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安徽阜阳:健康扶贫拔穷根

安徽阜阳:健康扶贫拔穷根

时间:2023-10-21 04:41:07

相关推荐

安徽阜阳:健康扶贫拔穷根

在皖北地区,虽然经过多年努力,贫困发生率显著降低,但农村地区依然存在不少因病致贫的群众。扶贫进入攻坚期,这些特殊群体更需社会各界关注、帮助。

冬至时节,记者深入安徽省阜阳市部分乡镇采访,发现在健康脱贫政策的帮助下,他们不仅恢复了健康,还树立了生活信心,过上了有盼头的好日子。

心怀感恩,田春敏坚持要活下去

“田春敏患心脏病,最厉害的时候嘴唇发紫,走路都走不动,啥活也干不了,一见人就哭。”12月18日上午,在阜阳市颍泉区宁老庄镇枣树行村的乡间小路上,村医刘捷一边领着记者朝田春敏家走去,一边介绍说,“她手术康复后,精神也好得很。”

田春敏住在张庄自然村,小院里洒满阳光,水泥地坪干干净净。“刘医生,你咋又来了,一个月都来好几回了。”见到村医来访,53岁的田春敏快人快语。

前段时间,田春敏慢性肺气肿又犯了,住了20多天的院。4000多块钱医疗费报销后,自己只承担了几百块钱,“现在,我感觉身体没有啥,能干活能吃饭,这段时间忙着招呼这头猪呢。”

田春敏家小院西侧,建了一座简易猪舍,一头猪正孤零零地在里面发呆。“九月初十受孕,估摸着头窝猪正月初五前能生产。”田春敏说,她今年已卖了5头育肥猪,现在还剩下1头能繁母猪,这段时间天冷,得让猪吃饱住暖。“过年生了小猪仔,又能挣好几千块钱呢。”想到来年的好日子,田春敏脸上洋溢着幸福笑容。

田春敏身穿杏色毛领大衣和黑绒裤,脸色红润,看不到一丝病容。得知记者不是来了解养殖的事,田春敏有些不好意思,“你看,我哪里像是动过大手术的人?要不是健康扶贫政策,我也不会有今天的生活。”

,田春敏被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近十年来,她的病情不断恶化,日常行动变得非常困难,最严重时,一天喝不了一碗米茶,1.55米高的个子只有78斤重。以前,见到村医来访,她直掉眼泪。

“田春敏是颍泉区第一个享受‘351’健康脱贫大病救助政策的人。”村医刘捷介绍说,9月15日,田春敏在阜阳市人民医院做了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前后花费十多万元。按照贫困人口在安徽省内市级医疗机构就诊、个人年度自付封顶5000元的保障政策,她个人只承担了5000元医疗费用。

“平时,我吃药基本上不用自己花钱,大部分都报销了。”对此,田春敏心存感激,“健康脱贫政策救了俺的命,更让俺树立了活下去的信心。”

去年春天,田春敏养了35只肉兔,今年又养了5头育肥猪和1头母猪。为了提升养殖技能,她还参加了农民技能培训。

“俺当家的(丈夫)在市里干杂活,我在家料理家务,顺手搞点养殖。”田春敏说,去年养兔,政府补助了1万元产业扶贫奖励;今年养猪,又得到6000元奖励;加上每月230元低保金、600元公益性岗位收入,每年2000元土地流转收入,一年下来能收入2万多块钱。

“这几年看病,政府给我报销了10多万块钱,心里感激,就想着怎么报答。”田春敏说,“我要好好活下去,对得起政府和家人。”

一旁的村干部说,田春敏是个勤快人,家里每天都收拾得干干净净,种个菜园,搞个养殖,收入稳定增加,目前已经脱贫。“她恢复健康了,平时帮村里挪麦秸垛子,打扫卫生,调解邻里纠纷……是个喜欢做好事的热心人。”

一生相依,李凤先被老伴感动

告别了田春敏,记者又来到闻集镇齐寨村刘凤寨自然村,见到了大病初愈的五保贫困户李凤先。

见到李凤先时,他正在一片小树林里清理树叶等杂物。“树枝子、树叶子,拾回家晒干,当柴禾烧;打扫一下,环境也干净些。”69岁的李凤先长着又浓又黑的长寿眉,说话节奏慢,但声音洪亮,看起来不像是得过大病的人。

“我今年正月动的大手术,现在每天还要大把吃药,隔两三个月就要到武汉去复查一次。”上午11点多,冬日的阳光让农家小院充满了暖意,厨房里飘来土豆烧肉的香味。

之前,李凤先治病花了20多万元,基本上都报销了。“要不是政府给俺出医疗费,要不是俺老伴舍不得我,我早就放弃治疗了,当时病得太重了。”

齐寨村卫生室医生齐林记得,今年春节刚过,李凤先就到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做了心血管瘤手术,由于病情复杂,手术进行了7个小时,仅在重症监护室就呆了40多天。老李这一病,共花掉医疗费22.8万余元,出院时,经“三保障一兜底”综合医保补偿后,剩余合规费用由补充医保再报销80%,个人只承担了4000多元。

“去年下半年,我病得最重,腊月二十九,才从阜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拉回家。当时我不想治了,家里没有钱。”李凤先说,他从高血压发展为心脏病,病重时,一晚上要起来五六次,闷得喘不过来气,夜里总被惊醒。“就像死神在床边等着,要拉我走。我跟老伴说,我病得撑不住了,家里又没钱,咱别治了。”

“我听了就哭了,咋能不治呢。”阳光照在老伴徐金秀布满皱纹的脸上,她怜惜地看着李凤先说:“我当时就说,咱老两口过一辈子了,我不能让你先走。就是借钱,也得给你瞧病。治好了,就拣回一条命。”

当时,正赶上腊月底,外出打工的人都回来了,徐金秀冒着大雪,挨家挨户上门借钱。“离过年还有一天,少的三五千,多的一两万,凡是我张口的,没有不借给我的。”徐金秀回忆说,“都知道借钱是为了救老李的命,我借了一二十家,一天就凑够了二十万,正月初六,就赶到武汉去了。”

“按政策规定,到外省看病,患者要先垫付医疗费,回来才能报销。”村医齐林介绍说,“加上‘351’‘180’政策宣传到位,农村里每家每户都知道,徐金秀借钱比较顺利,报销后,钱都还给了大家。现在,李凤先还需要后续治疗,一个月1000多块钱的药费全部报销,不要他承担一分钱。”

“俺老两口一年还有8800块钱的五保供养金,基本生活不用愁。”李凤先家有5亩地,流转了3亩,留下的2亩种了芝麻。一亩地一年补助500元,加上小额贷款分红、粮补、电补,一年算下来,全家收入1万多元,足够老两口生活了。

李凤先家的住房是4间红砖房,看起来很牢固,走廊里杨树枝、玉米芯码得整整齐齐,杂物和农具各归其位,红砖铺地的农家小院整洁清爽。

“现在我身体好了,也不能闲着。”李凤先说,“没事我干点轻活,帮老伴搭把手,一来锻炼了身体,二来环境干净了,看着舒服,心情也好。”

收入增加,王明祥的日子有盼头

最后一站,记者来到周棚街道苗营社区苗二自然村健康脱贫户王明祥家时,已是中午。53岁的王明祥患有心脏病多年,目前主要靠长期服药维持身体健康。

“我是低保贫困户,慢性病用药实报实销,个人负担不重。”王明祥说,他现在在村里干点瓦匠活,一天能挣80块钱,老伴是村里公益岗位的保洁员,一天能挣60块钱,已够两人日常生活开销。

王明祥在房前屋后开辟了3个小菜园,虽是皖北冬季,但菜园内,小白菜、胡萝卜、蒜苗、大葱、香菜长得郁郁葱葱,充满生机。菜园一角,用线网围住,里边养了4只母鸡、1只鸭子、1只老鹅,十分热闹。

“平时,家里吃青菜、吃鸡蛋都不要花钱。”目前,王明祥一家除享受健康扶贫外,还享受低保、特色养殖奖补、小额贷款分红、危房改造、改水改电等多项扶贫政策带来的实惠。“打打算算,政策带来的收入,加上俺两口挣的钱,一年算下来,进账2万多块钱,吃药也不用自己花钱,俺这样的‘病齁子’,现在过上了好日子,今后生活有盼头呢。”

在阜阳市颍泉区,像田春敏、李凤先、王明祥一样享受健康脱贫政策的人还有很多。

据颍泉区卫计委副主任郝学军介绍,仅今年1至10月份,全区享受“351”政策报补的就达14.6万人次,享受“180”政策报补的达12.1万人次。同时,受益于新农合个人参保费用免缴、大病救助、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配套政策,贫困人口看病就医负担大幅减轻,有效遏制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发生;加上一系列扶贫政策落地见效,提升了因病致贫群众的生活质量,增强了他们的生活信心。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