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罗隐的一首七律 开篇采用比兴手法 最后7字更耐人寻味

罗隐的一首七律 开篇采用比兴手法 最后7字更耐人寻味

时间:2021-04-18 02:25:05

相关推荐

罗隐的一首七律 开篇采用比兴手法 最后7字更耐人寻味

古诗词中经常采用比兴的创作手法,比显而兴隐。比是比附,主要为了突出事物的特征;兴是兴起,用一个物体引起情思,引起对另一物的咏怀。比如《诗经》中的例子,作者先写关关雎鸠,然后引起对窈窕淑女的联想。

再如杜甫的《登高》中,作者用天风、沙渚以及猿啸、鸟飞的意象,令人联想落木凋零、长江汹涌,从而寄兴时光飞逝、壮志难酬的感慨。下面介绍罗隐的一首七律,开篇采用比兴手法,最后7字更耐人寻味。

水边偶题

唐代:罗隐

野水无情去不回,水边花好为谁开。

只知事逐眼前去,不觉老从头上来。

穷似丘轲休叹息,达如周召亦尘埃。

思量此理何人会,蒙邑先生最有才。

罗隐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晚唐诗人,他虽然才华出众,却曾经十上不第。不仅罗隐自己感到心灰意冷,就连读者也为之感到惋惜和愤恨。他曾对一位心仪的佳人动情地说,我未成名卿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如此具有才情的诗人,却因为封建科举制度而耽误了一生。落寞之余,罗隐也曾研究道家学说,他不仅深入研究老庄思想,而且经常在其诗歌作品中引用,从而让他的作品更显深邃。这首诗就是他落第后苦闷彷徨,于是即兴写下了自己的感受。

诗人每次参加科考之前都精心准备,作为考场中的一位老兵,按道理说已经非常清楚考场中的一切,包括考试制度、录取流程、甚至考官的脾气秉性。可是老天爷似乎有意要与罗隐作对,他总是觉得每次都踩不准节奏,最后只好彻底放弃。

极度失意之后,却觉得无人可诉,并非怕人嘲笑,也不是自己输不起,而是觉得很窝囊。如果自己玩世不恭也就罢了,偏偏又那么勤奋刻苦、还寄寓热切的希望,最后每次考完,他自己都不敢去看榜单。

诗人心中烦闷,就来到郊野散步。野外流淌的溪水如此无情,一去而不复返;水边盛开的鲜花,为何又那么多情,却到底为谁盛开?诗人感慨万千,他只知道旧事物一个个从眼前离去,但一直没有注意,衰老却是从头上开始。

首联中紧扣诗题、并借物起兴,作者以野水之无情,反衬诗人的有情;又以娇妍绽放的鲜花,反衬落第才子的颓丧心情,为下文打下了很好的伏笔。颔联更是悲慨早生华发、却半世蹉跎,个中心情、不言自明。

接下来作者转而抒发议论,以排遣心中的忧闷。罗隐熟读诗书古籍,对孔孟的遭遇非常清楚,也对历史上的朝代更迭了如指掌。

诗人说,即使像孔丘、孟轲那般穷困,也不要叹息;纵然如周公、召公一样发达,最后也必将化为尘埃。

最后诗人诙谐地说,仔细思量,其中的道理非常深刻,到底谁能领会呢?恐怕只有蒙邑先生。庄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曾在蒙邑中为吏,主督漆事,所以后世又称其为漆园吏。诗人则风趣地称呼他为蒙邑先生,更显亲切。

纵览罗隐的这首七律,开篇采用比兴手法,非常引人入胜。而颔联的“事逐眼前去、老从头上来”,也表达出造化无情、人生失意的感伤,更抒写了作者对时光易逝、世事无常的慨叹。

而丘轲与周召的事例,更彰显了穷达成空的虚幻。诗人仕途失意,便希望远离尘俗、隐逸山林。全篇虽然抒写了作者的失意心情,却显得旷达不羁,没有过度的悲婉之情。

而最后7字“蒙邑先生最有才”,更加耐人寻味。诗人用孔孟与周召进行对比,虽然穷达不同,但化成尘埃的结果相似。

庄子曾说,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万物之本也。浮生若梦,多少世人却在梦中,熙熙攘攘;白驹过隙,无数过客终究难懂,世事无常。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