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鲁迅原配妻子朱安 独守空房41年的婚姻 临终前说出心里话

鲁迅原配妻子朱安 独守空房41年的婚姻 临终前说出心里话

时间:2022-05-18 22:35:51

相关推荐

鲁迅原配妻子朱安 独守空房41年的婚姻 临终前说出心里话

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鲁迅

鲁迅是中国近代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或许很少有人知道,他原本有一个很传统的名字,叫周樟寿。不知为何,他后来为自己改了一个名字叫周树人,而我们所熟知的鲁迅,是他发表《狂人日记》时用的笔名。鲁迅无疑是一个非常有天赋的作家,他创作的第一本短篇小说就给当时的中国文学界带来了新鲜血液,开创了白话短篇小说这样一种新的文体。《狂人日记》里,鲁迅将受到封建礼教迫害的主人公称为“狂人”,他借“狂人”之口表达了自己对封建礼教、文化的痛恨,还有深深的忏悔之意。

为何鲁迅在狂人日记里会表达一种忏悔之意呢?主要还是因为他本身就成长于一个受封建礼教影响特别深的传统家庭,他自身在这样的环境长大,甚至他的婚姻都是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被“包办”的。所以或许在鲁迅的心里,他忏悔的是自己未受新派思想启蒙之前,没有主动去反抗封建礼教,还接受了父辈包办的婚姻。

对于鲁迅这样的思想极为先进的年轻人来说,包办婚姻是落后的、封建的、腐朽的,这也导致鲁迅的原配妻子朱安,始终得不到丈夫的爱,以至于独守空房41年。面对这样的婚姻,朱安女士始终未公开抱怨过一句,即使是在鲁迅离世之后,她也没有对外界说出任何抹黑鲁迅的言论,只在临终前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或许是心中实在憋屈苦闷,也或许是不想带着满腔心里话离开人世,这个被鲁迅嫌弃大字不识一个,曾经的大家闺秀朱安,还是忍不住吐露了自己的心声。

朱安出生于1878年,比鲁迅大3岁,绍兴当地的传统就是妻子比丈夫大3岁,因此按照当地习俗,朱安鲁迅的结合从年龄上来看是非常合适的。朱安出生于一个较富裕的商人家庭,与鲁迅算是门当户对。虽然当时的鲁迅已家道中落,但他的祖父曾经做过京官,而他又是家中长孙。虽然周家经济拮据,但在当地也算是有头有脸的大户人家。与鲁迅议亲时的朱安,已经是世人眼里的老姑娘,所以思想老旧传统的朱家认为,体面的周家和学识渊博的周家长子,配他们家的老姑娘还算合适。不巧的是,当时18岁的鲁迅恰好拿到了赴日本留学的奖学金,只得推迟婚期继续深造。

到日本留学之后,鲁迅再也不是那个思想受家族束缚的年轻人,他的学识渊博了不少,最重要的是眼界变得更加开阔。仅仅离家一年的鲁迅,就已经能站在某种高度审视中国的落后封建制度,他率先剪掉了长辫,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这一传统观念抛诸脑后。此时思想解放的鲁迅还做了一件大胆的事情,为其后来与朱安不理想的婚姻埋下伏笔。

接受新教育后的鲁迅深知裹足是一种落后思想,是对女性残忍的压迫和伤害,因此她写信给朱家,要求自己的未婚妻“放脚”。并且他认为要想将女性从旧思想的泥潭中解救出来,就必须要抛弃“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腐朽思想,让女性接受应有的教育,从根本上启发女性的思想。为此,鲁迅还给朱家寄去学费,要求他们让自己的未婚妻朱安进学堂念书,若当时朱安进了学堂,或许她与鲁迅的婚姻会顺利很多。鲁迅的两封信犹如一颗天雷砸向朱家,把封建、传统又守旧的朱家吓了一跳。

要知道,朱安从小接受的就是所谓大家闺秀的教育,从小就有人告诉他,女子要脾气和顺,要精通女工针线,还要擅长烹饪。她从小就被要求裹脚,母亲所灌输的“所有好人家的女孩都得缠足”这一思想深,深烙印在朱安心中。女子抛头露面进学堂也为世俗所不容,所以即便家境优渥,在锦衣玉食和佣人成群的环境中长大的朱安,和所有被旧社会迫害的小姐、夫人一样,大字不识一个。

鲁迅写信的结果可想而知,传统的朱家必不可能接受如此不知礼数的要求,反而觉得这位在日本留学的女婿“大逆不道”,思想“可怕”。尤其是看到鲁迅从日本归国探亲时已穿上西服,剪掉长辫,更觉不妥。无奈他们的女儿朱安议亲时就已经是个21岁的“老姑娘”了,如今婚事更是不能再拖。朱安父母只能暗暗叹气,传统的朱家也只能接受鲁迅这个女婿,只期待他不要再做出什么出格的举动,最重要的是不要退婚,抛弃他们的老姑娘朱安。

与朱安议亲六年后,鲁迅仍不肯松口提完婚的事,两家父母都很着急,于是鲁迅的家人赶紧写了急信送到日本,让鲁迅误以为家中母亲生病。匆忙从日本赶回来时,等待他的竟是一场充斥着旧时代封建礼数的婚礼。他被迫戴上假辫子,穿上大红色喜袍,迎接自己从未谋面的未婚妻朱安。朱安知道丈夫是新派青年,不喜欢裹脚的女人,于是她特意买了一双大脚鞋,在里面塞上棉絮,笨拙地穿上大脚鞋走路,以期望获得丈夫的喜欢。没想到不合脚的鞋还是让她露了馅,一双被裹过的小脚在大庭广众之下露了出来,尚且来不及看新婚丈夫的脸色,朱安就一个人被送入了洞房,当晚鲁迅不顾新婚妻子的感受搬去了书房。

手足无措的朱安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她既没有文化,也不懂鲁迅这种新派青年的心。新婚当晚就独守空房备受冷落的朱安,虽然伤心难过但没有半句吵闹,她以为只要做好自己的本分,照顾好公婆和周家众人,迟早能讨得丈夫欢心。从此朱安和鲁迅开始了流于形式的婚姻生活,鲁迅在外求学工作,朱安就在家中照顾鲁迅的母亲。即便是世人眼中的老姑娘,嫁给鲁迅时的朱安也不到30岁。她一直陪伴了鲁迅的母亲,直至彻底熬成一个老姑娘。

与朱安共处一室时,鲁迅甚至连一句话都不愿与她说,他们每天的对话不超过三句,全都围绕着日常琐事。的青春并没有让鲁迅对大字不识的朱安刮目相看,他任性地将许广平带回家,与其完婚。此时鲁迅的母亲也不再向着朱安,她只希望能在自己拥有一个孙子。因此鲁迅的母亲对许广平的到来十分高兴,丝毫没有考虑一直为家庭默默付出的朱安心中有多么失落。

和朱安流于形式的婚姻不同,鲁迅对许广平这位思想同样很新潮的女性很是欣赏,他们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朱安每天看着鲁迅与许广平的恩爱日常,心中满是悲凉和绝望,但她逢人必说:“大先生(鲁迅)待我很好”,甚至对许广平照顾有加,朱安将许广平视作姐妹,将许广平生的孩子视如己出。她曾对人说:鲁迅的儿子就是他的儿子,等她百年之后,鲁迅的儿子自然会给她养老送终。

虽然没有受过一天教育,没有上过一天学堂,但朱安是一位正直善良明事理的女性,她真正做到了爱屋及乌,将鲁迅与许广平的孩子看成自己的亲人。年老的朱安除了怀念早已病逝的鲁迅以外,还十分想念许广平母子。病危临终前,她泪流满面地对人说:希望能够葬在鲁迅的墓旁。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朱安也想念着没有给过她多少关爱的丈夫。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