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国美毕业展:艺术人文学院硕士毕业创作——无墙的学院

国美毕业展:艺术人文学院硕士毕业创作——无墙的学院

时间:2019-05-30 13:04:05

相关推荐

国美毕业展:艺术人文学院硕士毕业创作——无墙的学院

▌「主题阐述」

无墙的学园

学院为天下学子而设,聚天下英才以成学园。故学院似有围墙,实无围墙可言。师生同游于艺,博学于文,无墙也;毅强能断,任重道远,无墙也。

艺术人文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始终奠基于此:立足古今中外的艺术史学经典,旨在创构中国自身的现代艺术学理论;以中国特有的卷轴书画与金石文献研究为基础,重新梳理中国艺术的活性基因,推进中国美术史的研究。这是一个同古典学脉紧密联结的开放性学术世界,一个无墙的学园。系统而开放的艺术理论建设,正是赋予美术实践与教学学科意义的根基。缺乏理论体系支撑的美术学院形同作坊,不配学院之名。中国美术学院历任院长都充分意识到,艺术史论的建设乃是学院的学科建设之灵魂,所以一直都无比重视并提倡“哲匠”之精神。

非常时期,全球共克时艰。我们相互隔离,却又同视频,共呼吸,化危为机,开展了一场线上线下艺术教育的互动与创新。现在,毕业论文通过了答辩,但并不意味已有了最终的答案。这些论文仍活在同学的追问中,活在写作中涌现的疑惑里,活在答辩时的对话里……我们读到对“墙”的质疑与反思,也看到一个个被拓展开去的学术视野与疆域。

学术者,天下之公器。我们将在校内外举行毕业论文报告会,分享大家的最新研究成果,开启艺术人文学院独有的毕业季展示模式。我们还会遴选优秀论文结集成册,并在线展示毕业生的论文概要,同时进行线下的橱窗展示,时间甚至长达一个学年。于是学弟与学妹们有机会与你们保持持续对话,获取灵感,当然也会不断找茬……

在《给青年诗人的十封信》里,里尔克曾说:“现在你不要去盲目追求那些你还不能得到的答案,因为你还不能在生活里体验到它们。一切都要亲身生活。现在你就在这些问题里‘生活’吧。”诗人写道:

活在那疑问当中

也许在遥远的未来,渐渐地

你将活在它的答案里

这些论文,既是对学术传统的回应与追问,也是学术思想的延续与推进。毕业了,意味着我们将把学园生活带向人生现实的更深处,带向自己遥远的未来……这是一个新的开始,带着学院深深的祝福!

Academy without Wall!

(艺术人文学院院长、党总支书记 杨振宇)

▌「毕业论文介绍」

论文题目:

黄公望的画风及相关问题研究——以存世的六件作品为例

作者:沈清清

导师:曹意强、王霖

黄公望作为“元四大家”之冠,其绘画风格既代表着元人尚意的高峰,也暗示着对宋末赵孟頫复古主张的继承。“宋画尚法,元画尚意”是人们对宋元绘画的显在认知,但过于迷信这一说法则会将其变成教条而忽略宋画中的意趣和元画中的法度,失去艺术品鉴中的细腻与敏感度。本文将黄公望放置在宋至明清的画史情境中,以“绘画创作论”的视角来考察,撷取相关的史料文献及作品图像中的若干问题展开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天池石壁图》轴(北京故宫博物院藏,1341年)、《丹崖玉树图》轴(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九峰雪霁图》轴(北京故宫博物院藏,1349年)、《快雪时晴图》卷(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富春大岭图》轴(南京博物院藏)、《富春山居图》卷(无用师卷,台北故宫博物院藏,1347-约1350年)六件存世作品的风格是研究的重点。文章首先探讨了黄公望绘画代表的元画之于宋画的联系与变化,并在聚焦黄公望画作的同时,随之展开对其所处的元末江南文士生活的考察。以黄公望为代表的元人意趣得到了明末清初画家们的追随与发扬,形成了一股势不可挡的历史风潮。因此,从“明末清初”这一时间节点回溯黄公望的风格将令本文所关注的宋至明清的时间线更具起讫;而针对明末清初代表性画家对黄公望作品的追摹问题进行探讨,以重新考察“仿子久”这一现象带来的历史结果,也将使本文中黄公望的风格形象略趋饱满。

论文题目:从法则到规则——17世纪下半叶的法国皇家绘画与雕塑学院

作者:郭云飞

导师:杨振宇

17世纪的法国是历史上政治与艺术紧密结合的一个特殊显例,官方所推崇的艺术风格占主流地位,而国家对于艺术领域的干涉主要是通过一所文化机构——皇家绘画与雕塑学院[Academie Royal de Peinture et Peinture et de Sculpture]来实现。文章通过梳理分析学院建制、教学系统及教育理念,试图说明高度国家化的艺术一方面切实解决了艺术家提高自身社会地位的需求,为现代民族国家的崛起起到助推作用,但同时也显现出高度管控的艺术体制的缺陷与弊端,古典理念在结合了现代政治诉求以后,由在理念王国中发现理想美的“法则”[Canon]转变为生产美的绝对“规则”[Rule],古典主义严格的法度之下孕育着变革的因子。

论文题目:从王相摹刻《砚史》看中晚清文人的嗜砚趣味

作者:杜研

导师:范景中、万木春

本文主要记述了王相摹刻《砚史》的前后始末,并在此基础上对中晚清文人的嗜砚趣味以及当时的刻工阶层进行深入探究。《砚史》是高凤翰从其藏砚中择优拓印而成,百年之后,王相于《国朝画征录》上看到相关记叙,心向往之,欲广传于后世。遂于高氏后人处访得《砚史》,并延请名手王子若摹刻上石。然而天不遂人愿,王子若摹刻未过其半便因病逝世。王相只得再请吴熙载补刻未完成的部分,吴熙载虽在当时享有盛名,但他却狗尾续貂,对摹刻草率了事。王相虽对刻成的《砚史摹本》心有不满却也无力回天,只得对其略加修改而已。王相还将其与王子若四年间的往来书信汇编成《摹刻砚史手牍》,意在传王子若之苦心于后世,以勉励后人。通过对《摹刻砚史手牍》与《砚史》的探究,我们得以从摹刻者的视角来考察摹刻过程,看到当时文人的嗜砚趣味,了解当时的拓工阶层。

论文题目:史料与叙事——20世纪初中日中国美术史研究者的著作及身份考述

作者:陈可杰

导师:孔令伟、王连起、凌利中、陈浩、曹意强、吴敢、毕斐

20世纪初,中国美术史的学术模式出现了结构性的转变,这一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尤其是日本的影响。日本汉学家运用各种基础材料,对中国美术史进行了整理研究。在此基础上,中国第一批美术史学者开始尝试着对中国美术史做出新的阐释,从最开始的编译日本资料,到之后运用中国传世的经典材料编写美术史,进而确立了中国现代的美术史研究。这批美术史研究者不仅在理论研究上建树非凡,同时也是中国传统书画的实践者,及最早的中国美术教育家。他们在美术教育、鉴赏和绘画实践的三重视野下,开始了最早的中国美术史研究,他们的著述与观点不仅改变了中国美术史研究的结构,也完善了中国美术教育的理论体系。本文以中日美术史学者的早期文本与绘画作品为研究对象,对中国近现代美术史学者的著作及学术身份的发展做了新的钩沉。

论文题目:周亮工顺康时期艺术活动研究

作者:陈曼仪

导师:金观涛、毛建波

周亮工是明末清初的著名文人、收藏家。周亮工一生关心艺事,收藏颇丰,与艺坛人物往来密切,尤其晚年经历仕途转折后更加热心投身于书画之中。本文重点关注周亮工顺康时期的艺术活动,从周亮工在顺康年间所经历的仕途转折出发,探讨其中的心境变化以及于艺术活动上的选择。在此之上,围绕他在寓所读画楼中展开的书画收藏与雅集活动,勾勒出清初金陵围绕周亮工展开的由文人收藏家和职业画家组合而成的群体形象。最后以他与画家王翚的交游为重点,呈现他对当时画家的提拔作用及影响,分析其艺术见解与书画收藏之间的相互关系。

论文题目:“赚兰亭”公案文本讹辨考及相关画作研究

作者:戴兰亭

导师:金观涛、毛建波

“赚兰亭”公案在唐代就有三个不同版本的故事流传,后世又根据这三个原始版本衍生出更多的“赚兰亭”故事,同时,历代根据此故事内容所创作的《萧翼赚兰亭》画作层出不穷,本文针对此公案展开专题研究,力图理清该公案故事的文本源流、图式特征及历代评论转变。

本文第一章,通过对不同版本的“赚兰亭”故事进行详细的文本解读,结合同时代的社会史、文化史,剖析故事文本中的讹误;第二章,收集历代《萧翼赚兰亭》作品,通过图文互证的方式,探究图像与文本之间的勾连性及图像本身的时代性特征;第三章,收集历代画史评论,全面解析这一公案故事及其相关画作在历史演变过程中的地位与评论导向,探究其背后的社会思潮、文人思想对《萧翼赚兰亭》这一题材绘画的影响。

论文题目:威廉 吉尔平与“如画”观念

作者:戴姗睿

导师:范景中、万木春

牧师威廉 吉尔平[William Gilpin]的六部旅行指南掀起了十八世纪末英国本土“如画”旅行的风潮,为英国水彩风景画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美学基础,并引发了此后佩恩 奈特与乌维达尔 普莱斯对“如画”的美学争论。他是第一个将“如画”从“崇高”和“优美”中区分开来,给“如画”下明确定义的人。除旅行指南外,他还发表了数篇文章对“如画”课题进行了讨论,用以教导当时的英国绅士们养成这种审美趣味。然而威廉 吉尔平本人却因旅行指南中的插图无法与所述英格兰的真实风景相对应而为人诟病。笔者对吉尔平画作风格和理论文字及与家人朋友间往来书信的文字进行分析讨论,欲理清威廉 吉尔平的“如画”风格为何,及其如此创作的真实意图。

论文题目:巴尔与欧洲现代设计:从“国际风格”到“包豪斯美学”

作者:葛瑶

导师:周诗岩

本文聚焦巴尔对欧洲现代设计的展示与转译,将“欧洲现代设计”限定在两战期间,欧洲先锋派艺术家在设计领域进行的一系列实践活动。通过借助巴尔在MoMA组织、策划的三个以先锋派艺术和现代设计为主题的展览,探讨其作为博物馆的首任馆长,是如何利用这些展览向美国观众引介欧洲现代设计,同时传达他自己心中真正的现代设计。

虽然目前为止国内外不乏学者对巴尔进行了相关研究,但对于现代设计方面的探讨相对较少,并且未结合欧洲先锋派艺术进行说明。而巴尔以美学角度塑造的“国际风格”,不仅仅是其艺术史叙事和现代主义艺术框架下的重要分支,同时也是扭转美国现代设计发展的重要因素。代表着“国际风格”的设计作品更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传播,并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本文尝试从美国本土的眼光出发,通过还原当时的历史语境,分析巴尔在现代设计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本文选择了由巴尔主导策划的“国际风格”展、“机械艺术”展,以及“包豪斯:1919-1928”展着重进行论述。这三个展览不但架起了欧洲先锋派艺术与美国现代设计之间的桥梁,同时经由巴尔的转述,将其串联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美学叙事,使美国社会更容易接受来自欧洲的现代设计。这其中着重叙述了巴尔从美学角度出发的策展过程,他通过剥离先锋派艺术家明显的政治倾向,强调了艺术风格之间的关联性,从而构建出一种中性的背景空间。在这一背景下,不仅展现了欧洲艺术家的创造力及对完美的持续追求,同时也实现了融合所有艺术风格的统一与现代设计的国际化发展。从1932年“国际风格”展展出时,巴尔正式提出了“国际风格”这一术语,现代主义建筑作为“国际风格”的表现手段,体现了设计者在创作过程中作出的美学选择;到1934年,基于巴尔认为“设计是建筑艺术的一种延伸”的观点而举办的“机械艺术”展,实则为“国际风格”向工业设计领域的拓展,展览所推崇的包豪斯设计也可以视作“国际风格”的工业设计典范;最终于1938年推出的包豪斯展,通过推广包豪斯设计成果与教学理念,进一步巩固了以包豪斯美学为基础、包豪斯风格为范本的“国际风格”在美国现代设计中的地位。经由这三个展览,显露出巴尔在现代设计方面的整条线索,并丰满了“国际风格”的形象塑造。

论文题目:象头神研究——婆罗门教渊源及其在中国的流变

作者:顾家僖

导师:孔令伟、王连起、凌利中、陈浩、曹意强、吴敢、毕斐

本文以印度婆罗门教象头神为出发点,涉及该神祇的起源、形象与功能等诸多艺术史问题。文中重点讨论了象头神从印度到中国的形象变迁过程,以及这一形象在婆罗门教、汉地佛教、藏传佛教中的含义与功能。由于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影响,象头神图像的标志物与其属性、意涵也产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是本文考察的重点。通过汉地经文文献、近年新发现的考古资料,本文解析了该神祇的不同的图像类型及标志物的变异与组合,进而对该神祇在不同宗教语境中所处的不同地位、特征进行了新的解释。

论文题目:正德年间的吴门文人茶事:文徵明《惠山茶会图》卷及相关问题研究

作者:胡惠琳

导师:曹意强、王霖

本文从文徵明的《惠山茶会图》卷入手,考辨两张分别收藏于上海博物馆和北京故宫博物院同名惠山茶会作品的信息,挖掘这场茶会的原貌,并由此展开对文徵明所处的时期士人饮茶、旅行、雅集生活的探讨。文徵明那些以茶事为题材或素材的绘画作品,以及他和友人往来诗文中涉及茶事生活的内容,是展现明代正德年间吴门文士风雅生活的重要资料。文章由现存两卷署名文徵明的《惠山茶会图》卷为研究主体,结合文氏《人日诗画图》《茶具十咏图》等作品,以及这次惠山茶会的重要参与者蔡羽、王宠和文氏本人的诗文资料,一窥以该群体为代表的吴门文人的茶事风尚,并对文徵明在吴门茶文化中所起的作用做出新的探讨。

论文题目:罗斯金艺术批评中的“视觉真实”问题研究

作者:黄晨钊

导师:黄丽莎、孙善春

本篇论文以罗斯金艺术批评中的“视觉真实”观念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西方艺术批评史来定位罗斯金艺术批评的位置,探讨罗斯金的“视觉真实”观念对于当时艺术批评的影响,探讨罗斯金对透纳和拉斐尔前派绘画的真实性的辩护。经由梳理罗斯金艺术批评的思想渊源以及哲学基础来丰富“视觉真实”观念的意义空间。通过对罗斯金的批评文献进行梳理指出其“视觉真实”观念的内在矛盾。

论文题目:龟兹石窟金翅鸟图像初探

作者:黄曼裕

导师:陈锽

龟兹地处我国新疆西部,同时毗邻中亚,是古代中西丝绸要道上的佛教文化与艺术胜地,佛教石窟壁画著称于世。始建于公元三世纪、延续至十世纪左右的天相图,便是龟兹石窟壁画的独特题材之一,它通过日神、月神、金翅鸟、风神等佛界诸神形象,传达出佛国世界的宇宙观。其中金翅鸟作为天相图的重要构成之一,形象鲜明而突出,具有多元文化、多种艺术风格融合的特点,是古代中亚、西亚、南亚以及希腊罗马等东西方文化艺术影响下的产物。

论文题目:俄罗斯先锋派电影与蒙太奇理论

作者:黄清怡

导师:周诗岩

本文主要讨论20世纪代前后俄罗斯的先锋派电影,在欧洲的社会思潮和先锋艺术运动的语境中,梳理电影创作者对于蒙太奇手法和电影媒介的探索和实验,并考察创作者关于电影蒙太奇的理想和观念,最后借助法兰克福学派文化批判理论的视角,反思电影和蒙太奇的可能性。本文意在说明,蒙太奇运动中的主要人物维尔托夫和爱森斯坦看似对立的新闻电影和艺术电影两个路线,实际上折射出了美学-政治这一问题式中的两个重要话题,即传播与经验结构;而对于电影的批判研究则在更复杂的社会语境中引出了这种新的媒介所包含的多义性。

论文题目:《圣朝名画评》校勘及相关研究

作者:贾雅钦

导师:毕斐

北宋刘道醇所撰《圣朝名画评》是中国美术史上重要的基本著作之一。此书在流传过程中钞录刊刻讹误颇多,虽经前人整理而未臻完善,相关问题亦乏善可陈。本文以《圣朝名画评》整理工作为主。校本采用明嘉靖刻本《圣朝名画评》为底本,并以相关文献校勘。在探讨版本源流与研究史的同时,试图解决一些相关问题,如《圣朝名画评》成书年代、写作体例、品评分科等。

论文题目:美国建国初期肖像画家皮尔与博物馆实践

作者:金明希

导师:曹意强、张乔

本文将讨论查尔斯 威尔逊 皮尔的肖像画以及其博物馆实践。作为美国建国初期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皮尔的绘画作品记录和反映了那个时代的艺术风潮,他的艺术理念与新古典主义密不可分。他始终拥护科学理性主义、有序的自然和理论上可以实现的社会平等。

肖像画的构成和形式客观上象征着皮尔试图将其纳入博物馆公共教育的理想,而博物馆陈列和理念也构筑在其肖像画的形式之中,两者相辅相成。费城博物馆的藏品为皮尔提供了一个系统,通过该系统来观察自然并揭示其无限的多样性。在这一系统中,肖像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担负着重大的责任和艰巨的任务。那些代表人类成就的人物是皮尔“博物馆”肖像画的对象。

皮尔所建立的费城博物馆体现了建国初期美国人内心深处的自我与道德公共教育、科学理性及其社会现实之间的相互冲突,促使我们重新思考美国建国之初的艺术现状。皮尔所承袭的英国新古典主义绘画理论和基于美国自身所选择的绘画手法和实践操作都可看出18、19世纪之交英美艺术之间的联系,为我们厘清美国早期肖像画历史起到知微见著的作用。

皮尔作为一名肖像画家和博物馆实践者,其所建立的费城博物馆是对当时美国所面临的历史、身份与文化困境的一种尝试,对美国早期博物馆的发展起到奠基性作用。

论文题目:“自然哲学”与康斯特布尔的绘画实验

作者:包立明

导师:曹意强、孔令伟

本文在文化意义和艺术实践两个相互交错的路径上探讨英国风景画家约翰 康斯特布尔[John Constable](1776-1837)年迈时总结的一个绘画概念:“绘画是一门科学,应该作为对自然规律的探索而去从事。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能把风景绘画看作自然哲学[natural philosophy]的一个分支,而图画只是它的实验呢?”本文旨在揭示这段话所代表的观念结构,以及画家实践观念的方式。论述重点在于二者的关系,毋宁说是在于后者对于前者的推进作用,即绘画语言思维的进路。只因如此,在画家艺术追求的上下文中,他把绘画说成一门科学,以及把风景画看作自然哲学的一个分支,这些说法的意义才值得我们关注。

论文题目:图像与历史想象:米什莱1830年意大利之行与《文艺复兴》

作者:吴赟頔

导师:曹意强、孔令伟

本文以儒勒 米什莱1830年意大利之行所见的数量众多的视觉图像为切口,在第一章中梳理其旅行初衷与日记所记录的艺术品和古迹。第二章结合他1831年出版的《罗马史》和《包罗万象史导论》,论述意大利之行所见的视觉图像对他历史想象的触动,以及他如何将历史想象融入在写作之中的。再探讨这次旅行对他1839年课程“文艺复兴的黎明”的影响,以此为例分析图像在推动其历史观念转变和形成中所起的作用。第三章将着重讨论其1855年出版的《法国史》卷七《文艺复兴》第十二章中与“文艺复兴”观念联系紧密的图像与历史想象,分析图像是如何帮助他建立起对历史的解读。最后在第四章中总结米什莱在历史研究中对图像的偏重,并探讨他对图像的观看及由此形成的历史想象在艺术史理论和文学理论中的意义。

论文题目:云何住兮来无穷:元代王蒙生平与书画考略

作者:杨可涵

导师:吴敢

王蒙(1308-1385)字叔明,号黄鹤山樵、黄鹤山人、香光居士,浙江吴兴人。其于诗、书、画皆有精深的造诣,与黄公望、倪瓒、吴镇并称为元四家,对明清画坛影响深远。本文以王蒙的书画为论题,兼及其诗文见解、生平经历、友朋往来,意在透过存世作品以增补对王蒙及元代书画之认识。本文依据传记史料、题画诗、地方志等文献勾勒王蒙一生境遇。又基于对王蒙存世及著录已佚书画的全面整理,辨别考证真伪优劣,藉此探析其生平各阶段画风:隐逸江南时的天然秀润,出仕张吴时的郁密沉古,元明易代后的离披零乱,及游历时所绘琐细蜷曲的独特风格。书法则习自赵孟頫,呈现出早年古拙浑朴,中年圆润秀美,晚年沉厚老迈的面貌。此外,本文亦析论王蒙画风在明清时期的传承与嬗变。

论文题目:描述与叙事——鲁本斯《玛丽 德 美第奇的一生》组画研究

作者:郑喆

导师:杨振宇

鲁本斯作为17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鲁本斯被誉为“诸画家之王,诸王的画家”。他在北方启蒙成长,却又深受意大利艺术的影响,他不仅是一位画家,还是一位优秀的古典学者,一位经验丰富的外交家。正如学者阿尔珀斯所指出的,鲁本斯身上所具有的这种丰富与综合能力使他对北方艺术的描述性传统与意大利的叙事性传统都能兼容并蓄。《玛丽 德 美第奇的一生》组画[Marie de Medicis Life Cycle]是鲁本斯艺术生涯中承上启下的重要作品,其图式复杂,隐喻、象征、描述、叙事层层折叠,堪称鲁本斯艺术创作中的巅峰之作。

论文试图通过分析《玛丽 德 美第奇的一生》组画的图像,结合其绘画特征与历史情境,具体探讨鲁本斯绘画中的“描述性”与“叙事性”,尝试去进一步理解鲁本斯艺术风格,同时借以探究南北方绘画传统与交流。第一章叙述了鲁本斯的学习与成长经历,重点呈现鲁本斯身上所具有的南方和北方传统。第二章具体分析了鲁本斯生活的历史情境,讨论作品的历史成因。第三章试图从观者的角度论述鲁本斯这一组画的视觉效果,以及作品与不同文本之间的互文关系,探讨绘画意义上的差异。第四章则通过对具体图像的分析,将图像中的象征、隐喻等进行阐述,指出《玛丽 德 美第奇的一生》组画中所呈现的“描述性”与“叙事性”并存的风格。论文希望能够通过对《玛丽 德 美第奇的一生》组画的细读和分析,进一步深入鲁本斯的艺术创作研究。

论文题目:吴兴赵氏《三世人马图》研究

作者:励承

导师:吴敢

在吴兴赵氏的书画研究中,《三世人马图》可谓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作品,该卷不仅集结了赵氏三代之笔墨,更是汇集了包括陈洪绶在内的九位名家题跋,其意义之重大不言而喻。然而经此次研究,笔者发现这件作品似有名过其实之意,实存疑点数处,观其笔墨亦与赵氏同期作品相距甚远。

在本文中,笔者将结合文献、图像资料对此卷展开相关论述。第一部分以交代背景为主,先结合画史上各家的评价以介绍吴兴赵氏及其人马画师承与绘画面貌,再将赵氏存世人马画进行梳理并对其中较为重要的作品稍作论述,从而引出《三世人马图》为下文做好铺垫。

第二章将围绕《三世人马图》的形成及递藏史进行论述,其中亦包括对几个与画作相关人物的查证。笔者将这章大致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形成期、入清宫以前的递藏关系及缘何散佚民间且最终流出国门。

第三章阐述的是笔者对于《三世人马图》中发现的几个问题的看法及思考过程。此卷一直都被视作赵氏人马画的标准件,而卷中存疑处却从未有人提及,如画作的的优劣高低、赵雍一帧中的“挖印”痕迹以及画作内容与题跋、著录信息有多处不匹配等。笔者将在本章中就几个重要问题作以探讨,试还原此作的真面目。

论文题目:高克恭《山村隐居图》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作者:刘翟

导师:吴敢

《山村隐居图》,又称《山村图》,是元代画家高克恭所绘制的一幅山水画作品,在中国古代绘画史上有着重要的价值,本文将以其为对象,在系统梳理相关文献、图像资料以及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分为两个部分展开相关研究,以期对此作品建立更为全面而深入的认识。本文的第一部分由第一、二章组成,第一章着眼于明清以来的各种书画著录文献,比较其中所记载的各传本之间的异同,进而探讨《山村隐居图》在明清之际的流传情况;第二章将围绕作品实物展开研究,首先介绍分别收藏于故宫博物院与上海博物馆的两件《山村隐居图》存世传本的现状,从具体的画面以及题跋书法等方面对两件作品的真伪优劣情况进行辨析,然后试图在此基础之上对相关问题作出合理的推论;第三章,也就是文章的最后一部分,将从社会功能与意义的角度,将《山村隐居图》作为别号图来进行分析与解读。

论文题目:吴大羽艺术研究三题

作者:刘雪霏

导师:张晴、杨桦林

吴大羽是我国第一代油画家中的代表人物,是中国现代绘画的开拓者,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吴大羽超前的艺术思 想与当时处于主流地位的写实主义绘画格格不入,吴大羽渐渐被埋没在历史中。近十多年来,随着吴大羽热度的不断升高,这位“被遗忘的星”又重返世人的视 野,掀起了一股研究的热潮。本文将分为三个部分,从新发现的文献及图像材料 中梳理青年吴大羽在上海的艺术活动轨迹,以及他在巴黎留学时的学习情况,最 后将吴大羽的作品与现代诸流派艺术家的作品进行比较,详细呈现其艺术风貌与 艺术活动轨迹,并对其中有讹误或含混之处作了考证,例如青年吴大羽在上海的 艺术活动轨迹、赴巴黎留学的正确时间及背景、在巴黎高等美术学院学习的情况、 对现代艺术流派的吸收与转化等等问题。

论文题目:《装饰与罪恶》及阿道夫 路斯的文化批判

作者:卢凯琳

导师:周诗岩、杨振宇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哈布斯堡皇朝的贵族统治下的奥匈帝国,并未如其他欧洲国家一样经历工业革命带来的技术进步,反而是沉浸在一种享乐主义的文化生活中,首都维也纳则被誉为“梦幻之都”。阿道夫 路斯虽身处其中却清醒地认识到在这精致华丽的表象之,封建贵族文化致使社会陷入自我陶醉和逃避现实的困境中。路斯从他的理论写作结合建筑实践出发,受到英美的现代主义和古典传统复兴影响,提出“装饰与罪恶”的文化批判。他的批判主张在后世常被简化理解为“装饰即是罪恶”,本文试图通过对路斯著作的精读, 炼路斯的4个批判角度,重新理解他的理论核心所在。

论文题目:恽向山水画风格研究

作者:罗嘉欣

导师:曹意强、王霖

在研读恽寿平《南田画跋》时,频繁出现在他题跋中的堂伯父“家香山翁”恽向引起了我的关注。

恽向(1586-1656)讳本初,字道生,号香山老人,年二十一补常州府学附生,以例贡国子监,居京师三十年不遇。崇祯十七年举贤良方正,除内阁中书,弃官归,之后更名恽向。恽氏后人恽敬《大云山房文稿》提及,“恽氏作画自香山先生始”,恽向是家族中最早进入绘画领域的一员,也是恽氏最重要的画家恽寿平在绘画及画学思想上的老师,同时,明末清初的时代特殊性赋予了恽向更多元的身份,这些都为研究恽向提供了更多的窗口。综合所有因素进行考究,从大时代背景辐射至家族、群体,乃至个人,最终将关注点放在恽向的山水画作品上,若能梳理清晰并作出合理评判,将会产生良好的结果。

据前人研究及《中国古代书画图目》《中国绘画总合图录》《中国绘画全集》等图录所载,恽向存世作品50余件(一说60余件),数量颇多。恽向所处的明代,绘画艺术领域出现了以模仿古人为最高能事,明召画家当以摹古为艺术创作主旨的现象。恽向也是这股力量中的一员,他的绘画创作中充满对前代画家的深刻理解;同时,由于深受董其昌等画坛领军者以及文艺界思想潮流的影响,恽向又在绘画中体现出从摹古中来,最后超越摹古的理想。时代的思潮之杂糅以及个人乃至家族的传统见解组成了他的主要思想,他通过广涉百家学问,并孜孜不倦地加以个人体悟,形成了艺术上的独特风景。本文希望以艺术史、文化史的眼光,结合“绘画创作论”的角度,通过对恽向的绘画以及画论的综合性研究,略窥他在绘画创作、画学思想乃至个人追求上的超人之处,并引发对更大的文人-艺术家群体之重读及讨论。

论文题目:空间VS装饰——试析汉画中的空间表达方式

作者:马雪楠

导师:孔令伟

汉画像石具有强烈的装饰性,而在其装饰性功能之下又隐含着部分对于空间表达的意图。在汉画中常常是通过近乎语言表达的方式将其空间暗示出来,即对“空间”问题的一种概念化认识。本文主要以汉代的画像石为研究对象,共分为三章论述:第一章对汉画中反复出现的母题与装饰手法的视觉形式进行探索;第二章试析汉画中景深空间和纵深空间的表达方式,讨论在汉画的二维平面空间上如何去表现三维立体空间的问题;第三章是关于汉画中“语义空间”的一些简单思考。通过以上的讨论尝试分析汉代画像石从图案化到视觉化的表达过程,借此重新审视中国早期画像艺术的空间表达问题。

论文题目:虚构的纪实——明代仇英款《职贡图》卷研究

作者:盛科

导师:范景中、董捷

本文以明代仇英《职贡图》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对画面中十一个职贡国家朝贡历史的考证,证明了画面中的国家并不属于同一历史时期,不可能向同一政权朝贡,且人物与贡物形象存在想象的成分,与传统职贡图像有很大区别;随后通过与我国古代其他类型的职贡图像对比,判定这件作品是一件看似纪实,但实则杂糅了描绘贡使的纪实性职贡图、展示贡品的写实性职贡图和具有象征意义的献宝图三者特征于一体的特殊图像;继而探讨了出现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应该是摹本、伪本以及画家本人的改造三种因素共同影响下的结果;最后进一步挖掘了《职贡图》中形象呈现似真非真面貌的社会原因,应与明中后期社会上日益增强的对异域的好奇心以及对物的痴迷有很大关系,其功能也由宣扬国威的政治意图转变为满足明中后期市民阶层的猎奇心理。

论文题目:马琬书画及相关问题研究

作者:王琛

导师:吴敢

本文对元末重要的文人画家马琬进行多维度的研究,内容涵盖他的生平、交游、书画真迹的品评以及后世声名等。第一章主要梳理他的生平事迹,彰显其人生抉择与作为背后的儒家士子精神。第二章针对数件传世的元末多人书画合卷进行个案研究,由此凸显出松江文人交游活动对马琬书画实践的影响,具体包括对《东园隐居十三咏》卷和《竹箫铭》卷的详细考证,从《竹西草堂图》卷和《杨竹西小像》卷中看松江隐士杨竹西与马琬之间的交游。第三章探讨马琬的绘画成就和后世评价,即从其存世名下画作中选定出《乔岫幽居图》《雪冈渡关图》《暮云诗意图》《春山清霁图》《青山红杏图》等五幅真迹,分析它们的艺术特征,并探讨马琬声名评价在明清时代的变迁现象。通过上述角度,本文力图呈现马琬书画的独特气息,还原真实可靠的画家形象,并折射出元末松江厚重的人文积淀。

论文题目:瓶花观念的变迁——从《西湖吟趣图》《仿钱选观梅图轴》谈起

作者:王嘉颖

导师:金观涛、毛建波

瓶花清供是中国绘画的常见题材之一。本文以元代钱选《西湖吟趣图》与清代乾隆《仿钱选观梅图轴》两作中瓶花的“经营位置”变化作为切入点,分析其中瓶花图式的观念变化。

本文将主要通过三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围绕瓶花与文人的关系展开,瓶花的风格发展、花器、花材的选择都与文人的道德追求关系紧密,并解释了明代瓶花理论中“忌有环”的由来。第二部分主要立足于对钱选《西湖吟趣图》与乾隆《仿钱选观梅图轴》两幅画的瓶花图式比较,结合谱录分析,得出“忌有环”并非定论,而是多种情境下的综合论述,表达了文人对花器的偏好。第三部分进而梳理了宋明时期文人瓶花理念的形成与发展,提出“岁朝清供”与“文人清供”题材的分化。本文认为,文人瓶花艺术的发展进程,始终以义理、道德为精神内核。

论文题目:20世纪中叶伦敦国家美术馆绘画清洗争议研究

作者:王佑佑

导师:范景中、万木春

1947年伦敦国家美术馆举办“经过清洗的绘画”展览,美术馆彻底清洗画作的行为引发一场复杂而持久的争议,从公众讨论逐渐蔓延到修复理论、艺术史学术界。布兰迪、贡布里希、奥托 库尔兹等理论学者与国家美术馆的修复师、科学部门主任等人在《伯灵顿杂志》上发表数篇文章,就古色[patina]、上光油和罩色的范畴,以及它们是否属于艺术家的意图从各自的角度进行辩论。国家美术馆雄心勃勃地认为可以通过科学分析的方法探知艺术家脑海里的智慧、复原他笔下的光彩;理论家则将“权威”让位给历史文献,强调审美判断在修复中应有一席之地,并应谨慎行事。双方都是为了尽量接近艺术家的意图,而他们相斥的观点根本上源于对艺术价值理解的分歧。

本文首先从围绕上光油的技术之争入手,探讨画家为何使用上光油、如何看待上光油会变色这一事实。笔者接着论述古色的概念及其范畴争议,并结合17-19世纪英国艺术界对于古色的态度,来讨论古色的趣味之争如何影响绘画修复及清洗争议。基于此,本文意在讨论绘画清晰争议背后宏大的观念问题。

论文题目:敦煌地区“引路菩萨”艺术缘起试探

作者:魏莹

导师:陈锽

目前已知的最早的引路菩萨像,来源于晚唐五代归义军时期的敦煌遗画。整个敦煌地区引路菩萨像,数量较为地集中出土于藏经洞中,说明在当时引路菩萨信仰开始在民间初步流传开来。宋以后出现水陆画中必绘有引路菩萨,然水陆画作为服务水陆法会而存在的一种绘画性质,其中所包涵的超度亡灵往生净土的含义不言而喻。因此,本文以晚唐五代敦煌地区的引路菩萨为研究对象,系统性地探究图像背后所代表的引路菩萨信仰形成的相关背景与原因。

全文共分有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一小部分被定义的有明确文字题记的引路菩萨图入手,对其进行概念性的分析,从起源、用途、表现形式到出现背景。第二部分通过探讨敦煌地区引路菩萨图像的艺术特征,结合其画面结构,研究引路菩萨的图像构成与艺术特征的发展演变过程。第三部分根据引路菩萨的宗教性质,从当地流传的佛教特点作为切入点,研究当时社会背景、民间民俗对引路菩萨信仰的出现产生的影响。第四部分是研究在引路菩萨信仰形成之前的相关信仰,观音信仰、净土信仰、以及在佛教影响下中国本土民间对于死后世界观念和灵魂观念的信仰基础。

论文题目:桑农为本——清代耕织图的刻本与绘本

作者:温怀瑾

导师:范景中、董捷

清代焦秉贞绘《御制耕织图》,凡四十六幅。该图创作缘于康熙圣驾南幸,偶获宋本耕织图,感慨稼穑之艰难,即命钦天监五官正焦秉贞据此重绘,用以劝课农桑。焦秉贞在楼璹原作基础上重绘耕织图,融合了西洋明暗和透视技法。康熙三十五年清圣祖为焦秉贞画耕织图作序,组织付梓颁赐臣工,成就了这部清代殿版画中最负盛名的作品。本文即围绕《御制耕织图》衍出的刻本、绘本进行讨论。其中宫廷刻本于康熙三十五年初印,后有诸多翻刻本,本章即面向耕织图内部复杂的变体情况,试图对清代耕织图系统的各个版本进行考察,既包含了代表清代殿版刊刻水平的康熙三十五年刊本,又包含了玲珑精巧的清乾隆袖珍本朱蓝套印耕织图;既包括了《御制授時通考》、《古今图书集成》中的耕织图,还包括了乾隆时期的石拓本。海外翻刻耕织图也不乏精品,既有英国铜版耕织图和套色石版耕织图,还有日本石印、铜版耕织图等。通过分析海内外版本版式间的区别,以此判断作品问世的先后次序,并对其中翻刻本、摹绘本的创作成因、艺术风格流变进行研究。本文最后试图推论出耕织图版画作品与绘画作品之间的联系。

论文题目:战时语境下的艺术现场——政治部第三厅抗战美术研究

作者:李光耀

导师:张晴、杨桦林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历史壮举。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以下简称“三厅”)的抗战美术深深裹挟于上述历史进程之中,既是艺术家面临时代抉择的产物,也见证着艺术与政治的相互纠缠。本文基于人性的视角,重新思考政治叙事与艺术创作的关联,探索战争图像与文化诉求、政治诉求的互动,围绕艺术家动员、艺术家体制生活以及战时情境下的艺术创作三个方面展开研究。本文致力于考察三厅这一战时文宣机构吸引艺术家的根源所在及其真实的运行状态,探究三厅艺术家面临的创作困难与所做的卓越努力,旨在打破有关抗战美术的一些成见,确认抗战美术在中国美术现代化进程中所处的位置。

论文题目:初探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绘画中的建筑

作者:Yuanyuan Shen

导师:范景中、万木春

本研究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画建筑相对频繁这个现象入手讨论当时绘画与建筑的关系。包括绘画中建筑与所在教堂建筑的密切关系,建筑师所提供的新型建筑视觉形象和透视画法对绘画的影响,画中建筑在绘画构图和叙事中的重要功能等。试图解释当时的艺术家是如何通过画建筑来满足创作和赞助人宗教体验和审美偏好的。

优秀毕业生论文分享会

艺术人文学院

优秀毕业生论文分享会

主讲

学士

李诗妤 刘一娴 邱叶 谢童

岳媛 周小淳 竹妤婷 沈煦 章书耘

硕士

杨可涵 贾雅钦 郭云飞 吴赟頔

王佑佑 温怀瑾 杜研 王琛 李光耀

博士

巨若星 庄明 陆蕾平

施锡斌 王艳明 杨晓海

学术主持

吴敢 周诗岩 范白丁

时间

7月7日(周二)13:30

地点

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

1C602

主办

艺术人文学院

▌「学士」

李诗妤

寻找影子的人:恩斯特 L 基希纳的自我表达

刘一娴

隐秘的写实——安德鲁 怀斯绘画作品的视觉分析

邱叶

从《读画录》看周亮工的绘画鉴藏及其交游

谢童

江西新干大洋洲青铜器的纹饰来源与本土特征

岳媛

构成主义者的选择:构建无产阶级艺术

周小淳

《苏里南昆虫变态图谱》研究——欧洲博物图谱个案分析

竹妤婷

提香早期风格研究中的作品与文献

沈煦

仿古与汗漫游——王学浩仿古山水探略

章书耘

意造之园:任熊《范湖草堂图》研究

▌「硕士」

杨可涵

云何住兮来无穷:元代王蒙生平与书画考略

贾雅钦

《圣朝名画评》校勘及相关研究

郭云飞

从法则到规则—17世纪下半叶的法国皇家绘画与雕塑学院

吴赟頔

图像与历史想象:米什莱1830年的意大利之行与《文艺复兴》

温怀瑾

桑农为本:清代耕织图的刻本与绘本

杜研

从王相摹刻《砚史》看中晚清文人的嗜砚趣味

王琛

马琬书画及相关问题研究

王佑佑

20世纪中叶伦敦国家美术馆绘画清洗争议研究

李光耀

战时语境下的艺术现场——政治部第三厅抗战美术研究

▌「博士」

巨若星

记忆术的图像

庄明

白石:沈周与明代成化、弘治年间苏州的艺术及文化

陆蕾平

《汉建昭雁足镫搨本》手卷之考略

施锡斌

明代思潮视域下的黄道周书法研究

杨晓海

清代诗人厉鹗的艺术活动研究

王艳明

清仪阁中的金石鉴藏世界

来源 | 艺术人文学院

编辑 | 刘杨 杨添 吴佳怡 严心格

原标题:《国美毕业展:艺术人文学院硕士毕业创作——无墙的学院》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