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援鄂护师张静静去世 医护人员身心健康问题值得关注!

援鄂护师张静静去世 医护人员身心健康问题值得关注!

时间:2019-01-08 17:12:31

相关推荐

援鄂护师张静静去世 医护人员身心健康问题值得关注!

希望尽快回国

据报道,张静静的丈夫韩文涛在西非塞拉利昂参与援建工作,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当地已经禁航。在得知妻子生病后,他向相关部门表达了回国诉求。

但直到张静静去世,韩文涛也没能赶得及回来看妻子最后一眼。

驰援湖北剪短长发 她说“不后悔”

1月26日凌晨2点半,作为山东首批援鄂医疗队队员,张静静随队抵达武汉,随后前往黄冈支援。在投入救治工作之前,张静静和她的队友们做了“战前”准备,剪短了长发。

1月28日,张静静在日记里写道:“1月28日,山东医疗队赴武汉支援的第三天,因为女生的长发更容易出汗、藏匿病毒,而且不方便穿防护服,为了更好地照料病人,我把自己的头发剪成了一寸多长,理了个男孩发型。做出这个决定,我不后悔。”

白衣天使,

一路走好!

其实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一直是很多人关注的话题。这其中,护理群体承担着具体而繁重的工作任务,首当其冲。从疫情高峰时期的急性应激反应到后疫情时期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经历过种种动荡的内心防线并没有随着疫情的缓和而巩固,仍然面临着长期的余震。

10%的医护人员会留下心理创伤

李奇光来自陕西省精神卫生中心心身医学科,是陕西首批心理援助医疗队成员。2月24日,他随队来到武汉,被分配到武昌医院。

一般医疗队针对的主要是病人群体的心理需求,但是李奇光和他的团队将2/3的精力都投入到了武昌医院的医生和护士身上。他发现,当时武昌医院所有的医护人员压力非常大,情绪也都很不好。

医务人员的伤亡是造成这一困境的直接原因。

“大批量的目睹死亡,对于医护人员的心理创伤是很大的。”李奇光说。

与此同时,她们也要面临着来自家里的压力,长期的隔离状态影响了家庭关系。

有的医务人员因为焦虑和抑郁,长时间处于警觉状态,当然,也有一部分医护人员的应激状态会慢性化,比例在10~20%。大多数的应激反应会随着应激源的消失而自然好转,但是对于少部分人来说,应激会持续存在,在医学诊断上叫创伤后应激障碍,也就是PTSD。在疫情过去之后,需要重点关注医护人员的持续应激状态,及时干预,否则对于他们的个人生活和工作影响都非常大。

职业耗竭与不能承受之轻

刘忠纯是湖北省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主任,也是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心理危机干预专家组组长。最近,经常有认识的医生朋友来找刘忠纯,咨询心理问题,这几天就有好几起。

长期的高强度工作让一部分医护人员出现了PTSD的后续症状。他们经历了内心的振荡,在时间过去很久之后仍然会突然惊醒。

“我们身体里有去甲肾上腺素,在疫情高峰时产生了一种亢奋感,跟打了鸡血一样,医护群体没有退路,只能顶上去,但是这种亢奋的状态是不可持久的,经过了一个月,甚至是两个月,需要及时休整,否则就跟弹簧一样,失去了弹性限度,就恢复不了了,就算休息,也还是觉得累。从心理的角度来说,这是一种职业耗竭(burnout)。”刘忠纯提到。

随着一批经过改造的定点医院恢复正常的门诊,很多医护人员得到了轮换和休息的机会,回到家里却什么也不想做。“这其实是他们在休整自己,就像一池子的水,再加一勺,就溢出来了。这也是创伤后的一种反应。”

或许这次疫情过后,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应该受到更多的关注。这群最可爱的天使们一直在默默付出,我们却常常忘记了她们也会受伤,也会筋疲力竭。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