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摔跤吧!爸爸》看完彻底读懂了爸爸

《摔跤吧!爸爸》看完彻底读懂了爸爸

时间:2018-10-31 21:11:28

相关推荐

《摔跤吧!爸爸》看完彻底读懂了爸爸

五月的好电影非这部印度片《摔跤吧,爸爸》莫属。

此片一改印度电影一言不合就唱歌跳舞的套路,除了伴奏有几首类似内心独白的歌曲外,嗨皮的群舞则被众多摔跤训练和比赛场景所取代,让影片情节紧凑而引人入胜。

片中不断涌现的各种矛盾让人情绪起伏,泪点笑点拿捏得恰到好处,无一不让人产生共鸣。如爸爸曾经的辉煌与家人面对生活的窘迫让人唏嘘,女儿们前期对摔跤的抵触与后期对摔跤的热爱让人欢乐,女儿们训练时从被男人(堂弟)摔到撂倒无数男人让人解气,她们的优秀与作为女性参与竞赛的重重阻碍让人不平,大女儿的叛逆让人忧虑,她的回归又让人欣慰,而那一场女儿与爸爸的较量,更是让人忍不住泪崩。

这些矛盾构成了整个剧情,当一切矛盾在爸爸的坚定中一一化解,最终让观众收获的是满满的感动与励志。

该片由印度真实的故事改编,让影片有了更多现实的意义。尤其在女性地位极低的印度,大女儿吉塔的一记完美背摔打脸现实的那些嘲弄与轻蔑,为整个社会的女性树立了榜样,也让影片的高度得到了升华。

该片在中国大火,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片中的爸爸能引起我们的共鸣、共情。因为我们很多人都有一个这样的爸爸,他严厉、寡言、不容置疑,他执着、担当、顶天立地,他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拼尽全力希望让子女看到他无法看到的风景,到达他无法到达的高度。他的人生无法选择,却一心希望子女未来的人生可以有更多的选择。

看完后我想起了自己的爸爸。他对我们读书的坚持,简直就是《摔跤吧,爸爸》的翻版。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农村家庭,还有着很深的男孩传宗接代观念。爸爸作为家里的长子最初也是想生个男孩,最后却连生了几个女儿,他被迫接受了命中无子的现实,将一腔希望放在了我们身上。

上学这件现在看来极为自然的事情,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农村还是种奢求。那时家家都很穷,十几块钱的学费需要东凑西借,很多家庭都是心有余力不足。

除非成绩特别好,否则大部分家长让小孩念到初中便到头了。尤其是女孩子,村里大部分人的观念是女儿养大嫁了人就是别人家的了,根本没必要多培养。

也许因为爸爸年轻时走南闯北的有些见识,也许因为历史机缘导致他受教育不多留有缺憾,他一直认定读书才有出路。他从不指望我们能帮家里干多少农活,而是认为我们好好读书,考上个好学校才是正道。

他常念叨的一句话是“要好好学习咧,北大在向你微笑,清华在向你招手”。对此我们姊妹小时候颇多怨言,因为只有在我们看书写字的时候,考出好成绩的时候,爸爸才会高兴,否则只能得到不听话的训斥。我们时常埋怨爸爸眼里只有学习成绩,毫无感情。

但是后来发生了一件事,改变了我的看法。那次姐姐中考,她的成绩没上重点中学录取线,爸爸很失望,我们也不敢作声,觉得姐姐的读书生涯可能到此结束了。

可是爸爸最终什么也没说,假期里他四处奔走筹集学费,开学那天起得很早,亲自送姐姐去了一个偏远的普通高中上学。直到那一刻我才明白,爸爸希望我们努力学习,自是希望我们能有好成绩。

但即使我们没那么优秀,他也会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我们接受更多的教育。也正是他的坚持,我们姊妹三个才接受了完整的高等教育,在城市里找到心仪的工作和生活。

现在想想,如果不读书,我们姊妹几个依然还在泥田里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与《摔跤吧,爸爸》里那个14岁嫁人生娃侍奉家庭的印度女孩又会有什么差别呢?

可见,在一个尚还蒙昧的环境里,爸爸对子女要求的严厉与执着,其实暗藏着他世事洞明后的担当与远见,尽管他的方式是粗暴的,不完美的,但是回过头去看,作为儿女依然会充满感激。

何况,相较于《摔跤吧,爸爸》里的女儿,爸爸并非执着于让我们出人头地被人记住(尽管他希望可以),而是只要我们接受足够的教育,让我们不必重复他的缺憾,然后在这艰难的生活中找到更好的出路,安稳度日,便是很好了。这是我作为女儿更幸运的地方吧。

看完此片,我彻底读懂了爸爸。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