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回忆杀!这些老昆明的照片带你见证一座城市的变迁

回忆杀!这些老昆明的照片带你见证一座城市的变迁

时间:2018-08-26 00:02:45

相关推荐

回忆杀!这些老昆明的照片带你见证一座城市的变迁

昆明是国务院公布的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七十年跨越发展,昆明的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的"追梦七十年·跨越",我们将随着一位老昆明人的镜头去回顾这座城市的变迁。

共和国同龄人 用镜头讲述昆明城市故事

手拿相机,记录昆明,70岁的张卫民至今还在拍摄这座瞬息万变的城市。上世纪70年代末,知识青年张卫民从德宏回到昆明,进入城市规划部门工作。因为工作需要,他有了第一台照相机。

张卫民:“当初就拍一些会议,拍点图纸,拍些模型。”

慢慢的,张卫民发现自己熟悉的家乡正在发生着巨变。

张卫民:“十天半月没去,一片一片(建筑)就不在了,所以很多东西还是留下了遗憾,我看着(心想)应该把它拍下来,把这个资料保留下来。”

改革开放,城市飞速发展,昆明一年一个样。位于市中心的东风广场在上世纪80年代进行了重建,昆明市工人文化宫综合主楼拔地而起。这座当时全云南最高的建筑,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张卫民:“(昆明市工人文化宫综合主楼)有19层70米高,其他地方的建筑都是在八层楼和十层楼以下。”

从那时起,昆明建筑物高度纪录不断被刷新。张卫民紧紧跟随昆明速度,接连按下快门。

张卫民:“以前昆明老城近日公园(附近)的五层百货大楼,是昆明六十年代的十大建筑之一,是昆明最大的商业广场,从最小的针线到穿的用的锅碗瓢盆,样样都有,昆明市民买东西全部都要去那里买。”

北京路、人民路、大观街、武成路、盘龙江、得胜桥、滇池海埂……张卫民走遍昆明的大街小巷,记录着城市的变化。而这一幅幅照片中传递出的信息绝不仅止于此。

张卫民:“当初人们的穿着大多数以蓝色还有部队的绿色服装,还有一些灰色浅色的服装为主,式样单调,布料也比较单调。在那个年代经济也比较贫困,人们生活水平也不那么高,还流行着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说法)。”

张卫民:“这个蜂窝煤(年代)一到煮饭的时候,(楼道里)简直是一个通道乌烟瘴气,一炒菜油烟味又呛又污染环境,不像现在我们的厨房干干净净,进入电气化、煤气(天然气)。”

张卫民:“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下,我们国家经济发展以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广大市民有能力购买自行车,(然后)就排队给自行车注册、登记、打钢印,这个队伍从现在的塘子巷地铁站排到了现在的市第三人民医院那边,将近一公里多,已经持续了两三年。至此以后,我们昆明城变成了一个自行车王国。”

从胶片相机到数码拍摄,数千张照片见证了昆明的巨变。

张卫民:“这三张图片是不同时期我拍摄的昆明市中心东风广场的新旧对比的照片,站在这个楼上,昆明城区三面环山一面临水都看得清清楚楚。(当时)还有一个最高的楼房就是现在的科技大楼,也是正在建设着。2000年以后,你看这边现在全是高楼林立了,高层建筑摩天大楼拔地而起,变化相当大。”

昆明城市发展之大,变化之快,常常令身处其间的张卫民感叹不已。

张卫民:“(这是)1996年,我在飞机上拍的北市区的图片,这条路就是北京路的延长线。这是90年代中期还是一片农田,经过10多年(发展),不到整个这一片北市区已经变成一个现代化的新城。”

9月7日早晨7点,随着两声巨响,曾经的云南第一高楼昆明市工人文化宫综合楼在7秒内轰然倒地。也就在同一个月,云南本土地产企业以8亿元资金拿下东风广场CBD项目部分地块,一座预计建筑高度超过400米的昆明新地标建筑开工建设。,张卫民和新中国一起迎来七十岁生日,而他对昆明城市发展的记录仍在继续。

张卫民:“慢慢的我们老了以后,后一代新的昆明市民,以后对昆明老城是什么样子更是不认识了,所以我想着为了留住昆明城的这段历史,给后人留下这段记忆,给昆明的城建规划师留下点宝贵的资料,比较全面的把它(记录)保留下来。”

记者:冯泰 米志宏 陆淼

编辑:夏至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