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来自陕西爷孙文博会表演精彩华县皮影戏 助力中国文化走出去

来自陕西爷孙文博会表演精彩华县皮影戏 助力中国文化走出去

时间:2019-11-10 09:56:16

相关推荐

来自陕西爷孙文博会表演精彩华县皮影戏 助力中国文化走出去

狄青横刀立马,与韩天化在校场杀将起来,不出四个回合,便砍下对方的头颅。这出北宋年间的沙场往事,如今被还原在一块白色的幕布上。5月17日,在深圳文博会期间,来自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的95后青年孙赞现场给观众来了一段皮影戏。

今年文博会,孙赞受主办方邀请,带着家乡的皮影戏来到了深圳。,华州区改县设区,华县成为历史。早在5月,华县皮影戏被国家文化部列入首批《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戏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展出。华县皮影被认为是国内外皮影艺术的集大成者,被誉为“中华戏曲之父”和“世界皮影之父”。

爷孙两代人的传承

按下播放键,录音机里传出“碗碗腔”,这是陕西三大剧种之一,演奏时敲击一个小铜碗,声音悦耳动听、委婉悠长。孙赞右手拿着“狄青”,左手执“韩天化”,两个牛皮雕刻的小人儿随着音乐节奏厮杀起来。皮影戏里面的小人儿大多用兽皮雕刻制作而成,经久耐用。而人物可以通过换头、换使用的器具来更换形象。

孙赞在幕布背后,双手控制着手中的人物,上下翻飞,双方马上马下轮番作战。在他头顶的正前方悬着一盏灯,光束透过皮雕的人物,把阴影投射到幕布上,由于他整个身体置于灯光后面,从正前方只会看到皮影。

“以前农村没有电视、电影,人们就只能看皮影打发时间。”孙赞说,目前皮影戏的内容有本戏200多、折子戏上千,其中本戏故事结构齐全,从头讲到尾需要三四个小时,而折子戏只是一个故事中的部分内容,有待下回分解。

在现场,孙赞一个人,一台录音机,就是一场戏。而传统的皮影戏演出,需要五个人搭配:前声、签手、上档、下档、后槽,分别负责主唱、控制皮影、拉二弦、拉板胡、敲铜碗和梆子等工作。

孙赞在演出中,是皮影戏中的签手,负责控制皮影,其余的工作交给了录音机。由于长期控制皮影,孙赞的手指关节已经变形,食指的关节处磨出一层老茧。

大学毕业后,孙赞开始专注练习皮影戏,而小时候看爷爷表演皮影戏,耳濡目染也早早地打下了学习皮影戏的底子。如今他接下爷爷的这门手艺活,肩负着皮影戏传承人的责任。“当地的老艺人也就20个左右,传承的压力很大,陕西省包括我在内就两个年轻人学习这门手艺。”孙赞说。

助力中国文化走出去

孙赞告诉南都记者,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华县老一辈的皮影艺人就开始远赴日本、德国、法国等地表演皮影戏,把皮影艺术传到了海内外。而在更早的时候,皮影戏和丝绸、茶叶、瓷器一样,沿着丝绸之路从西安出发去到了海外。

遥想两千多年前的“凿空之旅”,孙赞也想为皮影戏的传播做得更多。

作为传承人,他开起了抖音号,大约有5000多粉丝,不定期上传关于皮影戏的动态,利用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平台传播皮影文化。“年轻人能够更好地利用新媒体。”孙赞说,自己还尝试过制作皮影戏版本的动漫,《复仇者联盟》火的时候,他还想制作皮影戏版本的《复仇者联盟》,他想为皮影戏注入一些活力。

孙赞的爷爷今年72岁,曾经随演出团去到日本、德国等地演出。据他爷爷的讲述,外国人对皮影戏很感兴趣,认为是电影的前身。

与孙赞搭档的党爱红,专门做皮影雕刻。用他的话说,皮影雕刻就是为皮影戏服务,不过如今皮影雕刻已经不再只是为皮影戏服务。党爱红就成立了自己的文化传播公司,除了承接皮影戏的演出,重点放在皮影雕刻制作、设计和收藏,延伸出了一系列文创产品。

皮影雕刻也在助力中国文化出海。据了解,目前在华州从事皮影雕刻艺术的艺人300多人,汪天喜、薛宏权等雕刻大师的作品远销美国、日本、德国、法国等国家。孙赞也在思考着皮影戏助力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问题,他计划后期可以做一些英语版本的皮影戏,方便在国外传播。同时在展会上,有做AR技术的找上他,他技术用新技术赋能皮影戏文化。

学习皮影戏之初,孙赞就知道“关键得坐得住”。“我爷爷他们那一辈子说,大晚上不管是冬天还是夏天,凳子上一座就是好几个小时,前期就是磨练心性。”在孙赞的讲述中,老一辈皮影戏艺人夏天在灯光下工作,而灯光招蚊子,为了不影响皮影戏的演出,中途被蚊子叮咬也要忍住。他也希望自己还年轻,能够耐住性子,坚持下去。

采写/摄影:南都·深圳大件事记者 程洋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