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起名字要看吉凶吗男孩子 起名字主要看哪方面

起名字要看吉凶吗男孩子 起名字主要看哪方面

时间:2020-12-05 14:35:12

相关推荐

起名字要看吉凶吗男孩子 起名字主要看哪方面

《周易》是周文王在羑里坐牢的时候,研究《易经》的心得体会。后来儒家的文化,道家的文化,墨家的文化,诸子百家的文化,都是从《周易》发展下来的。所以有人说《周易》是“经典中的经典,哲学中的哲学,智慧中的智慧。”

孔子五十岁开始研读《周易》,并且写了彖辞,他给《周易》下了“洁静精微”的四字评语。“洁静”包括了宗教的、哲学的多种含义,就是说学了《易经》,他的心理、思想、情绪等,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会非常的宁静、澄洁。“精微”则是科学的,是无比的细密精确。

孔子之后两千五百年,年近古稀的著名文化大师余秋雨先生也潜心研读了《周易》。己亥年冬到庚子年春,全民居家防疫,窗外的道路天天阒静无人。这让他在古典的日子中,遥想到了更古典的年月。

他说:我在学理上已频频出入先秦的丛林,就连非常艰深的老子、孔子、庄子、屈原都进行了译释,那么,还有哪一座先秦的山岗有待于再度攀援呢?答案是《周易》。它一直被人们称为“群经之首”,是一座名分极高的神秘山岗。攀援这一座山岗,要非常安静,而且,是长时间不受骚扰得安静。全民居家防疫,提供了这种机会。我的这次攀援,态度极为虔诚。

他说:首先要明白一个简单的事实,即《周易》起自于占卜。上古时代的祖先在艰难生存中相信,世事的凶吉祸福,是由上天安排的,因此要用一些特殊方法向上天探问。他们的惯用方法,是先提出一个问题,然后在龟甲和兽骨上钻孔,再用火烧,从烧出的裂纹中来判断答案。有时,也会在一把蓍草中抽捏转换,来寻找答案。这一些做法,就叫占卜。

初一看,这种方法很原始,甚至很盲目。但是,占卜的资料积累越多,渐渐看出了某种规律。很像现代的概率论和大数据,在没有逻辑的一大堆行为因果的组合中,出现了大逻辑,发现了一些出乎意料的神奇秘密。原因还没有找到,理由还没有呈现,事实却神秘地重复了。重复概率愈高,愈引起人们重视,相比之下,“原因”和“理由”反而不重要了。如果硬要找“原因”和“理由”,那也应该面对大数据慢慢捉摸,构建起一整套特殊的学理模式。

《周易》包含三大原则:变易,简易,不易。

变易是说,世界上的事,世界上的人,乃至宇宙万物,没有一样是一成不变的,没有一事、没有一物、没有一情况、没有一思想是一成不变的,不可能不变,一定会变。诚如老人家所言:事物在时刻起变化。

简易是说,宇宙间任何事物,有其事必有其理,只是我们智慧不够、经验不足,找不出它的原理,所以觉得神奇,觉得稀罕,觉得不可思议,觉得大惊小怪。只要我们摸清它的规律,找到它的原理,就会非常简单,凡事迎刃而解。

不易是说,虽然宇宙间万事万物随时在变,可是却有一项永远不变的东西存在,就是能变出来万象的那个东西,是永恒存在的,所谓“万变不离其宗”。

《周易》概括了五大人生哲学。

“列贵贱者存乎位”,世上万事万物,高贵或者下贱,并不取决于它们本身的价值,而在于它们处在什么样的空间里。就如一堆泥巴,一块石头,一根木头,将其雕成佛像,往庙里一摆,人人都去顶礼膜拜。为什么?不外“存乎位”而已。如果不将其雕成佛像,那么泥巴就在脚下踩着,石头就在茅厕垒着,木头当成劈柴烧了,它们就“贱”。人生亦如此,到了某个位置就“贵”,没到某个位置就“贱”,这跟本身能力其实关系不大。

“齐小大者存乎卦”,齐就是平等,卦就是现象,现象有大小,一个人的成功失败也有大小。比如挣钱,有人挣得多,有人挣得少,多少只是数字不同,挣钱的本质是一样的,都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都是一个现象。

庄子书中有《齐物论》,何以名“齐物”?万物不能齐,没有平的。人的智慧、学问、体能都是不乎等的。物不能齐,但物的本体却是平等的。就如人与人在社会地位,财富多寡,知识储备上是不平等的,但是作为人的本体却是平等的,大家都是人,都最多活一百岁左右。

“辨吉凶者存乎辞”,什么是吉凶悔吝?“存乎辞”,看文字的记载。换句话说,这文字代表人的思想,吉凶悔吝在于各人的观念,各人的看法。

“忧悔吝者存乎介”,这是说卜到悔吝卦的时候,忧虞到悔吝,就要独立而不移,下定决心,绝对要站得稳,端端正正。人到倒霉的时候,自己能站得正,行得正,一切现象都可以改变。

“震无咎者存乎悔”,无咎就是善补过也。人生没有绝对自己不错的,只要知道忏悔,忏悔的结果就是要补过。

......

余秋雨先生对《周易》的理解当然也是一家之言,但他“解决了当代人读周易的大痛点:难懂;提炼了当代人读周易的大价值:应变”。用现代观念教你把握《周易》的核心价值:认知方法,多元主义,理想人格,等等。

只有懂得变化之道,才能从容应对未来。

这本《周易简释》适合零基础的读者阅读,用广为读者喜爱的余式散文娓娓道来,提升读者思维,锤炼读者德行,更有余秋雨先生行云流水的亲笔行书抄录,烫金精装,实为阅读收藏赠人之佳品,喜欢的朋友赶紧入手一本看看吧,点击下方链接即可直接购买。

【磨铁图书】老子通释/周易简释( (余秋雨讲《道德经》)

【磨铁图书】老子通释/周易简释( (余秋雨讲《道德经》)

#每日国学常识##学问分享官#先说个小八卦,“婚姻”两字其实有两个意思,一是我们熟知的结为夫妻这件事;二是指结婚男女双方的父母。说文里说,妇家为婚,婿家为姻。意思就是婚是女方的父母,姻是男方的父母。

拜近几年热播的芈月传所赐,大家都知道了春秋时候的媵妻制,这个昙花一现的制度挺有意思的。

春秋时期,诸侯林立。诸侯娶一国之女,比如芈月传里的芈姝就是楚国的公主,女方会以姪(兄弟之女)、娣(妹妹)随嫁。芈月就是以芈姝的妹妹,娣女的身份随嫁的媵妻。因为芈姝是嫡出,而芈月是庶出。同时,严格的媵妻制还要有两个和女方同姓的国家送女儿陪嫁,也要有姪娣相从。

诸侯一娶九女,二国媵之,这就是春秋时期最标准的媵妻制。在芈月传里为了戏剧冲突等原因把所有媵女都改为楚国人,这就有点失去媵妻制度的意义了。

媵妻制本来就是为了保证两族或者两姓的政治利益而搞出来的婚姻制度。诸侯国王买一送八,但是不得再娶正妻,也就是说该国的继承人只能是这两姓血统的后代。也可以理解为有八个备份妻子……

大家现在看这个制度可能会觉得落后,物化女性,野蛮等等,但是在那个时代真的算是一个不错的制度。一方面通过联姻减少国家和国家之间的冲突,等于是四个国家之间的绑定;另一方面也利于后宫的和谐,毕竟大家都是同姓,最多也是因爱争宠,不是两国争斗。

但是媵妻制基本也就存在于春秋那段时间,因为春秋重礼法,诸侯也多,到了战国,礼崩乐坏,诸侯国也兼并的差不多了,去哪里再来二国媵之?

媵妻制也就作为一个种合乎礼法的制度存在于记录中,时不时地拿出来用用,比如帝皇看上哪家的姊妹花,甚至是姑侄了,就拿出自古有之,合乎礼法的媵妻制来堵上天下悠悠众口,享齐人之福。

古人虽然对女性不如现代尊重,但是对婚姻古人是很慎重的,要从求亲到迎亲经过六礼才行。

一、纳采:男家向女家送一只雁,表示求亲的意思;二、问名,问清女子的姓氏名字,回家占卜吉凶;第三、纳吉:向女方报告占卜的吉兆,再送一只大雁;第四、纳征:简单地说,就是送聘礼;第五、请期:男方定下日期,向女方征求同意;第六、迎亲。

以上六礼是西周及春秋时期贵族士大夫普通实行的,庶民一般都进行精简合并。到了后世,自然也有不少改变,比如纳采礼不再光送雁,还有许多其他的东西,比如纳吉礼被精简或者合并到问名礼中去。

顺便说下我们现在婚礼仪式上的交杯酒,来源于古礼合卺(音同井)酒。把一个葫芦(瓠)分为两个瓢,用线连瓢柄,新郎新娘各拿一瓢用酒漱口,称为合卺。寓意夫妻本为一体,同时苦的瓠和甜的酒表示夫妻要同甘共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