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现实题材剧《小欢喜》开机 聚焦高考家庭里的高能话题

现实题材剧《小欢喜》开机 聚焦高考家庭里的高能话题

时间:2019-09-06 11:01:46

相关推荐

现实题材剧《小欢喜》开机 聚焦高考家庭里的高能话题

今日,由柠萌影业出品,伊犁长江联合出品的电视剧《小欢喜》在北京正式开机。

该剧基本沿用了《小别离》的主创班底,仍由汪俊执导,根据鲁引弓原著改编,黄磊、海清主演,徐晓鸥任总制片人。

《小别离》以中考为背景,聚焦留学低龄化热潮,细腻真实地呈现了不同家庭中的亲子关系与教育问题,在国内首播时,引起广泛的深思和共鸣。

柠萌影业总裁苏晓发言

时隔两年后,柠萌影业继续着眼教育问题,以“高考”这一全民话题为引,以做一部洞察教育理念变迁与亲子关系的剧为目标,打造了新剧《小欢喜》,并以“教育”作为主题持续系列化开发,力求全方位呈现中国家庭在孩子成长各个阶段的悲喜故事。

徐晓鸥

《小欢喜》开机之前,我们对话了这个系列的总制片人徐晓鸥,她向我们讲述了制作教育系列的初衷,以及她对当下教育问题的思考。

以“高考”为主题,思考的问题更多,更深入

《小欢喜》沿用了《小别离》主要人物方圆、童文洁的名字,试图通过三个家庭的视角和故事,去探讨“高考”这一备受关注的话题,以此投射万千家庭面临的困境,以及家长们需要面临的与孩子和解的课题。

在该剧内容简介中,最醒目的词莫过于“高考”。

“高考是一个家庭需要交出的一份答卷,既是所有人的共同回忆,又承载了时代的烙印。” 在徐晓鸥眼中,高考不仅仅是一个教育问题,更能够展现社会生活、社会发展的独特变迁,具有普世价值。

汪俊、海清、黄磊

的确,在中国,高考制度具有极强的中国文化承接性,深刻影响了无数普通家庭的命运。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人的人生是被高考串联起来的,许多人18岁以前几乎一直在“准备高考”,结婚生子后,又要不停地为孩子的高考筹划。高考对于中国人太重要了,它已经由教育问题延伸为一个社会问题,民生问题。

选择“高考”为主题,意味着《小欢喜》比《小别离》承载和探讨的教育、社会问题将更多,更深入。

据徐晓鸥介绍,《小欢喜》依然会围绕几个家庭展开,重点突出两个问题。

首先是从高考中展现的社会变迁,这点在《小欢喜》中的主人公一家三代人身上,将会体现得非常清晰。

爷爷奶奶是上山下乡的一代,凭借高考改变命运;爸爸妈妈是拉开差距的一代,凭借高考满足生存和物质的需求;而90、00后一代人,在选择高考志愿的时候,更多考虑的是如何实现理想,比如成为更好的人,做想做的事。

“现在的高考和几十年前的高考有很大不同,一家人在面对高考的态度上也不同。” 徐晓鸥表示,这部剧通过几代人对高考态度的变化,鼓励当下的年轻父母要和孩子多沟通,接受孩子要走的人生,鼓励孩子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其次,这部剧希望通过剧中亲子关系的描述,鼓励当下父母要懂得放手。

在《小别离》中,有一句台词令人印象深刻,“所有的爱都是为了团聚,唯有父母的爱指向别离。”剧中低龄出国热的问题在全国来说,还不算特别普遍,观看时,部分观众也许还没有特别深的感触。但高考之后的别离,却几乎能够戳中所有父母的心。

对孩子来说,高考是迈向成年的一个门槛,离开家庭,是自由、是欢喜;对父母来说,却是一个重大的考验,至此,亲子关系最亲密的时期,进入结束倒计时,从此孩子在家庭里是“客人”,面对空空的房间,父母难免失落、无所适从。

有人说,“所谓父母之爱,就是一场得体的退出”。 父母的爱是指向“分离”的,所谓“分离”,并不是慢慢放弃对孩子的关爱,而是慢慢调整关爱的方式,给孩子独立成长的空间。就像《奇迹男孩》中,面有缺陷的男孩奥吉10岁时,尽管父母知道前路坎坷,但还是选择忍痛放手,送他去学校接受正式的教育,并让他自己去接受这个世界的善意或者恶意。

得体的退出,是父母自己与自己博弈,也是父母自身的一种成长。

开机视频发布,双视角探讨亲子关系

综上可以看出,《小欢喜》侧重点落在亲子关系。亲子关系的话题,其实在很多电视剧中都会有所体现。而该剧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以父母和孩子的双重视角去探讨这个话题,并选择在高考这个节点去展现,这无疑将中国家庭亲子关系中最激烈、最不可言的部分一一摆在桌面上。

伴随开机仪式的召开,《小欢喜》同步发布了“心声”版概念视频,视频中犀利发问:

你的父母有资格做你的父母吗?

为人父母需要有资格考试吗?

《小欢喜》开机视频

/x/page/v0719ztc7xu.html

作为家长方代表,剧中主演黄磊和海清代表思想开放、能够理解孩子的父母,可以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也能够适度放手,给对方自由,这是许多父母学习的榜样。片尾,黄磊以一句发人深省的“我的爱属于你,而你属于明天”为视频划上句点,道出新时代的育儿观念:父母其实应以平等关系跟子女相处,直到他们长大成人,拥有完全属于自己的未来。

孩子方则由多位刚参加完高考的普通学生作为代表,畅谈自己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内容涉及到高考志愿选择、单亲家庭等亲子关系痛点。不同的人,面对这些问题有不同的回答。在他们的回答中,不同方式的亲子关系,所造成的两代人的隔阂或亲密都表现得十分鲜明。例如在视频中,面对“你的父母有资格做你的父母吗?”这个问题时,有的孩子直言“没有资格”。

中国家长和孩子之间矛盾由来已久,高三又是这些家庭的必经阶段,所以高考前后,这些矛盾便会集中爆发。但直面问题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也许有些问题让为人父母者脊背发寒,却也受益良多。因为很少有父母,会主动思考是否有资格为人父母,直面这些问题,才可以换个角度去审视自己。

看到孩子们一步步敞开心扉,解释矛盾激化的源头,家长更能从中发现自己忽视的部分,继而打破隔阂。爱,最终会让子女与父母和解。

双视角是这部剧的优势所在,屏幕前的观众成了第三方,旁观来自剧中父母和孩子的两个角度,无论现实生活中身处什么位置,都能换位思考。

徐晓鸥坦言,“在现实生活中,当下的父母跟孩子之间的平等和尊重还是有的,但是两代人之间的思想差异、冲突,在这个年龄会表现得更为激烈、具体。因为到了高考这个关口上,问题都会被放大,变得更加尖锐。”

她表示,剧中更多地讲到两代人的矛盾点,既让观众清晰了解问题的所在,也给予了相应的解决之道。

打造“教育系列三部曲”

早在今年年初,柠萌影业就公布了现实题材创作的“系列化开发”思路,率先开始系列化进程的,就是教育系列。

谈起教育系列开发的初衷,徐晓鸥表示,教育是一个有共鸣的社会话题,特别是在东方,通过教育能够很好地记录和观察整个社会。柠萌希望全方位呈现中国家庭在孩子成长的各个阶段所展现出的百态,描述时代给一代人的生活打下的深刻印记。“‘教育’这个主题本身就具备生命力,且能随时代变化而变,所以,以它为主题开发最为合适。”

导演汪俊

据徐晓鸥介绍,柠萌将打造“教育系列三部曲”,在《小别离》《小欢喜》之后,还会继续打造关注幼儿教育的《小舍得》。

这个系列代表了柠萌影业坚持现实主义创作的一个方向。徐晓鸥表示,剧集的核心主题、传达的价值观具备当下性,击中观众的痛点才是柠萌所理解的现实主义作品,即“立足现实生活,站在普通人的立场,感受生活的温度和他们的悲喜与成长”。

比如在《小别离》中,通过聚焦低龄出国热,柠萌展现出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小欢喜》在其基础上,直面了更广、更深的社会命题。《小舍得》则将视角放在幼儿教育上。

《小别离》主创蒙古国观众见面会

接受独舌采访时,徐晓鸥正在蒙古参加《小别离》蒙古观众见面会。据悉,这部剧在蒙古播出期间引起了巨大反响,截至9月25日,在该剧播出时段,乌兰巴托市内有3.5万户同时收看 (乌兰巴托共有11.5万户),收视率超越同时段韩剧,排名第一。剧中所反映的亲子关系与教育问题,不仅戳中了中国家庭的“痛点”,也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共鸣。

《小别离》在当地的受欢迎程度,更坚定了徐晓鸥制作“教育”系列的信心,因为能够在语言不同、文化不同的国外掀起热度,既充分显示了中国文化如今具有更强“走出去”的能力,也印证了这个主题的普遍价值。

【文/小熊星】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