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张敏专栏】抓住特征说明事物 ​ ——部编教材语文八(上)第五单元整合备课

【张敏专栏】抓住特征说明事物 ​ ——部编教材语文八(上)第五单元整合备课

时间:2019-12-15 07:11:49

相关推荐

【张敏专栏】抓住特征说明事物 ​ ——部编教材语文八(上)第五单元整合备课

单元教材简析:

本单元学习以说明事物为主的说明文。所选的四篇课文中《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介绍的是中国古代建筑,《蝉》说明的是昆虫的习性和成长过程,《梦回繁华》则介绍了《清明上河图》这幅传世名画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

本单元语文能力教学点,主要是掌握说明文的语言,学习如何将一个事物介绍清楚,要知道怎么抓住事物的特征,已确定说明的重点,还要学习和掌握各种说明方法,另外通过课文的学习揣摩,还要了解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了解作者及其相关知识。

2、 掌握说明的文体特点,常见的说明方法和说明对象的特征。

3、 了解我国传统建筑园林绘画艺术所取得的光辉成就和有关昆虫的知识。

过程与方法:

1.理清本单元文章的说明顺序,分析文中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2.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激发民族自豪感和探索自然的兴趣。

2.通过对说明文的学习,培养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教学准备:

1、自主预习单;

2、单元过关作业;

3、教学课件;

4、1+X类文整合阅读。

课时安排:

单元导读,常识勾连 1课时

理清顺序,明确特征 2课时

说明方法,能析会用 2课时

类比语言,体悟特色 1课时

单元整理,知识内化 1课时

文本拓展,以读促写 2课时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2课时

口语交际:复述与转述 1课时

合计 12课时

教学过程:

单元导读,常识勾连

(1课时)

【教学目标】

1.明确单元目标,学生初步了解的说明文特征。

2.掌握本单元重点字词,读熟课文,提出质疑。

【教学流程】

一 、开宗明义,直指文体

1、提问学生:有关说明文的文体常识知多少?

2、老师系统补充:

说明文定义: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学体裁。

说明文特征:知识性(指其内容,使人有所知),通俗性(指其语言,让人易懂),条理性(指其结构,言之有序)。

说明文分类: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

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列图表、分类别、摹状貌。

说明文语言特点:科学性,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简洁明确。

二、熟悉课文,整体感知。

《中国石拱桥》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说明了中国石拱桥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的特征介绍了,我国石拱桥在设计施工上的独特创造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开阔了新中国桥梁事业的飞速发展,赞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苏州园林》通过介绍苏州园林景色如画的特点,再现了她的美丽精巧,展示了我国园林艺术的高超水平,赞颂了设计者和匠师们的认真严肃的态度和杰出的艺术创造力。

《蝉》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在长期实地观察的基础上写成了一篇科学小品。作者按照观察进度,分别介绍了蝉从幼虫到成虫,从产卵到幼虫的生长过程,科学而具体的说明了蝉的生长过程和生活习性,既揭示了艰苦奋斗的立意,又激发了我们观察和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怀。

《梦回繁华》通过详细介绍《清明上河图》这一国宝级画作,描摹了北宋时期繁华的市井风情,丰富了人们对当时社会风貌的了解,激发了人们对古代生活的想象,表现了这幅旷世杰作非凡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三、自主预习,阅读批注。

1、字词过关

2、初步感知说明文的行文特征,明确说明对象。

3、理清说明思路,试着找出说明对象的特征,提出质疑。

四、课后积累。

1、每篇课文积累重要字词10个。

2、试着找出每篇课文表现说明对象特征的句子。

3、每篇课文积累2处含有说明方法的句子,并做品鉴。

理清顺序,明确特征

(2课时)

【教学目标】

1、理清四篇课文说明顺序。

2、明确四篇课文说明对象的特征。

【教学流程】

一、合作探究:理清四篇课文说明顺序和行文结构,感受说明文行文特征。

(一)《中国石拱桥》总—分—总式的逻辑顺序。

第一部分(1、2)概括介绍石拱桥的特点。

第二部分(3-9)介绍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取得的光辉成就及原因。

第三部分(10)介绍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桥梁事业的飞速发展,表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讨论:默读第4、5段,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赵州桥的?

——第四自然段写赵州桥的地理位置、建造时间及新中国成立后的修整。第五自然段首先介绍赵州桥的长度、宽度、设计施工的精巧以及古人的赞誉。接着从四个方面来说明其特点。从这个层次可以看出作者在说明赵州桥时,是运用从概括到具体的顺序。

讨论:朗读第6段,这一部分写卢沟桥是按什么顺序?

——由整体到局部。

(二)《苏州园林》总—分—总式的逻辑顺序。

第一部分(1-2)概括说明苏州园林地位及特点。

第二部分(3-9)分类具体说明苏州园林的艺术美。

第三部分(10)总结全文。

讨论:作者是按照怎样的说明顺序来介绍苏州园林的?

——作者先介绍了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艺术中的地位,从游览者的角度概括苏州园林的特点,即“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然后,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等四个主要方面和每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园内建筑的色彩美等三个细微方面来具体说明这个特点。

(三)《蝉》递进式的逻辑顺序

第一部分“蝉的地穴”,介绍蝉从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

第二部分“蝉的卵”,介绍蝉从产卵到幼虫的生长过程。

讨论:作者对蝉的地穴的观察和研究可分为几个层次?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作者对蝉的地穴的观察和研究可分为三个层次,是按照从地表到洞穴,再由洞穴到地上的顺序来写的,这也正符合蝉的幼虫的生长规律。

第1层(第1段)介绍考察蝉的季节和自己生活环境中的蝉的情况。

第2层(第2-7段)写对蝉的地穴的考察。

第3层(第8-11段)写对蝉的幼虫蜕皮情形的考察。

讨论:作者对“蝉的卵”的观察和研究可分为几个层次?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这一部分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第12-13段)介绍蝉的产卵,分别说明了产卵的地方、方式和数量等。

第二层(第14-17段)写蝉卵遇到的危险,首先说明产卵的数量多是为了在遭到破坏时能有幸存者,然后介绍蚋对蝉卵的破坏和蝉对此的茫然无知。

第三层(第18-24段)介绍蝉卵的孵化和幼虫的活动。这一层次详细记述了蝉的幼虫从蜕皮、悬挂、落地,到藏身地下的经过。

第四层(第25-26段)概括写蝉的生活历程:“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这既照应了蝉的地穴的介绍,又结束了对蝉卵生长过程的说明,也是对全文做了形象化的总结。

说明顺序和“蝉的地穴”一样,也是按照对事物观察的进程进行说明。

(四)《梦回繁华》逻辑顺序

第1段:介绍唐宋画家题材的变化,引出说明对象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第2段:介绍张择端的生平及《清明上河图》作画时间、背景。

第3段:总体介绍《清明上河图》的类别、大小及内容。

第4段:具体介绍《清明上河图》画面的内容。

第5段:介绍《清明上河图》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讨论:对《清明上河图》这一价值连城的国宝级的作品,作者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进行介绍?

——①就整篇文章来说,作者采用了逻辑顺序,先说画作产生的历史背景,然后介绍画作的作者,紧接着介绍画作的内容,最后说明画作的艺术特色,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

②在介绍《清明上河图》的内容时,作者又采用空间顺序,先说“画面开卷处”描绘的是汴京近郊的风光,紧接着是“画面中段”描绘的是汴河两岸的繁华情景,最后“后段”描绘的是汴梁市区的街道。

二、合作探究:理清四篇课文的说明对象。其总体特点是什么?在文中找出关键句。

《中国石拱桥》说明对象是“中国石拱桥“。特点: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苏州园林》说明对象是苏州园林。“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是贯穿全文的中心,也是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

《蝉》说明对象是蝉,介绍蝉从幼虫到成虫,从产卵到幼虫的生长过程

《梦回繁华》说明对象是《清明上河图》。特点:北宋京城汴梁从城郊、汴河到城内街市的繁华景象。

三、学生质疑,师生互答,合作探究。

四、完成四篇课文的课后“思考探究”题。

说明方法,能析会用

(2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并掌握九种常用的说明方法。

【教学流程】

一、说明方法知识链接。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事例、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引资料等。

1、举例子:使说明的对象具体形象,便于读者理解。

2、分类别:使说明条理清楚。

3、打比方:使说明对象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4、列数子:使说明准确无误,令读者信服。

5、作诠释:用于解释被说明内容的成因及内在联系。

6、作比较:用于突出强调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7、下定义:科学准确地解释说明对象的内涵,使说明更严密。

8、画图表:可使说明内容直观形象。

9、摹状貌:能使说明生动形象,使文章更具可读性。

二、请学生展示交流在文中找到的应用以上说明方法的句子,并试着作出分析,探讨这些说明方法的异同点,以及在文中的作用。

——1举例子:为了说明事物的情况或事理有时光从道理上讲,人们不太理解,这就需要举些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来加以说明。如《中国石拱桥》把古代的赵州桥和卢沟桥作为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对我国建设石拱桥历史的悠久、成就的杰出作了说明。

2作比较:为了把事物或事理说得通俗易懂,可以从人们已有的感性知识出发,利用人们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或事理作比较,从而唤起读者的想象,获得一个深刻的印象。例如《苏州园林》中“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②“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3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在说明文中运用打比方的方法,可以使人们不了解的事物或抽象的事理变得具体、生动、形象。如《梦回繁华》“整个长卷犹如一部乐章,由慢板、柔板,逐渐进入快板、紧板,转而进入尾声,留下无尽的回味”。把《清明上河图》比作“一部乐章”说明它宏大、优美而富有变化的特点。

4.引资料。如引用《水经注》里的“旅人桥”,说明我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引用唐朝张嘉贞的话“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说明赵州桥设计施工的精巧;等等。这些引用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5.摹状貌:能使说明生动形象,使文章更具可读性。例如《苏州园林》中“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6列数字: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绢本,设色,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使用准确的数字,说明了《清明上河图》的大小。

三、学以致用:试着用到3种说明方法,向大家介绍一件你熟悉的物品。

四、当堂分享点评,加深理解。

类比语言,体悟特色

(1课时)

【教学目标】

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归纳四篇课文的写作特色。

【教学流程】

一、品读《中国石拱桥》,句段赏析。

1.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比较”一词,去掉行吗?)

2.《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大约”“可能”“有记载的”有什么表达作用?)

3.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几乎”去掉行吗?)

4.《赵州桥》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当时可算”有什么表达效果?)

——教师点拨:在说明文阅读题中,常以某个起限制修饰作用的字、词、句的选择、替换、增删来引导学生品味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我们特别要注意的是文中的修饰、限制性词语。比如:表范围的:“都、总、共、总共、统统、一律、一概;大部分、部分、有些;只、仅仅”等;表程度的:“非常、十分、最、很、极;几乎、稍微、比较(早)”等;表揣测、估计的:“大概、大约、左右、可能”等;表限制的:“当时、主要”等。

二、品读《苏州园林》,说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作用。

①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②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③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

④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教师点拨:说明文的语言讲究准确和严密。①“据说”是留有余地的说法,很有分寸。②“务必”“无论”“总是”强调了图画美。③“绝大部分”是从范围上作出限。④“极少”则从数量上加以限制。

三、品读《蝉》第10段:找出写蝉从壳中脱出的动词,体会生动的说明文语言特色。

——教师点拨:“腾跃”“翻转”“倒悬”“伸直”“张开”“翻”“钩住”。通过这些动词把蝉从壳中艰难脱出的过程具体写了出来,既生动又准确。

《蝉》的实质是科学观察笔记、考察报告,属于科学著作的范畴,但作者在表达上采用了一些文学性语言对说明对象的科学资料进行综合介绍,因此有一定的文学色彩,其文学色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把蝉人格化,赋予它人的情感和行为。如写蝉产卵,写出了一位“可怜的母亲”生儿育女所付出的艰辛,也写出了蚋残害生灵的可恨。写由卵发育成蝉,表现出了蝉所经历的四年漫长历程的艰苦。这就使文章具有了较强的感染力,能使读者为这个小生物的成长慨叹,从而对作者的“幸福是如此的来之不易又如此的转瞬即逝”的议论和抒情产生共鸣。

二是运用文学的语言表达。如运用比喻的手法把一般不为人知的科学现象表现得具体形象,以“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来比喻蝉的离壳过程。又如以准确而形象的语言描写所观察到的情形,写蝉“在空中腾跃,翻转,使头部倒悬,折皱的翼向外伸直,竭力张开。然后用一种看不清的动作,尽力翻上来,并用前爪钩住它的空皮。这个动作使尾端从壳中脱出”,其中的动词准确而又生动地描写了蝉脱壳的整个过程。

三是把自己的观察过程写得富有波折、有情节、有描写,就像是小故事一样,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四、品读《梦回繁华》,试简析第2段第一句话中的“主要”、第三句话中的“相传”、第四句话中的“可能”这三个词语在句中的作用。

——第一句中的“主要”从范围上加以限定,说明张择端活动的大概时间范围,照应后面的“生卒年不详”。第三句中的“相传”指《西湖争标图》是张择端所作的说法长期以来互相传说,并非确实有据,用语留有余地。第四句中的“可能”表示只是估计、推测的情况,实际的作画时间并不确定。这三个词语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严密、准确的特点。

五、归纳说明文语言的特征。

1、简洁性。说明文的遣词造句,应简洁平实、通俗易懂。

2、准确性。说明文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这就要求它必须用准确的语言,如实地反映事物的特征、本质、规律。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表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求准确无误。

3、科学性。介绍科学知识的说明文,要特别注重科学术语的准确使用。

4、严密性。为了使读者对较复杂的事物、较深奥的事理有明晰确切的理解,说明文常常恰当地使用修饰和限制词语,讲究语言的周到严密。

5、条理性。任何事物都具有它本身的条理,我们说明事物就要按照它本身的条理来安排说明顺序,使之眉目清楚,有条不紊。

6、逻辑性。有的说明文,要从事物的内在联系上进行说明,语言逻辑性强。

7、趣味性。为了把事物的特点说得更加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启发性和感染力,说明文要适当地采用生动的说明。

六、布置作业:完成四篇课文课后练习。

单元整理,知识内化

(1课时 )

【教学目标】

梳理单元重难点,提炼知识点,积累内化,提升能力。

【教学流程】

一、语基的积累与运用。

结合自主学习习题检测基础知识掌握情况。

二、画出单元学习思维导图

1、知道一点常识。

2、识记一批雅词。

3、品味一组奇字。

4、摘录一些美句。

5、学用几种说明方法。

6、重温几段经典段落。

三、《阳光课堂》重难点知识解答。

文本拓展,以读促写

(2课时)

【教学目标】

类文阅读,交流分享;以写促读,学以致用。

【教学流程】

一、类文欣赏。

类文链接一:

桥名谈往

茅以升

①万物皆有名。既然是名,就要起得好。我国近代桥梁题名时,受西方影响,是从地理观点出发的,只要能指出它的所在地就可以了。然而我国古时桥名,不是这样。它总要有些文学气息,或是纪事抒情,引起深思遐想;或有诗情画意,为之心旷神怡。这样,通过慎重题名,一座桥的历史、作用或关系,就立刻表现出来,因而容易流传。现在来介绍一些桥名,借以窥知我国桥梁文化的丰富。

②先来谈谈单字命名的桥。较著名的有:苏州的“枫桥”,唐张继有《枫桥夜泊》诗;西湖的“断桥”,明朝莫仲玙有《断桥残雪》词。但单名之桥往往系泛指,而又可能是专名。有的指明桥的所在,如“山桥”,梁简文帝诗:“卧石藤为缆,山桥树作梁”。有的指明桥的形状,如“方桥”,唐韩愈诗:“君欲问方桥,方桥如此作”。有的与桥畔景物有关,如“花桥”,福建宁德县、湖北长阳县及广西桂林都有。

③再来说说双字命名的桥。根据反映内容,一部《桥名录》可分为五类。第一类是“表扬”。首先是表扬桥的功用。如“赵州桥”,在河北赵县南洨河上,制造奇特,“隋匠李春之迹也”。第二类是“纪事”,记载关于桥的故事。如“万里桥”,在四川成都南门外,“昔孔明于此饯费祎聘吴,曰万里之行,始于此矣”。第三类是“抒情”,通过桥名,来表达思想感情。如“销魂桥”,即“灞桥”,在陕西西安,“东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因“取江淹别赋句,又呼为销魂桥”。第四类是“写景”,美化桥身及四周景物。如“垂虹桥”,在江苏吴江,桥身环如半月,长若垂虹,宋王安石《垂虹桥》诗云:“颇夸九州物,壮丽无此敌。” 第五类是“纪念”,多指名人故事,如“留衣桥”,在江西南城,清咸丰间有知府治郡有功,卸职时郡人饯行,留衣于此,遂改名留衣桥。

④以上是单字和双字的桥名录。三字、四字或更多字的桥名,当然也有,但为数极少。因此,在《桥名录》中把这两种搜集齐全,所余就无几了。

⑤但是,我国古桥并非个个都有专名。比如唐代杜牧诗中的“二十四桥”就是一例。这到底是一座桥还是说有二十四座桥呢?千年来不少人为这问题作了考证。

⑥杜牧的原诗是《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用很少的字,表达出对扬州的繁华消逝、人去楼空之感。这首诗中,只有二十四桥这几个字指出往事的遗迹,因而这几个字就要能充分反映出昔日的繁华。如果这只是一座名叫二十四桥的桥,它如何能体现全扬州的繁华呢?扬州的桥很多,而且从隋朝起,就分布在全城。因此,杜牧诗中的二十四桥定然不只是一座桥。正因为这个缘故,沈括的《梦溪笔谈》中,才为这二十四桥,考订出它们的名字,并且指出,在那时(约1064年),二十四桥中存在的仅有六座了。

⑦二十四桥逐渐减少,就出现一种传说,认为这仅仅是一座桥的专名。比较有力的说法,是引南宋姜夔的《扬州慢》词:“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所谓“仍在”“桥边”,似乎应当是指一座桥,否则如是很多桥,难道每座桥边都有红药吗?尽管沈括所见的是六座桥,经过金人南下,到姜夔时,也许只剩下一座了。

思考题:阅读第③段中的画线句,分析其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简要说明其中一种说明方法的表达作用。

桥名谈往

茅以升

①万物皆有名。既然是名,就要起得好。我国近代桥梁题名时,受西方影响,是从地理观点出发的,只要能指出它的所在地就可以了。然而我国古时桥名,不是这样。它总要有些文学气息,或是纪事抒情,引起深思遐想;或有诗情画意,为之心旷神怡。这样,通过慎重题名,一座桥的历史、作用或关系,就立刻表现出来,因而容易流传。现在来介绍一些桥名,借以窥知我国桥梁文化的丰富。

②先来谈谈单字命名的桥。较著名的有:苏州的“枫桥”,唐张继有《枫桥夜泊》诗;西湖的“断桥”,明朝莫仲玙有《断桥残雪》词。但单名之桥往往系泛指,而又可能是专名。有的指明桥的所在,如“山桥”,梁简文帝诗:“卧石藤为缆,山桥树作梁”。有的指明桥的形状,如“方桥”,唐韩愈诗:“君欲问方桥,方桥如此作”。有的与桥畔景物有关,如“花桥”,福建宁德县、湖北长阳县及广西桂林都有。

③再来说说双字命名的桥。根据反映内容,一部《桥名录》可分为五类。第一类是“表扬”。首先是表扬桥的功用。如“赵州桥”,在河北赵县南洨河上,制造奇特,“隋匠李春之迹也”。第二类是“纪事”,记载关于桥的故事。如“万里桥”,在四川成都南门外,“昔孔明于此饯费祎聘吴,曰万里之行,始于此矣”。第三类是“抒情”,通过桥名,来表达思想感情。如“销魂桥”,即“灞桥”,在陕西西安,“东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因“取江淹别赋句,又呼为销魂桥”。第四类是“写景”,美化桥身及四周景物。如“垂虹桥”,在江苏吴江,桥身环如半月,长若垂虹,宋王安石《垂虹桥》诗云:“颇夸九州物,壮丽无此敌。” 第五类是“纪念”,多指名人故事,如“留衣桥”,在江西南城,清咸丰间有知府治郡有功,卸职时郡人饯行,留衣于此,遂改名留衣桥。

④以上是单字和双字的桥名录。三字、四字或更多字的桥名,当然也有,但为数极少。因此,在《桥名录》中把这两种搜集齐全,所余就无几了。

⑤但是,我国古桥并非个个都有专名。比如唐代杜牧诗中的“二十四桥”就是一例。这到底是一座桥还是说有二十四座桥呢?千年来不少人为这问题作了考证。

⑥杜牧的原诗是《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用很少的字,表达出对扬州的繁华消逝、人去楼空之感。这首诗中,只有二十四桥这几个字指出往事的遗迹,因而这几个字就要能充分反映出昔日的繁华。如果这只是一座名叫二十四桥的桥,它如何能体现全扬州的繁华呢?扬州的桥很多,而且从隋朝起,就分布在全城。因此,杜牧诗中的二十四桥定然不只是一座桥。正因为这个缘故,沈括的《梦溪笔谈》中,才为这二十四桥,考订出它们的名字,并且指出,在那时(约1064年),二十四桥中存在的仅有六座了。

⑦二十四桥逐渐减少,就出现一种传说,认为这仅仅是一座桥的专名。比较有力的说法,是引南宋姜夔的《扬州慢》词:“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所谓“仍在”“桥边”,似乎应当是指一座桥,否则如是很多桥,难道每座桥边都有红药吗?尽管沈括所见的是六座桥,经过金人南下,到姜夔时,也许只剩下一座了。

思考题:阅读第③段中的画线句,分析其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简要说明其中一种说明方法的表达作用。

类文链接二: 凡尔赛宫

吉祖英

驰名世界的凡尔赛宫坐落在巴黎西南十八公里的凡尔赛镇,它是人类艺术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

凡尔赛宫建于路易十四时代,一六六一年动土,一六八九年竣工,至今约有二百九十年的历史。全宫占地一百十一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为十一万平方米,园林面积一百万平方米。宫殿建筑气势磅礴,布局严密、协调。正宫东西走向,两端与南宫和北宫相衔接,形成对称的几何图案。宫顶建筑摒弃了巴罗克的圆顶和法国传统的尖顶建筑风格,采用了平顶形式,显得端正而雄浑。宫殿外壁上端,林立着大理石人物雕像,造型优美,栩栩如生。

凡尔赛宫宏伟、壮观,它的内部陈设和装潢富于艺术魅力。五百多间大殿小厅处处金碧辉煌,豪华非凡。内部装饰,以雕刻、巨幅油画及挂毯为主,配有十七十八世纪造型超绝、工艺精湛的家具。宫内还陈放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珍贵艺术品,其中有远涉重洋的中国古代瓷器。由皇家大画家、装潢家勒勃兰和大建筑师孟沙尔合作建造的镜廊是凡尔赛宫内的一大名胜。它全长七十二米,宽十米,高十三米,联结两个大厅。长廊的一面是十七扇朝花园开的巨大的拱形窗门,另一面镶嵌着与拱形窗对称的十七面镜子,这些镜子由四百多块镜片组成。镜廊拱形天花板上是勒勃兰的巨幅油画,挥洒淋漓,气势横溢,展现出一幅幅风起云涌的历史画面。漫步在镜廊内,碧澄的天空、静谧的园景映照在镜墙上,满目苍翠,仿佛置身在芳草如茵、佳木葱茏的园林中。

正宫前面是一座风格独特的法兰西式大花园。园内树木花草的栽植别具匠心,景色优美恬静,令人心旷神怡。站在正宫前极目远眺,玉带似的人工河上波光粼粼,帆影点点,两侧大树参天,郁郁葱葱,绿阴中女神雕塑亭亭而立。近处是两池碧波,沿池的铜雕塑丰姿多态,美不胜收。

凡尔赛宫的修建,有一段历史轶事。一六六一年,居住在陈旧的凡赛纳宫和枫丹白露宫的路易十四,应财政总监大臣富盖邀请,去他新建的府第赴宴。富盖府第的富丽堂皇触怒了路易十四。三周之后,路易十四以贪污营私之罪将富盖投入监狱,并判处无期徒刑。嫉妒的心理促使路易十四作出兴建一座豪华皇宫的计划。凡尔赛宫的建造者,几乎全部是给富盖修建府第的人马,因此无论构造还是风格,两座建筑有异曲同工之妙。

历史上一度曾是法国政治、文化中心的凡尔赛在大革命后变得默默无闻了,到了十九世纪下半叶,它又成为全世界瞩目的政治中心。一八七〇年,普鲁士军队占领凡尔赛,第二年德皇在此举行加冕典礼;同年,梯也尔政府盘踞在凡尔赛宫,策划了镇压巴黎公社的血腥计划。此外,一八七三年,美国独立战争后,英美在此签订了《巴黎和约》。一九一九年六月二十八日,在镜廊里法国及英美等国同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第一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

今日的凡尔赛宫已是举世闻名的游览胜地,各国游人络绎不绝,参观人数每年达二百多万,仅次于巴黎市中心的埃菲尔铁塔。南北宫和正宫底层自路易·菲利浦起改为博物馆,收藏着大量珍贵的肖像画、雕塑、巨幅历史画以及其他艺术珍品。凡尔赛宫除供参观游览之外,法国总统和其他领导人常在此会见或宴请各国国家元首和外交使节。

选自1978年10月13日《人民日报》,有改动。

思考题:在建筑、陈设、装潢等方面,凡尔赛宫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类文链接二: 凡尔赛宫

吉祖英

驰名世界的凡尔赛宫坐落在巴黎西南十八公里的凡尔赛镇,它是人类艺术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

凡尔赛宫建于路易十四时代,一六六一年动土,一六八九年竣工,至今约有二百九十年的历史。全宫占地一百十一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为十一万平方米,园林面积一百万平方米。宫殿建筑气势磅礴,布局严密、协调。正宫东西走向,两端与南宫和北宫相衔接,形成对称的几何图案。宫顶建筑摒弃了巴罗克的圆顶和法国传统的尖顶建筑风格,采用了平顶形式,显得端正而雄浑。宫殿外壁上端,林立着大理石人物雕像,造型优美,栩栩如生。

凡尔赛宫宏伟、壮观,它的内部陈设和装潢富于艺术魅力。五百多间大殿小厅处处金碧辉煌,豪华非凡。内部装饰,以雕刻、巨幅油画及挂毯为主,配有十七十八世纪造型超绝、工艺精湛的家具。宫内还陈放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珍贵艺术品,其中有远涉重洋的中国古代瓷器。由皇家大画家、装潢家勒勃兰和大建筑师孟沙尔合作建造的镜廊是凡尔赛宫内的一大名胜。它全长七十二米,宽十米,高十三米,联结两个大厅。长廊的一面是十七扇朝花园开的巨大的拱形窗门,另一面镶嵌着与拱形窗对称的十七面镜子,这些镜子由四百多块镜片组成。镜廊拱形天花板上是勒勃兰的巨幅油画,挥洒淋漓,气势横溢,展现出一幅幅风起云涌的历史画面。漫步在镜廊内,碧澄的天空、静谧的园景映照在镜墙上,满目苍翠,仿佛置身在芳草如茵、佳木葱茏的园林中。

正宫前面是一座风格独特的法兰西式大花园。园内树木花草的栽植别具匠心,景色优美恬静,令人心旷神怡。站在正宫前极目远眺,玉带似的人工河上波光粼粼,帆影点点,两侧大树参天,郁郁葱葱,绿阴中女神雕塑亭亭而立。近处是两池碧波,沿池的铜雕塑丰姿多态,美不胜收。

凡尔赛宫的修建,有一段历史轶事。一六六一年,居住在陈旧的凡赛纳宫和枫丹白露宫的路易十四,应财政总监大臣富盖邀请,去他新建的府第赴宴。富盖府第的富丽堂皇触怒了路易十四。三周之后,路易十四以贪污营私之罪将富盖投入监狱,并判处无期徒刑。嫉妒的心理促使路易十四作出兴建一座豪华皇宫的计划。凡尔赛宫的建造者,几乎全部是给富盖修建府第的人马,因此无论构造还是风格,两座建筑有异曲同工之妙。

历史上一度曾是法国政治、文化中心的凡尔赛在大革命后变得默默无闻了,到了十九世纪下半叶,它又成为全世界瞩目的政治中心。一八七〇年,普鲁士军队占领凡尔赛,第二年德皇在此举行加冕典礼;同年,梯也尔政府盘踞在凡尔赛宫,策划了镇压巴黎公社的血腥计划。此外,一八七三年,美国独立战争后,英美在此签订了《巴黎和约》。一九一九年六月二十八日,在镜廊里法国及英美等国同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第一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

今日的凡尔赛宫已是举世闻名的游览胜地,各国游人络绎不绝,参观人数每年达二百多万,仅次于巴黎市中心的埃菲尔铁塔。南北宫和正宫底层自路易·菲利浦起改为博物馆,收藏着大量珍贵的肖像画、雕塑、巨幅历史画以及其他艺术珍品。凡尔赛宫除供参观游览之外,法国总统和其他领导人常在此会见或宴请各国国家元首和外交使节。

选自1978年10月13日《人民日报》,有改动。

思考题:在建筑、陈设、装潢等方面,凡尔赛宫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类文链接三: 蝉和蚁

法布尔

我们大多数人对于蝉的歌声,总是不大熟悉的,因为它是住在生有洋橄榄树的地方,但是凡读过拉封敦的寓言的人,大概都记得蝉曾受过蚂蚁的嘲笑吧。虽然拉封敦并不是谈到这个故事的第一人。

故事上说:整个夏天,蝉不做一点事情,只是终日唱歌,而蚂蚁则忙于储藏食物。冬天来了,蝉为饥饿所驱,只有跑到它的邻居那里借一些粮食。结果他遭到了难堪的待遇。骄傲的蚂蚁问道:“你夏天为什么不收集一点儿食物呢?”蝉回答道:“夏天我歌唱太忙了。” “你唱歌吗?”蚂蚁不客气地回答:“好啊,那么你现在可以跳舞了”,然后它就转身不理它了。但在这个寓言中的昆虫,并不一定就是蝉,拉封敦所想的恐怕是螽斯,而英国常常把螽斯译为蝉。

就是在我们村庄里,也没有一个农夫,会如此没常识地想象冬天会有蝉的存在。差不多每个耕地的人,都熟悉这种昆虫的蛴螬,天气渐冷的时候,他们堆起洋橄榄树根的泥土,随时可以掘出这些蛴螬。至少有十次以上,他见过这种蛴螬从土穴中爬出,紧紧握住树枝,背上裂开,脱去它的皮,变成一只蝉。

这个寓言是造谣,蝉并不是乞丐,虽然它需要邻居们很多的照应。每到夏天,它成阵地来到我的门外唱歌,在两棵高大筱悬木的绿荫中,从日出到日落,那粗鲁的乐声吵得我头脑昏昏。这种振耳欲聋的合奏,这种无休无止的鼓噪,使人任何思想都想不出来了。

有的时候,蝉与蚁也确实打一些交道,但是它们与前面寓言中所说的刚刚相反。蝉并不靠别人生活。它从不到蚂蚁门前去求食,相反的倒是蚂蚁为饥饿所驱乞求哀恳这位歌唱家。我不是说哀恳吗?这句话,还不确切,它是厚着脸皮去抢劫的。七月时节,当我们这里的昆虫,为口渴所苦,失望地在已经枯萎的花上,跑来跑去寻找饮料时,蝉则依然很舒服,不觉得痛苦。用它突出的嘴——一个精巧的吸管,尖利如锥子,收藏在胸部——刺穿饮之不竭的圆桶。它坐在树的枝头,不停的唱歌,只要钻通柔滑的树皮,里面有的是汁液,吸管插进桶孔,它就可饮个饱了。

如果稍许等一下,我们也许就可以看到它遭受到的意外的烦扰。因为邻近很多口渴的昆虫,立刻发现了蝉的井里流出的浆汁,跑去舔食。这些昆虫大都是黄蜂、苍蝇、蛆蜕、玫瑰虫等,而最多的却是蚂蚁。身材小的想要到达这个井边,就偷偷从蝉的身底爬过,而主人却很大方地抬起身子,让它们过去。大的昆虫,抢到一口,就赶紧跑开,走到邻近的枝头,当它再转回头来时,胆子比从前变大来了,它忽然就成了强盗,想把蝉从井边赶走。最坏的罪犯,要算蚂蚁了。我曾见过它们咬紧蝉的腿尖,拖住它的翅膀,爬上它的后背,甚至有一次一个凶悍的强徒,竟当着我的面,抓住蝉的吸管,想把它拉掉。最后,麻烦越来越多,无可奈何,这位歌唱家不得已抛开自己所做的井,悄然逃走了。于是蚂蚁的目的达到,占有了这个井。不过这个井也干得很快,浆汁立刻被吃光了。于是它再找机会去抢劫别的井,以图第二次的痛饮。你看,真正的事实,不是与那个寓言相反吗?蚂蚁是顽强的乞丐,而勤苦的生产者却是蝉呢!

思考题:你感觉作者对蝉有怎样的感情态度?

类文链接三: 蝉和蚁

法布尔

我们大多数人对于蝉的歌声,总是不大熟悉的,因为它是住在生有洋橄榄树的地方,但是凡读过拉封敦的寓言的人,大概都记得蝉曾受过蚂蚁的嘲笑吧。虽然拉封敦并不是谈到这个故事的第一人。

故事上说:整个夏天,蝉不做一点事情,只是终日唱歌,而蚂蚁则忙于储藏食物。冬天来了,蝉为饥饿所驱,只有跑到它的邻居那里借一些粮食。结果他遭到了难堪的待遇。骄傲的蚂蚁问道:“你夏天为什么不收集一点儿食物呢?”蝉回答道:“夏天我歌唱太忙了。” “你唱歌吗?”蚂蚁不客气地回答:“好啊,那么你现在可以跳舞了”,然后它就转身不理它了。但在这个寓言中的昆虫,并不一定就是蝉,拉封敦所想的恐怕是螽斯,而英国常常把螽斯译为蝉。

就是在我们村庄里,也没有一个农夫,会如此没常识地想象冬天会有蝉的存在。差不多每个耕地的人,都熟悉这种昆虫的蛴螬,天气渐冷的时候,他们堆起洋橄榄树根的泥土,随时可以掘出这些蛴螬。至少有十次以上,他见过这种蛴螬从土穴中爬出,紧紧握住树枝,背上裂开,脱去它的皮,变成一只蝉。

这个寓言是造谣,蝉并不是乞丐,虽然它需要邻居们很多的照应。每到夏天,它成阵地来到我的门外唱歌,在两棵高大筱悬木的绿荫中,从日出到日落,那粗鲁的乐声吵得我头脑昏昏。这种振耳欲聋的合奏,这种无休无止的鼓噪,使人任何思想都想不出来了。

有的时候,蝉与蚁也确实打一些交道,但是它们与前面寓言中所说的刚刚相反。蝉并不靠别人生活。它从不到蚂蚁门前去求食,相反的倒是蚂蚁为饥饿所驱乞求哀恳这位歌唱家。我不是说哀恳吗?这句话,还不确切,它是厚着脸皮去抢劫的。七月时节,当我们这里的昆虫,为口渴所苦,失望地在已经枯萎的花上,跑来跑去寻找饮料时,蝉则依然很舒服,不觉得痛苦。用它突出的嘴——一个精巧的吸管,尖利如锥子,收藏在胸部——刺穿饮之不竭的圆桶。它坐在树的枝头,不停的唱歌,只要钻通柔滑的树皮,里面有的是汁液,吸管插进桶孔,它就可饮个饱了。

如果稍许等一下,我们也许就可以看到它遭受到的意外的烦扰。因为邻近很多口渴的昆虫,立刻发现了蝉的井里流出的浆汁,跑去舔食。这些昆虫大都是黄蜂、苍蝇、蛆蜕、玫瑰虫等,而最多的却是蚂蚁。身材小的想要到达这个井边,就偷偷从蝉的身底爬过,而主人却很大方地抬起身子,让它们过去。大的昆虫,抢到一口,就赶紧跑开,走到邻近的枝头,当它再转回头来时,胆子比从前变大来了,它忽然就成了强盗,想把蝉从井边赶走。最坏的罪犯,要算蚂蚁了。我曾见过它们咬紧蝉的腿尖,拖住它的翅膀,爬上它的后背,甚至有一次一个凶悍的强徒,竟当着我的面,抓住蝉的吸管,想把它拉掉。最后,麻烦越来越多,无可奈何,这位歌唱家不得已抛开自己所做的井,悄然逃走了。于是蚂蚁的目的达到,占有了这个井。不过这个井也干得很快,浆汁立刻被吃光了。于是它再找机会去抢劫别的井,以图第二次的痛饮。你看,真正的事实,不是与那个寓言相反吗?蚂蚁是顽强的乞丐,而勤苦的生产者却是蝉呢!

思考题:你感觉作者对蝉有怎样的感情态度?

类文链接四:

《清明上河图》的故事节选

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绘制的不朽杰作《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绘画史上的无价之宝。它是一幅用现实主义手法创作的长卷风俗画,通过对市俗生活的细致描绘,生动地再现了北宋汴京承平时期的繁荣景象。

张择端,字正道,南北宋之交的画家,东武(今山东诸城)人。《清明上河图》是张择端在宋徽宗朝任朝翰林画院画史时所作。这幅长卷为绢本,淡着色,画幅高24.8厘米,长528.7厘米。它是一幅用高度现实主义手法创作的长卷风俗画,通过对市俗生活的细致描写,生动地再现了北宋汴京升平时期的繁荣景象。

张择端完成这幅歌颂太平盛世历史长卷后,首先将它呈献给了宋徽宗。宋徽宗因此成为此画的第一位收藏者。作为中国历史上书画大家的宋徽宗酷爱此画,用他著名的瘦金体书法亲笔在图上题写了清明上河图五个字,并钤上了双龙小印(今佚)。

这件享誉古今中外的传世杰作,在问世以后的800多年里,曾被无数收藏家和鉴赏家把玩欣赏,是后世帝王权贵巧取豪夺的目标。它曾辗转飘零,几经战火,历尽劫难……它曾经五次进入宫廷,四次被盗出宫,历经劫难,演绎出许多传奇故事。

1、装裱匠以假易真:《清明上河图》,最先由宋徽宗收藏于北宋宫廷,公元1126年九月,金兵掳走了徽钦二帝,洗劫了宫中宝物。《清明上河图》却流传于民间,元灭金后,画第二次进入皇宫。元代至正年间,宫中有个装裱匠,用临摹本把真本换出,卖于某真定守,后又卖给武林(杭州)的陈彦廉,陈怕事败,又急于用钱,就卖给博雅好古寓居北京的杨准。

2、汤装裱恩将仇报:据清代顾塑公的《消夏闻记》载:太仓王(yu)家里收藏有《清明上河图》,严世蕃知情后,强行索要,王(yu)不愿,就请一高手(即黄彪)复制一本送去,早先王(yu)巡抚两浙时,有一姓汤的裱画师,生活十分困难,王(yu)把他带回家中做事,后又推荐给严世蕃。当王(yu)的仿本(清明上河图)送到严家时,汤裱画恰在旁边,就对严世蕃说:这画是假的。严世善听后,十分恼火,恰值俺塔入寇大同。王(yu)当时为苏辽总督,御寇无术,严氏党羽借机弹劾王(yu),因此被杀。

3、陆夫人绣枕藏画:据明人李日华《味水轩日记》载,明嘉靖年间(1522~1566),奸相严嵩柄国,权倾朝野,其子严世蕃仗势横行乡里,他们得知《清明上河图》是无上神品,便派人四处搜寻。

此时,画存于陆完家,陆完死后,夫人十分珍爱地把画藏在绣花枕中,秘不示人。夫人有一外甥姓王,长于绘画,乖巧善谈,趁夫人高兴时,要求看画,夫人一时推辞不开,便允许他坐在小阁中不带笔墨,限定时间观看,王生号振斋,聪颖过人,经十几次观赏,对画中房屋、街道、舟车,人物构图布局,均默记在心,回去之后,就将全图临摹仿制流传于世,但真品终归严嵩之手。

4、冯太监流言避嫌:据传:《清明上河图》入宫后,隆庆帝不喜欢字画,成国公朱希忠趁机奏请皇帝赐与他,皇帝却让估成高价,抵其俸禄,画将要给朱时,一个小太监得知此画价值连城,便将画盗走,正要出宫,管事人来了,小太监急将画藏到阴沟里,恰遇当天下雨,一连三天,画已腐烂,不堪收拾。

这个故事,明人詹景风收入他的《东图书览编》中,实为盗画人冯保所杜撰。冯保是隆庆帝万历年间的秉笔太监,东厂首领,有权有势,出入皇宫,冯保得知《清明上河图》以后写有题跋,如系皇帝赏赐,他在题跋中一定大书特书,但冯保只字末提,显系盗窃到手,为了掩入耳目,他编造了以上离奇的故事。

类文链接四:

《清明上河图》的故事节选

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绘制的不朽杰作《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绘画史上的无价之宝。它是一幅用现实主义手法创作的长卷风俗画,通过对市俗生活的细致描绘,生动地再现了北宋汴京承平时期的繁荣景象。

张择端,字正道,南北宋之交的画家,东武(今山东诸城)人。《清明上河图》是张择端在宋徽宗朝任朝翰林画院画史时所作。这幅长卷为绢本,淡着色,画幅高24.8厘米,长528.7厘米。它是一幅用高度现实主义手法创作的长卷风俗画,通过对市俗生活的细致描写,生动地再现了北宋汴京升平时期的繁荣景象。

张择端完成这幅歌颂太平盛世历史长卷后,首先将它呈献给了宋徽宗。宋徽宗因此成为此画的第一位收藏者。作为中国历史上书画大家的宋徽宗酷爱此画,用他著名的瘦金体书法亲笔在图上题写了清明上河图五个字,并钤上了双龙小印(今佚)。

这件享誉古今中外的传世杰作,在问世以后的800多年里,曾被无数收藏家和鉴赏家把玩欣赏,是后世帝王权贵巧取豪夺的目标。它曾辗转飘零,几经战火,历尽劫难……它曾经五次进入宫廷,四次被盗出宫,历经劫难,演绎出许多传奇故事。

1、装裱匠以假易真:《清明上河图》,最先由宋徽宗收藏于北宋宫廷,公元1126年九月,金兵掳走了徽钦二帝,洗劫了宫中宝物。《清明上河图》却流传于民间,元灭金后,画第二次进入皇宫。元代至正年间,宫中有个装裱匠,用临摹本把真本换出,卖于某真定守,后又卖给武林(杭州)的陈彦廉,陈怕事败,又急于用钱,就卖给博雅好古寓居北京的杨准。

2、汤装裱恩将仇报:据清代顾塑公的《消夏闻记》载:太仓王(yu)家里收藏有《清明上河图》,严世蕃知情后,强行索要,王(yu)不愿,就请一高手(即黄彪)复制一本送去,早先王(yu)巡抚两浙时,有一姓汤的裱画师,生活十分困难,王(yu)把他带回家中做事,后又推荐给严世蕃。当王(yu)的仿本(清明上河图)送到严家时,汤裱画恰在旁边,就对严世蕃说:这画是假的。严世善听后,十分恼火,恰值俺塔入寇大同。王(yu)当时为苏辽总督,御寇无术,严氏党羽借机弹劾王(yu),因此被杀。

3、陆夫人绣枕藏画:据明人李日华《味水轩日记》载,明嘉靖年间(1522~1566),奸相严嵩柄国,权倾朝野,其子严世蕃仗势横行乡里,他们得知《清明上河图》是无上神品,便派人四处搜寻。

此时,画存于陆完家,陆完死后,夫人十分珍爱地把画藏在绣花枕中,秘不示人。夫人有一外甥姓王,长于绘画,乖巧善谈,趁夫人高兴时,要求看画,夫人一时推辞不开,便允许他坐在小阁中不带笔墨,限定时间观看,王生号振斋,聪颖过人,经十几次观赏,对画中房屋、街道、舟车,人物构图布局,均默记在心,回去之后,就将全图临摹仿制流传于世,但真品终归严嵩之手。

4、冯太监流言避嫌:据传:《清明上河图》入宫后,隆庆帝不喜欢字画,成国公朱希忠趁机奏请皇帝赐与他,皇帝却让估成高价,抵其俸禄,画将要给朱时,一个小太监得知此画价值连城,便将画盗走,正要出宫,管事人来了,小太监急将画藏到阴沟里,恰遇当天下雨,一连三天,画已腐烂,不堪收拾。

这个故事,明人詹景风收入他的《东图书览编》中,实为盗画人冯保所杜撰。冯保是隆庆帝万历年间的秉笔太监,东厂首领,有权有势,出入皇宫,冯保得知《清明上河图》以后写有题跋,如系皇帝赏赐,他在题跋中一定大书特书,但冯保只字末提,显系盗窃到手,为了掩入耳目,他编造了以上离奇的故事。

二、积累运用。

1、 体会说明文的语言特色,积累优美词句。

2、 加深理解说明文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想问特征,学习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的技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进一步掌握说明方法的辨别和应用。

三、实践演练。

借鉴总分的结构模式,写一段文字,介绍你曾经游览过的一座公园或建筑,注意抓住其主要特征,有条理的进行说明,不少于500字。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2课时)

【教学目标】

1.懂得说明事物抓住事物特征的重要性,能抓住事物的特征写说明文。

2.知道什么叫“特征”,懂得说明事物的特征不仅要对事物表象进行说明,还必须反映事物的内在联系。

【课时安排】

2课时,第一课时完成写作指导,第二课时完成学生写作,集体评议。

【教学流程】

一、新课导入:

世界上的叶子千千万,却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可见世间万物几乎是独一无二的孤本。比如:《中国石拱桥》的总特征是 ,最能代表中国石拱桥特征的赵州桥和卢沟桥也具备各自特征: 。

出示本节课主题: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二、方法指导:

(一)区分对象,理清特征。

事物的特征一般表现在其外部形态,内部构造,自然属性,形成原因,发展过程使用方法,使用功能等方面。说明的对象不同,说明了要点也有所不同。例如对动物的说明,其要点一般包括产地、习性、生活环境、饲养或培育等方面,比如《蝉》。而对建筑物的说明,其要点一般包括位置、规模、构造、用途等如《中国石拱桥》。

(二)合并同类,提炼特征。

一类事物是多个具体事物的集合体,说明一类事物时,就要把握这一类事物的共同特点。例如苏州园林的主要特征是:“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个特征是对苏州主要园林进行比较分析后,得到的有别于其他地方园林的特征,是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

(三)同类对比,突出特征。

即使同类事物也具有个性特色。例如《中国石拱桥》中卢沟桥和赵州桥都是中国石拱桥的典型代表。然而卢沟桥是联拱桥,赵州桥是单拱桥。正是由于作者抓住了这两座桥同中有异、各具特征的东西,才使两座石拱桥又各具特色。

(四)精准用语,表现特色。

事物的独具特色,往往表现在精细微小之处,所以要选择精准的词语生动描写,不仅能更好的表现事物的特征,而且也避免了文章的枯燥乏味。例如法布尔的《蝉》,妈的生动风趣的语言,非常形象的将蝉蜕皮的过程精准描写出来,让人印象深刻。还可以恰当的使用修辞手法,使说明事物的特征体现更加突出,例如《中国石拱桥》中就将赵州桥的桥洞比喻为一张弓,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赵州桥的外形特征。

三、写作实践

1、当堂完成写作实践(一),抓住坎儿井的一两个特征,整合材料写成一篇300字的说明文。

2、仔细观察周围熟悉的动物、植物、建筑物,或者选取你最为熟悉的一种物品作为写作对象,注意抓住特征,至少运用5种说明方法进行说明,不少于700字。

3、佳作欣赏,作文评讲。

口语交际:复述与转述

(1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复述与转述的方法。

2、能根据要求进行复述与转述。做到准确、流畅。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以《穿井得一人》的故事导入,明明是挖井省了一个人力,结果被传成在井内挖到一个活人。说明在口语传播过程中,常常容易出现偏差。然而生活中,复述和转述是我们常常要面对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正确地复述和转述。

二、方法指导:

(一)复述:

1、复述:就是在理解、吸收的基础上,把读过的、听过的语言材料加以讲述,是语文必须重点训练的基本功。练习复述,不但可以培养记忆能力,理解能力,还能提高表达能力。复述的方式包括:简要复述、详细复述。

2、复述的方法:详细复述先要详细、系统、正确地听清内容;再将每个情节清晰地保留在头脑中,理解其中的内涵、情感;复述时尽量完整地保留原材料的内容、观点,不改变原来的顺序,把最能表达中心意思的语句、段落和一些具体内容复述出来。简要复述就是在听清故事情节的基础上,选择最重要的情节,按照故事的顺序复述。

3、复述的注意事项:①复述必须在熟悉故事的情况下进行;②不改变原意,不漏掉主要情节;③语句通顺、有条理,恰当运用故事的语言或组织自己的语言,将部分需要转换的书面语转化为口语;④要用普通话,声音响亮,口齿清楚,态度自然。

(二)转述:

1、转述:生活中人们常请人把话转告给别人,这就叫“捎话儿”,也叫“转述”。转述就是改造性复述。指在记忆原始信息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材料进行创造性的复述的一种复述方法。

2、转述应注意:转述别人的话,首先要听清,记准人家的话,尽可能完整地保留原材料内容;转述的时候,要变换成自己的语言,要注意人物的变换,语言力求简洁、清晰、连贯。但必须忠实于原材料,条理清楚,适当进行综合,要点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三、口语实践。

根据下面的材料,进行转述训练。请与同学合作,轮流扮演材料中的人物,再现这件事情。要求转述准确、完整。

张明有了一辆新自行车,刘宇特别想骑一次,但是又不好意思直接跟张明说,所以请李晨帮忙转述自己的想法。听了李晨的话,张明欣然同意,请刘宇第二天上午九点到自己家所在的小区来骑车,并请李晨转述自己的邀请。

答案示例:刘宇对李晨说:“我特别想骑骑张明的新自行车,可我不好意思直接跟他说。李晨,你能帮我去问问张明吗?”

李晨对张明说:“刘宇特别想骑骑你的新自行车,但他不好意思跟你说,所以让我问问你,他可以骑一骑吗?”

张明对李晨说:“没问题!叫他明天上午九点来我家小区,我等着他!”

四、布置作业。

1、看一部电影或读一部小说,然后复述故事梗概(在班上交流)。

2、把今天口语交际课的内容转述给家长,把爸爸妈妈对你的评价,明天上课时转述给老师。

作者简介:张敏,湖北省云梦县实验中学语文教师。王君青春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践行的教育格言:修养是教育的载体,境界是教育的起点,人格是教育的风帆。

制作:胡丽仙

制作:胡丽仙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