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越爱一个人 越不会这样对他

越爱一个人 越不会这样对他

时间:2023-06-23 10:55:41

相关推荐

越爱一个人 越不会这样对他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秋葵妈妈】经微信公众号授权转载,如需转载与原文作者联系

看过一个最压抑的视频,虽然它只有短短十几秒,但是视频里的母亲,火气很大,她怒气冲冲地冲到比自己高出一头的儿子面前,在同学和老师众目睽睽之下,没有丝毫犹豫,扬起巴掌,狠狠地扇了孩子一个耳光。

男孩的双腿软了一下,踉跄了一下,很快又在母亲的训斥下,站好了。

怒不可遏的母亲伸手又打了孩子一个耳光。

随后,情绪失控的母亲又是掐儿子的脖子,又是戳儿子的额头。

直到一个女老师走过来劝解,气呼呼的母亲才丢下儿子,独自离开。

男孩靠着墙,默默地注视着妈妈的背影。

突然一转身,没有半分犹豫,利索地用双手撑起身体,一个跨步,跳了下去……

这个14岁的男孩,最终因伤势过重,永远地离开了。

而这一切的起因,仅仅是孩子和同学在教室里打扑克,被请了家长。

有的人不理解:

“现在的小孩,怎么就这么脆弱呢?”

也有人评价:

“真是被宠得不成样子,说他几句,扇个耳光,就要死要活。”

看到这种评论,秋葵妈妈真的很难过。

这世上,没有孩子,真的会脆弱到仅仅因为几句话,一两个耳光就自杀。

真正压垮他们的,是常年的不被理解,和不断积攒的绝望。

世界上没有想自杀的孩子

只有让孩子想自杀的教育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世界卫生组织,发布过一个报告:

“自杀已成为青少年的第二大死亡原因。10至19岁青少年中,约有15%的人有过自杀念头。”

中国青少年的自杀率,更是位居全球第一。

青少年自杀已经不是几个家庭的问题,而是全社会的伤疤。

对孩子来说,他们的世界很小,只有学校和家庭。

如果感受不到爱,他就会对这个世界失望。

去年除夕夜,17岁的留守少年小斯,选择用自杀结束自己的生命。

死之前,他留下一封遗书:

爸爸,我死了,你就高兴了。你句句逼人,我没有办法,独有一死方休止。我死后你不要无理取闹,希望下辈子你我互不相识。

是什么,让一个孩子对父亲充满怨恨?

在小斯的QQ空间里,他写下2800字的长文控诉爸爸:

小斯的爸爸常年在外地打工,一年只能见一次面。

每年唯一的见面,父亲给小斯的见面礼就是一顿毒打。

住校的小斯,每周只花30块,不够花,也不再管家里要。

可是,父亲还要逼问他:给你的钱都是怎么花的?

只要和爸爸说话,小斯就高兴不起来:

爸爸:英语学懂了吗?

小斯:学懂了——

爸爸:不要骄傲自满,半灌水响叮当。

小斯:没有学懂——

爸爸:你这一学期都学了啥东西?!

学习刻苦,经常全校前几名的小斯,在父亲面前却一无是处。

在儿子自杀后,小斯的父亲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自己为啥生了一个这么没出息的儿子?”

孩子付出了生命的代价,都换不来父亲一秒钟的反思,最后还是忘不了指责他。

当家不再是温暖的港湾,那些无助的孩子,除了选择死亡,还能去向何方呢?

爱孩子,也别忽视用正确的方法

华少在《我们长大了》中所说:

“教育小孩时,不要因为动机的合法性,就忽略途径的正确性。”

父母总以为只要是为了孩子好,不管什么方式,孩子最后都能理解。

可是,父母就是父母,孩子只是孩子。

孩子和大人看世界的角度是不同的。

他们还没有学会用成人的思考方式,无法达到我们的豁达和成熟,很容易走向极端。

对父母来说,那些羞辱、指责,只是他们一时冲动时,一句无心的话而已。

对孩子来说,同样的话,却像一把刀子,在身上留下无法愈合的伤疤。

很多父母不知道,那些被羞辱和践踏自尊的孩子,其实早就考虑过自杀很多次了。

红鲤鱼说,爸爸当众羞辱,让他跪下,他恨不得跳楼结束一切……

佐治亚的夜雨说,偷偷拉直头发,被家人发现,甩了几耳光,当时真的想死……

真正抗压、自信、成功的孩子,都是在爱和正确的教育中长大的。

没有被父母尊重爱护过孩子,怎么能学会珍爱自己?

父母连自己的情绪都控制不了,怎么能怪孩子冲动脆弱?

《老师请回答》节目,曾来过一个17岁的问题少年小骏。

在父母口中,小骏叛逆,冷漠,对父母长辈不尊重。

小骏却在节目里直言:“你们怎么对我,我就怎么对你们!”

原来,刚上高中的小骏,沾染了不良习气。

妈妈觉得他交友不慎,就当着全校同学的面责骂小骏,想把那些“狐朋狗友”吓退。

父母的这一行为,让小骏在同学面前丢了脸,也让他寒了心。

从此,他不再与父母沟通,稍有不顺心就摔门出气,甚至和父母顶撞。

没有一个父母不希望孩子更好。

只是,很多时候,我们爱的方式出了错。

我们总把最好的脾气给了外人,却把最坏的一面留给了孩子。

多一点换位思考,多一些尊重和沟通,结果就会很不一样。

尊重,是家庭教育的关键

很多父母其实并不想用打骂管教孩子,可是,孩子越大越难养,父母说去东,他们偏往西,确实令人头疼。

如果不使用奖惩,又该如何矫正孩子的行为呢?

心理学家阿德勒的回答是:像两个平等的人那样,互相尊重。

只有平视、尊重孩子,他们才会放下对抗的态度,聆听和思考我们的话语。

中国台湾教育专家黑幼龙先生的次子黑立国,从小顽皮。

为了做实验,他曾把鞭炮扔进农家的稻草堆,还把火柴扔进邻居家汽车的油缸。

幸好及时被邻居发现,才没有酿成大祸。

高中时,立国偷了商场里的棒球手套,被保安抓住。

黑幼龙去商场领儿子,闯了祸的立国不敢见爸爸,黑先生一进门就大喊:“黑立国在哪里?来,给爸爸抱一下!”

黑先生没有当众责骂孩子,私下耐心地询问儿子缘由。

原来,立国听同学说,多次在超市偷拿东西都没有被发现,一时好奇,就想尝试一下。

黑立国先生把孩子当成平等独立的人去尊重,去接纳,即使那是一个犯了错的孩子。

后来,立国考入了加州大学,如今在美国一家医院担任院长,同时,也成为了一个负责任的好丈夫、好爸爸。

成功的父母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尊重孩子。

父母应该成为孩子的靠山,要让孩子感到,即使他犯了错,父母对他的支持与爱永远不会变。

知乎上流传着一段话:

“孩子哪怕受全世界欺压,只要还能在父母这里得到心理救援,那就不会自杀。”

孩子出现问题不重要,问题发生时,我们怎么做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拥有比孩子更强的生存能力,所以,比起改正他们的行为,我们更要帮助他们用好的方式表达情绪和诉求。

只有我们用温柔而坚定的爱,引导孩子成为一个心理更健全、更成熟的人,他才不会通过说傻话、做傻事来彰显自己的存在。

孩子的世界里,父母,就是他的天空。

《为何家会伤人》,有这样一段话:

你给了孩子恨,却妄想从他身上得到爱;

你给了孩子痛苦,却妄想从他身上收获感激;

你给了孩子阴影,却妄想他永远积极向上没有阴霾;

这是永远不可能的。

所以,孩子犯错时,别急着简单粗暴地斥责,试着去尊重、理解孩子吧。

当我们做出改变,最终收获成长的,绝不仅仅只是孩子,也包括我们自己。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