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四川江阳:奋力书写宜居乡村“美丽答卷”

四川江阳:奋力书写宜居乡村“美丽答卷”

时间:2020-07-24 21:12:27

相关推荐

四川江阳:奋力书写宜居乡村“美丽答卷”

近年来,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统筹推进“美丽四川·宜居乡村”建设,探索构建“1 1 1”融合体系,大力攻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持续开展村容村貌提升,“六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位于川南经济区类区前列,今年3月先后获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区、四川省乡村振兴先进区。

构建“政府引导 村民主体 社会参与”体系

建设宜居乡村,江阳区积极解决了“人要如何干”的问题。“我们在宜居乡村建设中,成立了以区委书记、区长为双组长的乡村振兴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美丽江阳·宜居乡村”建设推进方案》等文件13个,发放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倡议书》等宣传材料30余万份。”江阳区农业农村局宜居乡村建设与治理股负责人蓝俊岳介绍,江阳区抽调专人组成推进办,镇街成立相应领导和工作机构,建立联席会议、领导包镇干部包村、督查通报等制度,形成“月月会商、月月督查、月月通报”。

江阳区大力引导、推广“农户自建,以奖代补”模式,让村民成为宜居乡村建设的主体,避免政府大包大揽。特困户、一般农户改造厕所补助100%、50%,村容村貌提升补助100%、40%。目前,全区农村卫生户厕普及率达95.67%。

农村垃圾脏乱差问题一直很“煞风景”。8月,江阳区农村垃圾直运通过社会参与运作模式全面启动,垃圾“每日清零”全覆盖,生活垃圾处理率达100%,生活污水净化处理率达70%以上。

构建“财政投资 项目资金 农户自筹”体系

基础设施建设是改变宜居乡村环境的第一步。江阳区通过加大财政投资、统筹项目资金、发动农户自筹等措施,解决了“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加快宜居乡村建设。

“我区通过集中新增财力、盘活存量资金等方式加大宜居乡村建设支持力度。”蓝俊岳介绍,以来,江阳区通过每年递增的方式共划拨资金200亿元,大力实施“十个全域”惠民工程,不断加大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让乡村更加靓丽美好,让群众生活更有盼头。同时,江阳区创新建立健全政银分担合作模式,设立乡村振兴风险补偿基金3250万元,支持农业实体经济发展。

按照“因地制宜,统筹推进”的原则,江阳区积极打好中央、省、市、区各级项目资金“组合拳”,以来整合项目资金约11亿元,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库,重点开展“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和“三清两改一提升”村庄清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两大行动,打造美丽乡村。

为有更多资金投入宜居乡村建设,江阳区通过村民自筹为主、财政补助为辅、乡贤出资为助方式,以“村两委”名义向在外创业的优秀人士寄送“家书”“宣传片”等,诚邀本土优秀人才积极参与家乡建设,最大程度发挥村民的主观能动性。

黄舣镇罗湾村通过农户出资为主、政府补助为辅、乡贤出资为助的形式,大力开展庭院美化、环境整治等工作,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罗湾村荣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构建“试点示范 难点攻坚 全域推进”体系

走进如今的4A级董允坝伞乡景区,风景如诗如画。江阳区着力构建“试点示范、难点攻坚、全域推进”宜居乡村建设体系,解决了“事情怎么做”的问题。

江阳区突出以20个区、镇级示范点建设为重点,优先开展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农村生活垃圾清运点设置、雨污分流管网配套、村容村貌提升等试点工作,归纳出“因户施策”“垃圾直运”“厂网一体”等10余种不同治理模式。

江阳区率先在通滩、况场两镇街启动雨污分流试点,提升场镇二、三级管网,累计新改建雨污管网43.5公里,修建一级场镇污水处理厂10个、二级5个,农村聚居点污水处理设施38座,实现一、二级场镇污水处理全覆盖,生活污水行政村治理率达100%。探索出适合江阳区情的农村垃圾直运模式,建设1586个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点,投放4000个移动垃圾桶,确保农村垃圾“每日清零”全覆盖。

目前,江阳区建成年消纳利用1.1万头生猪固体粪污、农作物秸秆1000吨的固体肥料厂和10万立方米沼液生产配送中心。结合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项目,对全区1万余口沼气进行了摸排整改。目前,全区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设备配套率达95%以上,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100%。

“目前,全区11个镇街88个行政村全面推进宜居乡村建设,成功创建省级宜居乡村60个,市级宜居乡村65个,打造美丽庭院35户。”蓝俊岳介绍,江阳区村容村貌得到极大提升,打造出了董允坝“蔬式生活”主题公园、伞里古街、张坝桂圆林、环方山景区休闲观光农业园等一批国家3A级、4A级多功能生态农业观光景区,让宜居乡村更宜居。

构建“制度建设 网络监管 共建共管”体系

基础设施建设好了,管好设施更重要。江阳区通过“制度建设 网络监管 共建共管”,解决了宜居乡村“设施怎么管”的问题。

“我区印发了《泸州市江阳区农村生活垃圾收运考核办法(试行)》《农村公共厕所管理制度》等9个文件,对镇街管理进行全面考核,将考核结果与经费划拨挂钩,督促宜居乡村项目规范化运行。”蓝俊岳介绍,江阳区同时建立农户评比制度,将垃圾分类、环境卫生、生活污水处理等管理纳入村民公约,与农户签订“责任书”,设立红黑榜定期公示,努力提升村民自主意识。

在污水治理过程中,江阳区建立了“重点厂站值守 远程视频监控”管理模式,以指定处理厂作为运维中心,辐射其他镇村污水处理站、点,形成覆盖全区的监管网络体系,针对全区的污水日处理量、站点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管报告。开展常态化巡查监测,落实双随机监察制度,建立健全监管、考核、信息反馈机制,定期通报情况,形成监管合力。

江阳区还倡导设施共建共管。坚持农户为主体,积极推动老百姓参与到建后管护中。对新建的无害化卫生厕所推行“管护池长”制,单户建设的化粪池由建设农户担任池长,联户建设的化粪池指定建设农户中的农户代表、党员、村组干部或热心公益的群众担任池长,负责化粪池的管护。同时设立公益性岗位,聘请农户担任村庄保洁员、公厕管理员等,充分发动农户主观能动性,共同管好相关设施。(袁玉华 戚译升)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