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给8月出生宝宝起名字大全 8月生的小孩给怎么起名字

给8月出生宝宝起名字大全 8月生的小孩给怎么起名字

时间:2019-08-10 15:01:30

相关推荐

给8月出生宝宝起名字大全 8月生的小孩给怎么起名字

面对30多岁仍孤身一人的李讷,身为父亲的毛泽东曾语重心长地说道:嫁个农民也行,嫁个工人也行,我只希望你幸福……

1940年8月,李讷出生于延安,她和姐姐李敏的名字都是取自《论语》中的一句话:“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那时候的中国还在抗日战争阶段,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但是李讷却在父亲的庇佑下度过了一段欢快的童年时光。

时光匆匆,转眼间李讷长成了一个文静秀美的大姑娘,她在北大读书时,曾被一名谈吐洒脱、才气横溢的男同学深深吸引。

然而,害羞的她不敢主动表明心迹,但时间长了,她也凭借着敏感和直觉发现对方其实也对她有意。于是在一天傍晚,两人捧着书走在校园的小路上,李讷鼓起勇气,向对方说:“咱们永远走下去吧!”

然而,对方当即明白了她的意思,但却一脸惶恐地说道:“那怎么行!我是普通人家的儿子,你是领袖的千金,我们是不可能的呀!”

说完便快步走开了,只留李讷呆呆地愣在原地。这件事情给李讷造成了不小的打击,从那之后,她再也不轻易向旁人表露自己的心思,她也因此单身到了30岁时。

1970年,李讷在井冈山的五七干校劳动时遇到了一名姓徐的热心小伙。那人见李讷孤身一人在田间劳作,于是便主动过去帮忙。两人一边干活,一边聊天,不知不觉就到了分离的时刻。李讷向小徐表达了感谢,对方微笑着表示一点小事,不足为谢。

在后来的相处中,李讷得知小徐出身贫寒家庭,文化程度也不高,但长得眉清目秀,脑子也聪明灵活。

于是在劳作之余,两人还经常一起打球,读书,探讨各自的理想,最终陷入了爱河。

后来,李讷给父亲的信中坚定地写道:我自愿与小徐结婚。毛主席看她心意已决,于是便同意了这门婚事,并从自己的稿费中拨了一部分钱,给女儿添置了一些生活用品。

婚后的二人度过了一段甜蜜的岁月,并生育了一个可爱的女儿李小宇。就在李讷认为幸福的生活会继续持续下去的时候,矛盾和摩擦也开始出现了。

两人的经历和眼界有着很大的差别,他们在志趣、性格、思想、文化和精神层次的追求上有着相当大的差距。

北大毕业的李讷每次想和小徐聊些文化相关的话题时,都很难得到对方的回应,更别提精神上的共鸣了。

渐渐地,两人开始同床异梦,最终走到了离婚的地步。

为了孩子,李讷拒绝了许多热心人的介绍。那段时间,她时常一个顶着寒风,冒着大雨,登着三轮车去接送孩子上下学。除了工作之外,她还要洗衣,做饭,缝补,承担了全部的家务。

离婚后的李讷曾带着孩子去看望过生病的父亲,主席语重心长地对她说:“嫁个农民也行,嫁个工人也行,我只希望你幸福。”

这一番话令李讷潸然泪下,她知道父亲心疼自己无依无靠,一个人带孩子很是艰难。于是她接受了卫士长李银桥的“牵线”。

李银桥和妻子韩桂馨对李讷的生活十分上心,毕竟这是他们看着长大的孩子。1984年时,夫妇俩将李讷和云南省一军区参谋长王景清邀请至家中做客。

王景清也是离过婚的男人,在气质和经历都与李纳十分接近,而且他为人实在,待人体贴又温和,是个很好的人选。

王景清在李银桥夫妇口中得知了李讷的不易,他对这个坚强的女性很是欣赏。

李讷也感觉自己与王景清的接触并不尴尬,反而还谈得很投机。经过数月的了解和接触,两人终于确定了关系。

1985年李讷和王景清在北京举行了婚礼,他们特意宴请了那些关心过他们的长辈,领导和亲友。

在众人的祝贺声中,他们喜结连理。在婚后,他们相处的十分融洽,王景清也十分疼爱乖巧、懂事的李小宇。

王景清与前妻的3个子女来探望时,李讷也都会热情接待他们。

两人就这样携手走到了晚年,在二人退休后,他们一起阅读报纸,收看新闻,摆弄花草,打太极拳,在晚饭后还会挽着手去散步。在最后的岁月里,他们相互扶持,一同度过了平静又安宁的生活。

#山河月明# #明朝趣事#

导读: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这是中国历史上、大人小孩儿都耳熟能详的人物,虽然距今六百多年了,人们还津津乐道,想必是有他的特别之处,没错,这是一个从贫民出生的放牛娃儿、登上皇帝宝座的传奇故事,本文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大家讲述朱元璋及他的明朝那些有趣的故事,顺便教会你怎样当上“皇帝”,哈哈~

第1章 从小认识朱元璋

公元1328年,濠州(今安徽凤阳)的一个小山村里,农民朱五四的妻子陈氏又怀上了一个孩子,在此之前,朱五四已经有三儿两女,靠着经营一个豆腐店微薄的收入,根本维持不了一家多口的生活,于是两口子主要的时间都用在帮地主刘德家种地上面,一年下来的工钱,勉强能维持一家人的开销。这不,妻子又怀上了孩子,家中要再添一张吃饭的嘴,朱五四心里那个焦虑啊,没做过当家男人的,还真体会不了!在那个没有节育措施的年代,怀上了孩子只能生下来,想到最苦的人还是自己的妻子,朱五四每天不停地耕田种地,一心想着多挣点钱、让一家人吃上饱饭。

经历十月怀胎,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陈氏感觉腹中一阵巨痛,这是临盆的征兆呀,朱五四家中的人忙作一团,准备接生,此时夜空中突然闪起一道红光,直直的悬在朱五四家的房顶上,象一把发光的宝剑,把整个漆黑的小山村都照亮了,周围的邻居纷纷跑出来观看,众人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儿,以为是失火了(引据《明实录》),直到朱五四的家中传来一阵婴儿的啼哭声,大伙儿才明白过来,原来是“小朱五四”出生了!

朱元璋出生后,他的父亲按照惯例给他取了一个名字,叫“朱重八”。

是个什么惯例呢?当时是元朝,元朝有个规定:老百姓如果没有进学堂读书,就没有正式的名字,只能以出生日期相关的数字来取名。象他们朱家,世世代代都是农民,而且还是十分贫穷的那种家庭,哪里读得起书,于是朱家的几代人,取的名字都用数字,比如朱五四的曾祖名字叫“朱百六”,祖父名字叫“朱四九”,爷爷的名字叫“朱初一”,呵呵,有意思吧。(话外音:不知道如果有同月同日生的,又取什么名呢)

好了,根据“朱重八”这个名字,我们基本可以确定他是农历八月初八出生的了,虽然史书没有明确记载,但是就是这么个理儿吧!

朱重八出生的时候,可没有人知道他将来会当皇帝,没有人关注,更没有人关心,连自己的父母也疏于照顾,家里太穷了,父母整天都要下地干活,哪有太多的时间过问孩子。于是朱重八就跟兄弟姐妹挤在一间破茅草屋里,屋顶上还分布着大小不一的窟隆,晴天太阳晒,雨天就漏水,夏天蚊子咬,冬天冷风吹,日子过得真寒酸哪!

七岁的时候,朱重八就想读书了,那是一次跟随哥哥去山上打柴,途经一所书院(注:元朝的一种私塾),看到里面的先生正在教课,而里面坐着的学生跟他年纪相仿,他们已经走出很远,还能听到书院里朗朗的读书声传过来,这件事给幼年的朱重八埋下了一颗想读书的种子,每次借上山砍柴的机会,偷偷去那所书院听先生讲课,听书识字,他也想坐在教室里面,可是他的父亲朱五四付不起学费,哪里可能让他读书!“你已经长大了,去跟地主家放牛吧!”,父亲的一句话,让朱重八“进书院坐椅子”的梦想破碎了,那就放牛吧!反正是没得选择,其实从他出生的那一刻起,他生出来之后干什么工作,他父亲就已经帮他想好了,那就是帮刘德家放牛。

这一放,就是十二年。没有读过书的朱重八,一边放牛,一边也憧憬着自己的未来。他自小非常的聪明,把放牛的技术钻研得炉火纯青,自小在牛背上长大的孩子,不但带着几分牛气,还练就了一身上窜下跳的牛背功夫,时间一眨眼,朱重八已是十七岁的少年!不过他此时所念想的,并不是家国情仇,而是邻村那个俊俏的姑娘,那姑娘生得貌美如花,叫什么名儿,已经无从考证了。

而此时的中国,历史的脚步已经走到1344年,这一年的元朝发生了几件大事,每一件都关乎着元朝的生死存亡,谁都想不到,后面将要发生的大事,会跟这个名叫“朱重八”的放牛娃儿牵扯上关系,而且,还扯上了一辈子的关系。当然了,朱重八他自己,也没有料到呀!

1959年8月29日,中南海菊香书屋。毛主席亲自主持了大女儿李敏和孔令华的婚礼。

李敏是毛主席的大女儿。1936年冬,红军长征到达保安县,贺子珍生下了她和毛主席的第五个孩子。邓颖超、康克清等人前去探望,邓颖超同志抱着又瘦又小的孩子,爱不释手:“真是个小娇娇呀!主席,你赶快给孩子起个名字吧!”

毛主席笑了:“小超啊,孩子的名字你不是已经起好了嘛,就叫娇娇吧。”

4岁时,娇娇被送到苏联,和母亲一起生活。1949年初夏,娇娇才回到父亲身边。父女情深,毛主席非常喜欢娇娇,他亲自教娇娇读书习字。

该上中学了,毛主席对娇娇说:“娇娇是你的小名,该上中学了,我给你取个学名。子曰: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你就叫敏吧。爸爸因为革命工作的需要,用过不少化名,我最喜欢李德胜这个名字,你就叫李敏吧!”

毛主席虽然非常宠爱李敏,可是宠爱不是溺爱。毛主席一直应该要求李敏,告诫她要做普通人,千万不能搞特殊。

李敏进入八一中学以后就开始住校,每逢周末才坐公交车回中南海,回去以后还不能和爸爸一起吃饭,而是到工作人员的食堂排队买饭吃。

高中快毕业的时候,周末李敏回到中南海,告诉爸爸她谈恋爱了,毛主席听了点点头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婚姻自主。你是大孩子了,只要你觉得好,爸爸没意见。”

接着毛主席问李敏:“娇娇啊,小孔的父亲是哪个?在哪里工作啊?”

李敏说:“这个我倒没问过,他也没说过。”

毛主席笑了说:“傻孩子,你什么都不知道,怎么和他谈朋友?”

李敏不解地问道:“爸爸,我是和小孔谈朋友,了解家长干什么?”

毛主席语重心长地说:“还是要问一下,了解情况嘛。”

第二个周末回来,李敏告诉毛主席小孔的爸爸是孔从洲。毛主席听了点点头:“孔从洲将军,我知道,我了解他。”

1959年8月29日早上,毛主席刚刚从外地回到北京,就把李敏和孔令华叫到办公室,商量婚礼的准备事宜。

孔令华是孔从洲同志的二儿子。孔从洲(1906.—1991年),陕西人,杨虎城将军的部下。参加了西安身边,后来指挥了巩县起义,加入到人民解放军,曾任炮兵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毛主席亲切地对两位新人说:“婚礼从简,除了双方家长,还有你们的蔡(畅)妈妈、邓(颖超)妈妈,我的亲戚王季范就在北京,是一定要请的。卫士一组的叔叔们也要参加。”

李敏表示同意:“我另外有几个朋友和同学也要参加。”

李敏几年来省吃俭用,把爸爸每个月给的零用钱攒了下来,一共只积攒下来45元钱,她给孔令华买了一件衬衣、一条裤子、一双皮鞋,还想买件上衣,钱不够了只能作罢。李敏没有买新衣服,婚礼当天穿的是旧连衣裙,裙子上的胸针是孔令华花3毛钱买的。

新房的几样简单家具是借公家的,两个人就新买了一个床单和被罩。毛主席委托生活管理员置办了3桌酒席,每桌只有8个菜。

中午,正在北京开会的孔从洲被毛主席派人接到了中南海。一见面,毛主席紧紧地握着孔从洲的手,亲切地说:“今天两个孩子结婚,请你来坐一坐,叙一叙。”

婚礼由毛主席亲自主持,参加人数连小朋友在内,一共33位。毛主席首先向前来参加婚礼的客人表示感谢,接着他拉着孔从洲的手对大家说:“这位是李敏的公公孔从洲同志,他的先人是孔子。我的亲家不愧是孔夫子的后人,孔令华就被教育得很好嘛!有这样的好父亲,两个孩子一定会幸福的。”

毛主席举着酒杯向李敏和孔令华表示父亲的祝福:“你们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喝完酒,毛主席风趣地对孔令华说:“不用忧来不用愁,二人心意两相投。”

在场的客人听到毛主席幽默的话语都笑了,毛主席也开心地大笑。平时基本不沾酒的毛主席,竟然喝了好几杯……

1962年,李敏的儿子出生了,毛主席非常高兴,亲自给外孙起了个名字:孔继宁(继承列宁事业)。

观点:毛主席是大国领袖,也是一位疼爱女儿的好父亲。疼爱、宠爱决不是溺爱,毛主席对李敏是严格要求,总是教育儿女要做普通人,生活上要养成艰苦朴素的作风,工作上要向工农干部学习,不能搞一点特殊。

谁能想到身为毛主席喜爱的大女儿,李敏结婚穿的还是以前的旧连衣裙,新房里只添置两样新铺盖:一件床单和一个被罩。婚事从简,连工作人员在内,只摆了三桌,每桌只有8个菜。

这就是毛主席为女儿操办的婚礼:看似简简单单,其实是父爱如山。

#历史人物#

【毛主席的女儿李讷谈领袖家风】

李讷是毛主席和江青的女儿,几十年来,她一直深居简出,不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不接受任何组织的名誉头衔,默默无闻甘于清贫,过着与普通老百姓一模一样的生活。

【出生在延安】

1940年8月,李讷出生在延安。虽然战争年代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生存环境非常险恶,但李讷在毛主席的身边,仍然度过了快乐的童年时光。

李讷回忆:我出生后的大多数时间在我父母亲身边。哥哥姐姐都在苏联,父亲也需要一个孩子在身边,活跃家庭的气氛,所以我没有进过保育院或托儿所。

父亲工作很忙,也需要休息,但是他放不下手中的工作。我的任务就是让要他暂时放下手中的工作休息一会。在他太累了的时候,大人就将我推进去,让我跟他玩。小孩子去了,他就会不由自主地跟小孩子玩一会,就可以休息一会了。

我记得我最早学说话时就有这样一句:爸爸,散步去。进城以后,我父亲还说过:你小时候就会说:爸爸,散步去。当时我很小,就两三岁,只能攥着他一个手指头,拉着他去散步,然后拉着他的两个手指头,然后拉着他的三个手指头,然后再拉着他的手掌,我就是这样慢慢长大的。

延安的生活很苦,当时也不觉得有多苦。自己拿着小碗,跟着大人到食堂排队打饭,吃黑豆,觉得挺好的。有的小孩子说,吃黑豆牙齿会变黑。我父亲说:不会的,吃黑豆对身体好。延安生活条件好的时候,也就是小米饭、山药蛋,就是那些普普通通的饭食。那个时候,大家觉得能够为前方分担一点困难,自己多吃一点苦,都很高兴。小孩子和大人一样也都很高兴。

【李讷名字的由来】

李讷回忆:我生下来以后,可能开始也不叫这个名字吧。后来说还是正式给起一个什么名字吧,爸爸就给我起的这个“讷”。以后我姐姐从东北来到北京,我爸爸说,那就还是这一句话里的“敏”字。就是根据孔子《论语》里的那句话嘛: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我们姐妹两个人,就是各取了一个字。我姐姐取名“敏”,我取名“讷”。孔子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少说话,多做事。

【中共中央转战陕北时的李讷】

1947年3月18日,毛主席率领中共中央机关撤离延安转战陕北时,李讷也同时跟随着父母亲一起撤离延安。

李讷回忆:1947年时我才6岁多一点,还没有到入学年龄,就跟着部队撤出延安行军。开始还跟着嘛,还跟着父母亲,过封锁线时我睡着了,什么也不知道了。战士们背着我,都是很紧急的,因为我不会骑马,只好把我拿绳子捆在马鞍子上,就这个样子撤出的延安。

3月29日,中共中央决定:毛主席、周恩来、任弼时率领中共中央机关和人民解放军总部留守陕北,指挥全国的人民解放战争;刘少奇、朱德、董必武等人组成中央工作委员会,东渡黄河前往晋察冀根据地平山地区,担负中央委托的工作。

4月11日,中共中央决定:叶剑英、杨尚昆等人组成中央后方工作委员会,率领中央机关大部分工作人员东渡黄河,撤退到晋绥根据地,统筹后方工作。李讷也随着中央后委东渡黄河撤退到晋绥根据地,暂时离开了父母亲。

12月下旬,毛主席指挥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各个战场已经歼灭国民党军200余万,仅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扭转乾坤,使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变为战略进攻。

陕北战局稳定了,周恩来派人将李讷又接回到中共中央驻地——清涧县杨家沟,李讷与父母亲分开七个多月后又团聚在一起了。

【新中国成立后的李讷】

新中国成立后,李讷开始在北京上小学。为了避免学校对李讷的特殊照顾,毛主席不让李讷在登记表上家长一栏中填写自己的名字,而是填写身边工作人员的名字。到了李讷读中学时,学校要求严格,只好该怎么填就怎么填。

李讷高中毕业后,靠自己出类拔萃的成绩考上北京大学历史系。大学毕业后在北京郊区平谷农村种过地、在解放军报社做过编辑、后来又到江西“五七干校”劳动……

李讷回忆:我父亲对我们要求很严格,可以说他对我们的希望也是比较大的。但是他不希望我们做什么科学家,什么政治家,什么文学家,他不是的。他只要求我们做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他说,你们只要做到这一点,我就很满意了。他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十分严格的,对我们是言传身教。

我记得他那个卫生间里的洗涤用品,就是一块洗衣服肥皂,别的什么也没有。那个衣服上的补丁有那么多,他不用说,你自己自然而然地也就那样做了。我们家是严母慈父,我母亲对我的要求更严,我就是受父母亲的影响,就是要勤俭、朴素,就是要严格要求自己和群众打成一片。靠自己的能力学习知识,为国家做工作,自己养活自己。做一个自食其力的普通劳动者。

毛主席与世长辞后,李讷就像不畏严寒冰雪的青松那样傲然不屈。她一个人带着孩子离开中南海搬到北京西郊居住,靠自己微薄的工资收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天天蹬着三轮车接送孩子上学;蹬着三轮车去市场上购买米面和大白菜等,过着与北京普通老百姓一模一样的清贫生活。……

李讷回忆:我最大的感受是如果没有父母亲对我那样的严格要求,就没有我的今天。我很想念他们。

【历史上的今天】

188月10日,意大利开国三杰之一加富尔出生。意大利王国第一任首相。

1900年8月10日,中国语言学家王力诞生。教育家、翻译家,师从梁启超、陈寅恪、王国维、赵元任四位学术大师,推崇简化汉字并且推行汉语拼音,以求将来逐渐达到全民汉字拼音化,

1945年8月10日,弹道导弹之父罗伯特戈达德去世。美国教授、工程师和发明家,共获得了214项专利,月球上的戈达德环形山以他的名字命名,著作《到达超高空的方法》被认为是20世纪的火箭科学经典之一。

8月10日,中国哲学家高齐云逝世。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教学、研究工作。

【天天成语】

杜鹃啼血

释义:传说杜鹃昼夜悲鸣,啼至血出乃止。常用以形容哀痛之极。

出处:唐·白居易《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慧语香风】

钱财买不到真正的爱情。—— 佚名

【进度条】

▓▓▓▓▓▓▓▓░░░░░░

,您已经使用了60.60%

宋波,男 1987年8月出生,湖北汉川口音,与表弟李杨一同丢失。丢失时左眉处有一处伤疤,惯用左手,长方脸,大嘴巴,皮肤黝黑。 丢失时知道自己叫”波波“,记得父母名字,记得姐姐叫庆庆。记得楚雄市的”街心花园、龙江公园和火把节”。

李杨,宋波系表兄弟,两小孩1990年随父母到云南楚雄市鹿城北路口门店经商(卖衣服)时于1992年元月1日被拐走,当日在云南省楚雄市公安局报案,楚雄市电视台登寻人启事近十天,并经过一年多的苦苦寻找未果。

7月13日,被拐到福建的宋波刷到了姐姐发的寻亲视频,他觉得三个人的照片很暖心,感觉到了温暖。感觉这个视频就是找自己的。后到湖北帽子叔叔那边采集血样,比对成功。昨天22日宋波回到了湖北汉川,回到了亲人身边,一家团聚了。#湖北#

新中国炮兵之父—朱瑞。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来说,朱瑞这个名字可能有点陌生,可是他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史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1905年朱瑞出生于江苏省宿迁县埠子镇孝义乡朱大兴庄。(今宿迁市宿城区龙河镇朱大兴庄)

他是解放战争时期牺牲的我军最高级别的军事将领,他很早就参加了革命,先后参加过秋收起义、红军长征、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在各个重大时期都有很多贡献,是我军一位非常优秀的军事将领!

1925年党中央派朱瑞去苏联留学,在苏联克拉辛炮兵学院专修的是炮兵。求学期间他参观了苏联红军强大的炮兵部队,发现苏联的火炮不仅口径大,而且非常精密,炮管和炮弹造价都非常高,对精准度和炮兵的专业要求也相应的提高。于是他钻研火炮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下定决心把学到的东西带回祖国!

1945年6月,周副主席、毛主席先后约朱瑞谈话,他婉谢中央安排他做军委副参谋长的意见,主动要求去搞炮兵教学。毛主席赞扬他自觉考虑革命工作的需要和大局,不计较个人职务高低。临别时,毛主席握着他的手说:“苏联有炮兵元帅,你朱瑞就是中国的炮兵元帅吧”!同年延安炮兵学校成立,朱瑞任第一任炮校校长!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在东北地区落下了大量的武器弹药。除了缴获,朱瑞还动员了东北群众搜集了的大量火炮残骸,组建几支规模庞大地面炮兵部队。所以,解放战争后期,美式装备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军都可以和他们面对面的硬刚!

辽沈战役期间,朱瑞将军不幸踩到了敌人预先埋下的地雷英勇牺牲,年仅43岁!

丈夫是混蛋,她独自培养出4位中央委员,临终不知儿子已壮烈牺牲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母亲为了孩子可以做任何事。

在近代,有一位传奇母亲,因为丈夫的混蛋,她带着孩子们逃走,独自抚养,结果培养出了4位中央委员。不过她的命运也算悲惨,临终时还不知道自己的儿子早已壮烈牺牲了。

这位传奇母亲就是葛健豪,听起来有点像男人的名字,可能这也预示了,她要像个男人一样,坚强勇敢,独自面对这个残酷的人生。

1865年8月,葛健豪出生于湖南双峰。她的父亲跟着曾国藩,原本是湘军中的一员参将,后面又运过盐,和曾国藩有着姻亲的关系。在这样的环境下,小时候的葛健豪受到了良好的家风,五六岁的时候,就在家馆中读书写字,小小年龄就可以背诵《四书》等多种国学书籍。

到了16岁的时候,她嫁给了蔡荣锋,婚后为他的丈夫生了六个子女。从小接受良好教育的葛健豪,经常教育子女要懂助人为乐,要关爱贫苦大众。

她的丈夫没读过多少书,脾气也粗野,这使得他们夫妻三观合不来。不过葛健豪并没有放弃自己的丈夫。她找到自己的母亲,并在自己母亲的帮助下,为丈夫在上海找了一个小职位。

但是她的丈夫并未从此安稳下来。由于她的丈夫从小就生活在农村,没见过大世面,最终很轻易地就被上海花花世界所迷惑,学会了不思进取,染上了一身的坏毛病。

这还不算什么,让她最气愤的是,她的丈夫迷上了大烟。面对这样的丈夫,葛健豪失望透顶了,本想着让他出去看看大世界,没想到适得其反。

葛健豪决定带着孩子回娘家,开始了新的生活。没想到她的丈夫做出了更过分的事情,在一九一四年,她的丈夫想要把十岁多的小女儿蔡畅,以500银元的价格卖给别人做童养媳。

作为一个母亲不求大富大贵,只求孩子平平安安地过完一生就足够了。眼看着自己的孩子将要被卖掉,简直就跟割自己身上的肉一样!

她强烈反对丈夫的做法,自己的儿子蔡和森知道以后,也是和母亲一样反对。经过商量,她最终选择让女儿远离父亲的身边,于是哥哥把妹妹接到了长沙去上学。

就这样孩子们到了长沙学习,而作为母亲,她想陪着孩子们。于是50岁的葛建豪,不甘心于年龄,便同孩子们一起到县城求学。学校以她的年龄比较大,拒绝了,但她没有放弃,经过跟学校的沟通,最终达成了自己的愿望。

葛健豪的求学生涯并没有止步。当时赴法勤工俭学形成了一大浪潮,不久葛健豪和她的女儿蔡和森,以及30多位同学从上海到法国留学,她在法国勤工俭学中,像高三学生那样攻读着法文。而她的女儿蔡畅,在19生下了第一个小孩,葛健豪于是既要学习法文,又要照顾外孙女,需要很大的时间和精力,可是葛健豪还是坚持下来了。

葛健豪是1600多名法国留学生中,年龄最大的,在当时被誉为20世纪"惊人的妇人"。葛健豪用她的毅力将孩子们培养成了一个个的人才。

而她的无私奉献,有毅力的精神,还有一颗爱国之心,为她的儿女做出了榜样。在她的影响下,她的四位家人:儿子蔡和森、儿媳向警予、女儿蔡畅、女婿李富春,都成了叱咤风云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一九四三年三月十六日,传奇母亲葛建豪去世了,享年78岁。临死之前她还不知道,她的儿子蔡和森早已经壮烈牺牲了。#历史#

#育儿事务所#0~12月龄发育指标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