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清 康熙 洒蓝釉 开光五彩笔筒(上)

清 康熙 洒蓝釉 开光五彩笔筒(上)

时间:2023-03-17 13:41:02

相关推荐

清 康熙 洒蓝釉 开光五彩笔筒(上)

据文献记载,康熙幼年没有经历过草原生活,他对于祖先曾经打马扬鞭驰骋在蓝天白云之下很是向往。康熙继位后,要求烧制大量的青花瓷、霁蓝釉、洒蓝釉,以怀念曾经的蓝天白云,可惜他的子孙没有坚持下去。今天介绍笔者自己的一件藏品——康熙洒蓝釉开光五彩笔筒。这件笔筒直径约20厘米,高15.8厘米,开光有三,后面会一一介绍。由于洒蓝釉照片颜色容易失真,故先传一张整体图片,再上传两件近距离比对图片。

附图

上面是我的藏品,下面是故宫馆藏康熙洒蓝釉军持;军持,水器,僧人喝水或者洗手用的,跟净瓶类似。这件是隔着玻璃拍的,釉面有玻璃反光。可以注意看没有反光的地方,蓝釉彩非常相似,矾红也是同一色系,后面会有具体比对。

附图

这张照片,左边是故宫馆藏康熙洒蓝釉笔筒,右边是我那件藏品的近距离拍照。蓝釉彩,鱼子釉几乎一样。

说到洒蓝釉,不得不提到明代宣德皇帝。洒蓝釉是明代宣德创烧的一个极其珍贵的瓷种。珍贵到什么地步,据官宣,除了景德镇窑址出土的碎片以外,全世界只有三件完整器。民间有没有我不知道,就我二十多年的收藏生涯没见过,也没见大咖们秀过,赝品见过无数,这足以证明真品真的很少。

附图

这两件太太太有名了,所以一起贴出来秀一把。上面是大名鼎鼎的宣德洒蓝釉钵,故宫馆藏。这件名气大到很多不在收藏圈里的朋友都知道。它就是传说中,七十年代被北京文物商店花了80块钱,从一个老太太手上收来的,之前是这老太太家喂鸡,老太太家的鸡用事实向世人展示了一把啥叫“平民的生活,贵族的享受”。因为另一个有同等待遇的就是乾隆的猫,它把“天青釉汝窑水仙花盘”当吃饭的家伙什,现在那个“猫食盘”是台北故宫的镇馆之宝之一。下面是元代霁蓝釉白龙纹梅瓶,这件是霁蓝不是洒蓝,区别以后再具体解释。这件是扬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没有之一。七十年代扬州文物商店花了18块钱从一朱姓小伙子手上购得,这件在小伙子家传承了至少五代,事后其母亲大病一场,此物后来因被巴黎一位收藏家开价40亿欲购买遭到拒绝而名扬海外。一件80,一件18,这都是“别人家的收藏故事”啊,羡慕不来。早几年,我去偏远地区旅游,遇见养鸡的人家,总是喜欢盯着人家的鸡食盘看,可惜都是破瓷烂瓦。

洒蓝釉在宣德以后失传,一直到康熙时期才恢复。由于配方不同,看得出来康熙的洒蓝跟宣德完全不一样。

洒蓝釉使用氧化钴作为着色剂,采用喷吹法施釉,即用竹管沾蓝料釉水,一层层吹到白釉瓷器表面。这样的施釉方法会使通体浅蓝色的底子上,呈现水迹般的深蓝色点子,犹如洒落的水点,因此称为”洒蓝”,又称“鱼子蓝”。又因其水点成雪花片状,又有“雪花蓝”之称。仿品是拿像喷枪一样的物件往上喷釉。

附图

左边是灯光下看到的洒蓝特征,右边是肉眼看到的洒蓝釉特征,能非常清楚的呈现“雪花蓝、鱼子蓝”等特征。 烧制的时候需要先烧好白釉,再拿出来吹釉,如果开光还得留下轮廓线,再入窑,在还原焰中二次高温烧制,这只是烧好洒蓝。后面再加彩,不同的彩料火温不一样,从高温到低温一步步烧一步步加,这样的烧造难度使得高仿成为一种传说。 根据施釉方法,早年把康熙洒蓝叫着吹青釉,由于颜色更像青金石,又叫“青金釉”,我个人觉得这个名字最符合,确实像极了青金石。只是宣德洒蓝釉太珍贵了,这就靠上去了。最后再跟朋友们分享一下洒蓝釉的鉴定技巧,以供参考。

附图

最上面的图片是洒蓝釉釉面放大截图,图片上颜色深浅不一,有的地方发白,这是由于窑工在吹釉的时候,施釉不均造成的,发白是釉面薄,映出了白胎的底色。用大拇指使劲按在釉面磨蹭 ,能感觉到釉面有细微的凹凸感 。这样的鉴定方法对所有吹釉法都管用。仿品几乎不用吹釉法,难度太大了。古代吹釉窑工一辈子就干这么一件事,所以能做到视觉上厚薄均匀、感觉上却有流动感。另两张图片是微观细节图,标准的康熙气泡,少量的白色结晶体是铝分子结晶体。铝元素也是土壤的基本元素之一,很多矿物质青花料都含有。不过,形成结晶体需要达到一定的含量,数值记不清了,网上也查不到,这需要非常专业的资料才行。

还是那句话,官窑太难写了,再分上下篇吧。下一期用馆藏品比对胎和彩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