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厦门中山路边上藏了一片老街区:四仙石 名人故居 走进遗忘岁月

厦门中山路边上藏了一片老街区:四仙石 名人故居 走进遗忘岁月

时间:2020-04-19 17:58:38

相关推荐

厦门中山路边上藏了一片老街区:四仙石 名人故居 走进遗忘岁月

厦门这些年的旅游热度节节高升,从最美大学厦门大学到最文艺渔村曾厝垵,最小清新的避风坞沙坡尾,被列入世遗的鼓浪屿,全国唯一通往大海的步行街中山路等等,无不被游客称道热捧。但其实对于本地人来说,穿行于这些没有游客干扰的小巷才是日常,而这些不知名的街道也是保留着老厦门最古老的记忆。

在最热闹的中山路边上,藏着一个安宁的社区,从中华城后侧或者从出入境中心边上的小道进入,仿佛走进了旧时光。仁安社区,地处中华十大名街之一中山路商圈,东至新华路,西至思明南路,南至镇海路,北至中山路,面积约0.35平方公里。这片社区除了最热闹的中华城商圈外,低调的隐藏了众多名人故居以及历史古迹,今天就随着我的镜头来看看吧。

四仙街,因街边有一座方形石柱,其四个正立面各有一尊浮雕佛像,俗称“四仙石佛”,故以“四仙”为街名。街道很短, 北接桥亭街,南连释仔街,全长200多米。

四仙石,大概算是厦门最简陋的一座“寺庙”,严格来说它不能算是庙。在四仙街的中段,可以看到有一个石台,石台上供奉的是一四方体花岗岩,长宽均0.47米,高0.52米,岩体四面各雕刻一尊佛教造像。

据研究表面,此石佛像当是古塔中的一段,佛像端坐于莲花宝座中,双手合掌于胸前,面部、衣纹均较模糊。四仙石佛从何而来?据说在清代,有个清园公。一次,厦门患大水,漂来一座女子神像。为了供奉神像,清园公建了一个四面是佛的塔,名为四仙佛塔,四仙石佛便是这座塔的残件。闽南话里仙有“尊”、“个”的意思,四仙石佛即四个石佛的意思。

当然,关于四仙石佛的来历已经无从考究,关于它是何时而造也有争议,早期周围环境较为简陋。后来,周边信众出资为四仙石佛修建了一座由红色砖瓦构建的大殿,常年香火不断,路过的居民都会拜一拜。在四仙石佛的边上一角还有个闽南寺庙常有“石敢当”。

四仙街的石佛像也在被评为“思明区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对研究厦门古代的宗教信仰和佛像雕刻艺术有一定的价值。

除了四仙街,在往里走有释仔街、苏厝街、盐溪街、石壁街等街道,虽然跟中山路相距不过几百米,但却是另外一幅安宁美好,蕴藏着深厚的人文内涵,是了解老厦门乡土文化的一扇窗口。

典型的红砖古厝,门口的三角梅正在怒放,在市内难得一见的大宅厝,在这一片街区内居然能见到不少,更值得庆幸的是他们大都保存完好,并且还有人居住,有人气的古宅才是“厝”的真正意义。

朱陈民宅、卢嘉锡故居、陈桂琛旧居等,现在在每座旧宅的大门边上都有标志,游客可以扫码阅读,也是了解历史的一种方式。做旧的木门、风化的石雕、稍许褪色的门楣,这些古宅就这样静静地矗立在那里,走进这些小巷的大都是周边的居民,难得几个游客误闯入,也会不自觉地压低声音,生怕惊扰了这一刻的安宁。

一部分故居还有人居住,有些故居则以另一种方式向世人展示,比如陈桂琛旧居,一年多前经改造成为一家咖啡馆,“里间有请”,走进这扇大门,揭开百年前的风云岁月。

陈桂琛(1889-1944),字丹初,号漱石山人,旅菲诗人、厦门教育家, 19创办厦门励志女校,1931年任上海泉漳中学校长,1937年应聘执教于菲律宾宿务学校,1944年被日寇逮捕并杀害。他的诗作抨击日寇暴行,反映百姓疾苦,著有《漱石山房笔记》、《鸿爪集》、《菲岛竹枝词》等。

旧居民国时期建,由围墙和一座主体建筑组成。主体建筑单条燕尾脊,面阔3间,进深2间,装饰较为普通,屏风上有花开富贵的木雕,墙体上有石榴等灰塑彩绘装饰。它对纪念陈桂琛先生很有意义,现在作为咖啡馆开放,游客可以坐在里面感受古厝的历史底蕴。

如今高楼林立的市中心里交错着的经久未改的小路暗巷,这些地方就算你久居厦门、土生土长,可能都不知道它的方位和典故,不常游走甚至很可能会迷失方向。

如果你是老厦门,重走这些小巷总能有新发现,如果你是游客,误入这里仿佛揭开了一段旧时光,这才是厦门最美好的一面吧~藏在街巷里的古老与新生!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