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老重庆 | 进城 品美食 看稀奇……七旬老人毛笔绘出解放碑记忆

老重庆 | 进城 品美食 看稀奇……七旬老人毛笔绘出解放碑记忆

时间:2021-07-09 06:31:40

相关推荐

老重庆 | 进城 品美食 看稀奇……七旬老人毛笔绘出解放碑记忆

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 何浩 受访者供图

解放碑对于重庆人来说,有太多的记忆和故事。如今,解放碑也是外地游客到重庆打卡的热门地。但你也许不知道,老重庆人去解放碑都叫“进城”,会仙楼、人道美……解放碑对很多重庆人来说,还有不少美食记忆。

日前,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曾采访过的73岁铜梁报社老媒体人、非职业画家秦廷光,历时一个多月用毛笔画了一组解放碑,展现了解放碑近80年来的变化。他说,想用这一组作品给大家聊聊解放碑的故事,重温记忆中的解放碑。

▲正在作画的秦廷光

6张白描记录解放碑前世今生

今年73岁的秦廷光从小在下半城长大,和解放碑很有感情。秦廷光说,如果从1941年12月建“精神堡垒”算起,解放碑比他年长,如果从1946年在“精神堡垒”旧址建“抗战胜利纪功碑”算起,他和解放碑同岁。

“退休后偶尔也去逛逛,解放碑变化很大,从以前这一片最高的建筑,到如今高楼大厦里最矮的小兄弟,解放碑见证了重庆的变化。”秦廷光说,他根据自己的记忆和查找有关资料,用1个月时间专门为解放碑画了一组白描,通过这种方式来记住解放碑的前世今生,留住重庆记忆。

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看到,6张白描记录了解放碑几次身份的转变,见证了解放碑历史与繁华。秦廷光告诉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他的第一张画就记录了解放碑的起源。

抗战时期,现解放碑一带还叫“督邮街”(后也称“都邮街”),因这里有一官办邮局而得名。1941年12月,原市中区(今渝中区)都邮街广场建成一座碑形建筑,名“精神堡垒”(意指坚决抗战精神)。堡垒为四方形炮楼式木结构建筑,共五层,通高7丈7尺(象征“七七”抗战),为防日机轰炸,外表涂成黑色。

这一时期的解放碑很热闹,重庆漫画家游江告诉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上世纪40年代《新民报》副刊曾专门写到都邮街:“抗战司令台下的吸烟室,东亚灯塔中的俱乐部,皮鞋的运动场,时装的展览会,香水的流域,唇膏的吐纳地,领带的防线,衬衫的据点,绸缎呢绒之首府,参茸燕桂的不冻港,珠宝首饰的走廊地带,点心的大本营。”

▲6张白描记录解放碑的前世今生

▲6张白描记录解放碑的前世今生

▲6张白描记录解放碑的前世今生

从储奇门走到解放碑叫“进城”

“你们年轻人可能不知道,在大轰炸时期,‘精神堡垒’就是一根旗杆。”秦廷光告诉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第二幅画就表现了这段历史。由于“精神堡垒”采用木料为柱,墙体是将木板条钉柱上外抹水泥砂浆筑成的夹壁墙,夹壁墙经风吹雨打及日本飞机的连续轰炸冲击震动,很快就被炸坍塌了。从秦廷光的画里我们可以看到,此时旗杆周边很多民居也是残垣断壁。

秦廷光对“精神堡垒”印象很深,经常从父辈口中听到这个地名,以至于小时候很长一段时间,秦廷光和小伙伴去解放碑都习惯说成去“精神堡垒”。

抗战胜利后,重庆决定在“精神堡垒”旧址上建“抗战胜利纪功碑”,1946年动工, 1947年8月,高27.5米、八角形柱体盔顶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战胜利纪功碑”竣工。

秦廷光说,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抗战胜利纪功碑”开始改建。时任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的刘伯承题名“人民解放纪念碑”,即现在的解放碑。

从小在重庆下半城长大的秦廷光和父母在菜园坝、石板坡、储奇门都生活过。秦廷光告诉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小学在储奇门解放东路第三小学就读,“在今天看来,储奇门到解放碑很近,但是当时对我们来说这20分钟的路程就是进城。”

秦廷光说,顺着凯旋路石梯子爬上来,就是童年的“进城路”。“当时家里来亲戚我们一定得带去解放碑逛逛,当时我最爱去长江文具店,稍长的哥哥姐姐爱去和平电影院、五一电影院。”

秦廷光的画中,上世纪50年代开始,解放碑附近有了电车,上世纪80年代开始,解放碑附近有了进城务工的棒棒,上世纪90年代开始,周边的楼陆续高过解放碑。

▲解放碑老照片

▲解放碑老照片

坐2路电车到解放碑吃豆瓣饭

有“进城”故事的不仅仅是秦廷光,在沙坪坝长大的游江的 “进城”路就稍显漫长。

“小时候最快乐的事就是和父母‘进城’,家里来了亲戚最大的礼遇就是带他们‘进城’逛逛。”游江的微信朋友圈日前还分享了一张1976年到重庆来玩耍的表哥拍的解放碑的老照片,“从沙坪坝坐2路电车直接到邹容路需要一个多小时,有时候没坐到2路电车还要到牛角沱转车。”

美食是游江的解放碑记忆,来龙巷、五四路一带原来很多小摊贩卖豆瓣饭、豆豆肥肠、抄手、包子。

游江说,记得上世纪80年代在今天解放碑民族路方向,会仙楼位置一排房子对面有家老字号的国营食品商店叫“人道美”,有嚼劲十足价格不贵的小块豆干与怪味胡豆等卖,大家排着队先付了钱,营业员用散装牛皮纸袋包装好递给顾客,接着再叫下一个。

除了美食,游江记忆中还有解放碑的颐之时餐厅、造型独特的群林大厦,在上世界90年代的时候,游江还在解放碑的会仙楼、青年路等地工作过。

游江说,以前的重庆解放碑是重庆人民的购物天堂,到哪里都人多,到处都排队,看稀奇就是要去解放碑。“有人说,今天的解放碑确实变‘矮’了,但我认为这是重庆城长高了,更加国际范了。”

▲游江表哥1976到重庆玩耍时拍摄的解放碑

责编 龙春晖 审校 黄艳春 总值班 官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