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被流浪猫咬了一口 她高烧不退 “不会是得了新冠吧?!”

被流浪猫咬了一口 她高烧不退 “不会是得了新冠吧?!”

时间:2020-10-23 16:30:59

相关推荐

被流浪猫咬了一口 她高烧不退 “不会是得了新冠吧?!”

在你眼里

猫咪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

乖巧可爱的卖萌

心甘情愿的陪着你

温柔贴心的蹭你

作为过来人

诚心诚意地告诉你

千万别被猫咪可爱的假象给骗了!

有些猫是“深藏不露”的武林高手

天不怕,地不怕,能动手就从来不废

养了8只猫

有吸猫史的覃小姐

本来对这早已见怪不怪了

但没想到

前不久一次被猫咬伤的经历

竟然让她高烧不退

身上甚至生出了些奇怪的肿块!

“地库有几只出生没多久的小猫,速来。”

伺候完家中的主子们,覃小姐还经常去照顾救助流浪小猫。

看到在宠物医院清洗驱虫后的迷人的小可爱,覃小姐手痒痒了,当场就下手撸猫。

小猫对覃小姐这种主动的“邀战”当然一点不客气,对着覃小姐的手就是来一口。

她随意在水龙头边冲了冲伤口,欢欢喜喜地又领回了一只小猫,心甘情愿多伺候了一位猫主子“大脚秃”。

然而一周后,覃小姐突然发现身体不对劲,全身发烫,头有点晕。

“我不会得了新冠吧?”

覃小姐方了。

她不敢上班,在家里观察自己的病情,可几天里,她既没有咳嗽等其他症状,精神也不错,就是一直高烧不退。

“会不会是大脚秃带有新冠病毒,把病毒传染给我?”

做了最坏的打算,覃小姐安顿好家里的猫,到医院发热门诊就诊。

体温39.5度。

没有疫区旅居史,没有接触过新冠患者,肺部CT没有异常,甚至都没有感冒症状,这烧是怎么来的呢?

接诊的是来支援发热门诊的手显微外科医生孟繁斌。出于职业习惯,孟繁斌习惯性地看了看患者的手。

这一瞥,他就瞄到了覃小姐手上几道淡淡的伤痕。

“给我看看你的手肘。”

果然,覃小姐的滑车上淋巴结,也就是手肘内侧淋巴结肿了一块,腋窝淋巴结也肿了。

几道伤痕、淋巴结肿包,勾起孟繁斌十几年前的回忆——

,一位患者没有什么特别的症状,高烧一周,他的手肘淋巴结肿到化脓。

,又一位患者被高烧折磨了半个多月,辗转了多家医院也没办法退烧。和之前的患者一样,他的手肘也长了一个脓包。

,一位潮汕老伯伯因为同样症状来到手显微外科。

“你是不是养了猫?这几天有没有被猫抓过或咬过?”

过往的临床经历让孟繁斌面对覃小姐的奇怪症状时有了底气。

覃小姐将被猫咬了一口的事如实告诉了孟繁斌。孟繁斌对她的病有了基本判断。

因为此前他接诊的这三位患者,症状相似,连发烧前的经历都很相似——

第一位患者和流浪猫玩耍时被挠了一下;

第二位患者救了一只掉在空调外机的小猫,被小猫划伤了;

第三位患者只是抱过猫,可能被猫舔过伤口。

莫名高烧、淋巴结肿包、猫的接触史、病理组织特殊结构,这几点都符合一种疾病的临床和流行病史特点——

猫抓热又叫猫抓病,全称猫抓病性淋巴结炎,是一种由猫抓伤或撕咬后引起的,以局部淋巴结炎为主要特征的自限性疾病。引发这种病的“真凶”是汉塞巴尔通体,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胞内寄生的需氧杆菌。

猫是是汉塞巴尔通体主要宿主,病原菌存在于它的口咽部,并通过跳蚤和扁虱等寄生虫在猫群中传播。猫又通过抓、咬、舔人体破损的皮肤,将细菌传入人体。

这种病不会人传人。

猫抓热发病不分年龄段,全年都可以发病,但多数集中在2-24岁,身体免疫力低下的人比较可能患病。

图片来源:

此前3名患者,都被确诊为猫抓热。

这一次,覃小姐的新冠肺炎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孟繁斌判断,猫抓热八九不离十。

猫抓热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常可自行痊愈,但如果患者高烧不退,症状比较严重,可以使用氨基糖甙类等抗生素进行治疗。他遇到的几个患者在对症下药后都很快退烧,后来就痊愈了。现在,覃小姐烧退了,淋巴结肿块也逐步消失。

——孟繁斌

一般来说,人中招后会有比较明显的症状——

猫抓伤部位 3~4 天后出现红斑丘疹;

2~4 周后该部位淋巴引流区域淋巴结出现肿大,注意,此时猫抓伤口早已愈合,容易被患者忘记,从而少了“猫接触史”这一重要线索;

多表现为单侧淋巴结肿大,肿胀并有痛性,手肘、腋窝、颈部、腹股沟处为常见;

部分患者可出现全身症状,如高热、全身不适、咽喉痛、脾肿大、结膜炎、甚至抽搐等。

图片来源:腾讯医典

被猫舔到眼睛,也有感染风险。

据报道,美国有位叫珍妮的女子,一天醒来后发现双眼发红,最终失明。医生检查发现,“凶手”是每天陪伴在她左右的猫咪,珍妮的眼睛曾被猫舔,感染了“巴通体”。

这还能放心吸“猫主子”吗?

实际上,失明是非常极端的个案。

况且,并不是所有的猫抓伤人就会引起“猫抓热”,猫本身带菌才会把细菌传染给人。

一般情况下,家养的“猫主子”比较干净,带菌的机率比较低。

流浪的喵星人因在外走南闯北,接触的细菌也比较多,如果被其抓伤,较容易引发“猫抓热”。

与猫斗,其乐无穷,我们提倡科学安全吸猫。

孟繁斌建议——

跳蚤、虱子等体外寄生虫是巴尔通体的主要传播媒介,为猫驱虫能有效预防“猫抓病”。

减少猫咪外出、减少猫咪与跳蚤接触的几率,同时也要避免它们接触可能感染的动物。

如领养流浪猫,要为其进行全面的体检和人畜共患病筛查。

如不慎被猫抓伤,要立即用肥皂水冲洗患部,并进行消毒。

家有小孩或免疫力低下人群,不要让猫舔到人的伤口。

・・・

人被猫抓伤是可能感染狂犬病的?

人感染狂犬病的途径主要有 3 种:

(1)被患狂犬病的动物咬伤、抓伤;

(2)粘膜、破损的皮肤或开放性伤口被患狂犬病的动物舔舐或被狂犬病病毒污染;狂犬病病毒是不能侵入完整的皮肤的;

(3)移植了狂犬病病人的器官或组织。

在我国,绝大多数的人狂犬病病例都是被感染了狂犬病病毒的猫狗咬伤所致。近年来,也出现了通过移植狂犬病病人的器官或组织而感染的病例。

・・・

狂犬病是如何致人死亡的?

狂犬病毒经由伤口入侵人体,在伤口附近肌肉内增殖;

然后病毒会移至神经节,并在神经节增殖,顺着神经传导方式向脊髓移动;

之后病毒感染脑组织、全身组织,患者发病死亡。

发病后进展迅猛,一般发病到死亡不过5天。

人感染狂犬病毒后,一旦发病,常出现恐水、怕风、怕光、咽肌痉挛、流口水等症状。病人见到水、听到水声或听到“水”字都会发生肌肉痉挛,病人虽然非常渴却不敢喝水,喝了水也无法下咽,这也是为什么狂犬病又叫“恐水症”的原因。

养狗、养猫的人越来越多,而且很多人遛狗不牵绳、没给宠物注射疫苗,导致宠物抓伤人、咬伤人的事件频频发生。这些都埋下了狂犬病的隐患。

以为破点皮、没出血不要紧?

31%狂犬病没出血

不要以为只有被狗咬出血了才严重,事实上,被猫咬、抓后没出血也一样危险。

7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曾报告一个发生在上海闵行区的狂犬病病例——宠物犬轻轻咬伤手背,没有出血,两个月后病发身亡。

5月6日下午,住在闵行江川路某小区、38岁的姚某某在自家门口躺椅上休息时,被小区内看似正常的宠物犬咬伤左手手背,轻度咬伤,未出血。当日姚某某自行进行了伤口清洗及消毒,后续未作其他处理,发病前也未接种狂犬病疫苗。 谁知两个多月后,7月12日晚,姚某某开始出现精神亢奋、吞咽困难、怕风、怕光、怕水、烦躁、易怒、胸部压迫感等症状,并有伤人倾向。后虽经抢救,还是于7月18日凌晨死亡。

据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刊登的《中国狂犬病流行特征分析》,在报告的167例狂犬病病例中,Ⅰ级暴露和Ⅱ级暴露加起来占比达到了31.14%。

在医学上把伤口分为三个等级,其中,Ⅲ级暴露的危险性最高。

✎Ⅰ级暴露

① 接触或喂养动物

② 完好的皮肤被舔

③ 完好的皮肤接触狂犬病动物或人狂犬病病例的分泌物或排泄物

✎ Ⅱ级暴露

① 裸露的皮肤被轻咬

② 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或擦伤

✎ Ⅲ级暴露

① 一处或多处贯穿皮肤的咬伤或抓伤

② 破损的皮肤被舔舐

③ 开放性伤口或黏膜被唾液污染

④ 暴露于蝙蝠

所以,接触狂犬病动物的口水或者大小便,也是有可能会感染的。 根据《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 (版) 》,皮肤完好的情况下的接触,确认接触方式可靠就不用处置。但是如果被轻咬、抓伤,哪怕没有出血,也建议接种狂犬疫苗。

远离狂犬病,记住1234

狂犬病可怕,但却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就看你愿不愿意做这些事。

特别提醒注意:

当判定为 Ⅱ 级接触者且免疫功能低下的,或者 Ⅱ 级暴露位于头面部且致伤动物不能确定健康时,应当立刻处理伤口并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即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而且,根据中国 CDC 的《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注射部位如解剖学结构可行,应当按照计算剂量将被动免疫制剂全部浸润注射到伤口周围,所有伤口无论大小均应当进行浸润注射。使抗体浸润到组织中,以中和病毒。

对于粘膜暴露者,应当将被动免疫制剂滴/涂在粘膜上。如果解剖学结构允许,也可进行局部浸润注射。剩余被动免疫制剂参照前述方法进行肌肉注射。

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

按照 4 针法(2-1-1,第 0 天、7 天、21 天)或 5 针法(第 0 天、3 天、7 天、14 天、28 天)程序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

为什么少数人打了狂犬病疫苗

还会病发死亡?

少数人被咬伤后打了疫苗也患病死亡,这是因为疫苗不可能保证 100% 有效。 此外还可能与如下因素有关:

咬伤当时没有及时、有效、正确地处理伤口;

严重咬伤者没有按要求使用抗血清或者使用时间太晚;

疫苗接种方法不当;

疫苗质量有问题;

接种后大量饮酒、喝浓茶或吃刺激性食物,使用某些药物,如激素、环磷酰胺等免疫制剂和氯喹等,可能会降低疫苗效果,以及从事剧烈运动、过度疲劳;某些人免疫反应迟缓、有免疫缺陷,使用免疫抑制剂,患有恶性肿瘤、肝硬化、情绪不稳等;

疫苗株与流行株不完全一致。

因为未见完整病史,我们也无法最终确定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导致悲剧的发生。但我们依然希望广大医务人员能把医疗处置要努力做到最好,同时也呼吁全社会加强对流浪猫狗的管控。

来源:深小卫、深圳商报、中国疾控中心、健康时报、丁香园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