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全球疫情下如何渡过难关?房价还会涨吗?“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云对话宁波

全球疫情下如何渡过难关?房价还会涨吗?“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云对话宁波

时间:2020-02-05 20:24:14

相关推荐

全球疫情下如何渡过难关?房价还会涨吗?“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云对话宁波

席卷世界的疫情,为经济带来了一场“倒春寒”。

股市的动荡一波未平,外需的骤降更是令中国的出口面临空前的承压。当全球的产业格局因这场“黑天鹅”而变革,作为开放型经济大市的宁波,该如何熬过严冬,跨越转型升级的十字路口?

5月12日,三位“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成员通过线上直播连线宁波,就疫情下的经济新走势,提出了摆脱困境的良策。有趣的是,这场“云对话”谈及的内容,有不少恰是宁波财经领域的热议话题:

“后疫情时代,产业链是否会加速移出中国?”“长三角一体化,到底对宁波有什么利好?”“当前形势下,房价还会涨吗,还有哪些投资的机会?”

记者梳理了专家们的洞见,供感兴趣的朋友参考。

世界经济面临“3D”的挑战

疫情对出口的冲击,在外向型经济大市宁波备受关注。据宁波海关统计,今年前4个月,宁波市外贸进出口总值2604.9亿元,同比下降7.6%,但503.2亿元的出口额同比增长8.7%,超出全省增速5.2个百分点。

然而,这绝非盲目乐观的信号。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特聘专家连平分享了一组数据:疫情下外需的锐减,令全国部分行业的出口受到空前承压,其中投资品、可选品订单下滑高达50%-80%,即便是冲击较小的生活必需品、高新技术产品,也有10%-20%的订单降幅。

“因此,4月出口的进一步好转可能是阶段性的,是对一季度出口快速回落的调整,也是市场自发的行为。但接下来的2个月,出口受到的压力会随之显现,需引起高度关注。”

不仅如此,摩根斯坦利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还指出,后疫情时代可能给世界带来“3D”的巨大挑战——即高债务(Debt)、人口(Demographic)、逆全球化(Deglobalization):

“今年,欧美各国的财政赤字会达到二战以来的最高,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规模已高达其GDP的32%左右,而疫情更是把原有的贫富差距弊端进一步放大,从而对全球化带来波及:在医疗设备、高科技等特定领域,已有很多国家都提出了产业链回流。”

由此看来,新冠肺炎的“黑天鹅”,和过去的几轮危机不可同日而语。无论是1987年美国股灾,还是金融海啸,都能在全球贸易的运转下“不动声色”地回暖;但此次疫情后,这些“去全球化、去科技化、去大企业化”的动向,很可能深刻改变地缘政治与世界经济格局。

更为复杂的是,疫情何时终止仍是未知数。作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的美国,每日确诊人数仍在数以万计地增长,对市场、供应链的影响仍在持续。德勤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许思涛分析认为,美国大概要花2年的时间,才能让其经济规模回到疫情前的水平。

产业链扁平化对宁波“危中有机”

面对空前严峻的外部环境,广大宁波企业有何危中寻机的办法?专家们不约而同地点出了“深挖国内潜力”的重要性。

连平认为,内需将在中国的经济增长中起主导作用,而长期以来一直以外向型为导向的宁波制造,需要逐渐往国内外市场并重转型。

“过去,企业的发展是通过国际市场拓展来获得的,甚至为了进入美国这一巨大的消费品市场,想尽办法压低价格,‘宁可少赚也要赚钱’。但今非昔比,近两年,中国正逐步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层次水平也越来越高,宁波的经济结构也要朝这个方向转型。”连平说,“但需要逐步推进,不可能一下子吃成胖子。”

与此同时,许多人担心“疫情加速产业链搬出中国”,但邢自强有着不同的看法。尽管部分发达国家希望制造业回流,但疫情仍催生了产业链扁平化的趋向,即企业倾向于把产业链缩短至小区域内进行,以增强抵御风吹草动的能力:

“会有跨国企业为了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而增加中国的本地化采购。特斯拉就是很好的比方。今年,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一期只用了28天就实现复工,现在却因为进口零部件的短缺而暂停。下一阶段,特斯拉很可能增加本土零部件的采购比例,对其相关产业在长三角一带的集聚是有帮助的。”

已经有宁波企业成了绝佳例证。旭升股份,是全国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单项冠军”,也是特斯拉的重要供应商。得益于率先复工和数字化改造,公司在国内疫情期间仍如期交货,创下了一季度产能增幅高达50%的佳绩。这正是凭借硬实力,抓住本土化采购机遇、抢占市场份额的体现。

更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暂时还难以替代,“疫情以前,可能很多企业出于担心中美贸易摩擦、担心中国要素成本上升,而有了东南亚等新兴市场的备案选项。但疫情下大家会谨慎地保留现金,也会意识到中国复工复产速度在全世界首屈一指,反而强化了中国制造业的优势。”

这一点,不少甬企恐怕深有感触。在2月国内尚未复工之际,有上百家来自越南、柬埔寨的服装工厂也被迫暂停,恰是由于依赖中国的上游原料供给。而如今国内产能恢复,却轮到南亚国家面临生产生活的停摆……对于复产效率领先全国的宁波制造而言,未尝不是一个向世界展示韧性的机遇。

沪杭甬能否成为长三角中间的“南三角”?

值得一提的是,“深挖国内潜力”的涵义,远不止老生常谈的出口转内销,还意味着国内经济增长的方向,将向工业化与城市化双轮驱动转型。

邢自强认为,疫情后新一轮的城市化,是以往城镇化的2.0版本,主要依靠“城市群”与“智慧城市投入”两大支柱来支撑。其中,新基建或将在智慧城市投入中扮演重要作用:

“疫情期间,一些城市也在公共卫生、城市管理方面暴露了短板。通过对智慧城市的投入,比如对5G、AI等信息技术高速公路的改造,能使得面临的‘大城市病’更加缓和,越安全、越健康、越环保、越便捷。”

在数字经济赋能城市治理的想象背后,人口往优势地区重点城市群的集聚,则是一张更大的蓝图。这样一来,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将形成更明显的产业链集聚效益。就好比日本的东京城市群、美国的旧金山湾区,做到极致的长三角也能发挥出类似的力量。

“中国的城市化率有望到2030年达到75%左右,这意味着几大城市群,会慢慢成为平均人口接近1.2亿的超级都市圈。而我们最为看好的就是长三角,它的一体化规划走在全国都市圈的前列,更有着航运业、高端制造业、金融服务业的良好基础。”邢自强说。

长三角一体化的步伐,已在宁波初见端倪。近期热议的“舟山户籍同城待遇”,恰是加强城市间要素流动的重要举措;通苏嘉甬铁路的建设,则是打通城际间物流、信息流的关键;杭甬两地领先全国的人才净流入率,也是劳动力向长三角集聚的缩影。

连平提出了一个有趣的命题:“长三角是个较大的概念,未来是否可以在长三角中间发展“南三角”,构建上海、杭州、宁波三座城市的都市圈?”这样一来,宁波发展的一些短板和不足可以得到解决,而上海和浙江北部的都市圈建设也将达到很高的水平。

比如,作为制造业“冠军之城”的宁波,和沪杭两地相比,缺乏世界500强的入驻,且服务业的水平有待提升。当以德勤为代表的、扎根上海的国际知名金融机构落子宁波,势必为宁波带来高端人才的集聚,助力本土企业拥抱全球化的视野。

从地图上看,沪杭甬三地间的直线距离旗鼓相当,在长三角南翼恰好构成一座“铁三角”;三城间的人员流动,从百度迁徙数据看都处于彼此排名前十的目的地;而沪甬两地间尚未连通高铁的短板,也将因交通而互相连接,从而带来无限的可能。

现在是投资房产的好时机吗?

在这场直播活动的最后,专家们还就观众关心的话题现场答疑解惑。其中就有热心网友提出了老生常谈的问题——如何看待接下来中国的房价走势?

连平给出的参考是,“坚持‘房住不炒’,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将是未来政策的整体基调。另外,随着农村和中小城市的人口向城市群的聚集,重要都市圈的房地产市场仍会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包括土地,融资,人口等要素的流动,都会对一个地区城市群的房地产发展,产生持续增长需求。但这不等于房价一定会高涨,还要看当地的政策,特别是土地政策,能否保持平衡稳定持续性的态势。”

与此同时,当前外部环境的冲击,会降低企业与个人的风险偏好,却也能催生一些新的投资方向。连平给出了这样的建议:

“对个人来说,一系列的投资方向都可以作为未来选择,比如股权类资产。在中国市场上,涉及消费行业、科技领域、装备制造业、医药行业等领域,总有一批成长性高的公司,有着良好的投资前景。在流动性宽松、利率水平低的时候,债券也是可以考虑的投资方向。

从长期来看,当下的国际货币体系处于风雨飘摇期间,美元的地位不会稳固,而黄金保值增值、成为未来支付手段的功能也随之凸显。所以,在个人资产配置期间,根据个人不同的风险偏好,有一定的投资比例,也不是不可以考虑。”记者 严瑾

【来源:宁波晚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