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今年最好的华语青春片 单日票房不足50万 小众佳片的春天在哪?

今年最好的华语青春片 单日票房不足50万 小众佳片的春天在哪?

时间:2021-12-22 05:12:59

相关推荐

今年最好的华语青春片 单日票房不足50万 小众佳片的春天在哪?

文 / 观影君

3月15日,电影《过春天》登陆院线。作为女导演白雪的处女作,《过春天》的票房和排片都可谓极其惨淡,上映5天,票房不足800万。

《过春天》海报

虽说不受市场待见,但《过春天》绝对是一部好电影。在预告片中打出了这样的一句话:这一次,重新定义青春片。也足以见得《过春天》的野心。

“这一次,重新定义青春片”

一提到国产青春片,不少人会下意识地排雷,认为又是充斥着狗血剧情的圈钱之作。无怪有人会这么想,这也是长期被国产青春片“伤害”过后的本能反应。

可是这一回,《过春天》没有走上烂俗的老路,它有点像是《风柜来的人》和《蓝色大门》的结合,极为克制地将青春期少女磕磕绊绊的成长过程娓娓道来。

刚刚过完16岁生日的刘子佩是电影的主人公。16岁,意味着刘子佩可以合法地被雇佣,去餐馆兼职服务生,因为在圣诞节前,她需要存一笔钱。她要和自己最好的朋友陈颂儿一起去日本旅游。

正值花季的刘子佩,她对于“成长”这个词似乎还没有真正的体会。围绕着她的友情,亲情,还有萌芽阶段的爱情,都在无形之中,一步步地推着她往前迈进。

刘子佩(左)& 陈颂儿(右)

关于亲情

刘子佩是典型的“单非仔”。“单非仔”是指父母双方只有一方是香港人,然后出生在香港的小孩。刘子佩跟母亲住在一块,可是母亲基本不管她,成天只顾着打麻将。刘子佩偶尔会去父亲那拿点零花钱,简单地闲聊几句,关系也不是很好。

她白天在香港上学,说着一口流利的粤语,晚上的时候通过闸口回到深圳的家中睡觉,过着两城生活。这种由于身份特殊造而造成地域认同感缺失的人设,在香港回归前后的电影中十分常见,最经典的当属陈果导演的“香港三部曲”。(《细路祥》、《香港制造》、《去年烟花特别多》)

《去年烟花特别多》(1998)

对于在深圳长大的导演白雪来说,她一直很想拍摄一部关于深圳的电影。除了张暖忻导演的《南中国1994》和李睿珺导演的《路过未来》,没有电影将镜头对准过这座城市。

为了拍好这部电影,白雪花了大量时间往返于深圳和香港两地之间,写了两万多字的调研报告,随后才开始动笔写剧本,沉心打磨了整整两年。

导演白雪

关于友情

亲情的缺失使得刘子佩把更多的情感寄托在了好朋友陈颂儿身上。两人无话不谈,形影不离,还计划着要一起去日本看雪,因为香港从来没有下过雪。

相比于底层的刘子佩,陈颂儿的家境相当富裕,常常带着刘子佩见世面,让她体验到之前见所未见的东西。游艇派对,带泳池的别墅,养在家中的鲨鱼,这些都让刘子佩大开眼界。

两人有点像《蓝色大门》中的孟克柔和林月珍,后来因为一个男生而撕破了脸,《过春天》里的这个“张世豪”是走私集团的阿豪。

《蓝色大门》(2002)

关于爱情

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刘子佩加入了一个走私集团,他们将香港的手机通过海关带到大陆卖掉,也就是“水客”。刘子佩“单非”+“学生”的身份简直就是带货的完美人选。也正是在这个走私集团里,刘子佩认识了阿豪。

阿豪是陈颂儿的男朋友,可是在多次带货行动中,阿豪喜欢上了刘子佩。阿豪会租车带刘子佩出去兜风,一起去飞鹅山看城市夜景,对着划过天际的飞机许愿,假装那就是流星。

对于从来没有谈过恋爱的刘子佩来说,那就是刚刚萌芽的爱情。他们在昏暗的仓库里互相把手机缠在对方身上的那五分钟,简直是神来之笔。没有露点,没有尺度,没有直接的话语表达,却满是情欲流转,那是荷尔蒙的气味,是独属于青春期的暧昧。

电影的名字“过春天”也正是取自“水客”走货时的黑话,他们将顺利通过海关检查叫作“过春天”,好似充满灵韵的俳句。

《过春天》的英文名叫作“The Crossing”,最初的名字译作“分隔线”;《蓝色大门》的英文名叫作“Blue Gate Crossing”,也有“Crossing”一词,那就是隔开青春与成人世界的分隔线。

The Crossing

亲情,友情和爱情,电影将这三者串联交织在一起,刘子佩的青春沿着这三个维度被不断撑大,终于在某一天到达临界点,这一切都被狠狠撕碎了。青春时期的种种幻灭,谁也躲不开,刘子佩当然也不例外。

在电影的末尾,因为阿豪,刘子佩和自己的好朋友彻底决裂;母亲被一个男人骗光了钱,在街头歇斯底里地怒吼;而阿豪因为私自走货,被集团发现了,就此下落不明。亲情,友情和爱情,都没了。

无助而迷茫的刘子佩拖着行李箱上路了,没有人知道她要去哪,只知道她准备逃离了,逃离过往,逃离身后的满地狼藉,逃离青春。

《过春天》()

《一一》(2000)

青春就是用大把的时间彷,然后只用几个瞬间成长。对于刘子佩来讲,当她不回头地往前走时,那便是其中的一个瞬间了。

结尾冷静而克制的处理,用一种平淡的叙事方法将成长的伤痛不动声色地呈现了出来,让人想到了侯孝贤导演的《风柜来的人》的结尾:

阿清来到阿荣的磁带摊前,大声叫卖着“三卷五十,三卷五十”,可是却没有得到任何的回应。镜头缓缓转向了市场上其他摊位,个人痕迹也慢慢淡出。因为“逃离”,青春的明媚也开始暗淡,青春不再是保护伞,而是沦为了生活的背景。

《风柜来的人》(1983)

国产青春片的春天在哪?

在电影上映前,白雪导演曾说过,“虽然《过春天》相对商业大片对观众的观影素养提出一定要求,但幸运的是赶上了中国电影市场飞速发展的时代,影片种类更加多元,观众的电影审美快速提升,这也使得像《过春天》这样小众题材的影片可能得到市场认可”。

事实证明,白雪导演还是过分乐观了。这样一部讲述少女成长,发掘内心世界的佳作,再一次遭到市场的冷落,如同的《嘉年华》和的《狗十三》,叫好不叫座。回溯国产青春片发展的这二十五年,你会发现,想要扭转这样的局面,依旧任重道远。

《嘉年华》()

1994年姜文导演的《阳光灿烂的日子》,算是中国大陆现代意义上的第一部青春片。电影消解了宏观的大叙事,转而将青年的成长过程搬上银幕,表现了成长的阵痛与迷茫。 马小军的叛逆形象,在那之前的电影中从未有过。

马小军 《阳光灿烂的日子》(1994)

在那之后,开始有更多的导演将青少年作为电影所要表现的主体,用镜头记录下这些青年的生存现状与精神世界,为他们发出声音,既反映出青年问题,也从侧面表现时代对人的影响。

代表作有王小帅的《冬春的日子》、路学长的《长大成人》、贾樟柯的《小武》等。迷茫、反叛、无助是当时青春片的标志,也是底层社会的缩影。这些作品可看做是处于边缘的愤怒青年的精神自传。

《小武》(1998)

进入新世纪,随着电影商业化的倾向愈发明显,这一时期的青春片开始主打“怀旧牌”,以表达对青春的追思。九十年代中后期青春片中的反叛性、意识形态的对抗性和边缘性的创作特色也逐渐淡化,比如《孔雀》、《青红》、《爱情的牙齿》、《山楂树之恋》等电影。

《爱情的牙齿》()

以来,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观影人数大量上升,尤其以青年人为主。伴随着消费文化的影响,青春片开始成为爱情、喜剧等类型电影的一抹配色。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简单化和样板化,将青春片该有的细腻都粗糙处理了。

重灾区是校园青春片,剧情变得千篇一律,“青春”二字成了幌子,成了物质与文化消费的载体,如《左耳》、《小时代》、《匆匆那年》等快餐电影。

《匆匆那年》()

对于青春片来讲,其最重要的纯粹青春经历和体验消失了,鲜有共鸣,时代的背景更是荡然无存,人物也只是一个个单薄的符号。一次又一次的信誉透支也让青春片成了众矢之的。

总结下来就是:国产青春片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曾经达到过顶峰,虽然起步晚,但是电影却部部经典;在新世纪的前十年,迎来了百花齐放的阶段,青春片的各种可能被不断挖掘,自然也是佳作频出;从之后,院线放映的青春片开始走下坡路,虽然这些电影凭借流量明星的加盟赚得盆满钵满,但是口碑却惨不忍睹。

《黑处有什么》()

近些年,国产青春片有回暖之势,但还不够,“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依然存在。一个健康良好的电影市场环境,需要每一位观众共同建立:不为烂片花冤枉钱,也不故意冷落那些没能做到谄媚地去讨好观众的佳片,让堂而皇之圈钱的烂片不再大行其道。

希望在《过春天》过后,国产青春片的春天也会到来。

(完)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