲们脱贫致富。目前,村里正准备利用毗邻 " 中国天眼 " 的地缘优势,在当地打造一个民俗基地 ……

麻怀联村党委书记邓迎香说,这条出村路,不仅是一条生命路,也是一条脱贫路、致富路:目前,麻怀村人均年收入已达 14000 元,有了 80 余辆轿车;隧道没打通前,麻怀村从没出过大学生,现在有 36 个孩子考上了大学 ……

" 当年带人凿山洞,只是为了出行方便,没想到这条路会给村里带来这么大的变化。"" 女愚公 " 邓迎香感慨地说。

麻怀村的巨变,只是罗甸县脱贫攻坚路上,完善万千农村交通网络的一个缩影。

在龙坪镇六一村,种植火龙果的浙江老板黄荣志说, 年,这里的茅草和人一样高,进都进不来,进村入户做土地流转工作,走的是泥巴路,现在都是水泥路了。当时运火龙果出去,要先用小车送到大马路,再用大车装走。现在,大车可以直接开进基地了。

6 年来,罗甸农村交通实现了 100% 通油路、100% 行政村通水泥路,30 户以上的村民组 100% 通硬化路。交通巨变,不仅解决了农村出行难题,也拉近了贫困地区与外界的距离,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脱贫攻坚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一条硬化路,连接罗甸县各村寨

一滴水:告别吃水难

从罗甸县边阳镇向东行,莽莽麻山,一眼望不到头。最耐压的镀锌管道沿着沥青路在大山间蜿蜒,一路翻山越岭通往 20 公里外的龙坪镇大关村。

54 岁的大关村大关组村民王志忠轻轻地拧开水龙头,自来水哗啦啦往外流,他笑了起来," 满足 " 就藏在这笑声中。

与自来水管形成一部饮水史的,是王志忠屋舍旁爬满青苔的水窖,角落里磨得发亮的扁担。一根扁担、两个桶,半夜出门,晌午回。这是大关村乃至麻山地区在上世纪 90 年代前寻水的真实写照。

44 岁的严方琳是大关村村主任,13 岁时要挑起扁担在深山里走上几公里取水。彼时,山泉水量在夏季充足,出门一两个小时就能挑 60 斤水回家;冬季的枯水季节要是碰上干旱,吃水便成了大问题,严方琳凌晨就要披上蓑衣、打着火把出门。

" 出水口流出的水就有麻底索(缝鞋底的麻线)这么大,村民用蓑衣盖在身上保暖,等待排队打水,最长要等上 5 个小时。" 严方琳对这段记忆刻骨铭心。但即便如此苦干、与生活抗争,大关村每家每户仍旧缺水,以至于一到下雨天,泥泞的路面积起水凼,村民用嘴对准贯穿的竹筒,用力吸起水凼里的水转入桶中。运气好,村民能找到几个水凼,装满一桶浑浊的雨水,但嘴里也会粘满泥沙。

进入上世纪 90 年代,跟随外出务工的大潮,麻山地区的村民走出深山,同时也得益于政府的扶持,村民开始在房前屋后、田间地头修水窖蓄水。大关村村支书严文发说,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村民家里的水窖也修了几个,木瓦房改建了平房,楼顶也能存水。

" 水存久了也不行,树叶、昆虫尸体在水里腐烂发酵,水都有一股臭味。"53 岁的严文发直率地说,十多年里,供水部门来了大关村好几次,因施工难度大、资金短缺,每次都摇摇头离开,他心里也嘀咕," 这辈子到底能不能喝上一口自来水?"

去年,严文发的愿望实现了。

年,罗甸边阳镇原本只供应边阳镇居民用水老水厂,无法满足边阳镇发展及辖区村民对自来水的期盼,罗甸县决定新建边阳水厂。2 年多时间,完成前期准备,5000 万元的资金缺口成为最后一道坎。

" 我去年 9 月 2 日到罗甸对接帮扶工作,第二天贵阳的资金就到了。" 年,贵阳对接帮扶罗甸县,贵阳水务局李小京受命到罗甸县水务局担任党组成员、副局长。李小京说,贵阳的及时帮扶,使得边阳水厂在 3 个月顺利完工投产,通过三级加压惠及到边阳镇周边及东部沿线 20 公里外、隔壁龙坪镇的大关村,圆了沿线村民几十年的饮水梦。

在脱贫攻坚中,罗甸扎实推进 "3+1",目前,全县自来水普及率已达到 99.7%,剩余部分也进行了水窖盖板、加装净水器、投放消毒药片,实现了安全饮水全覆盖。

吃水难的日子一去不复返,罗甸人却难忘 " 滴水贵如油 "。大关村村民王志忠打开自来水管,白花花的自来水在豆子上舞蹈,又顺着簸箕往下流入水桶囤积用于生产,每一滴水都显得弥足珍贵。

罗甸县的崇山峻岭中,随处可见村民修建的水窖,用于生产灌溉

一份真情:用 " 心 " 干实事

罗甸县木引镇 " 花果山 " 有花有果,是一片 5000 亩的精品水果园,也是罗甸最大的水果基地,老板名叫胡正明,四川阿坝州人。4 年前,罗甸、木引两级政府把他请到木引镇,前后投资了 8000 万元办起水果基地。

改革开放后,胡正明和老家的村民放弃低效农作物,全面种植水果。10 年前,胡正明来到贵州,在黄果树景区附近流转土地种上了 1000 亩李树,几十年的种植经验,让胡正明与他的水果名声大噪,传到了罗甸县。

" 木引地里位置太偏,我真是被罗甸干部的真心打动了。" 年,罗甸县及木引镇 12 名干部组成的考察团到阿坝州找到胡正明,第二年罗甸县委书记、县长又亲自带队来考察,盛情之下胡正明前往木引镇考察。

一座山连一座山,干部陪着胡正明从天亮走到天黑。开动员会,木引镇干部挨家挨户做工作;土地丈量到哪里,挖掘机就紧跟着到哪里 …… 人到、心到、情到、行到,胡正明感叹道:" 罗甸干部的执行力太强了,3 个月时间,我就把 5000 亩荒山改头换面。"

当好群众的 " 贴心人 "、" 办事员 ",木引镇干部的作风,不仅让胡正明动容,也让木引镇的村民真切地得到了实惠。

在胡正明的果园里,平均每天都能向村民提供近 100 个岗位。50 多岁的胡正明个高壮实、穿着白色大汗衫,顶着太阳在果园亲力亲为,原本两位不待见他的村民现在也在果园里挣钱,还不时向他讨教种植经验。

对于前来讨教种植经验的村民,胡正明欣喜欢迎。胡正明直言:" 到木引镇投资除了想赚钱,也想体现自己的价值,让村民学会一种技能,带富一个家庭。"

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项目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木引镇副镇长杨纯平说,为了带动木引村民脱贫,木引镇招商引资的两家外地企业发挥了带头作用,村民也自发种上了蜂糖李、柠檬、桃子等精品水果,如今,全镇共有 1.5 万亩蜂糖李,为村民脱贫增收找到了出路。

在罗甸县农业企业中,外地企业家创办的龙头企业大约占 20% 的比例,能引进这些企业推动脱贫攻坚,关键在于县领导、基层党员干部用 " 心 " 用 " 情 " 做扶贫。

龙坪镇 2800 亩火龙果基地的老板黄荣志是浙江人,原本在罗甸从事工程项目,在县委书记、县长的劝说下,黄荣志改行做农业,县里、镇里派来专家驻地指导,黄荣志也从外行干成了内行,火龙果远销省内外。

如今,黄荣志的心和县里乡里、农户连在了一起,拧成一股绳,企业在壮大,村民也过上了好日子。

木引镇水果基地,村民正在采摘李子

一个家园:三代人的进城梦

近十万人的罗甸县城,约五分之一的人口,是易地扶贫搬迁户。

斛兴街的学府家园,是该县的一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住入了 8000 余名从大山中搬出来的困难群众。走进这个高楼林立的小区,不时能听到浓浓的布依族口音。

65 岁的韦定丰和老伴,是 年跟着易地扶贫搬迁的大儿子从红水河镇沫村村来到这里的。儿子和儿媳去了外地打工后,韦定丰和老伴以一年 3800 元的价格,将家乡的土地流转出去,带着两个孙子在小区读书。

" 在老家,出门就是山,生病了,要走七八公里才能到医院。读书,就更恼火了。" 韦定丰说,年轻时的他,尝尽了粮食不够吃、交通不便、生病就医难的苦,也经历过住茅草房、瓦房、砖房再到平房的生活,他做梦都不希望儿子继续复制自己的生活。为此,年轻时,他曾和很多老乡一样在城里打工,租房子供娃娃读书,希望他们能摆脱大山的束缚。

年,罗甸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韦定丰的大儿子一家于 年被安置到学府家园:在这里,1 公里的范围,配套有幼儿园、小学和中学;老人和小孩身体不舒服,也不用着急,随时都可以找到医生;柴米油盐日用品,随用随买 ……

韦定丰说,从他儿子这一代起,从此摆脱了难以养活人的大山,在城里有了一个家。

韦定丰对城里的生活还算熟悉。一些从未出过远门、年纪大一点的老乡,刚从山里搬到学府家园时,有的下楼转一圈回来,就找不到家了。而且不少人生活习惯不好,爱乱扔垃圾。

学府家园综合服务中心为此实行了社区 " 楼管委 " 包楼,让教师、医生包户管理,及时解决搬迁户遇到的各种困难。后来,中心还草拟了一个 " 居民公约 ",发现谁乱丢垃圾,就罚谁扫一周或一个月的地,同时开展文明居民、文明家庭等评比活动。

" 现在,搬迁群众的家里,比过去整洁、干净得多了。" 罗甸中医院的包户干部罗瑜说,一些村民还学起了广场舞,很快融入了城市生活。

为让搬迁群众搬得进,也稳得住,服务中心对有劳动力的搬迁群众进行了密集培训,采取了帮助外出务工、在县内工业园区开发岗位等方式,帮他们稳岗就业。社区引进的 " 扶贫车间 " 制衣厂、民族服装加工厂、手工刺绣小作坊等,让一些过去在山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带娃妇女,不出小区就能赚钱。接受能力强的,还在抖音上卖布依族服饰,有的从村姑摇身一变成了 " 网红 "。

年起,罗甸县选择县城和集镇的好地段,高标准规划建成了 13 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一批批扶贫干部走进群山万壑的麻山腹地,将 39852 名群众从山旮旯里搬出(其中,贫困人口 33549 人),搬迁规模占到了全州搬迁人口的 16%。易地扶贫搬迁,不仅阻断了 " 穷根 ",也让这些来自深度贫困村的群众,走上了脱贫致富奔小康之路。

专题 # 决战决胜

【来源:ZAKER贵阳】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