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他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太监 梁启超只总结了一句话

他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太监 梁启超只总结了一句话

时间:2021-03-16 15:02:30

相关推荐

他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太监 梁启超只总结了一句话

之前我们介绍了明朝特殊的宦官政权的成因,也紧接着介绍了明朝十大太监中境界最低的刘瑾,照顺序我们应该介绍第九位了,但我实在忍不住想写郑和,因为他的伟大,于明朝,于中华民族,于中华文明的历史,甚至于整个人类的历史,都是浓墨重彩的一笔。我们现在都知道,郑和当时率领舰队七下西洋,他所航行的海洋就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大西洋和印度洋,主要航行的位置是东南亚以及南亚的印度,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在这些远航中有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只有知道这些细节故事,才能让我们以历史唯物主义的客观性去看待整个事件,让我们理解,郑和的远航和之后的哥伦布远航和麦哲伦远航到底有什么区别。

郑和

在之前我们写的关于朱见深与万妃的不伦恋的故事中,已经讲过,傅友德和蓝玉远征云南时,无意中将两个影响大明历史的人带进皇宫,一个是朱佑倘的生母纪氏,另一个就是郑和。那个时候,郑和还不叫郑和,而叫马三保,明军俘虏他并将他阉割时,他只有十一岁。马三保出生在一个传统的穆斯林世家,作为一名穆斯林,一生唯一的目标就是去麦加朝拜,他的曾祖父和父亲都曾到过麦加,因此,马三保从小听他的父亲跟他讲麦加的美好以及乘船去麦加的故事,耳濡目染,马三保心中一直就有一个航行去麦加的梦,这成了支撑他完成伟大事业的最主要的信念。

被俘虏之后的马三保跟随明朝军队南征北战,在这过程中,锻炼了他极度坚毅的品格,又从中培养了极高的军事素养。一直到十六岁那年,他遇到当时还是燕王的朱棣,成为朱棣的贴身侍从。在朱棣起兵夺取朱允炆皇位的过程中,马三保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朱棣和李景隆的郑村坝之战中,朱棣就是采用了马三保的佯攻计策,大破李景隆,一战为最终胜利奠定基础,也因此,朱棣赐姓“郑”,马三保从此成了国姓爷郑和。

那为什么郑和要下西洋呢?而且是不辞辛苦的七下西洋。很多人都顺理成章的以为,朱棣成为皇帝之后,国泰民安,国家从元末明初的满目疮痍中恢复回来,甚至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于是便想“威名远播,君临天下”。可是,历史往往是实际而且冷酷的。郑和下西洋的真正目的实际是郑和在“永乐大帝”的授意下寻找失踪的朱允炆。朱棣打败朱允炆成为大明朝皇帝后,对于朱允炆的失踪耿耿于怀,他一方面派一位名叫胡淙的人在陆上各个地方寻找,一方面就是派郑和从水路出发寻找朱允炆。知道这点后,我们残忍的发现,所谓中国历史第一次意义上的伟大航行,不过是帝王个人私欲的副产品。可是,又由于被派进行这次伟大航行的人是郑和而不是别人,却让这次航行那么与众不同。

和第一次下西洋共有大概两万七千八百人,船只千艘,最大的“宝船”长四十四丈四尺,宽一十八丈,所有船分为旗舰,马船,战船,粮船,水船,浩浩荡荡。途中到达现在的印尼爪哇岛附近时靠岸,当时岛上没有统一的政府,而是分为所谓“东王”和“西王”两个部落,其中西王部落无意间袭击了郑和的船只,杀了船员一百七十多人。当时,船上的将士都非常气愤,一个小小的部落竟敢袭击明朝船只,纷纷奏报郑和,要求攻打西王,而当时的西王更是吓得半死,赶紧派人去跟郑和解释,还连夜派人坐船去北京向朱棣请罪。按照当时的军力对比,郑和想要攻打西王部落简直易如反掌,可郑和并没有。他及时安抚了手下的情绪,原谅了西王。强而不欺,威而不霸,这才是一个伟大国家和民族的底蕴,也是一个伟大人物的气节。

在这之后,郑和又分别于永乐五年九月、永乐七年九月,永乐十一年冬,永乐十五年冬,永乐十九年春,宣德六年十二月共七次下西洋,最终在印度古里病死。传奇一生的落幕,树立了一座代表和平与友好的丰碑,即使我中华民族强大如许,也依然带着和睦与友谊。借用梁启超先生一句话“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