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品赏苏州古典园林——网师园(上)

品赏苏州古典园林——网师园(上)

时间:2021-01-28 07:12:56

相关推荐

品赏苏州古典园林——网师园(上)

网师园不在苏州四大名园之中,但它的文化底蕴绝不低于四大名园。园子不大,名气不小,是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古典园林》名录中的园子。,我国还为网师园发行了特种邮票《苏州园林-网师园》。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以网师园殿春簃为蓝本建造的明轩,使网师园这一名园走向世界。德国著名园艺家玛丽安娜鲍榭蒂女士评价网师园是“苏州最体面雅致、最完整的私家园林”。近年来,网师园每年夏天举办的极有苏州文化特色的夜游,更使网师园声名鹊起。

网师园隐藏在苏州阔家头巷。巷口有一组并不很显眼的建筑。这座建筑不在网师园内,却与网师园有着不解之缘。这是清代沈德潜的故居。这位生前备受荣宠的悲剧名士,赋闲在这里居住时与当时网师园的园主朝夕过从,沈德潜为网师园所作的诗文为它添色不少。近年来,成立于19的苏州昆剧传习所几经迁移落户在此,而网师园濯缨水阁当年正是昆剧演出的一处好场所。如今昆剧演出也是网师园夜游的一个主要节目。

阔家头巷本是一条十分窄小的弄堂。要走过这条窄弄才能到达网师园。这是苏州古典园林设计中欲扬先抑的手法,据说也是为了“轩车不容巷”,以避大官的舆从,体现了园主的在尘隔尘、居凡脱凡的隐居思想。这是园主当年建园的理念。现在小弄变成了阔巷,两侧都是卖工艺品的店铺,平时市声喧嚣,没有一点幽静的气氛。这也是全国旅游景点的普遍现象。也许从经济角度来看,增加了就业,活跃了市场,是一件好事。但从苏州古典园林的文化角度来看,却未必是一件好事。这也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吧。

我们游网师园时正值新年前夕,大多数店铺都歇业了,阔家头巷空荡荡的。可以想见当年这里没有拓宽时,网师园在小巷中隐藏之深。网师就是渔父,网师园最初的名字就是“渔隐小筑”,建园正是为了隐逸。隐藏在小巷深处应该是园主的初心吧!

小巷的中间有两座巷门,两座巷门之间就是网师园的正门。

巷门的门额古朴而沧桑,就像网师园这座园子一样。网师园的初建,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宋淳熙初年,也就是宋孝宗执政的时代。当时的兵部侍郎,曾任建康军政要职的史正志归老苏州,在这里建了万卷堂和渔隐圃。从宋到清历经几百年,屡经废立。直到清代乾隆年间,在北京任职的宋宗元回家乡,在渔隐圃的故址建了一座为母亲养老的园林,取名网师小筑。对建造网师园贡献最大的是后来的园主瞿远村,乾隆末年一个恬淡平和的隐士。他对网师园精心规划,重加布置。现在的网师园还保持了瞿远村当年的总体结构。

跟当时一般士大夫的住宅一样,网师园住宅部分的正门是两扇黑漆木门。粉墙黛瓦,屋脊用哺鸡装饰,鸡的身下还有坐盘砖供它蹲坐。一对大红灯笼为门厅增添了些许喜气。

大门的对面是高大的照壁,这是古代大户人家的惯例。而门前仅存的两株盘槐,让人依稀还看得到苏州悠久历史中门前种植古槐的风气。

对开的黑漆大门里面就是网师园住宅部分的门厅。网师园的住宅建筑在苏州园林中也应该是说得上的。苏州的园林大多是私家园林,住宅是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古代,住宅建筑大多以木材作为栋梁支柱。尽管建筑时挑选优质木材,又采取各种措施进行保护,但还是很容易遭到破坏,更不用说还有战乱和灾害造成的损毁了。在苏州园林中,保存下来的住宅建筑并不多,像网师园这样大体上完整如昔的,就更少了,也愈发显得珍贵。网师园的门厅与大多数古典园林一样,门口是一对抱鼓石,图案是狮子戏绣球和拟日纹,雕刻十分精细。虽然抽去了金刚腿门槛,但从金刚腿的槽中可以想像出当年门槛的高度。门厅通过庑廊与第二进轿厅相连。庑廊两侧分别是一条长长的板凳。可能是为了还原当年的生活场景吧,人们很容易联想到当年坐在这里的家丁的形象。庑廊两侧的墙上都有花窗。花窗外是天井。如果你行履匆匆的话,很可能不会注意到这两个小天井,更不会注意到天井中的两方砖额。这两方天井据说还是南宋时的遗物。东天井有一方题为“锁云”的砖刻。将云锁住供我欣赏,很浪漫,也很……。“锁云”二字由清代王文治所题。王文治号“梦楼”,曾任云南姚安府知府,是清代著名书法家,与刘墉,翁方刚、梁同书齐名,号称“清四家”。人称“淡墨探花”。在《辞海》中也有他的词条。

西天井的一方砖刻题为“鉏月”,“鉏”就是“锄”,有陶渊明“带月荷锄归”的诗意,反映了园主的隐逸情操。砖刻由冯桂芬所题。冯桂芬是晚清思想家,翰林院编修,他的思想曾经影响了当时的洋务派,启发了当时的维新派。

第二进是过去接待一般客人的地方,所以叫做茶厅。网师园的游客接待中心就设在茶厅里,木屏上是一幅《网师逸隐图》,用写实的手法描绘了网师园的亭台楼阁,房舍池塘。这幅画既是艺术作品可供欣赏,把它作为导游图来安排自己的游程也可以。梁上悬挂着匾额“清能早达”。匾额由现代著名书画家张辛稼先生题写。“清能”想来是清官能吏的意思,“早达”就是早日发达的意思了。园主虽然自己隐退了,但还是希望子孙官德好,早成材的。

茶厅又是轿厅。达官贵人、太太小姐坐轿而来,轿子就停在这里。厅内还停放着一顶红木的仿竹节舆轿。这是原来网师园园主所用,为了修复这顶残缺破损的古轿,专家曾经工作了一年半时间。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轿子上精美的木雕。苏作工艺的成就由此可见一斑。

绕过木屏往前走,前面是网师园住宅部分二进和三进之间的天井。苏州的古典园林是如此的精致,想品赏苏州园林,前瞻后望、左顾右盼是必须的。就在这个很小的天井中,如果不往后看看的话,就会错过一座有名的门楼,号称“江南第一门楼”的“藻耀高翔”门楼。这座门楼还是园主宋宗元时的故物,至今已有将近260年历史了。这座细砖门楼获得“江南第一”的称号,不仅是因为它经历了悠悠的岁月而得以完整地保存下来,更是由于它精美细致的砖雕独步江南。

这座门楼的雕刻是那么雅致,要认真观察各个细部才能更好地领略它的美。“藻耀高翔”四个字出自一千五百多年前文学理论家、评论家刘勰的《文心雕龙风骨》,意思是唯有文采照耀而又高飞冲天,才称得上是创作中的凤凰。用在这里,应该有文采出众的意思吧!“文采”和“高飞”是“藻耀高翔”门楼的主题,它与其他祈福的纹样共同成为门楼精细砖雕的内容和象征。

字碑周围是一圈由卍字和蝙蝠图案交替组成的浮雕镶边,“卍”字在梵文中是吉祥的意思,武则天钦定这个字读“万”音。这圈镶边取谐音,是“万福”的意思。字碑的上面是浅浮雕的上枋,图案是连续卷草纹,这是我国工艺艺术的代表性图案,象征蔓延不断、繁茂不绝的生命力。在艺术风格上既表现出节律和均衡,又因不绝对对称而表现出生动活泼。上枋之下悬挂着一排砖质挂落。小巧玲珑,对称匀落,雕刻得不但精致而且优美。在一般的木质上雕出这样的图案也许不算珍稀,但当想到这是在细腻脆弱的砖质上的雕刻,而且经久不“落”,那就不能不由衷地赞叹这是一项绝技了。雕有字碑的中枋下面也有一排这种令人叫绝的砖质挂落。下枋中央的图案,细看有两层。一层是高浮雕,图案是祥云、蝙蝠和三个团寿字,突出了“福、寿、祥”,另外一层是浅浮雕,形成第一层的背景,图案有卍字,菊花、向日葵、灵芝等。整个浮雕表现出对吉祥福寿的向往。门楼的屋顶采用姿态优美的歇山顶,飞檐翼角,像翩翩欲飞的凤凰。用《诗经》中的两句诗来形容,叫做“如鸟斯革,如翚斯飞”,屋顶像鸟一样张开翅膀,像毛色华彩的野鸡展翅飞翔。跟门楼“高飞”的主题相合。

屋脊筑成了“哺鸡脊”样式。两边的哺鸡突出了中间设计成中空透漏的瓦脊,增加了屋脊的美感。哺鸡脊来自于“鸱吻”,而传说中的鸱吻“厌火”,能灭火降雨,因此哺鸡脊有趋吉避凶的作用。哺鸡之上还有一条飞扬灵动的曲线,与歇山顶的飞檐正好呼应。

屋顶之下有一排仿木的斗拱,在苏式建筑中的专用术语叫“牌科”。从正面看,有六组砖质的“一斗六升拱”,结构繁复,整齐优美。更难的是在牌科上向外伸出的弓形拱,先向下弯曲,逐渐收小,再昂嘴微向上翘,形成“凤头昂”,优美的曲线与屋顶的翼角相对应。何况还将牌科两旁的清水砖镂空为极细的花香回纹网络。

这些凤头昂既展示“文采”,又展现“高飞”,是对“藻耀高翔”意义的形象描写。砖细牌科很脆,很容易折断,特别是凤头尖端更是这样。在细砖这种质地的材料上进行精雕细刻,苏州“香山帮”匠人的水平真不是吹的。

门楼最精彩的部分是字碑两侧的方宕,砖雕匠人把它叫做“兜肚”。这些“兜肚”就是空间进深的戏台。这是重点中的重点。多层次,有深度,立体感是这些“兜肚”的显著特点,是工匠精雕细作的极品。东边的戏台上演出的是“文王访贤”,讲的是周文王恳请姜子牙出山的故事。周文王以大德著称,姜子牙因大贤著名,这出戏寓意“德贤齐备”。

西边的戏台上演的是“郭子仪上寿”。郭子仪福、寿、富、贵、丰、满俱全,是人臣艳羡不已的对象。作为园主这样的士大夫当然也是很羡慕的。

两侧的雕饰,一般叫“挂芽”,网师园的这座门楼的上枋挂芽雕刻的是“狮子滚绣球”,下面还有飘动的彩带,不但复杂,而且精美。

下面的两侧“挂芽”,雕刻成倒垂的“荷花头”,也叫垂花柱。增加了门楼的装饰性,使门楼更加显得华美。

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这座门楼的大门。木质门上,遍体钉以水磨砖,既可防火,也能防盗,可以说是我国古代的“太平门”、“防盗门”了。问题是门钉的数量,这在古代是很有讲究的,在皇权下,不同的品级规定了不同的门钉数量。等级最高的皇帝才可以有九行九列八十一颗门钉,象征至尊。而“藻耀高翔”门楼上每块砖用四颗门钉固定,共有十八行,十列门钉,放在清代肯定是“僭越”,是“大不敬”,这可是个很严重的罪名,要杀头的!唯一的解释就是这大门不是清代的原物,而是民国以后重新配的院门。

“藻耀高翔”门楼是网师园最精致的一座门楼,与它相对的当然是全园最重要的建筑。积善堂是网师园住宅部分的大厅,是全园最高大的建筑。园主喜庆宴请、家庭议事、接待宾客都在这里。天然几上陈列着园主珍藏的青花双耳大瓷瓶、“怪石供”、大理石插屏,显示出主人的文化修养。积善堂上却悬挂着文征明书写的“万卷堂”匾额,也是有原因的。南宋史正志初建园圃时,建有“万卷堂”作为藏书厅。清代宋宗元重建时在园子的主厅挂上“万卷堂”匾额,代表的是一种文化传承。现在大多数人只知“万卷堂”,不知“积善堂”了。

堂内陈列着一面诸葛铜鼓。传说这种鼓是三国时期诸葛亮所创制,至今桂黔等地的少数民族还十分珍爱诸葛铜鼓。铜鼓上所铸的符号,使这面鼓更显得神秘古朴。

万卷堂内的陈设,以黑白两色为主调,使空间显得简洁淡泊,完全展现出“渔隐”这一遗意。陈设的一套明清红木家具,富丽端庄,十分珍贵。

东西两侧的白壁上挂着象征春夏秋冬四季的大理石山水挂屏:春山晴翠、华岳云深、白露横江、寒泉锄月,给人古雅的感觉。挂屏上方的题字样式也有点别具一格,不知有什么讲究。

绕过屏门,后面墙上有卍字纹的漏窗,窗后是蟹眼天井。既增加了采光,又起到装饰作用,还有祈福的文化意义。

穿过厅后的小门,进入第四进。我国古代男女关防最严。第四进是面宽五间的内厅,楼下是女主人招待女眷的地方,又叫女厅。楼上是园主夫妇的居室。楼前天井里对称地种了两棵桂花,东面的是金桂,西面的是银桂,秋高气爽的时候,这里桂花香气袭人。园主为自己营造的居所真的是十分安逸。桂花与厅前天井中的玉兰,组合起来寓意“金玉满堂”、“兰桂齐芳”。

正对内厅,天井的南面也有一座门楼。跟内厅含蓄简朴的风格一致,这座门楼也很简洁。匾额“竹松承茂”出自《诗经小雅斯干》“幽幽南山,秩秩斯干;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兄及弟矣,式相好矣,无相犹矣。”这篇诗常被用来庆贺新屋落成,有家族兴旺,兄弟相亲的意思。

门楼上枋两侧的垂脊雕是莲藕、荷花、牡丹,象征“喜结连(莲)理,百年好合(荷)”、“早生贵子(莲蓬多子)”和清高(莲出淤泥而不染)富贵(牡丹花)。中枋两侧的图案是乐器磬和两条鲤鱼,象征“吉庆双利”。下枋两侧的图案是由灵芝和祥云组成的如意头,象征“吉祥如意”。古人祈福真是无处不在啊!

女厅内,除了摆设了椅子、茶几、坐榻外,还摆设了一套精巧别致的红木回台圆凳,很适合旧时的女眷活动。据说这张圆桌是红木仿竹纹棋桌,桌面是多功能设计,可供四用:第一层是普通桌面;撤去第一层,第二层是围棋棋盘;翻过来是象棋棋盘;撤去第二层桌面,可以打“双陆”——一种古代博戏。不能走近观察,只能凭空想像了。关于园林设计,人们常把家具陈设称作“屋肚肠”,室内没有家具陈设,就像人没有肚肠一样,没有活气,也就是没有生活气息,更不要说是人文气息了。可见家具陈设的重要。从网师园女厅的陈设也可看出这一点。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