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新派武侠小说启幕影响电影界 梁羽生古龙定调下一个十年

新派武侠小说启幕影响电影界 梁羽生古龙定调下一个十年

时间:2022-11-03 15:03:33

相关推荐

新派武侠小说启幕影响电影界 梁羽生古龙定调下一个十年

如果说20至30年代的武侠小说的娱乐性已十分的突出,那么港台新派武侠小说在这方面则要十分加二。它的消费性更加突出,因而不但数量更多,而且新的类型及新的形式随着读者口味的变化而不断出现。“新派”的出现,是对之前小说的更进一步的发展、突破、创新,也开始对今后的武侠电影有了一定的影响。

武侠配图

1952年,梁羽生的《龙虎斗京华》在香港《新晚报》上开始连载,标志着“新派武侠小说”的开端,接续了绵延千年之久的武侠文学及武侠文化的余绪,开了一代新风。随着另一位小说家金庸的加盟,“新派武侠小说”更加声威壮大,流风所及,60年代以来,港台地区武侠小说作者多达数首人。产生了梁羽生,金庸、古龙、温瑞安、萧逸、司马邻、卧龙生、诸葛青云等一大批优秀作家,电影编剧倪宝、电影导演张彻等人也都加入过武侠作家的行列。

梁羽生

这一次新的武侠小说的狂潮,当然还是上一次狂潮的发展。因为中心转到了海外,所以它的“民族文化传统及其依恋性、向心力”的因素自然表现得更为突出。除了现代报刊印制量及城市的发展等因素之外,武侠小说是“民族文化”及其“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的一种象征。

这一次武侠小说的热潮,延续了数十年之久,几代作家在此跑道上进行接力赛跑,因而风格与个性,及题材与类型的变化也有上代与下代之不同。最突出的例子是古龙,他不仅借鉴西方的侦探小说、神秘小说及日本的推理小说等,而且还与电影结下了不解之缘,从电影的蒙太奇及电影剧作的短语分行中汲取了大量的经验,使其小说的文体让人耳目一新,其小说的价值观念当然也现代化、洋化及个性化了。这与传统武侠小说(甚至包括梁羽生与金庸的小说)的差异几乎让人目瞪口呆,但现代的读者却喜欢它、习惯它、欢迎它。这代表了一种新思潮,流风影响至今。

这一时期最有代表性的作家,当然就是梁羽生、金庸、古龙三位。

梁羽生、金庸、古龙

梁羽生自幼热爱文史,学识渊博、才华横溢,因而一旦在武侠小说世界中施展手脚,便卓然成家,并开一代新风。他的《龙虎斗京华》、《草莽龙蛇传》两部小说或许不那么成熟,但随之而来的《白发魔女传》、《七剑下天山》、《云海玉弓缘》等小说却显示出了他的名家风范。自1952年开始,到1984年左右结束,梁羽生一共写了35部武侠小说,除上列之外,他的名作还有《萍踪侠影》、《还剑奇情》、《冰河洗剑录》、《大唐游侠传》及晚期的《武林三绝》、《武当一剑》等。

梁羽生小说的特点,一是更多地继承传统,承先启后;二是坚持“以侠为主,以武为辅”的武侠小说的“正统”,包括他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以及民主主义等侠义观(这一点我们在后文中还会涉及)。三是他的小说追求文雅优美的“正格”,崇高的思想、潇洒的人物和感情、优美的文风及诗意的语言叙述,使梁羽生的小说与金庸小说一同成为海外华侨子女学习中文的“教科书”。

梁羽生

梁羽生的小说数量不少,但无明显粗制滥造的,他的35部作品,可以说都在及格线以上。当然,另一方面,是他的小说成绩十分突出的也不是很多。

梁羽生的丰富的历史知识及文化修养,使他的小说涉笔成趣,对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的读者,尤具魅力。上些年纪的读者、以及海外华人之喜爱梁羽生,大约不仅是因为它的“武侠传奇”,同时也因为他的“文化品格”。

梁羽生的武侠小说的缺点—有某些公式化、概念化的东西,自我重复的较多。这是因为他写的“系列”过多、且又过长,因而难免叙事而难顾到创新;此外,他坚持侠义正统的原则,而侠之定义又是相当概念化,因而难免使其小说人物、尤其是主人公形象产生雷同之感、小说中的说教也有不少,这也不讨年轻读者的喜欢。但不管怎样,梁羽生武侠小说创作的成就是值得肯定、值得研究的,他的“护法长老”的地位也是确定无疑的,他的开风气之先的创作影响更无需多言。

影视剧《楚留香》

另一个代表性作家是古龙,他毕业于台湾淡江大学外文系,这是他成为新派及“洋派”的基础。古龙的创作情况比较复杂,一是他从1960年开始武侠创作,经历“三变”,最后一变才自成一家。以前的作品总体上来讲成就不高,甚至有很糟糕的如《失魂引》等等。古龙的代表作大多出现在70年代以后,有《多情剑客无情剑》、《天涯·明月·刀》、《流星·蝴蝶·剑》、《武林外史》、《楚留香传奇》(系列)、《陆小凤》(系列)、《白玉老虎》等等熟悉电影史的朋友会看出,上述小说都曾被改编成电影,当然还少不了《萧十一郎》。

古龙的创作一直延续到他1985年因病去世(终年49岁)。古龙的复杂性还在于他的创作态度不似梁羽生、金庸那么严谨,也不那么单纯。一方面高喊创新突破,另一方面又不断地自我重复;一方面进行艺术探索,另一方面又非常轻率,乃至有不少的小说有头无尾(如《护花铃》、《铁血大旗》,后者还被作者“修订”过一次,但仍然是“未完成”),至于诸如“惊魂六记”之类只有《血鹦鹉》一记,那就更不稀奇了。

古龙

古龙的复杂性还在于被人盗版、冒牌之多,难以计数。且其中还有被古龙“认可”,甚至是古龙雇用的“枪手”写出来的假古龙作品,被古龙“认可”的作品多达80余部,而近期经台湾武侠小说研究家叶洪声等人考证一一当代作家作品仍需“考证”,不能说不奇—只有68部是真古龙的,其余十几、二十部左右具有“古记”标志的作品则是由黄鹰、于东楼、丁情等人“代笔”。其他故意冒牌的假冒伪劣作品尚不在此列。

如前所述,古龙的代表作让人耳目一新,属于“更新”的一派,这些作品大多没有时代背景,说是写古人古事固无不可,说是写幻想世界更恰当。因为其中人物的价值观念及其行为举止,与历史传统关系不大,具有明显的现代性及其作者的自我表现性。

古龙小说的题材被进一步拓展,有侦探、推理、恐怖、神秘、间谍、西方言情等外国通俗小说因素的加入。如受电影《007》(《詹姆斯·邦德》)影片的影响,以及自我生活情趣的写照,使古龙小说具有更大的可读性,无疑更适合年轻人的口味。

古龙小说《小李飞刀》影视剧照

古龙小说的形式,在前面已经说过,是短句与分行,像影、视剧本,不过古龙将它文学化(散文化加诗化),变成了别具一格的小说新形式。古龙才思敏捷,妙笔生花,无数的金句及精彩对白如潮涌出,读起来确实非常过瘾。

在人物关系方面,古龙着重于现代的孤独者及其男性友谊及男女性关系的相对开放,减省了传统式的家庭伦理及师徒渊源关系,他的小说中的人物不又少有家人出现,主人公的武术门派及师门渊源等也都尽量被减省了。这无疑对小说的现代化观念的表现有利,

古龙小说的武功描写,也开了新局,古龙有一个著名的观点,是“武功是用来杀人的,不是用来给人看的”,在此观念指导下,古龙自创一格,加强了武功及打斗的实战性、多变性及人格化等因素,在古龙的武侠小说中,武功高的人有可能被武功低的人打败,如《多情剑客无情剑》中排名第三的小李飞刀打败了上管金虹,而排名第二的上官金虹又打败了排名第一的天机老人。在《楚留香传奇》中,楚留香多次打败比他武功高的对手。如石观音等,靠的是“必胜的信心与人格的力量”,于绝望之中求生机,变不可能为可能;这不仅合乎情理.而且也大有深意,并使其小说的武打更富有可变性,难以预测。

古龙小说

古龙小说的缺点,除上述有头无尾、前期精品不多,后期冒名者众之外,主要是他的创作,淡化了武侠小说的传统性(代之以现代化)及民族性(代之以洋化或国际性),同时由于大量引入其他的小说叙事类型,固然可以说是丰富了武侠小说的创作,开拓了新路,同时亦可以说是冲淡、甚至逐步消解了武侠小说的类型特征。古龙另有一句名言是“谁规定了武侠小说应该怎么写?”

这句话在其探索性、求新求变的意义上来理解固无不可,但若是走向极端,使武侠小说毫无规则,那也就无类型、无武侠小说可言了。当然古龙本人尚不至于走到极端,只不过有些让入忧虑(古龙之后的温瑞安就走得更远,有“超新派”及“现代武侠”等名目出现),或许这是一种潮流,难以逆转,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那么,也就谈不上什么缺点。

而古龙小说的真正缺点,是自我重复,小说的叙事形式、价值指向、情节结构及人物形象方面都有这种现象。如楚留香与陆小风的区别,不过是后者多了两撇像眉毛那样的胡子,这当然是作者有意安上去的,明显地是在外形上作文章,而沈浪、傅红雪等浪子形象亦是有近似之嫌。

武侠小说三巨头

梁羽生与古龙代表了新派武侠小说创作的两个械端:正统与反正统、民族化与洋化、传统与反传统(现代化)、类型化与个性化、文雅经典化与通俗可读性及古典诗性与现代诗性等等。他们的共同点是:突破了别人,重复着自己。另外,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点,是注重其“招式”与“套路”而忽视了“内功”与“心法”。因而,他们代表了武侠小说的两大流派,及最高成就。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