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孝感高中届毕业生拍MV致青春 与母校深情告别

孝感高中届毕业生拍MV致青春 与母校深情告别

时间:2019-11-26 10:48:53

相关推荐

孝感高中届毕业生拍MV致青春 与母校深情告别

孝感晚报记者沈红明 通讯员刘海航

《蓝瓦少年行》MV拍摄团队成员。

“时光它不管不顾/留我在记忆海/我停留在蓝瓦下/不孤独地徘徊/是谁偷走了三年/我们尽情开怀/留一抹白墙蓝瓦/陪我继续精彩……”甜美的歌声,配上舒缓的校园风音乐,在自编、自导、自演的MV中唱响……此时的他们,以这种方式告别三年的高中生涯;此时的他们,以这种方式为三年的高中生涯抹上底色。

他们,是孝感高中届毕业生,也是孝高毕业生自办刊物《蓝瓦》的第四代“接棒人”。8月29日,他们再次走进孝感高中,来到熟悉的教室,面对镜头,对《蓝瓦少年行》MV进行“扫尾”拍摄。

剧本创作 清华大学准大一新生"操刀"

制作完成一首原创校园MV,剧本、歌词、曲谱、群演……样样都不能少。虽然拍摄和剪辑由"外援"完成,但最重要的剧本编写,落在了徐清源的肩上。"主题是冲破黑暗 寻找光芒,如何把乐队梦、蓝瓦梦、校园梦三条主线融合在一起?难度可想而知。"

团队成员对拍摄细节多次商议。

徐清源于8月26日收到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临危受命的徐清源从零开始,他亲自操刀MV剧本,于8月15日开始创作。由于拍摄MV的歌词已经完成,但始终没有谱曲,这给徐清源的剧本创作增添了不少难度,"既要对应歌词表达的内容,又要符合高中生对校园的情感,需要运用镜头语言来衔接。"

3天之后,当团队拿到第一稿剧本后,不满意写在每个人的脸上。当机立断,团队开会讨论,一开就是两个小时。作为导演之一的高梦瑶说:"写剧本挺难的。抓住故事线,需要哪些镜头、镜头时间为多少等等,都要划分细致。"

接下来的几天,徐清源查阅资料、请教学传媒的学姐,经过一番努力,他最终把剧本镜头定在了21个画面。当大家再一次集体开会时,剧本才算尘埃落定。

"8月26日,完成歌曲录音;8月27日,开始拍摄《蓝瓦少年行》MV。"高梦瑶介绍,这首MV花费了团队不少心血。

困难重重 大家拧成一股绳

胡辰玥是《蓝瓦》的主编,把《蓝瓦》当做自己的“女儿”一样疼爱。她笑着说:“我就是一个管事的,催着团队把剧本、歌词、谱曲都写出来。”对于整个创作过程,胡辰玥感受颇深:“困难重重!”

主唱之一焦芳菲录歌中。

如何凸显MV的主题?团队从实际情况,寻找答案。“我们出生于非典时期,上学期备考,遇到地震;今年年初,遭遇疫情,开展线上教学,高考又延期;高考当天,又天降暴雨……”高梦瑶说,“青春热血,就是少年。”

“在黑暗的境遇中,寻找光明。虽然有困难,但是依然不抛弃、不放弃,这或许就是每一个少年都应该拥有的精神吧!”刘乐遥接到胡辰玥下达的“命令”,开始创作歌词。她结合自己的校园生活和朋友们的共同经历,绞尽脑汁地寻找灵感和意境,最终把歌词定位为抒情的校园风格,歌名定为《蓝瓦少年行》。

刘乐遥说,她对编曲一窍不通,不得不请音乐组的同学帮忙,对歌词的格式和长短进行调整。极具音乐天赋的汪天毅伸出援助之手,作为主唱之一的他,完成了最后的编曲。《蓝瓦少年行》也得以完整问世。

“MV的创作团队有10多人,参演人员近30人。”高梦瑶介绍,团队成员时间不一致,参演人员要到处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要做,但大家都拧成了一股绳。”

提供平台 丰富孝高校友的文化生活

刘瑜是孝感高中届毕业生,《蓝瓦》创刊人之一,现就读于合肥工业大学。8月2日,刘瑜组织举办了"蓝瓦夏日音乐会"。作为蓝瓦团队的顾问,刘瑜一直在背后默默地着手筹备《蓝瓦》的出刊和MV的拍摄。

《蓝瓦少年行》MV拍摄中。

"我们默默地向前辈们学习,也利用少有的经验为学弟学妹们指点迷津。"刘瑜介绍,《蓝瓦》从创刊以来,一直致力于丰富孝高校友的文化生活,为孝高每年应届毕业生提供社会实践、挑战自我、实现梦想的平台,"团队也在不断成长、成熟。三年来,精心制作书刊四册、校园歌曲三首等。"

《蓝瓦少年行》MV将于9月初发行。8月18日,本报曾报道过孝高学子创作的第一首校园MV,该MV取名为《蓝瓦》,与创刊号同名。回首往事,刘瑜记忆犹新,"感谢一路支持《蓝瓦》的朋友们,我们也在努力证明懂得感恩的我们。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