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走进中国传统村落之: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宰拱村

走进中国传统村落之: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宰拱村

时间:2019-06-22 00:08:51

相关推荐

走进中国传统村落之: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宰拱村

“宰拱”,为侗语音译,意为泉水不断涌出的地方。宰拱村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岩洞镇南部,距岩洞镇有9公里,辖6个村民小组,整个行政村由对门寨和宰拱大寨两个自然村寨组成,住有姓杨、吴、宋、唐等姓,侗、汉、苗族聚居。

宰拱村地处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分水岭地带,境内以低中山为主,海拔340 m,年平均气温16℃,年降雨量1000-1300mm,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如春。该村森林覆盖率为65%,林地以杉木为主。宰拱河贯通村寨及寨外梯田,常年水源充足,将宰拱寨分为南北两个部分,河流自西向东蜿蜒穿过。

明朝初,由于战乱,吴氏从江西吉安迁徙过来落户在宰拱村。宰拱之前是有原始居民居住的,后来由于吴家祖先用草编了一大双草鞋,用糯米黏液掺杂辣椒水模仿粪便,然后用木排在上游水源处顺流飘下,下游看到这么大的粪便以为上游有人居住便迁徙到其他的地方(现在的银潭,)然后吴家祖先便占领了这个地方,也就是现在的宰拱村。

宰拱村原属黎平县铜关乡,1993年撤区并乡,并归岩洞乡,岩洞乡改为岩洞镇即现在的岩洞镇宰拱村。

据宰拱侗族古歌的口传,唐朝时期就在此建寨,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发源于该村境内的清水江支流从村中川流而过,村子分为两个自然寨,全村居住的都是南方侗族典型的干栏式木楼。木楼是因地而建,建在平地上的一般都是平地楼,建在水塘上的一般都是矮脚楼,建在坡坎上的一般都是吊脚楼。木楼层次分明,错落有致,形成了一条条幽深曲折的巷道,并铺设有青石板路通向各家各户。

宰拱村整体空间布局形如带状,沿河宰拱河两岸建设,是长江水系清水江源头之一,常年水源充足。宰拱村落于河的中游,村寨的外围是植被茂盛的山林,在这里形成一个长条形的河谷地带。民居都依山势地形面水而建,高低错落的小青瓦坡屋面,与水系、农田及外围山林一起形成一幅安静祥和的山水村居图。

宰拱村虽然有少数砖结构和砖混结构建筑,但整体以木结构二层建筑为主,因地而建,层次分明,整体风貌尚可。以干阑结构为主,青瓦白檐,屋脊两端及中部采用了白色传统装饰,特色鲜明,风貌统一。但寨内还存在少部分危房和凌乱牲畜房,极需整修和处理。

村内建筑大多建于二十世纪 50-90 年代和 90 年代后,明清时期建筑仅存鼓楼和烤房,有少量民国时期留存下来的民居建筑,体量较小,建筑较为老旧,另 90 年代后所见建筑多体量较大、风貌、质量较好,且多为砖结构或砖混结构。

宰拱村整体空间布局形如带状,沿宰拱河两岸建设,村寨落于河流中游,外围是植被茂盛的山林,周边是高低错落的梯田及蜿蜒曲折的田间小路,这些外部要素构成宰拱传统村落的边界,明确了聚落的空间范围。以边界作为起点,大量的民居组团空间、自由布局的水空间、穿插联系的巷道空间以及寨内传统风貌要素等共同构成层次丰富的内部空间。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