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巴金《随想录》:一本讲真话的书

巴金《随想录》:一本讲真话的书

时间:2020-05-21 17:57:54

相关推荐

巴金《随想录》:一本讲真话的书

《随想录》:一本讲真话的书

《随想录》是作家巴金晚年所著的一部散文集。在这部作品中,作者直面自己的内心以及过去在文革中所经历的一切,对个人、民族、以及未来进行了深深的思考。这其中包含的不仅有作者对文革中的错误所进行的反思,更有对人性中存在的弱点所进行的剖析与拷问。这本书虽然讲述的多是文革那个时代的故事,但是对现今依然有着不可忽视的现世意义。这本书所展现出的人性的某些弱点,不仅仅是体现在那个时代,还体现在现在,体现于我们每一个人自身。

首先是人性中“长官意志”的体现。很多人往往会对长官、或者其他什么身居高位、拥有权威的人有着下意识的服从意识,这便是所谓的“长官意志”。《随想录》中有一句话很精准地描述出了这一现象:“小孩相信大人,大人相信长官,长官当然正确。” 从人的心理角度分析,这种想法可以说是出于人的一种自保系统,趋利避害是每个人的正常选择。但是,如果因此就抛弃了底线和原则,不管对错而唯长官是从,这就是卑劣的一面了。现在我们每个人身上依然存在这个特点,作为子孙会下意识听家长的话,作为学生会下意识听老师的话,等等等等,都是“长官意志”的体现。这可能与我们的文化教育系统有关,时至今日,家长教育孩子,依然要让他听家长的话,老师教育学生,依然要让他听老师的话。似乎作为地位更高的一方向另一方灌输的最多的永远还是“你要听话”,因为这样对于地位更高的一方来说确实容易掌控,而另一方只要听从也会让事情变得简单许多。这其实是“长官意志”的再继承。时至今日,我们所强调的依然是“要听话”,而不是“要独立思考”,那么会不会发展到某天再因为人们对于“长官”的无条件式顺从而爆发文革般的灾难呢?这确实值得我们进行深深地思考。

与之相似的还有一种“从众心理”,好的从众心理可以引导我们趋利避害,但是如果不加判断,听别人说什么就信什么,甚至擅自传播,产生流言,那这种从众就不免产生一些不利影响。巴金先生在《随想录》中有一篇写到,有次他听说了关于自己要结婚的谣言,要被结婚的对方还是一位有名有姓的人士,他虽然有点惊讶,但还是觉得这种没有任何根据的谣言久而久之一定会自己消失,却没想到流言竟越传越广,后来居然连结婚宴请了多少人都具体到了,甚至有人登门道喜,不由得让人心惊。很多时候人可能比起自己看到的东西,更相信从别人口中知晓的信息。有时候可能明明真理掌握在自己手中,却下意识地对大多数人的持有的话语产生依赖,从而对自己产生怀疑,其实这也是非常可怕的人性的一面。

再有就是自我欺骗、粉饰太平的人性特点。别人有自己没有的东西,如果不去看,那么那个人就是没有;自己在某个方面存在不足,如果不去看,那么自身就是完美无缺——这就是自我欺骗的表现。这一点在《随想录》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在文革时期,人们习惯了讲大话,讲空话,讲套话,似乎假话说得多了就会变成真的,假话说得多了中国的面貌也会随之变得焕然一新了一样。所谓的“破四旧”,把西方的名著译本也划归此列,似乎把外国的书都烧了,自己的书就永远是最厉害的了一样,非常滑稽可笑。但是就是这么可笑的事情,却造成了重大的灾难,毁了成千上万的书,害死了无数的文人墨客。究其原因,就在于不止是一个人或者少数的几个人进行了所谓的“自我欺骗”,而是无数的人想要一起粉饰太平,并醉心于这种太平盛世的表象之中,这不得不值得我们警惕。

《随想录》虽然主要是作者巴金先生针对文革时期的故事写下的随笔,但是其中展现的人性的许多弱点在现在依然存在,这本书不仅有助于我们反思文革产生的原因,更有助于我们从中深挖人性的弱点,具有极高的现世意义,时至今日,依然有着振聋发聩的作用。这本书其实是剖析人性、洞察人心的一把利剑,我们应将其时刻高悬于顶,借以不断地提醒着我们,警钟长鸣。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