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水稻叶尖枯病的危害与防治

水稻叶尖枯病的危害与防治

时间:2022-11-09 07:46:10

相关推荐

水稻叶尖枯病的危害与防治

一、分布与危害

水稻叶尖枯病,也称水稻叶尖白枯病、水稻叶切病。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江苏、安徽、山东、江西、湖南、广西、四川、辽宁和台湾等省份。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江苏等地杂交稻和常规中籼稻中后期发生普遍。水稻发病后,上部功能叶提前衰枯,秕谷率增加,千粒重下降,一般减产10%左右,严重时可达20%以上。除侵染水稻外,水稻叶尖枯病还侵染无芒稗、西来稗、双穗雀稗、狗尾草、李氏禾、千金子、牛筋草、虎尾草、白茅、菰、马唐和芦竹等禾本科植物。

二、症状

一般水稻拔节至孕穗期发病,主要侵害叶片。初期病斑多发生在叶尖或叶缘,有时也始于叶片中部然后向下扩展,形成长条状病斑。病斑初为墨绿色,后变灰褐色,最后呈枯白色。病健交界处常有一褐色条纹,一般抗病品种褐色条纹较明显。病部较薄、脆,易破裂,常造成叶尖呈麻丝状或病部纵裂。病害严重时,全叶枯死。也可侵害稻谷,在颖壳上形成深褐色斑点,后病斑中央呈灰褐色,病谷不充实。后期稻叶和稻颖病部产生许多黑褐色小点,即病菌分生孢子器。

三、防治技术

1. 种子检疫和药剂处理

种子检疫和药剂处理是无病区防止病害传入的一项关键措施。药剂处理方法一般以40%多菌灵悬浮剂250倍液或500倍液浸种24~48h,或以40%三唑酮·多(禾枯灵)可湿性超微粉剂(主要成分为多菌灵和三唑酮)250倍液浸种24h,杀菌效果可达100%,且对稻种发芽率和幼苗生长无任何抑制作用。

2. 选用抗病品种

常规中籼稻中抗品种有扬稻3号、扬稻4号、3037、南农3005和兴籼1号等。籼型杂交稻一般都较感病,但协优、皖四等为中感类型。粳稻品种几乎都是抗病类型,因此,重病田可改种粳稻。

3. 加强健康栽培

多施有机肥,适施氮肥,增施磷、钾肥和硅肥。特别是贫硅土壤,每公顷以硅酸盐粉剂105kg或水玻璃225kg作基肥,或用1%水玻璃水溶液在分蘖末期喷雾,可增强稻叶细胞的硅化程度,提高寄主的抗病力。在水浆管理上,分蘖后期要及时、适度晒田,生长后期田面保持干干湿湿,促进稻株生长老健,降低田间湿度,可抑制水稻叶尖枯病扩展。

4. 适期喷药防治

对水稻叶尖枯病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及用量是:40%三唑酮·多可湿性超微粉剂750~1125g/hm2(有效成分300~450g/hm2);40%多菌灵悬浮剂1125mL/hm2(有效成分450g/hm2);20%三唑酮乳油600mL/hm2(有效成分120g/hm2)。上述药剂还可较好地兼治水稻云形病等。此外,禾枯灵和三唑酮对作物还有显著的増绿防衰作用。施药适期一般在水稻孕穗后期至抽穗扬花期,当田间出现发病中心后,对水750kg/hm2喷雾或对水225kg/hm2弥雾,用药1~2次,每次间隔10~15d。

来源:《中国农作物病虫害》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