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史家眼中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但有一点是共识

史家眼中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但有一点是共识

时间:2024-07-31 13:30:17

相关推荐

史家眼中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但有一点是共识

戊戌变法变法已经过去了120周年,虽然如流星一样一瞬而逝,但其留给后世的影响及启迪却很大,一直到今日对其失败的原因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凤凰网还专门开辟了“须将身作后人师:戊戌变法120周年祭”专栏,邀请各大家进行观点交锋。

杨天石先生认为:光绪皇帝操之过急,稳重不够,急躁盲动导致戊戌变法生变。

汪荣祖先生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思想原因,在于康有为《孔子改制考》与《新学伪经考》这两部书上。第一,科学上站不住;第二,知识分子不相信。他还认为是袁世凯告密在先,慈禧变脸在后。由于袁世凯的告密,导致慈禧认为自身受到威胁,才下决心拿下光绪。

金满楼先生认为:一是袁世凯告密导致戊戌变法失败(政变非因告密引起,但告密导致了严重的流血后果),二是慈禧太后发动流血政变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保守,而是因为她的生命安全受到了威胁。

许倬云先生认为:戊戌维新代表的理念为当时缙绅士大夫所反对,持维新改革理念的人不占多数。是以,光绪与康、梁无法转移庞大的缙绅力量支持维新运动,各省督抚在慈禧反扑时大多不声援光绪,当是因为他们大多只是持洋务派的观点,还不能接受维新之论,所以失败就变成必然。

蒋廷黻在其著《中国近代史》中对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表明了态度,变法导致大量官员及寄生阶层的饭碗被打破。虽人人者知要废八股,提倡实学,但全国的读书人都觉得自己费尽心血,一下子前途没有了,所以他们就会坚决反对,更不用说被裁掉的官员了。还有就是光绪无权,实权在慈禧手中,最后导致失败。吕思勉先生在其著《中国通史》中也采用了此观点。

唐德刚先生在《从晚清到民国》书中也详细的对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进行了逐一剖析,他认为康有为是个“狗头军师”,在性格上偏激,在政治上木讷,又骄傲成性,这是变法失败的一大原因。

一、历史给了康有为和李鸿章、张之洞等洋务派结交的机会,但是他气焰太高、自我孤立,导致错失机会。比如强学会成立时,大学士王文韶、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淮军中的聂士成(袁世凯的老领导)等等都给予了大量的资金支持,对康等人的行为是支持的。而李鸿章由于战败失势只任职“总理衙门行走”,他自愿捐银2000元,康有为竟将其直接否决。李鸿章是世界闻名的政治家,虽然一时失势,但他的威望,尤其是他在后党中的地位是一时无二的,而康有为一个六品小官,居然公开让李鸿章难看,可想其当时的嚣张气焰。就连最器重他的翁同酥在日记里也说“康祖诒狂甚”。

二、康有为树敌太多,政治上木讷。举一例为证:康有为在光绪召见前,于荣禄相遇谈到变法。荣说:“法是应该变的,但是一二百年的老法,怎能在短期内变掉呢?”康有为愤然道:“杀几个一品大员,法就可以变了。”

三、光绪皇帝和康有为等太急于求成。戊戌变法出台的改革诏令,数量很大、很密集,103天里面居然下了110道,可以看出,光绪和康有为都急于要改变现状,但是按照清朝当时的社会环境,人的们思想观念,包括权力格局,这些改革还是过于急切了。

四、光绪皇帝没有实权,慈禧由观望到决心行动,经历了守旧派的控诉,袁世凯的告密等阶段。拥有实权的慈禧权力欲太浓,容不得别人染指她的势力范围,没有慈禧的支持,变法是注定要失败的。

众多的史学家对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说法可能有很多观点,但有一个观点是一致的,就是变法依据一个无权的皇帝是行不通的。光绪帝什么时候也逃脱不了慈禧老佛爷的手掌心,大清也终于在老佛爷的手掌心中垮塌。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