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生活中有趣的经济学现象——个人篇(下)

生活中有趣的经济学现象——个人篇(下)

时间:2020-03-10 22:47:46

相关推荐

生活中有趣的经济学现象——个人篇(下)

对于经济学,很多人可能感觉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身边的很多事情都暗合经济学原理,经济学就在我们生活中,陌生是因为不知道暗合的是什么经济学原理,简单来说,就是知道有这么回事,不知道为什么。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身边的经济学现象,小编推出系列文章,从个人、企业和社会三个角度分别介绍生活中有趣的经济学现象,希望大家喜欢。现在进入第一篇——个人篇。

9、为什么有些人会出轨?——“边际效用递减”原理

“边际效用递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当一个人持续消费某种物品时,随着所消费的该物品的数量增加,其总效用虽然相应增加,但物品的边际效用(每消费一个单位的该物品,其所带来的效用的增加量)有递减的趋势。

简单地说,就是当一个人连续消费某种物品时,随着数量的增多,他从单个物品中所获得的满足感会越来越少,也就是说,在消费者看来,就算是同样的物品,后一个所带来的满足感也小于前一个,并且消费该物品的数量越多,下一个该物品所带给消费者的满足感越小。在工作或者生活中,边际效用递减的现象随处可见。比如当你极度口渴的时候十分需要喝水,你喝下的第一杯水是最解燃眉之急、最畅快的,但随着口渴程度降低,你对下一杯水的渴望值也不断减少,当你喝到完全不渴的时候即是边际,这时候再喝下去甚至会感到不适,再继续喝下去会越来越感到不适(负效用)。

我们在谈到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时,总是说消费一种物品的数量越多,即某种刺激的反复,使人生理上的满足或心理上的反应减少,从而满足程度减少。这里非常重要的是物品是指“同一”物品,消费者对不同物品的满足程度是不同的;而且在连续消费某物品时,不同消费品带来的刺激是鲜明的,满足程度会大大提高,边际效用会发生改变。

这也能解释很多夫妻之间感情为何会慢慢变淡和出轨现象。在刚开始热恋的时候,夫妻都感到很新鲜,感情也最热烈,会无比恩爱和甜蜜,随着了解的加深和相处的时间增加,新鲜感慢慢地没有了,感情也就慢慢淡了,就像有句台词“在一张床上睡了,难免会有一些‘审美疲劳’”。此时如果外界有新的诱惑出现,有人就会感觉新奇,如果禁不住诱惑,也就出轨了。

10、为什么单身男女越来越多?——“机会成本”原理

“机会成本”是指在面临多方案择一决策时,被舍弃的选项中的最高价值者是本次决策的机会成本。简单来说,在我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放弃另一种东西时,“机会成本”就指在作出选择后其中那个最大的损失。

当然,“机会成本”会随付出的代价改变而作出改变,例如被舍弃掉的选项之喜爱程度或价值作出改变时,而得到的价值是不会令“机会成本”改变的。而如果在选择中放弃选择最高价值的选项(首选),那么其机会成本将会是首选。而作出选择时,应该要选择最高价值的选项(机会成本最低的选项),而放弃选择机会成本最高的选项,即失去越少越明智。

现在越来越多男女选择单身,虽然有社会因素如房价、彩礼等,但是更多的是摆不清自己的位置。很多女孩觉得不能委屈自己,把自己的“机会成本”定的过高,总觉得能找一个要比自己各方面都优秀的。自己3分要找5分的,5分要找7分的,可是,优秀的人往往是少数的。自己不想努力但又想找个高质量男孩,找不到,又不想将就自己与差不多或条件更差的人在一起,降低自己的生活质量,那只有单着呢!很多男孩单身更多是由于自身条件不太好,也不愿委屈自己,认为自己不断努力会提高自己的“机会成本”,找到一个更让自己满意的。这样,单身男女就慢慢多了。

小编认为男女交往,女孩应该重德轻财,找个德行好的,现在社会环境还可以,两个人一起努力,日子也不会太差;男孩应该重德轻貌,不用找太漂亮的,再说面由心生,德行好的人除了先天和意外,相貌也不会太差,找一个帮忙分担,日子也会轻松些。(个人浅见,仅供参考)

11、为什么我们被关注或重视后会表现更好?——“霍桑效应”原理

所谓“霍桑效应”,是指那些意识到自己正在被别人观察的个人具有改变自己行为的倾向,是心理学上的一种要求特征。社会心理学家所说的“霍桑效应”也就是所谓“宣泄效应”。

1924年11月,以哈佛大学心理专家梅奥为首的研究小组进驻西屋(威斯汀豪斯)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霍桑工厂是美国西部电器公司的一家分厂。他们的初衷是试图通过改善工作条件与环境等外在因素,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他们选定了继电器车间的六名女工作为观察对象。在七个阶段的试验中,支持人不断改变照明、工资、休息时间、午餐、环境等因素,希望能发现这些因素和生产率的关系——这是传统管理理论所坚持的观点。但是很遗憾,不管外在因素怎么改变,试验组的生产来效率一直未上升。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这个厂请来包括心理学家在内的各种专家,在约两年的时间内找工人谈话两万余人次,耐心听取工人对管理的意见和抱怨,让他们尽情地宣泄出来。结果,霍桑厂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这种奇妙的现象就被称作“霍桑效应”。

历时九年的实验和研究,学者们终于意识到了人不仅仅受到外在因素的刺激,更有自身主观上的激励,从而诞生了管理行为理论。就霍桑试验本身来看,当这六个女工被抽出来成为一组的时候,她们就意识到了自己是特殊的群体,是试验的对象,是这些专家一直关心的对象,这种受注意的感觉使得她们加倍努力工作,以证明自己是优秀的,是值得关注的。

这个效应告诉我们,当自己受到外界的关注或重视时,学习和工作的效率就会大大增加,会表现更好。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明白什么样的行为才是外界所接受和赞赏的,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地增加自己的良好行为,不仅可能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赞赏,也可能让我们的学习和工作不断进步,充满自信!

12、为什么有些人会陷入绝望的?——“习得性无助效应”原理

“习得性无助”是指通过学习形成的一种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奈何的行为、心理状态,或者因为重复的失败或惩罚而造成的听任摆布的行为。

“习得性无助效应”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后来在动物和人类研究中被广泛探讨。简单地说,很多实验表明,经过训练,狗可以越过屏障或从事其他的行为来逃避实验者加于它的电击。但是,如果狗以前受到不可预期(不知道什么时候到来)且不可控制的电击(如电击的中断与否不依赖于狗的行为),当狗后来有机会逃离电击时,他们也变得无力逃离。而且,狗还表现出其他方面的缺陷,如感到沮丧和压抑,主动性降低等等。

狗之所以表现出这种状况,是由于在实验的早期学到了一种无助感。也就是说,它们认识到自己无论做什么都不能控制电击的终止。在每次实验中,电击终止都是在实验者掌控之下的,而狗会认识到自己没有能力改变这种外界的控制,从而学到了一种无助感。

不止是动物会有“习得性无助效应”,人类也会有。其中大环境的变迁最容易造成群体性的“习得性无助”,比如战争、动乱、饥荒,当人类基本生存权受到威胁,却无法通过自身努力去改变的时候,“习得性无助心理效应”就会在人群中蔓延。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国家现在大环境是和平的,所以群体性的“习得性无助”不易出现,但是个体的“习得性无助”是存在的。

当有些人无论如何坚持、如何努力,始终得不到自己预想中的反馈,一次又一次的鼓起勇气去尝试去加油,可最终都会被打回原形,慢慢就会陷入绝望,进入“习得性无助”状态。要想走出这种状态,要么是不再对他人或事有任何期待,而是选择依靠自己重新站起来;要么是突然出现一些契机,这些契机可能是一些人或一些事,让我们重新感受到了爱和支持,这些爱和支持给了我们力量。

13、为什么不要随便得罪每一个人?——“250定律”原理

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誉为“世界最伟大的销售员”的乔·吉拉德曾经说过:“每个顾客的背后都站着250个与他关系比较亲近的人,同事、朋友、亲人、邻居。这些人都可能成为潜在客户。如果一个推销员在年初得罪了两个人,那么到了年底由于连锁影响就会有约5000个人不愿意和这个销售员打交道。”因此,他得出结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得罪哪怕一个顾客。这就是著名的“250定律”。

这个定律很容易理解,假如你去一家饭店吃饭,由于饭店服务员态度不好得罪了你,你除了自己不愿意再来这家饭店吃饭之外,还会第一时间把这个消息传达给身边的人,并希望他们也不要再来这家饭店吃饭。他们获取了这家饭店服务员态度不好的消息后,有的甚至都没有考证便接着把这个消息传了出去,久而久之,你身边的人就会有这样一个潜意识:不要来这家饭店,这家饭店服务员态度不好。那么,这个服务员就因为得罪你一个人,而失去了很多的潜在消费者。

通过这个定律,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示:必须认真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因为每一个人的身后都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数量不小的群体。善待一个人,就像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

14、为什么性格互补的人容易合得来或合作?——“互补效应”原理

“互补效应”就是指拥有不同特点和资源的双方相互配合,相互补充,使资源达到最优配置的状态,也就是双方共赢。资源的优势互补,从本质上讲是对于一方资源短缺的弥补,是对于另一方资源优裕的数量增加,通过组合挖掘出没有得到利用的实体资产并充分利用以提高整体的效能。

互补—般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交往中的一方能满足另一方的某种需要,或者弥补某种短处,那么前者就会对后者产生吸引力。如能力强、有某种特长、思维活跃的人,对能力差、无特长、思维迟缓的人来说,就具有吸引力;依赖性特别强的人愿意和独立性强的人在一起;脾气暴躁的人和脾气温和的人能够成为好朋友;支配型的人和服从型的人能够成为知己。试想,如果两个都是支配型的人结为夫妻,那家中还能太平吗?互补的另一种情况是:因为别人的某一特点满足了你的理想,而增加了你对他的喜欢程度。比如一个看重学历的人,自己又没有拿高学历的机会,就会很看重高学历的朋友。

任何人都与生俱来地具有一些缺点,而且性格不是那么容易改变。为了弥补自己的不足,我们往往在寻求生活伴侣和事业伙伴时,注意寻找能弥补自己缺点的人。如小张是一个好与人争辩且十分任性的人,他找的是一个大大咧咧的老婆。小张之所以喜欢她,是因为她能够让小张从容地依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不和他较真,让他很安心。

在事业的合作上,寻找和自己互补的人是非常重要的。例如比尔·盖茨原来自己经营微软公司,时间长了,逐渐发现自己在管理方面的能力欠缺,而且他自己真正的兴趣是在软件开发上,所以逐渐感到分身乏术,力不从心,工作兴趣也下降了。后来他逐渐认识到管理方面需要有专门的人才来为他打理,于是就找到了大学时的同学鲍尔默。鲍尔默恰恰是个管理方面的天才,他豪情万丈,善于影响别人,善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对比尔·盖茨来说烦琐乏味的管理工作,对于他来说则乐趣无穷。这就形成了很好的互补关系,强强联合,创造了辉煌的业绩。

15、为什么“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列文定理”原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此句出自于《礼记·中庸》,指的是做任何事情,事前有准备就可以成功,没有准备就要失败。说话先有准备,就不会词穷理屈站不住脚;行事前计划先有定夺,就不会发生错误后悔的事。这句话暗合管理学中“列文定理”原理。

列文定理是法国管理学家列文提出来的,定理的内容是:那些犹豫着迟迟不能做出计划的人,通常是由于对自己的能力没有把握。

在职场中,无论是一个优秀的管理人员,还是一个普通的职员,在做一件事情之前,如果不做好计划,把可能出现的困难列出来并想好决策,就等于在冒险。列文定理不仅要求我们培养好的做事习惯,还是在要求我们培养好的做事态度,凡事做好计划,不骄不躁、有条不紊地进行,才能取得想要的结果。

我们避免手忙脚乱的最好办法就是做事有计划性、有条理性,只要有计划有条理,无论多么琐碎的工作,按照计划一点点进行,就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有的人为了节省时间,懒得在事情开始前去做计划,总是做了这个,忘了那个,分不清轻重缓急,最终很难取得好的结果,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如果没有时间去筹划,只能留着时间去后悔了。

16、为什么我们不愿去做不值得做的事情?——“不值得定律”原理

“不值得定律”反映的是人们较为常见的一种心理,即:一件事情不值得做,就不值得把它做好。从心理学上来看,如果一个人认为某件事不值得做,那么他就会持消极敷衍了事的态度去做这件事,往往到最后,本来可以做成的事,却由于做事人得过且过的态度而没有做成,既浪费时间,又成功率小,不如不做。

通常情况下,一件事值不值得做要看这件事是否符合人们的价值观、个性和气质以及现实的处境,如果这件事符合,那么我们就会认为这件事值得做,如果不符合,我们就会认为这件事不值得做。这种事情在我们生活中很常见,王刚就是其中一位,作为一名出色的摄影师,拿着镜头记录下自己想记录的生活便是他最喜欢的事,因此,他拍的每一个镜头都很认真,两年后,他成了某家杂志社最出色的摄影师。见其才能过人,杂志社主编想任命王刚为管理层人员,这虽然是一个向上升迁的决定,王刚却闷闷不乐,因为他认为自己的特长在摄影而非管理,但是碍于领导面子,他接受了这份不值得做的工作。最终由于不懂管理加上缺乏兴趣,王刚把新工作做得一塌糊涂,几乎到了被开除的地步。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如果你认为某件事不符合你的价值观、个性和气质,或者觉得未来没有希望,那么,请遵从自己的内心,换个你认为值得的工作,然后拼尽全力,把它做好。

17、为什么很多人喜欢谄媚的话?——“巴纳姆效应”原理

“巴纳姆效应”是1948年由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通过试验证明的一种心理学现象,以杂技师巴纳姆的名字命名,认为每个人都会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哪怕自己根本不是这种人。正如一位名叫肖曼·巴纳姆的著名杂技师在评价自己的表演时说,他之所以很受欢迎是因为节目中包含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所以他使得“每一分钟都有人上当受骗”。

在心理学上,“巴纳姆效应”产生的原因被认为是“主观验证”的作用。主观验证能对我们产生影响,主要是因为我们心中想要相信。如果想要相信一件事,我们总可以搜集到各种各样支持自己的证据。就算是毫不相干的事情,我们还是可以找到一个逻辑让它符合自己的设想。在我们的头脑中,“自我”占据了大部分的空间,所有关于“我”的东西都是很重要的。我们的车牌号码、手机铃声、电脑桌面、卧室的墙纸自己都会精心设计,为的就是体现自己独特的个性。

还有所谓的“谄媚效应”,大部分人更愿意相信让他们自己看起来更正面和更积极的事情,所以他们会认同自己还有很多未能得到发挥的潜力以及自己是喜欢独立思考的人之类的描述。

要想摆脱“巴纳姆效应”的不利影响,需要以人为镜,通过与自己身边的人在各方面的比较来认识自己。在比较的时候,对象的选择至关重要。找不如自己的人作比较,或者拿自己的缺陷与别人的优点比,都会失之偏颇。因此,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条件相当的人作比较,找出自己在群体中的合适位置,这样认识自己,才比较客观。

编者的话:由于文章内容过长,为了便于阅读,分为上下两篇,希望读者理解。为了丰富文章内容,给大家介绍更多的知识,文章选材没有拘泥经济学现象,也选用了管理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现象,希望读者喜欢。喜欢我的内容就多关注和转发吧,您们的支持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