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面对“孤独症”的娃 该如何训练?医生支招:生活才是最好的训练

面对“孤独症”的娃 该如何训练?医生支招:生活才是最好的训练

时间:2023-04-05 16:11:53

相关推荐

面对“孤独症”的娃 该如何训练?医生支招:生活才是最好的训练

“本文由孕育岛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

对于父母来说,最大的希望莫过于孩子能健康幸福地长大。

大部分孩子一生其实都没遭受过大疾病的困扰,除了偶尔得个小感冒,其他时候都是精神奕奕的。

健康的孩子有充足的活力去追求更加美好的人生,他们当然难以想象,世界上有些孩子,一出生可能就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

不要说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就是想要被人理解,都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01“孤独症”孩子,加速了家庭的破裂

小雨夫妇俩都是学医的,毕业后在同一家医院工作,婚后没多久就有了孩子。

本来这是件值得开心的事,家庭幸福美满,事业顺心,虽不是大富大贵之家,小康水平还是达到了。

可后来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夫妻两人的感情越来越差,一度闹到了要离婚的地步,起因还是在于孩子。

孩子长到3岁时,小雨夫妇发现他有些不对劲,注意力非常难集中,也总是听不进大人的话,还非常爱动,几乎没有安静下来的时候。

这让每天照顾孩子的奶奶精疲力尽,时常感觉力不从心。

而且其他同龄孩子都能正常表达情绪之时,自家孩子就明显不行,大人根本不懂他在想什么,或想做什么。

有时孩子还会因为一点小事和别人起冲突,在其他人看来,小雨的孩子简直就是“神经病”。

后来小雨夫妇带着孩子去医院检查,被诊断出“孤独症”,之后夫妻俩的关系也开始破裂。

当时两人都还年轻,工作也忙,不知道怎么处理这突如其来的问题,干脆就都撒手不管了。

现在孩子还是由奶奶带着,病情不好也不坏。

02家有孤独症的“小天使”,医生支招:生活才是最好的训练

大多数父母可能对孤独症不了解,事实上,从以前孤独症教育者和医生的亲身经历总结:他们认为,家庭教育对孤独症孩子的康复起着决定性作用。

简单来说,孩子如果能和家庭成员和谐相处,那么他也有能力和社会群体相处融洽,家庭教育是孤独症孩子走入社会的基础。

想让孤独症孩子恢复健康,最关键的还是父母的陪伴,用专业的办法训练孩子,才能让他们有机会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有些父母选择相信专业机构,以为他们能像医院治疗其他病症一样,把孤独症的孩子治好,实际上任何机构、老师都没办法替代父母的作用。

许多孤独症孩子的父母根本不知道,家庭对于孩子成长帮助的重要意义。

▼医疗机构的介入不是帮助孩子恢复的长久之计

大多数情况是,父母认为只要多花钱,把孩子交给专业的医师,就能康复。

只要稍微了解孤独症特点的人都知道,康复训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说花了5年时间就能治好孩子,康复机构只能帮助孩子一时,并不能让孩子完全恢复。

从康复机构接受专业的训练后,后续最重要的是父母的家庭训练。

如果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不能营造良好的训练环境,孩子在机构接受训练的效果可能就会付诸东流,又会退回到原来发育迟缓的状态。

对孤独症孩子来说,家庭教育是恢复健康最重要的一步,也是最艰难的一步,这需要父母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训练孩子。

家长在得知孩子患有孤独症时,可能第一反应都是“怎么教育孩子呢?感觉看不到任何希望。”

其实,越是这样困惑犹豫,就越难用实际行动训练孩子。

03决心+正确方法才是良药

家庭教育训练既然是治好孤独症孩子关键性的一步,那作为父母,究竟要怎么为孩子做康复训练呢?

送孩子去教育机构只能算是一个过渡期,有些父母以为孩子在教育机构表现不错,出来就能成为一个正常孩子。

但多数抱有这种高期望的父母,都会被现实打脸,只有认清孤独症是一种“终身性障碍”的事实,才会接受训练孩子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

父母光有决心还不够,方法还要有效。

一些父母可能是真正为孩子好,可因为教育理念和能力方面的欠缺,导致家庭教育训练效果不好。

还有一部分父母可能心里知道要怎么训练孩子,到了实际操作时就开始形式化,无法转化脑子里的知识。

04家庭训练不起效果的原因,是家长走入了以下误区:

1)未分清机构训练和家庭训练在内容上的差异

孩子在机构训练时,父母可能耳濡目染学到了一些知识,觉得这些知识随时随地都可以用。

实际上,家庭训练的时候,这些知识已经没有用处了,这两者的内容是完全不同的。

2)未弄清训练孩子的真正目的,只为训练而训练,太形式化

家庭训练最重要的意义,是要让孩子融入家庭生活。

如果只是形式化地做一些操练,对孩子来说,可能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

3)缺乏理性认知,因溺爱放弃原则

父母肯定是疼爱孩子的,在训练的过程中,必定会遇到不少的阻碍。

父母看到孩子可能难以承受,可能就放弃了,但这其实是害了孩子。

父母在训练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原则,不要失去理智,用理性战胜情感,坚持才会看到胜利的曙光。

4)缺乏明确目标和计划,盲目执行

家庭教育比较困难的一点,是不确定性太多。

在机构有很多专业人士帮忙,可家里只有父母,对于需要及时应对很多情况,可能做不到妥善处理。

其实,训练的时候要制定合理的规划,才会收到效果。

在家庭教育训练中,想让效果显著,关键是要确立训练目标,有些孩子侧重学习知识,有些孩子学习某一技能,有些则注重学校的学习。

尽管,看似这些目标都是在帮助孩子,实际上这不是孤独症孩子迫切需要掌握的技能。

对于他们而言,提高社会性目标和正常的交际能力才是重点。

▼社会性目标包括哪些内容?

家庭生活自理:孩子能知晓一些生活常识,在父母偶尔不在的情况下,也能独自照顾自己,能做到基本独立。

社会行为规范:哪些是符合常理的行为规范,这些孩子都要懂得,并要严格遵守,才能在社会中生活。

人际交流交往:孩子能分清楚家庭成员和社会中成员的关系。

情绪情感控制:能做到自我稳定情绪,或是通过别人的安抚能够冷静下来。

自我角色意识:孩子清楚自己的身份,知道在家庭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在社会中又该是怎样的一面。

思维思想的认知:孩子能对一些基本事物进行判断,有合理的语言逻辑认知。

在日常训练中,一定要从孩子的实际能力出发,进行阶段性的训练。

场景训练是最不容易掌握的,需要父母有计划性地为孩子设计训练内容。

05面对“孤独症”的娃,该如何训练?

①家庭场景训练形式:可借用卡片或者书籍等工具,让孩子提高生活技能。比如让孩子学会自己穿鞋子,自己拿碗盛饭等生活方面的能力。

②随机场景训练形式:生活中随时都可以训练孩子,比如带孩子出去玩,碰到有人迎面走来,可以教孩子打招呼,多次训练后,孩子就会有打招呼的意识。

③主体场景训练形式:选用真实的生活场景,按照训练计划进行设计,比如设计做饭的场景,营造好氛围,有目的性地训练孩子的技能,这样才能有好效果。

面对孤独症的孩子,从家庭训练的角度出发,最重要的还是提高生活和社会能力,要自然进行,才会收到成效。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