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伟大的教员 伟大的战略家 伟大的10次战略布局

伟大的教员 伟大的战略家 伟大的10次战略布局

时间:2021-04-01 08:37:58

相关推荐

伟大的教员 伟大的战略家 伟大的10次战略布局

伟大的教员,伟大的战略家,伟大的10次战略布局。

我想大家都知道,这篇文章要讲述伟大领袖的战略思维及相关历史。

什么是战略?

战略这个词,最早源于军事术语,是指从全局与长远来思考问题,从而制定实现全局目标和长远利益的策略和规划,具有全局性、方向性、谋略性、预见性、对抗性。

而战略家,就是制定正确战略方针的人。

需要具备极强的宏观力,深刻的洞察力,精准的判断力,从全局与长远利益来通盘思考,并懂得合理分配使用资源,来推动战略目标的实现。

像姜子牙、张良、李世民、李泌、朱元璋等人都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战略家。

综合比较,伟大领袖更为卓越。

主要表现为他在政治、军事、经济、医疗、教育等领域,均有精准的战略预判和成功的战略布局。

简而言之,毛主席是全能型的战略家。

口说无凭,我们举例说明。

一、政治方面

案例1: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1927年8月7日,这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

年轻的毛教员,在湖北汉口“八七”会议上,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著名论断。

他建议党要重视军事工作,要组建自己的武装力量,要通过武装斗争形式来夺取政权,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党的远大理想和宏伟目标。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战略,是伟人为中国革命事业提出的第一个伟大战略,尽管那个时候他人微言轻,但战略眼光却不凡,已经远远超越了党内许多同志。

在伟大领袖等人努力下,“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成为党的重要战略思想,重塑了党的身躯和灵魂,实现从弱小走向强大的锐变。

一直到现在,它都是党的核心思想。

案例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5年12月17日,陕北天寒地冻。

毛教员在瓦窑堡会议上,提出一个改变时局的战略构想。

从全国政治军事综合思考,他在党内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战略。

1937年7月,日本开始全面侵华。

伟人从民族利益出发,重提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战略,经过国共双方多次磋商与努力,同年9月双方达成一致,实现国共合作抗日局面,抗日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这个战略布局,蕴藏非凡的智慧。

不仅在政治方面,为共产党争取到合法性的历史地位,也为开展群众路线打下基础。同时在军事方面,争取到积蓄力量的战略机遇,为后来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埋下重要楔子。

最为重要的是,团结了全国各地的抗日力量,让中华民族得到空前的团结,为后来抗战胜利打下良好的政治基础。

局势混乱时,普通人只能看到一个点,聪明人能看到几个点或一条线,而伟人能看清整个基本面,洞察点、线、面的关系。

越混乱,越清晰,这是伟大领袖的智慧。

案例3:香港暂缓解放

1949年10月14日,解放军在战场上势如破竹。

一鼓作气解放了广州,饮马深圳河。

这个关键节点上,解放军却没有顺势解放香港,维持香港被英国殖民的现状。

在当时,党内外很多同志感到不解,甚至引发社会各界人士的多种误解,各种流言蜚语满天飞。

其实,这是毛教员高瞻远瞩的布局。

既保留了英国人利益,又为新中国预留了一个同世界沟通的窗口。

后来世界时局的发展,果然验证了毛泽东的判断。

美帝不并承认新中国,并且实施史上最为严厉的经济封锁,孤立与围堵新中国。

抗美援朝、中苏交恶、新中国工业化时期,香港这个窗口开始发挥重要作用,成为中国开展对外贸易,与西方世界保持沟通的重要渠道。

如果失去香港这个“代理人”,中国将彻底陷入泥潭与封闭状态。既不能引进技术,也不能交换商品,会被全世界孤立,走上一条极为不利的封闭之路。

伟人早在延安时期,就盘算过这些事情,并对香港这座港口城市,做了精确的定位与安排。

战略家,都具备先知先觉的洞察力。

案例4:保持独立自主

1960年7月16日,苏联的举动让世界哗然。

这一日,苏联政府正式照会中国外交部,限期召回全部在华工作的苏联专家,并销毁部分技术图纸,撕毁与中国合作的经济合同。

中苏关系破裂后,苏联向新中国逼债,并以此要挟伟大领袖做出妥协。

伟大领袖从国家长远利益思考,毅然做出节衣缩食还债的选择,从而粉碎苏联企图干涉新中国主权的政治野心。

伟大领袖“去苏化”战略,需要非常胆识与智慧,稍有不慎就陷入美苏夹攻的困境。然而,伟人却能在夹缝中谋求独立自主,让共和国越走越稳健。

回头历史,这段波光诡谲的非常岁月,令人感概万千。

如果当时继续亲苏,短时期内经济建设会得到援助,成绩会更加明显,但是也会加剧中国对苏联的依赖,独立自主就无从谈起,永远被人掐住脖子。

另外,过渡亲苏,容易导致全面苏化,丢失民族思想文化,沦为社会主义的新“殖民地”。日本、韩国过渡亲美,就是最好的案例。

纵观历史,伟大领袖每次政治战略布局都是对的,从来没有失手过,每一个伟大战略决策背后,都蕴藏着一份为国为民的赤心。

二、军事战略

案例1:农村包围城市

1927年9月9日,秋收起义部队在军事上遭受失利。

毛教员说服起义部队转战井冈山。

在井冈山斗争期间,毛泽东先后撰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理论著作。

伟人从理论上对中国革命事业作了系统而深刻剖析,把中国革命方向讲透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农村包围城市”军事战略。

“农村包围城市”战略思想,背后蕴藏着道家和兵家智慧。

《道德经》:“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大事情要从小事情开始,难搞的事情要从容易的地方开始。

伟大领袖深谙道家智慧。

推翻老蒋反动政权是一件大事,更是一件很难搞的事情。所以要从老蒋统治薄弱的地方入手,即兵法讲的“避实就虚”。

老蒋短板在哪里?

当然是在农村,尤其是偏僻的农村,所以毛主席才主张“农村包围城市”。

在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地区开展革命工作,相比在城市搞工人运动、建立政权更为容易。以此类推,从点到线,从线到面,逐步造成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态势,最后夺取全国胜利。

现如今,“农村包围城市”战略,在国内商业领域被广泛地活学活用,均取得巨大的商业成就。

华为、娃哈哈、脑白金、阿里巴巴、趣头条、快手等品牌创始人,在创业早期,都依靠“农村包围城市”战略杀出一遍天地,从此在市场站稳脚跟。

案例2: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1937年9月,毛教员做出另一个重要决策。

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伟人为八路军制定了另一个阶段性的军事战略——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同年11月,聂荣臻率领八路军115师,以山西五台山为中心,建立第一个抗日根据地。

以农村为依托,开展游击战和运动战,伺机打击日寇。

在伟大领袖思想指导性,八路军多支部队渡过黄河,进入人生地不熟的山西、河北、山东等敌战区,在日军大后方建立了一个又一个抗日根据地及政权。

回头总结历史,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是伟人非常精妙的军事战略布局,蕴藏着包围与外包围的军事辩证思想。

军事辩证法,棋高一着的战略家。

案例3:解放东北先打锦州

1946年,内战全面爆发。

先解放哪里?这个军事战略问题,事关整个解放事业成败。

伟大领袖和中央军委,审时度势,决定先解放东北三省。

东北是粮仓,是工业基地,是资源补给地。

在解放东北的辽沈战役中,伟人还建议林帅和四野,首先要打锦州,进可攻退可守,不要打长春,把锦州打下来了,就可以关门打狗,东北全境就没有漏网之鱼。

刚开始,林帅并没有听取毛泽东意见。

自作主张,率部攻打长春,结果在碰了钉子,才回头打锦州。

锦州破,大局定,四野掌握了战役主动权。

伟大领袖道术皆通。

既有高超军事战略布局,也深谙具体战术的重要性。

案例4:解放大西南要大迂回

1949年11月,解放大西南战役打响。

伟人吸取成吉思汗大迂回作战历史经验,再结合当时国内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大迂回军事战略。

解放军通过大迂回、大包抄、大合围方式,奇正并用,历时57天就解放了四川、贵州、云南、西康四省全境。

伟人大迂回战略,布局非常精妙。

一野在陕南地区布阵,貌似要强攻,实际是为了牵制胡宗南部。四野和二野各一部,全力直捣两广,追歼白崇禧部,并截断海上退路。二野主力秘密进驻湘西,后快速大迂回进入贵州,歼灭贵州、重庆等地负隅顽抗的军事力量。

最后兵锋直指成都,成功解放西南全境。

在军事战略方面,毛教员是百战百胜,从未失手。

井冈山时期:提出的农村包围城市战略。

延安时期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持久战略、建立抗日根基地战略。

西柏坡时期:提出解放东北先打锦州、三大战役战略。

中南海时期:抗美援朝以打促和战略等。

局部与整体,外线与内线,攻击和防守,正面与迂回,这是军事辩证法思想。自古以来,伟大的军事战略家,都深谙阴阳之道。

伟大领袖亦然。

三、经济战略

案例1:独立自主的工业化体系

1953年,抗美援朝获胜后,开始全面经济建设。

伟人提出了过渡时期的经济建设总路线,要逐步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

总路线提出的工业化,就是经济战略,从哪里开始下手,如何逐步实施,需要达到什么预期目标?

在工业化过程中,伟大领袖非常注重工业体系的完善与独立自主。这点很重要,今天中国工业体系完善,能做到独立自主,完全受益于伟大领袖的工业化战略布局。

当时,新中国基础薄弱,要完成工业化很难,搞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就难上加难。

党内还是有许多不同意见,认为造不如买、买不如租,是伟人东力排众议,顶住巨大压力。仍可少吃红烧肉,甚至是饿肚子,也要坚持独立自主。

从而促使新中国走上独立自主工业化之路。

现在回头看历史,如果没有伟大领袖的高瞻远瞩与铮铮铁骨,中国工业肯定没有今日成就。

案列2:三线建设

中苏关系持续恶化,伟大领袖提出了三线建设战略。

从1964年到1980年,在中国广袤的西南、西北及中部腹地,进行一场以备战为中心、以国防军工交通为主体、以平衡国内工业布局的大规模基础经济建设。

三线建设历时,国家累计投资2052.68亿元,先后在三线区域的贵州、四川、云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西藏、新疆等13个省市区,建成各类全民所有制企业29000个,构建了45个重大产品专业生产科研基地,催生了30个具有重点产业的新兴工业城市。

比如:新造了著名的钢城攀枝花、煤都六盘水、汽车城十堰、镍都金昌。

扩建了广安、绵阳、德阳、自贡、广元、江油、乐山、泸州、宜宾、都匀、遵义、凯里、安顺、宝鸡、汉中、天水、酒泉等老城镇。

三线建设,帮助中国内地逐步建成以国防工业为重点,钢铁、煤炭、电力、机械、化学、交通相配套的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为内地工业建设和经济发展注入持久的活力。缓解了地区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的现状,具有深远的积极意义。

如果没有三线建设,内地很多省份都没有重工业,完全依赖沿海地区,会造成地区经济不平衡发展,催生各种社会问题。

三线建设是新中国最为重要的经济战略布局之一。

案例3:人民公社

伟大领袖一直在探索科学的农村治理模式。

从1954年到1976年,伟人先后在广阔农村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建立人民公社,实施千年未有的农村大变革。

人民公社战略,前后执行了,修建了覆盖全国各地水利系统工程,在完成农村基础设施基础上,还为国家工业化提供8000多亿原始资金,是世界农村治理和农业孵化工业特有的样本。

人民公社集工、农、商、学、兵一体,通过发展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照顾大多数人的利益。

人民公社战略具有前瞻性。

在当时,限制于认识与技术等条件有限,其优越性并没有得到全方位释放,农民做为平台主体没有得到更好体验。

后来,凡是坚持人民公社战略的农村,通过优化升级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如今基本都是文明富裕示范村,当地农民福利保障齐全,体验到人民公社战略的优越性。

而内地单干的农村,农民没有任何集体福利,唯一养老福利来源是国家财政拨款。

历史发展证实:人民公社战略,走共同富裕道路,对比下来长远利益远远胜过眼前利益。

考虑长远的、全局利益,是战略;

考虑眼前的、局部的利益,是战术。

四、小结

毛教员是被误解的经济战略家。

仅凭建立独立自主和较为完善工业体系这点,就足以说服一切问题。

因为工业化体系,对于人口庞大中国而言,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她彻底改变了中国经济结构,从过去传统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的转型。

这次华丽的转身,奠定中国重返强盛的基础,意义非常深远。

当时,很多人看不到,看不明白,也看不清楚,对此产生种种误解。而时间,是最公平的,它在告诉人民,伟人在经济上战略布局,从来都是对的(技术层面的失误,这里不讨论)。

当今,国家振兴乡村,还需要参考人民公社战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但是不能完全照搬,在新时代要采取新策略,要充分尊重农民的自愿性,不能忽视农民爱看眼前利益的心理。

新型农业合作社,做出成功样板后,农民吃到甜头,自然不愁没有农民。根据历史经验,农村综合治理时,慢就是快,快就是慢。

最后补充一点。

伟大领袖在医疗、教育方面的战略布局,丝毫不亚于他在军事、政治、经济领域的谋篇布局,目光非常深远。

在医学领域,伟人提出“把医疗工作重点放到农村去”“赤脚医生和农村医疗合作社”“中医研究”等伟大号召,其实这些都是医疗事业的发展战略,至今还闪烁着真理的光芒。

在教育方面,伟人非常重视乡村基础教育,曾大力实施乡村教育普及战略,让农村60%以上孩子都接受了基础教育,为后来改革开放培养2亿多高素质劳动力。

在世界范围内,前30年医疗合作和乡村教育战略,都是前所未有的社会公共福利建设的成功案例。

很多人说,毛教员是五千年来,第一伟大战略家。

此言不虚。

(寒牛出栏原创文章,感谢您的耐心阅读!)

PS:系统审核原因,文中称呼有点混乱,敬请理解!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