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穿过时光隧道 探索“时光隧道”的蝶变

穿过时光隧道 探索“时光隧道”的蝶变

时间:2018-11-05 06:36:23

相关推荐

穿过时光隧道 探索“时光隧道”的蝶变

——江苏邳州“时光隧道”成长记

世界银杏看中国

中国银杏看邳州

3000米的银杏“时光隧道”惊羡世界

全国十佳银杏特色小镇

全国五大银杏观光基地

图片摄影:陈伯伟

江苏省邳州市铁富镇,因 “时光隧道”而名扬天下。每到秋季,满城金色吸引游人接踵而至。

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八年前的姚庄村,那是“时光隧道”的起点,也是一个十里之外也少有人听闻的村落。这个村落用了八年时间,以“一棵树的风景”为世人呈现出一条“时光隧道”,也成全了自己特有的姿色。

所谓“时光隧道”,其实是一条画面优美的乡间道路。正是这条道路,成就了铁富镇和姚庄村的美名。,姚庄村所在邳州市铁富镇荣登中国十大最美“银杏文化小镇”之一,跻身全国五大银杏观光基地。由银杏树林立就列而成的3000米“时光深隧道”惊羡了世界,定格了“世界银杏看中国,中国银杏看邳州”的说法。

一条乡间小道何以走红网络?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吸引了各大媒体、亮相全国,走向国际视野?它的“一路成长”中,有什么神奇奥秘?穿过时光隧道,让我们来揭开“时光隧道”成长的秘密。

八年前,乡村小路“首秀”省报

“时光隧道”的成名很有偶然性,起初并非来自设计,其蝶变历程也值得回味。

“如果说四十年改革开放刷新了中国;那么,八年时间,成就了邳州的‘时光隧道’。”八年前的张开军,还是铁富镇广播站的一名会计,彼时,他刚从部队转业安置不久,年轻、激情,富有活力,跑村入户安装有线电视是他的日常工作。

那些年,邳州市的银杏苗木正卖得红红火火,看到村民通过银杏树富裕起来的精气神,触动他久藏的文字情节,一篇《邳州铁富镇姚庄村:银杏产业铺就致富大道》(原文于5月26日《江苏经济报》)在省报首秀了姚庄村,文字配图就是那幅后来家喻户晓的春天里的“时光隧道”特写。

于是,张开军成了第一个发现并将“时光隧道”推向“窗外”的人。

对于美丽乡村的直观表达,图片是无声的语言,时间是最好的定格。

“实话实说,我怎么也不会想到这条路今天会这么火,”张开军描述当时的心态,“当时写好了稿子之后,总要配张图片吧,我就借了一部小型数码相机,随意拍了这条姚庄村民出行的唯一小道。”此前,没有人把这条乡间小道当作一道风景。

八年之中,村民们经常看到另一种风景:一辆红色125摩托车在“时光隧道”里穿行,那就是张开军在忙着去各家各户安装有线电视。他用八年之间给村民们带来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声影,也将姚庄村最美的风景“时光隧道”带给了世界。

真正让邳州本地人知道姚庄村的,应该是6月1日。这一天,《邳州日报》原文转载了张开军发在《江苏经济报》上的那则新闻报道,并在邳州市政府网首页推出,这幅青翠欲滴的“时光隧道”标识也在网站上滚动出现。彼时,那幅朴素而绝美的图景并没有名字,犹如尚未起名的婴儿,但它一出生就迎合了生态发展的脉搏,势必一鸣惊人。

躬耕银杏30年,50万亩“生态林”连成片

无论你站的多高,走的多远,都有来时的路,以及一路跋涉的经过。

八年时间,一条被村民习以为常的乡村小路出了大名。姚庄“时光隧道”的出名,出乎了所有人最大的想象,当然也包括当时参与栽植这两行银杏树的村民,这也正好也验证了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的科学性。

美好生态转化为经济价值,只是需要人民的耐心坚守和时间的积淀。 “我们也没有想到,栽树会栽出一道风景线,会栽出一条产业链,会每年带来几十万的游客经济。”放弃在外地打工的姚庄村民冯言,借着家门口的风景,赚着最轻松的钱,深刻领会了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的真谛。

貌似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偶然成效,实则藏着必然的逻辑。

沿着历史回溯,在江苏邳州,银杏栽培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而规模种植则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当时,第一次银杏种植热潮的初衷是繁育绿化苗木,销售银杏苗木已经给当地村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此后,邳州市委市政府因势利导,开始大力扶植。经过三十年的耕耘,目前,除了“时光隧道”旅游景点外,邳州市现有银杏种植总面积约50万亩,成片林30万亩,定植1900万株,在圃银杏苗木2.5亿株,银杏资源总量堪称“世界第一”。

“一棵树”撑起了一大产业,“一棵树”富裕了一方百姓,“一棵树”成了“一棵树的风景”。每到秋季,整个邳州市“满城尽带黄金甲”,其景、其韵、其情,无不让人震撼。

目前,邳州市把绿色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不断拉伸产业链,重塑价值链,激活创新链,推动银杏全产业链开发和一二三产贯通发展,实现了生产、生活、生态的融合提升,货真价实地将绿水青山转化成了金山银山,走出了一条“生态+文旅”的富民大道。

因“道”而富的邳州人,更加重视和珍惜生态化发展,未来的秋赏银杏,必然以邳州为核心,带动辐射周边,而这片区域蕴藏的旅游资源也将以逐渐兴盛的“银杏游”成为牵引点。

权威媒体放大“时光效应”,蝶变成景

路通则人通。如今,铁富镇的“时光隧道”名声在外,吸纳着源源不断的外资,助推镇域经济的发展,迅速成为苏鲁豫皖四省交界的商贸物游中心市镇。同样,姚庄村村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面貌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家住米滩村的马小龙,大学毕业后原本在上海一家上市公司做管理,但从未放弃自主创业的念头,随着家乡景象的持续向好,他在艾山北大门经营了一家马术训练场,每到周末或假日都会聚集一些热爱运动和挑战自我的年轻人。特别是秋读银杏的黄金旺季,姚庄村“时光隧道”每天的游客接待量都在十几万人次,可谓摩肩接踵、车水马龙。马小龙总会抓住时机,赚一季“走马观叶”的钱,他调配来景点的那匹白马就是游客的最爱。

不是小白马装点了“时光隧道”,而是“时光隧道”刷靓了邳州的颜值,提升了人民的幸福指数。

“时光隧道”的成名,离不开当地村民对银杏树的热爱和精心的培育,当然,也离不开媒体人的发现和推进,更离不开摄影家们的渲染,朋友圈的围观,你和我的点赞。但是,为“时光隧道”重磅提名的还是10月15日央视的《焦点访谈》,该期节目也成了“时光隧道”最权威的“广告”。

从最初的《江苏经济报》、《邳州日报》、《地理中国》杂志……直至国家级权威媒体,这一步一步才有了“时光隧道”今天的成就。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多年以来,邳州市委市政府坚持绿色替代发展,不断力抓生态建设,从“千亩古栗园”的保护开发,到“天下水杉第一路”的茁壮成长,再到“银杏甲天下”的品牌价值,如今的邳州市已是四季有色,春秋闻香。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邳州给人展示的是一幅幅和谐优美的生态图画。

初,江苏省发布了两批新农村建设试点,因“时光隧道”而崛起的姚庄村位列其中。邳州市委书记陈静说,邳州市将始终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路径,倡导绿色发展的理念,以奋斗的姿态持续推进发展高质量。

穿越时光隧道,才知道“时光隧道”背后的故事,这一处“妙手偶得”的景点,背后藏着朴素的万千劳动人民,在挥洒血汗的情景;是不断奋斗拼搏的人们,一步一个脚印追求幸福生活的见证;更是美好生态转化为经济价值,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最佳注脚。(文:赵京林 编辑:肖奎武)

(特别声明:本文力求走进最真实的“时光隧道”蝶变历程,由于受资料所限,很难梳理到位,仅为一家之言,不足不全之处,敬请见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