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1月份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

1月份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

时间:2020-10-03 11:40:32

相关推荐

1月份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0407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以下哪种关于师生关系的特点的表述是不正确的?( )

A.师生关系是一种多重角色的人际关系

B.师生关系是一种有主导面的多重角色的人际关系

C.师生关系是一种双向性的人际关系

D.师生关系是一种互动性的人际关系

2.班集体的形成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 )

A.松散期、同化期、凝聚期、形成期

B.松散期、权威期、凝聚期、形成期

C.权威期、同化期、凝聚期、成熟期

D.松散期、同化期、凝聚期、成熟期

3.科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判断的后习俗水平包括两个阶段( )

A.原则定向、良心定向

B.社会契约定向、良心或原则定向

C.惩罚和服从定向、工具性的享乐主义定向

D.“好孩子”定向、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定向

4.心理健康具有( )

A.绝对性 B.可变性 C.稳定性 D.相对性

5.斯金纳提出的学习理论是( )

A.认知目的说 B.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C.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D.社会学习理论

6.杜威认为,问题解决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 )

A.疑问、分析、假设、检验、结论 B.疑问、分析、假设、检验和评价、结论

C.疑问、分析、假设、评价、结论 D.疑问、分析、假设、检验、评价

7.个人智力的量化结果是( )

A.智力水平 B.智力测验

C.智力发展水平 D.智商

8.瞬时记忆又称作为( )

A.知觉记忆 B.短时记忆 C.感觉记忆 D.视觉记忆

9.在派生类属学习中所学习的新概念是( )

A.下位概念中的一个特例 B.上位概念中的一个特例

C.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概念 D.下位概念中的一个新概念

10.强化可以分为( )

A.有效强化和无效强化 B.正强化和负强化

C.长期强化和短期强化 D.食物强化和语言强化

11.迁移量的计算公式为( )

A.迁移量(%)= ×100

B.迁移量(%)= ×100

C.迁移量(%)= ×100

D.迁移量(%)= ×100

12.学校教育中有三个核心因素。这三个核心因素是( )

A.教师、学生和家庭 B.教师、学生和环境

C.教师、学生和社会 D.教师、学生和教材

13.一般认为,较为理想的复习安排是每次复习的时间为( )

A.1个小时 B.10分钟左右

C.20—50分钟 D.1个小时多一点

14.自然实验法与实验室实验法相比有以下优点( )

A.排除了实验室实验法的被动局面与观察法明显的人为性质

B.排除了实验室实验法明显的控制不够严格与观察法的被动局面

C.排除了实验室实验法明显的人为性质与观察法控制不够严格

D.排除了实验室实验法明显的人为性质与观察法的被动局面

15.纵向迁移可以进一步地分为( )

A.自下而上的迁移和自上而下的迁移

B.正迁移和负迁移

C.特殊成分的迁移和非特殊成分的迁移

D.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16.问题解决的首要条件是( )

A.提出假设 B.提出问题

C.个体具有创造性 D.提出方案

17.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性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

A.互惠阶段、权威阶段、可逆阶段、公正阶段

B.自我中心阶段、互惠阶段、可逆阶段、公正阶段

C.自我中心阶段、互惠阶段、权威阶段、可逆阶段

D.自我中心阶段、权威阶段、可逆阶段、公正阶段

18.归因理论认为,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分析可以划分为三个维度,即( )

A.天资、能力和心境 B.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

C.个体的力量、环境因素和偶然因素 D.内外性、稳定性和可控性

19.人的心理现象( )

A.具有自然属性

B.具有社会属性

C.既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又具有动物性

D.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

20.现代的认知学习理论包括( )

A.认知同化理论和认知目的说 B.认知建构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

C.认知同化理论和认知建构理论 D.社会学习理论和认知发现理论

21.PQ4R阅读法的4R除了复述、复习外,另外还包括( )

A.背诵、反思 B.背诵、提问

C.练习、提问 D.阅读、反思

22.对小学生的学习来说,随着年级的增高( )

A.社会阻抑作用表现得越来越不明显

B.社会阻抑作用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C.社会助长作用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D.社会阻抑作用和社会助长作用并没有明显的变化

23.人在能力发展的水平和迟早上的差异是属于( )

A.能力的量的差异 B.能力的质的差异

C.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D.能力发展速度的差异

24.学生是否接受教师所传授的道德规范首先取决于( )

A.道德规范的可信度 B.自己的道德认识

C.已形成的态度定势 D.自己的道德感

25.个性的特征主要有( )

A.先天性和后天性、共同性和差异性、稳定性和可变性、独立性和统一性、客观性和能动性

B.先天性和后天性、共同性和差异性、稳定性和可变性、独立性和统一性、主观性和能动性

C.先天性和后天性、共同性和差异性、稳定性和可变性、独立性和统一性

D.共同性和差异性、稳定性和可变性、独立性和统一性、客观性和能动性

26.学生的纪律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

A.课堂里的纪律问题和课堂外的纪律问题

B.个别学生经常表现出的破坏纪律行为、班级群体性的纪律问题

C.校内的纪律问题和校外的纪律问题

D.学校的纪律问题和家庭的纪律问题

27.人们所要达到的目标、需要的满足受到阻碍时,因无法克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就是( )

A.挫折 B.应激 C.冲突 D.焦虑

28.常用的心理测量有( )

A.智力测量、个性测量、学习诊断测量及心理测量

B.智力测量、个性测量、心理健康测量等

C.智力测量、个性测量、学习诊断测量等

D.智力测量、个性测量和能力测量等

29.教师的思维应具有的特征是( )

A.准确性和创造性 B.严密性和准确性

C.逻辑性和精细性 D.逻辑性和创造性

30.关于迁移的认知结构说是由( )

A.机能心理学派提出 B.联结主义心理学派提出

C.认知派提出 D.人本主义学派提出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31.群体规范有以下几种重要的心理功能( )

A.行为诱发的功能 B.群体支柱的功能

C.评价标准的功能 D.行为激励的功能

E.行为导向的功能

32.创建测量智力方法的学者有( )

A.斯金纳 B.西蒙 C.冯特

D.桑代克 E.比奈

33.应激反应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

A.警戒阶段 B.抵抗阶段 C.适应阶段

D.衰竭阶段 E.恢复阶段

34.规则学习的方式有( )

A.规则的发现学习方式 B.规则的掌握学习方式

C.规则的自我学习方式 D.规则的应用学习方式

E.规则的接受学习方式

35.学习动机与学习目的的关系是( )

A.动机和目的是一一对应的 B.动机一定有与其相伴随的目的

C.动机与目的是有区别的 D.有了目的一定会有动机

E.动机与目的的关系错综复杂。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36.简述小学教师在学校教育中所需扮演的角色。

37.教师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防治小学生的抑郁情绪?

38.请说明道德与品德的关系及明确两者关系的必要性。

39.影响问题解决的个人因素有哪些?

40.较重要的组织策略有哪两种?请对这两种组织策略作简单的介绍。

41.请阐述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观。

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42.举例说明“先行组织者”的概念和分类。

43.分析规则发现学习的特点与条件。

44.请联系教育实际阐述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观。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