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岭南儒学文化集大成者 陈澧不仅注解了儒家经典 还发展了仁学

岭南儒学文化集大成者 陈澧不仅注解了儒家经典 还发展了仁学

时间:2020-11-03 13:40:50

相关推荐

岭南儒学文化集大成者 陈澧不仅注解了儒家经典 还发展了仁学

导语:岭南儒学文化集大成者,陈澧不仅注解了儒家经典,还发展了仁学

陈澧是岭南儒学文化的集大成者。他的《东塾读书记》中,一致性的对儒家传统经典作了注释,从《论语》到《孟子》。那么,他又是如何论及《论语》中的仁的呢?陈说,“《论语》最重‘仁字’。编《论语》者,以孝弟为仁之本,为言‘仁’之第一章,‘巧言令色,鲜以仁’,为言‘仁’之第二章。他如‘克己复礼’、‘出门如见大宾’,皆还在其后。且‘孝弟’‘巧言’二章,以有子之言在前,孔子之言在后,尤必有故矣。盖‘克己复礼’、‘出门如见大宾’,惟颜渊、仲弓,乃能请事斯语。若为人孝弟、不巧言令色,则智愚贤否,皆必由此道,而考弟尤为至要,此其编次先后之意也。

此二章之后,则‘弟子’章曰:‘凡爱众,而亲仁。’孔子于子路、冉有、公西花,皆曰‘不知其仁’;于令尹子文、陈文子,皆曰‘焉得仁’;此与‘焉得俭’‘焉得知’‘焉得刚’句法同。上文‘未知’二字为句,知去声见《汉书·古今人表》序,及后疏引李充说。而教弟子,则曰‘亲仁’。弟子安所得仁者而亲之乎?惟先有‘孝弟’、‘巧言’二章在前,则‘亲仁’之‘仁’,至平至实,而深欢其编次之善也。‘三省’章在前,‘千乘’章在后,治身先于治国也。‘弟子’、贤贤一二章皆言学,弟子谓年幼者,贤贤易色,事君致身,则壮有室,强而仕矣。编次先后,亦似有意也。弟子谓年幼者,刘端临《论语骈校》之说,贤贤易色,主夫妇而言,陈亦韩《经咫》之说。”从这里可以看到陈澧将《论语》的最核心精神归为仁。至于方法和路径,主要是孝弟,禁区主要是“巧言令色”。

另外,陈澧还借助于朱子的理学理论,来阐释仁的概念。陈澧讲,“朱注云:仁者,爱之理,心之德也。此乃朱注之大义也。仁者爱之理者,谓仁非必指爱之事。若论事,则颜子闭户,安能与禹、稷同道乎?心之德者,谓心之德主乎仁,犹目之德明,耳之德聪也。此二语,明白无意义也。然《论语》言‘仁’者五十入章,有不可以爱解之者,且有不可以心德解之者。如子张‘未仁’,‘难与并为仁’,不可解为子张未有心德,且不可解为子张难与相爱也。

若欲解五十八章之‘仁’字皆密合,求之圣门之书之言‘仁’者,惟《中庸》云‘肫肫其仁’。此语最善形容‘仁’字,可据以增成爱之理、心之德之说。爱是肫怨,心德亦是肫怨。子张尊贤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是能相爱也,是能相爱也,但未肫怨耳。‘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颜子常有肫怨之心,其余则不能常肫怨也。‘雍也仁而不佞’,促弓肫怨而不佞也。凡《论语》‘仁’字,以爱解之而稍觉未密合者,以肫怨之意增成之,则无不合者矣。”这里,陈澧借助朱子提出了一个“心之德”的概念,可谓讲到了仁的来源,那就是内心深处,就像眼睛能看东西,耳朵能听东西,一样简单易懂。这就要求世人以诚相待,还原仁的本心。

在《东塾读书记》之《孟子》中,陈澧首先否定了告子所谓的“仁不是与生俱来”之论。他首先引用了告子的“生之谓性”理论,然后,套用孟子的“恻隐之心为仁”,最后将仁看成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生的德性。他说,“告子曰:‘生之谓性。’此言与生俱来者也,即孟子所谓‘非由外録我也,我固有之也。’其解‘性’字本不误,其误在以仁义为非固有。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棬。夫但知固有者为性,而不知仁义为固有,则性中固有者,惟‘食色’而已。如此则人之性,真犹犬牛之性矣。故孟子必指出仁义礼智为固有。固有,即良知也。孟子言良知,亦必指出爱亲敬长也。”

此一点,许多儒学家都曾论述到,陈澧也将这一命题提出来,以教化社会。另外,陈澧还从孟子的性善论角度入手,将性善与仁联系起来,他说,“如公都子曰‘告子曰’章,疏云,‘情、性、才三者,合而言者,则一物耳;分而言之,则有三名。’‘盖人之性本善,而欲为善者非性也。以其性然也,情之能为善者,非情然也。以其才也,是则性之动则为情’。‘而才者乃性之用也’。因为人性本善,所以,我们才会对我们的亲人好,即“仁之于父子”,继而还能做到“义之于君臣”和“礼之于夫妇、兄弟,信之于朋友”。所以,仁与生俱来,与人性善俱来。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