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九龙坡区精神卫生中心:请给精神障碍患者和精神卫生事业更多的关注

九龙坡区精神卫生中心:请给精神障碍患者和精神卫生事业更多的关注

时间:2019-10-21 01:55:22

相关推荐

九龙坡区精神卫生中心:请给精神障碍患者和精神卫生事业更多的关注

九龙坡网讯九龙坡区精神卫生中心由位于中梁山人和场的总院和石坪桥骏逸新视界的分院两部分构成,但有很多人都不知道总院的具体位置在哪——从人和场公交车站附近的一条小路往里走,然后再左转,经过一条约200米长的坑洼泥巴路后,便可看见一幢略显陈旧的白瓷砖外墙的房子。楼房大门右上方写着“九龙坡区精神病医院”几个大字,原本是红色的几个字,也因为时间太久远而褪了色。

精神病患者逐渐增多床位紧张

重庆市九龙坡区精神卫生中心为国家二级精神专科防治医疗机构,是精神与智力残疾鉴定和流浪精神病患者救治的专业医疗机构。于1985年在中梁山人和场建成,当时叫作九龙坡区精神病医院,更名为重庆市九龙坡区精神卫生中心。目前开设有精神科、老年精神康复科、综合科等临床科室。初建立的时候,仅作为一所治疗精神疾病的医院,而更名之后,医院的职能也从单一的治疗,增加了对精神病患者的管理和康复指导。

九龙坡区精神卫生中心总院自成立以来,一直承担着我区大部分精神疾病患者的医疗救治和病后康复工作。32年的时间过去了,前来就医、住院的精神病患者也在不断增长。据统计,去年共接纳住院病人2547人次,今年截至5月底,住院患者达1080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2.27%,日均住院病人约260人。

目前,医院的核编床位为130张,远不能满足日均住院病人的需求,因此床位十分紧张。为了让每位患者都有床可住,医院只得增加床位。但床位可以增加,病房的空间却不能变大,这一个接一个的难题,导致最后不仅每个10来平方米的病房要摆放7-8张病床,而且过道上也同样挤满了病床。核编床位为130张,实际开放的病床达到了460张。同时,作为九龙坡区救助站指定流浪精神病患者救治单位,九龙坡区精神卫生中心设有30张济困病床,但多数情况是将两张小床拼接起来,供三个患者使用。

交通不畅设施设备不到位

建院32年以来,医院只做了极少量的扩建,并且大都是为了拓宽患者的活动范围。在医疗设施方面,也比较缺乏,只有一些基本的查血、拍片的设备,如果患者需要更精细、准确的检查,就必须外出去临近的医院,而患者本身在精神上是有一定疾病的,外出不管是对患者还是对医院来说,都是不安全的。

交通不畅,也是困扰医院的一个难题。目前,医院仅有一个路口进出,经过人和小学,且道路狭窄,上下学高峰期本就通行困难,如果再遇到医疗、消防等紧急情况,将严重影响救护车、消防车等急救车辆的出入,存在极大安全隐患。医院大门外的道路也破烂不堪,导致群众就医十分不便。

总院位于旧城改造拆迁区域,前有房屋修建,外有轻轨道路施工,用水用电也时常因施工而中断,对总院近400人的日常工作、就诊、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并且,医院用房老旧,消防设施设备欠完善,加之服务对象为精神病患者,消防安全同样存在极大的压力。

环境艰苦仍有一群人坚守着

也许有很多人的梦想是成为医生或护士,但是如果你每天相处的都是一群精神障碍患者,你还会坚定自己的决心吗?

九龙坡区精神卫生中心现有职工151人,实际卫生技术人员只有107人。按照国家二级医院临床科室每床至少配备0.44名卫生技术人员的标准来核算,医院至少应配备202名卫生技术人员。但精神卫生机构存在特殊性,非编岗位卫生技术人员普遍不愿就业,编制岗位又相对紧缺,医护人员的引进存在困难。

尽管相处的患者特殊,医院的环境欠佳,也仍然有一群人,他们不怕苦,不怕累,克服恶劣的环境,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为医院的发展出力。

公卫科科长孙江涛:对待精神病患者要保持真诚

孙江涛是九龙坡区精神卫生中心总院公卫科科长,主要负责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管理。,孙江涛正式来到精神卫生中心工作,虽然此前他也从事与精神科相关的工作,但第一次与这么多精神障碍患者近距离接触,让他感触颇多。“和这些患者相处了一段时间之后,真的觉得他们很可怜,所以就想给他们更多的关心。”

来到总院9年,孙江涛说,对待精神障碍患者要比普通的患者更有耐心,要完全真诚的去关心帮助他们。他回忆说,才到医院的时候,每天的吃饭时间都让他很苦恼。“有些患者很敏感,老是觉得有人要害他,觉得饭里下了药,所以每次把饭打好之后,都要喊医生护士先吃,他们再吃,个别患者还需要你喂他,他才吃。”面对这种情况,孙江涛说,不能硬上,只能顺着患者的意思自己先吃,证明这个饭没有问题。先吃上一两口之后,孙江涛便会和患者交流:“今天的饭菜很不多哟!等会你们要多吃点哈!”

日子久了,患者渐渐对孙江涛产生了信任,后来吃饭都特别主动,看到孙江涛还会热情地打招呼,告诉他今天的饭菜味道如何。

面对精神疾病,社会上总会出现一些不友好的声音。孙江涛说,精神病其实也只是一种疾病而已,大家不应该对精神病患者产生歧视。只要通过药物治疗和心理辅导,控制症状之后,也是可以恢复正常的模样,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护理部副主任刘艳丽:我的患者多才多艺

“刚来到九龙坡区精神卫生中心的时候,心里还是有点怕,毕竟也没接触过精神病患者,也不知道能不能把工作做好。”刘艳丽第一次来到精神卫生中心总院的时候才19岁,难免会对陌生的精神病医院产生些许恐惧,但也正是青春年少应有的那股冲劲,让她决定向这个未知的领域勇敢的迈出一步。

刘艳丽所在的护理部,可以说是和患者接触最多也最密切的一个科室。穿衣服、剪指甲、刮胡子……除了最基本的生活上的护理,刘艳丽还带领护理部的医护人员对患者开展工娱治疗。“每周都有固定的时间,带领大家做操,做手工,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同时也可以舒展一下身体,活动一下脑力。”刘艳丽说,很多患者一开始做手工的时候,都静不下心来,一会就不想做了。这个时候,她总会耐心地走到患者身边,手把手地教他做,并鼓励他一定可以做好。“当我看到患者第一次独立完成一个手工作品的时候,心里别提有多开心了!”

心理辅导也是精神障碍患者一项重要的治疗手段,由于心理辅导的医护人员存在缺口,不能做到一对一辅导,因此护理部只得每周定时开展小组心理治疗。将患者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的组员坐在一起,共同进行心理辅导。

介绍完自己的日常工作,刘艳丽突然笑笑说:“可别小看了我们医院的患者,虽然他们在精神上存在一些问题,但在某些才艺方面绝对不输正常人。下象棋、打乒乓球、打羽毛球、做数独……多才多艺。之前有一位患者犯了错,喊他写一个简单的检讨,没想到最后他交了一大篇全英文的检查给我,太意外了。”

忆起和患者之间发生的有趣的事情,刘艳丽发自内心地笑着。来到精神卫生中心了,她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心存惧怕的小姑娘了,现在的她,全心全意为医院的患者服务,希望他们都能越来越好。

综合科主任陈恩明:视患者如亲人

今年41岁的陈恩明,已经在九龙坡区精神卫生中心总院度过了的光阴,与医院的患者们朝夕相处了,见证了医院的发展,也和患者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陈恩明所在的综合科,主要负责对患者的诊断、治疗,以及后期康复。为了对全区严重精神障碍进行管理,九龙坡区精神卫生中心总院开创了“三个一”的工作模式,即专科医师定期到街镇、社区为精神障碍患者人群提供防治指导、风险评估、家庭康复指导等服务,同时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进行随访和建档管理。作为精神科专科医生,陈恩明也下到镇街,进行诊疗和指导。目前,医院帮扶的基层卫生医疗机构总数已达到18家,与区内23家基层卫生机构签订了双向转诊协作协议书,严重精神障碍管理率达90%以上。

在与精神病患者的相处过程中,被误打误伤是再正常不过的事,陈恩明也经历过很多次。“我记得那是我才到医院没得好久,有一次吃午饭,本来吃得好好的,突然一位患者把他碗里的饭菜全部泼在我的身上。其实当时是有点小情绪的,但是马上想到他是患者,就调整下自己的情绪。”陈恩明说,后来再被患者误打误伤之后,他还会反省自己,是因为自己没将患者的病情控制好,才让他们做出不理智的行为,所以自己要更用心的治疗他们才行。

查房也是陈恩明的工作之一,医院规定的是专科医生每天要查房一次,但陈恩明的查房次数远不止一次。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吃东西和睡眠状况,这样每天的悉心照顾,陈恩明和患者们的关系渐渐变得像朋友,像亲人。“看到患者对我的态度从冷漠到热情,我由衷的开心。”

陈恩明知道,光靠他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精神病患者需要更多人的帮助和关爱,所以他常常会跟自己的家人、朋友说,不要歧视精神病患者,他也希望能有更多的爱心人士伸出援手,让精神病患者和他们的家人感受到更多的温暖。

新院区已动工预计明年下半年投用

对医护人员和患者来说,能有一个更好的医院环境和医疗设备是大家共同的心愿,值得开心的是,这个愿望即将实现。

我区决定将区精神卫生中心总院迁至巴福镇赵坝村新建,并列入了今年的重点民生实事。总院迁建项目设置总床位350张,用地55亩,建筑面积28350平方米。将分为两期建设,目前建设工程为一期项目,设置床位200张,用地26.6亩,建筑面积16183.17平方米。截止目前,迁建项目已完成了场地平整主次大门、临时设施、施工用电用水双通、部分场地硬化等工作,已经开始进行基础孔桩旋挖工作并通过基础首桩验收。一期工程预计今年年底主体完工,明年下半年投用。

九龙坡区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刘波谈及精神卫生事业现状时说,当前,社会公众对精神卫生的认识存在很大误区,影响着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很多人认为躯体疾病的治疗很重要,而精神疾病的治疗不甚重要,主要是将其“隔离”到社会之外,不给社会造成危害就行。偏见和歧视使得精神障碍患者不愿意告知他人,也不愿意接受治疗,变得讳疾忌医,精神障碍患者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和治疗,就会导致病情迁延或加重,造成很多家庭因病致贫、返贫。

刘波说,总院将迁新址对医院的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个再好不过的消息,但消除公众对精神障碍患者的偏见和歧视,也不容忽视,也需要加大投入,给精神障碍患者和精神卫生事业更多的关注和更高的重视。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